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寓言故事15篇

學識都 人氣:8.97K

職場寓言故事1

一隻狼出去找食物,找了半天都沒有收穫。偶然經過一戶人家,聽見房中孩子哭鬧,接着傳來一位老太婆的聲音“別哭啦,再不聽話,就把你扔出去喂狼吃。”狼一聽此言,心中大喜,便蹲在不遠的地方躲了起來。

職場寓言故事15篇

但眼看着太陽落山了,天漸漸黑了起來,也沒見老太婆把孩子扔出來。這時候,狼已經飢餓的要命,有些不耐煩了,於是索性轉到房前想伺機而入,卻又聽老太婆說:“快睡吧,別怕,狼來了,咱們就把它打死,煮熟來吃,你爺爺可是有名的打獵高手。”聽到這句話,這隻狼嚇得魂飛魄散,一溜煙跑回了老窩。同伴見他如此狼狽,關心地問它收穫如何。它說:

“別提了,老太婆說話不算數,害得我餓了一天,不過幸好後來我跑得快,要不早已被他們宰了。”

職場寓言故事2

兔子在山洞前寫文章。狼走了過來問:“你在寫什麼內容啊?”

兔子答:“《淺談兔子是怎樣吃掉狼的》。”

狼不信,於是兔子把狼領進山洞。過了一會,兔子獨自走出山洞,繼續寫文章。

野豬走了過來問:“你在寫什麼?”

兔子答:“《淺談兔子是如何吃掉野豬的》。”

野豬不信,於是兔子又把野豬領進山洞。

最後,在山洞裏,一隻獅子在一堆狼骨頭和野豬頭骨頭之間,滿意地剔着牙,讀着兔子交給它的文章——《員工能力的大小,關鍵看你跟誰幹》。

思考:一個人不在於你幹什麼,在於你跟誰幹;不在於你付出多少努力,在於你所處的平臺有多大。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選擇錯誤,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費。要想選擇正確,就得知道你要的平臺和老闆的背景。

兔子不小心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朋友,消息逐漸在森林中傳開。獅子非常生氣:“如果這個星期沒有食物進洞,我就吃你。”

兔子於是繼續在洞口寫文章,小鹿走過來:“你在寫什麼?”

兔子答:“《淺談兔子是怎樣吃掉狼的》。”

小鹿說:“這個事情全森林都知道啊,你還玩這一套?”

兔子說:“就是因爲全森林都知道了,我只能退休了,獅子說要找個人頂替我,難道你不想接替這個崗位嗎?”小鹿終於忍不住誘惑,跟隨兔子走進洞裏。

過了一會,兔子獨自走出山洞,繼續寫文章。小馬走過來,同樣的事情發生了。

在山洞裏,獅子滿意的剔着牙,讀着兔子交給它的文章——《銷售人員如何發展下線爲老闆創造效益》。

思考:自己的祕密不要隨便泄露,一旦泄露了,必須要相應的有效補救措施;員工必須不斷爲老闆創造價值,當你給老闆所貢獻的價值小於你享受的價值時,也就是你該走人的時候。

獅子越長越大,兔子的食物已遠遠不能填飽肚子。他告訴兔子:“我的食物量要加倍,原來4天一隻小鹿,現在要2天一隻,如果一週之內改變不了局面我就吃你。”

於是,兔子離開洞口,跑進森林深處,他見到一隻山羊:“你相信兔子能輕鬆吃掉狼嗎?”山羊不信,於是兔子把山羊領進山洞。

職場寓言故事3

猴子取食

6只猴子分別被關在3間空房子裏,每間兩隻,房子裏分別放置一定數量的食物,但放的位置高度不一樣。第一間房子的食物放在地上,第二間房子的食物分別從易到難懸掛在不同高度的位置上;第三間房子的食物懸掛在屋頂。數日後,他們發現第一間房子的猴子一死一傷,第三間房子的兩隻猴子死了,只有第二間房子的兩隻猴子活得好好的。

原來,第一間房子裏的兩隻猴子一進房子就看到了地上的食物,於是,爲了爭奪唾手可得的食物而大動干戈,結果一死一傷。第三間房子的猴子雖然作了努力,但因食物太高,難度過大,夠不着,被活活餓死了。

