端午日記作文彙編六篇

學識都 人氣:6.01K

一天就要結束了,今天我們都做了什麼了呢?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那麼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日記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日記作文彙編六篇

端午日記作文 篇1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在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這天人們都要吃糉子。我最喜歡吃蜜棗味的糉子,味道很甜。爸爸就喜歡吃鹹味的。糉子有大有小,味道都不一樣。

除了吃糉子,還有一個大家喜歡的活動就是賽龍舟。到了端午節這天,很多地方都舉行龍舟比賽。據說龍舟比賽是爲了紀念楚國屈原。在公元前278年,楚國被秦國消滅,屈原不忍心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汩羅江而死。楚國人民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非常傷心,紛紛划着小船去救他。故事就這樣流傳下來,纔有了今天的賽龍舟。

端午日記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黑龍江省尚志市,是爲了紀念抗日英雄趙尚志而命名的。我家鄉的端午節也是與衆不同的。

還記得那是小時候,有一年媽媽領我回老家過端午節。那天早晨,我正在睡覺,媽媽忽然叫我起牀。我問媽媽:“天還沒亮,那麼早起牀幹嘛呀?”媽媽說:“今天是端午節呀!媽媽要帶你去看看這裏的人們是怎樣過端午節的。”我高興極了,馬上穿好衣服,跟媽媽出發了。

我們坐着舅舅的摩托車來到了一條河邊。這時河邊已經有好多人了,他們拿着毛巾在洗臉。我好奇的問媽媽:“爲什麼有這麼多人來到河邊洗臉呢?”媽媽說:“這是祖輩傳下來的習俗,每年端午節這天太陽沒升起來的時候,人們都來河邊洗臉洗眼睛,這樣一年眼睛都會明明亮亮的。”真有意思,我們也恭恭敬敬地洗了一把,覺得涼爽極了。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見路兩邊有好多人在折柳枝。我問媽媽:“這是幹什麼呀?爲什麼要把柳枝折下來?”媽媽說:“在柳枝上掛上紙葫蘆,然後插在大門上,這樣纔有過節的氣氛。”後來我查書,原來人們相信插柳能避邪。

哦!我明白了原來老家過端午節還有這麼多講究,真是不虛此行呀!

端午日記作文 篇3

“小懶蟲!快起牀,今天是端午節,媽媽和你一起包糉子,你怎麼還在睡覺?”媽媽興致勃勃地叫着。難得的假期,我還真想好好地睡一覺呢,都被媽媽攪和了,可是我昨天答應媽媽和她一起包糉子的啊,想想可以吃到美味的糉子,我還是很快地起牀,跟媽媽學着包糉子。

媽媽拿出泡在水裏的糉葉,還有糯米和被浸泡的五花肉,我們兩個準備“操作”了。首先媽媽教我包糉子四大步驟:①選料,選擇好合適的糉葉;②把糯米放在摺疊好的糉葉裏,包好;③把五花肉放進有糯米的糉子裏;④用線把包好的糉子纏緊,打結。這樣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心裏暗想原來包糉子還有學問呢。

媽媽開始包了,她神色嚴肅,十分細心。一層又一層,一道又一道,兩隻手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練地上下翻飛,這不,不一會一隻胖乎乎的肉糉

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竟顯得有些挺拔有力。真不愧是熟能生巧,媽媽這個包糉子的好手,已經包了幾十個糉子了,整整齊齊地排列着。我的進展又如何呢?

且看——按照媽媽有說的步驟按部就班地認真操練着,可是這糉子似乎看我是個孩子,非鬧點小脾氣不可,就是不和我的心意。忙活半天一個糉子都沒爆好那小糉子似乎在嘲笑地說:“哎呀····就你···還想把我給馴服···那可比登天還難。”我可“不服氣”了,這小小的糉子就能難倒我嗎,這也太小看自己了吧。媽媽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帶着些虛榮心努力的學着。果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茅塞頓開,真棒!我終於包好了第一個糉子。看着手中的這個小糉子,雖然沒有媽媽包的那麼好看,但在我眼裏就像是手上捧着一顆閃閃發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貴,那種喜悅與興奮難以言表。

糉子包好了,開始煮糉子。媽媽往鍋里加了許多的水,然後開始煮,煮了好一會兒,糉子就好了,此時家裏到處都瀰漫着棕子的香味,終於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糉子了。

今天我不但與媽媽學到包糉子的“手藝”,還嘗試了包糉子其中的快樂,真實一個難忘而愉快的一天,讓這樣的快樂與大家共同分享,“端午節快樂”!

