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從血腥競爭走向價值競爭的過程

學識都 人氣:2.25W

爲何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體現在物質文化、行爲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種有特色和個性的文化。一位老總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生產的不是冷冰冰的產品,而是有血有肉東西,我們在產品上面注入了我們的情感!”。也就是說企業賣產品,即是賣企業的文化。

企業文化從血腥競爭走向價值競爭的過程

企業生產經營的過程,是一個逐利的過程。追求利潤最大化,是每個企業的選擇。在當前市場競爭白熱化的今天,市場已被細分。這就需要企業來自分析競爭的幾個方面:現有競爭者、潛在競爭者、替代產品的壓力和上游供應商的議價壓力。同時,也應細分用戶羣:主要用戶、零星用戶和最終用戶,考慮流通環節的接受力。於是,我們很容易走進一個誤區:產品賣出去了,企業有競爭優勢;產品賣不出去,企業缺乏競爭機制。看上去正確的戰略卻在銷售環節上出現了偏差。憑訂單銷售,是企業理想的經營境界。而事實在一些企業內部,卻根本做不到這一點。市場用戶的需求,往往是呈波浪型的,時而低谷,時而井噴,考量企業對外部市場的預測和前瞻性;同時,也考量企業的資金投入、設備投入、技術投入和人力資源投入等。企業文化的導向性作用,恰恰體現在一個企業在生產經營中與用戶之間的一種無聲的交流。

企業文化的價值取向,體現了員工的總體價值取向,這是無疑的。市場經濟的多元化,又使各個企業的文化各具特色。而那種照搬照套的“拿來主義”,是缺乏鮮活的生命力的。企業文化的平臺是建立在員工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基礎之上的。企業文化的傳承和積澱,需要員工有一個共同的認同感和自我約束力。人是企業的主體,離開了人,企業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物產是看得見的實物,文化是一種精神、制度載體。在血腥的、傳統的競爭中,企業往往忽視了員工的作用,而忙碌於沒有硝煙的戰場疲於奔命。其結果往往不盡人意。今天,聞名遐邇的海爾公司,在八十年代張瑞敏接手時,其管理制度的簡約是五十規定,其中一條:“在工房內不準大小便”。我們今天忍俊不禁的條款,卻在當時非常適用——關鍵在於執行和遵守。近年來,張瑞敏獨創的斜坡理論充滿了人文色彩和企業文化底蘊。一個人在斜坡上向上推動着大球,預示着企業與人的關係:進則生、停則衰、退則亡。由此可見,企業文化不僅屬於思想範疇,也是屬於行爲範疇,更是屬於價值範疇。

毛澤東同志說過:“一支沒有文化的`軍隊,是一支愚蠢的軍隊。”延安時期,毛澤東採納了李鼎銘先生的建議,實行精兵簡政。在楊家嶺除了五大書記、幾個簡單的中央機構外,還有一座馬列主義學院。人不可謂之不精。然而,人的素質卻相當高,多是些吃過洋麪包、喝過牛奶的學者型人才。在馬列學院學習需要五年時間。五年夠得上研究生學歷了。天寶物華,才能跳出週期率的怪圈。孟子說:“天降斯人於大任,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泛其身”。換言之,企業文化的形成是一個歷練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傳承和揚棄的過程。這個過程即是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企業文化的再造過程。

企業文化的深淺度的決定了一個企業的競爭力。員工的素質包括以下內個方面:知識、技能、思想等,這三個大的方面決定了員工的價值取向。“品牌的一半是文化”。員工不僅是企業文化的推崇者,也是企業文化的創造者。強勢企業十分重視人的創新意識,這種創新首先是思想觀念的創新,然後再是知識的創新、技術的創新。創新並非是資金的技入,或另闢蹊徑,而是在現有基礎上的突破。只有不斷地突破、超越,才能使企業產生洗新革面的變化。例如,當前一些企業實行年薪制、技術入股獎勵等形式,無疑刺激了員工積極性和價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