只有第二間房子的兩隻猴子先是各自憑自己的本事跳躍取食,然後在房間跑對角線增加助跑距離跳躍取食,最後對於高高懸掛的食物,兩隻猴子認定只有合作才能取得,於是,一隻猴子托起另一隻猴子跳起取食。這樣,每天都能取得夠吃的食物,雙雙得以存活。

這則寓言說明了崗位難度過低,人人能幹,體現不出能力與水平,選拔不出人才,反倒成了內耗式的爭鬥甚至殘殺,其結果無異於第一間房子裏的兩隻猴子;崗位的難度過大,雖努力卻不能及,往往也體現不出能力和水平,甚至埋沒、抹殺了人才,猶如第三間房子裏的兩隻猴子;只有崗位難易適當,循序漸進,猶如第二間房子裏的食物,才能真正體現出人的能力與水平,發揮人的能動性和智慧。

職場寓言故事4

故事一:你的心過門了嗎?

洞房花燭夜,當新郎興奮地揭開新娘蓋頭,羞答答的新娘正低頭看着地上,忽然間掩口而笑,並以手指地:“看,看,看老鼠在吃你家的大米。”

第二天早上,新郎還在酣睡,新娘起牀看到老鼠在吃大米,一聲怒喝:該死的老鼠!敢偷吃我家大米!"嗖"一隻鞋飛過去,新郎驚醒,不禁莞爾一笑。

此故事沒別的意思,只想問問那些新進的員工甚至是一些幹了兩年、三年的老員工,當初你爲何選這個工作?既已選了這個工作,爲何身體過了門心態卻不過門。

往往新來的人很容易發現公司的問題,因爲旁觀者清。問題是你是用嘲笑、牢騷、忿然、指責的方式呢,還是以主人的心態來了解並積極地去改正這些缺點和漏洞?

問問自己,我們的心真正過門了嗎?

故事二:你是全力以赴還是盡力而爲?

一天獵人帶着獵狗去打獵。 獵人一槍擊中一隻兔子的後腿,受傷的兔子開始拼命地奔跑。獵狗在獵人的指示下也是飛奔去追趕兔子。

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見了,獵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獵人身邊,獵人開始罵獵狗了:“你真沒用,連一隻受傷的兔子都追不到!”獵狗聽了很不服氣地回道:“我盡力而爲了呀!”

再說兔子帶傷跑回洞裏,它的兄弟們都圍過來驚訝地問它:“那隻獵狗很兇呀!你又帶了傷,怎麼跑得過它的?” “它是盡力而爲,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沒追上我,最多挨一頓罵,而我若不全力地跑我就沒命了呀!”

人本來是有很多潛能的,但是我們往往會對自己或對別人找藉口:“管它呢,我們已盡力而爲了。”

事實上盡力而爲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現在這個競爭激烈、到處充滿危機的年代。常常問問自己,我今天是盡力而爲的獵狗,還是全力以赴的兔子?

故事三:沙礫與黃金

一隊商人騎着駱駝在沙漠裏行走,突然空中傳來一個神祕的聲音:“抓一把沙礫放在口袋裏吧,它會成爲金子。” 有人聽了不屑一顧,根本不信,有人將信將疑,抓了一把放在袋裏。有人全信,儘可能地抓了一把又一把沙礫放在大袋裏,他們繼續上路,沒帶沙礫的走得很輕鬆,而帶了的走得很沉重。

很多天過去了,他們走出了沙漠,抓了沙礫的人打開口袋欣喜地發現那些粗糙沉重的沙礫都變成了黃燦燦的金子。

我曾想了很多次,一直未想出這故事寓意所在。

慢慢明白,在漫長的人生中,時間、責任就像是地上的沙礫,惟有緊緊抓住機遇、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才能將這些普通粗糙的沙礫變成可貴的金子。不緊緊抓住機遇的人、不願承擔責任的人固然輕鬆瀟灑,但他們生命長河會黯淡粗糙,他們始終發不出金子般燦爛光輝。

更重要的是很多員工以爲老闆在畫餅,工作態度消極怠慢,做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以爲老闆不能拿他如何,一旦這個餅實現的那一天到來時,獲益的人裏面也一定不會有他,與其看着別人滿兜的黃金眼饞,不如問問自己,今天我抓了多少沙礫?