端午日記作文 篇4

一到端午節,人們就包糉子,吃糉子。

今天早上,我們一家人還去靈湖划船。

到了靈湖,妹妹不敢坐船,但坐上船後,妹妹就很開心。我說:“媽媽我的手開累了(指開船),你來開吧”。媽媽問妹妹:“你想開嗎”?妹妹開心的說:“那我是司機了”。我們開心的笑了。

端午節既坐船又可以看到美景,真開心。

端午日記作文 篇5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有些人可能不太在意這一天,而我卻非常喜歡它。不僅僅因爲這個節日是爲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還因爲這一天確實有很多好玩的事。從小到大,我對每一個端午節都深深喜歡。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從早到晚都是忙碌而快樂的。

一大早,村子裏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都早早起牀了,開始爲端午節作準備。我當然也是其中的一員。大人要趕着去集市上買油條、糖糕,這可是端午節必不可 少的早餐,去得晚了就沒份了。孩子們有一個特殊的使命——割艾草。過端午時,家家戶戶都要在門前插上幾株艾草,說是辟邪。其實孩子們割艾草纔不僅僅是爲了 這個呢!艾草在他們手裏還有更重要的作用——縫荷包。

吃完了早飯,我們又開始忙碌起來了——包糉子啦!糉子是端午節不可缺少的,所以在這天大家都必吃無疑。我也跟着大人們學過,比如說,先到河邊摘些葦 葉,放在鍋裏煮軟,再買些糯米,還要買葡萄乾、紅棗、海棠等做餡,當然還要放糖,也有用肉做餡的。包好以後,便可以放在鍋裏煮了。

接近中午,大人們就開始忙着準備佳餚了,雞、魚、肉、蛋……而我們這些孩子則拿上自家的.糉子聚在一起,互相交換,猶如一場交換集會。換完了便開始猛 吃,然後評論誰家的好吃,那場面絕不亞於辯論賽,因爲誰都認爲自家的糉子最好吃。其實,我每次去都是爲了可以吃到不同口味的糉子,至於誰家的好吃倒在其 次。趁着大人們還沒喊開飯,年齡大一些的孩子,便給小不點們講從老師那裏學到的關於屈原的故事。大孩子講得認真,小孩子聽得仔細。

終於開飯了,一大家子圍坐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飯菜,時不時地講幾個笑話,引得大家哈哈大笑,這場面其樂融融。最重要的是還可以從電視上看龍舟競賽,這 可是最有趣的事了。我們邊看邊打賭,賭哪條龍舟會贏。大人小孩都可以參加。當比賽接近尾聲時,我們都非常激動;比賽結束時,不管輸贏我們都很開心。

通常吃完飯,我會和小夥伴們一起縫荷包。把艾草的葉子摘下來,裝進小布包,然後再根據自己的個性縫製就可以了。也可以在包上弄一條帶子,這樣就可以戴在身上了。縫好後,和以往一樣,大家互相贈送,互相交換。每一個荷包都裝滿了祝福和祈盼。

端午節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我們最愛的。晚上,所有的小夥伴都聚集在一起,坐在月光下,點一堆篝火,唱歌,跳舞,講故事。有時,連大人也都情不自禁地加入我們的行列。我們盡情享受這個快樂的節日。

真想永遠留住這一天!

端午日記作文 篇6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來了。提起過端午,我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因爲今年的端午,我要跟着奶奶學包糉子。

吃過午飯,我便開始跟着奶奶學。奶奶讓我先拿一張煮過的糉葉對疊在一起,握成漏斗形,對我說“要握的緊一點,這樣纔不漏米。”然後再在糉葉裏放一半糯米,在糯米的上面放一顆又紅又甜的紅棗,最後在它的上面再放一把糯米蓋住、包住。再用線捆綁,一個糉子就包好了,碧綠玲瓏,惹人喜歡。看着奶奶包的糉子那麼好,我也忍不住拿起幾片糉葉包起來。可包糉子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可難得很呀。我連包了幾個也沒包好,不是露了,就是鬆了皮,要不就是四個角的我包成了三個角。

可奶奶說:“你這已經包的不錯了,哪有一學就會的!”我費了一翻周折才包出了一個既不漏米有像糉子的醜八怪。糉子和端午是一對好朋友,晚飯時,我聞着糉香,吃着我親手包的糉子,我心裏比吃了蜜還甜。我想:這是我的童年裏最難忘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