其實人生最怕一個"混"字!抱着混的心態,看似偷巧、輕鬆、沒壓力,然而就是在不知不覺的混中,混沒了青春,混盡了精力,混掉了激情,混失了口碑,到頭來混得黃粱夢美一場空!

在任何一個企業工作,你不是在爲老闆打工,你是在爲自己的將來打工,給自己累積經驗和財富,老闆只提供平臺讓你去展現你的人生價值,展現你的事業機會,學會尊重這個平臺,尊重你的老闆,尊重你的同事。不要爲了個人的利益傷害大家的利益。

職場寓言故事5

有一次,一個老強盜帶着徒弟去搶劫銀行,被警方追捕。兩人狂逃,差點兒連褲子都跑掉了。好不容易甩掉了,兩人上氣不接下氣,癱倒在地上。

良久,驚魂稍定,徒弟說:“師父啊師父,要是這個世界上沒有,該有多麼美好啊!”師父罵道:“放*!要是沒有,我們還有飯吃嗎?!”徒弟大惑不解。師父“語重心長”地說:“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你想想,如果沒有了,是不是大家都敢去偷、去搶了?正因爲有了這些,把那些能人擋住了,我們纔有生存空間啊!和他們相比,我們算什麼東西?有什麼本事啊?我們不就是僅僅憑着一顆賊膽,敢幹他們不敢幹的事,才混得一口飯吃嗎?有了,纔有我們啊!沒有,哪裏有我們的好日子過啊!”

你看成功人士多麼風光,但是,你只看到一面,沒有看到另外一面,你“只看到賊吃肉,沒有看到賊捱打”,沒有看到他們爲成功所流的汗水、淚水,甚至鮮血!即使,你看到了“賊捱打”,你也只願意做“只吃肉不捱打的賊”。天下哪裏有這樣便宜的好事!上面那個老強盜的經驗,我們是可以好好借用一下的。只要有一點點勇氣、自信,就足夠用來突破生理和心理的障礙。(出自《你就是百萬精兵》)

職場寓言故事6

寓言故事一、

一個人在高山之巔的鷹巢裏,抓到了一隻幼鷹,他把幼鷹帶回家,養在雞籠裏。這隻幼鷹和雞一起啄食、嬉鬧和休息。它以爲自己是一隻雞。這隻鷹漸漸長大,羽翼豐滿了,主人想把它訓練成獵鷹,可是由於終日和雞混在一起,它已經變得和雞完全一樣,根本沒有飛的願望了。主人試了各種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後把它帶到山頂上,一把將它扔了出去。這隻鷹像塊石頭似的,直掉下去,慌亂之中它拼命地撲打翅膀,就這樣,它終於飛了起來!

啓示:成功是由一步一步的積累而來,只有不斷的磨練,才能收穫成功。

寓言故事二、

有兄弟二人,年齡不過四、五歲,由於臥室的窗戶整天都是密閉着,他們認爲屋內太陰暗,看見外面燦爛的`陽光,覺得十分羨慕。兄弟倆就商量說:“我們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陽光掃一點進來。”忙活半天也不行,正在廚房忙碌的媽媽看見他們奇怪的舉動,問道:“你們在做什麼?”他們回答說:“房間太暗了,我們要掃點陽光進來。”媽媽笑道:“只要把窗戶打開,陽光自然會進來,何必去掃呢?”

啓示:窗戶就好像自己的心,只有將封閉的心門敞開,成功的陽光就能驅散失敗的陰暗。

寓言故事三、

雨後,一隻蜘蛛艱難地向牆上已經支離破碎的網爬去,由於牆壁潮溼,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會掉下來,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來……第一個人看到了,他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我的一生不正如這隻蜘蛛嗎?忙忙碌碌而無所得。”於是,他日漸消沉。第二個人看到了,他說:這隻蜘蛛真愚蠢,爲什麼不從旁邊乾燥的地方繞一下爬上去?我以後可不能像它那樣愚蠢。於是,他變得聰明起來。第三個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屢敗屢戰的精神感動了。於是,他變得堅強起來。

啓示:堅持是做每一件事情都必須具備的態度,在職場中也一樣,只有崗位了堅持不懈的努力纔會有成功的一天。

寓言故事四、

每天,當太陽升起來的時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動物們就開始奔跑了。獅子媽媽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你要是跑不過最慢的羚羊,你就會活活地餓死。”在另外一個場地上,羚羊媽媽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須跑得再快一點,再快一點,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獅子還要快,那你就肯定會被他們吃掉。”

啓示:獅子每天不斷地奔跑,就好比職場中不斷地學習努力,從而使自己的競爭力更強。

寓言故事五、

駱駝在動物園裏的小駱駝問媽媽:"媽媽媽媽,爲什麼我們的睫毛那麼地長?"駱駝媽媽說:"當風沙來的時候,長長的睫毛可以讓我們在風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爲什麼我們的背那麼駝,醜死了!"駱駝媽媽說:"這個叫駝峯,可以幫我們儲存大量的水和養分,讓我們能在沙漠裏耐受十幾天的無水無食條件。"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爲什麼我們的腳掌那麼厚?"駱駝媽媽說:"那可以讓我們重重的身子不至於陷在軟軟的沙子裏,便於長途跋涉啊。"小駱駝高興壞了:"譁,原來我們這麼有用啊!!可是媽媽,爲什麼我們還在動物園裏,不去沙漠遠足呢?"

啓示:失敗是人生中難免會經歷的事情,這次升職無望,那麼不要也不要因此就自暴自棄,因爲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人的潛能是無限的,關鍵是要找到一個能充分發揮潛能的舞臺。

職場寓言故事7

寓言故事一:動物們要舉行一場聯誼會,領導祕書狐狸對驢說:“你的嗓門高,來曲獨唱吧。”驢說:“我不去,我唱得很難聽。”狐狸說:“那你去試試做主持人吧。”驢說:“我不去,我形象不好。”狐狸說:“那你幹什麼?”驢說:“我只拉磨。”狐狸說:“好,你就去拉磨吧。”

【職場故事感悟】:在職場,不能像驢一樣只知埋頭拉磨,除了本職工作,公司裏的其他事情都應該嘗試着主動去做。如果什麼事都不去關心,什麼情況都以本職工作爲擋箭牌推託,久而久之,你就只能原地踏步。

你是否只耕耘不收穫?

寓言故事二:老虎下山視察,看到其他動物都在玩,而只有驢在拉磨。老虎頓時讚不絕口:“有這樣勤奮的員工,是我們動物王國的幸事!”祕書狐狸對老虎說:“驢很勤奮沒錯,但是,磨上已經沒有東西了,他還在拉磨,這不是製造假象嗎?”老虎一看,果真如此,不禁搖頭嘆息。

【職場故事感悟】:驢子的勤勞毋庸置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結果,雖然讓人不便指責,卻讓人嘆息,在職場,你忙碌與否並不重要,老闆看重的是你把工作做好了沒有。與其勞而無功地超負荷工作,不如抽時間靜下心來思考如何提高效率,增加效益。

你有沒有合作的胸襟?

寓言故事三:驢發現牆頭上有一簇青草,非常眼饞,可又吃不到。這時,它發現牆角有把梯子,但驢怕搬來梯子後,需要羊幫忙扶梯子,青草要被羊分吃,便幹叫了幾聲放棄了。

【職場故事感悟】:驢吃不到青草,不是它智力不行,而是它沒有合作的胸襟。個人的才智、力量終究有限,要想有一番作爲,需要合作伙伴。在與人合作之前,你就要有與人分享成果的準備。因爲合作既包括工作,也包括分享。

你是不是公司的保值品?

寓言故事四:年終大會上,驢又一次沒被評上“勞模”。驢委屈地向祕書狐狸申訴:“爲什麼我最勤勞、最辛苦,卻年年評不上先進?”狐狸笑着說:“是啊,你拉磨的本領無人能及,可是,我們已經改用機器拉磨了。”

【職場故事感悟】:時代在前進,公司在發展,如果固步自封,遲早會被淘汰。在公司,做個保值品其實並不難,只要你關注公司的發展方向,學習新的技能,那麼,你不但是一個保值品,還是一個增值品!

像驢一樣勤奮,工作卻原地踏步;像驢一樣勞累,得到的卻是皮鞭,這是很多職場人真實的體驗和感受。其實,擺脫驢的命運,變身職場千里馬得到賞識並重用,並不是沒可能,命運需要我們自己改變,讀完這個驢拉磨的職場哲理故事或許我們能從中找到突破口。

職場寓言故事8

有個牧師開車在路上,見到路旁有個非常養眼的修女,便停車主動載她一程。修女進車後,便翹起了雙腳,讓她可愛的美腿從長袍中露了出來。牧師看了一眼,高興的差點讓車子出了意外。在控制車子後,牧師偷偷摸摸地將他的手往美腿上移動。修女嫣然的看了看他,說:“神父,記得聖詩129嗎?”

神父臉紅了,連忙道歉,很不情願的移開了他的手。但是他的視線還離不開修女的美腿。在幾次換檔之後,神父的手又再次滑向美腿。修女又嫣然的說:

“神父,記得聖詩129嗎?”

神父趕緊再一次道歉:“對不起,姊妹,肉體是虛弱的。”

到達修道院後,修女下車時什麼也沒說,給了牧師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就走了。神父感到有些納悶,也很尷尬,他回到教堂急忙拿出《聖經》,想找出聖詩129究竟是什麼?當他翻到聖詩129節,上面的文字讓他驚呆了,因爲上面寫着這樣一行字:

“走向前並尋求,再更深入一點,你會找到榮耀的。”

職場寓言故事9

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個經常住的店裏。考試前兩天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還打傘,第三個夢是夢到跟心愛的表妹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這三個夢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斗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表妹躺在一張牀上了,卻背靠背,不是沒戲嗎?" 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準備回家。店老闆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今天你怎麼就回鄉了?"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店老闆樂了:"喲,我也會解夢的。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牆上種菜不是高種嗎?戴斗笠打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跟你表妹背靠背躺在牀上,不是說明你翻身的時候就要到了嗎?"秀才一聽,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地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

啓示:積極的人,象太陽,照到哪裏哪裏亮,消極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想

法決定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職場寓言故事10

漁夫們拉網時,覺得很沉重,他們高興得手舞足蹈,以爲這一下子捕到了許多的魚。哪知把網拉到岸邊,網裏卻滿是石頭和別的東西,沒有一條魚。他們十分懊喪,沒捕到魚倒也罷了,難受的是事實與他們所預想的正好相反。

他們中一個年老的漁夫說道:“朋友們,別難過,快樂總與痛苦在一起,她們如同一對姐妹。我們預先快樂過了,現在不得不忍受一點點痛苦。”

這是《伊索寓言》第五卷中的故事。俗語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痛苦和快樂從來不會分開行動,工作中更是如此。在工作中挫折並不意味着事業的徹底失敗,而是新的事業的開始。

漁夫捕魚卻網到石頭,雖然這已經是讓他很失望的事情了,但在這個事件中他卻學到了捕魚的技巧,至少在下次撒網的時候可以通過手感感覺到究竟是不是石頭。遇到挫折的時候,能夠在挫折中總結教訓,而不是面對挫折怨天尤人,這纔是有效利用挫折中的痛苦創造快樂的方式。

在企業中,老闆不會因爲你一次小的失誤就將你以前的工作能力一筆勾銷。其實錯誤是人人都不可避免的,關鍵問題是錯誤的次數。如果每次都犯一樣的錯誤,不知道從失誤中改進工作,吸取教訓,那你只能成爲每次都網到石頭一無所獲的漁夫了。

職場寓言故事11

有位上班族剛下班回到家,就看見兩個兒子搶着要吃一塊麪包,兩兄弟爭鬧不休。

這人於是要哥哥先將麪包切爲兩半,怎麼切都沒關係,但條件就是讓弟弟先選。

兄弟搶麪包最終能獲得解決,是因麪包只能用來吃,縱然切成兩半,還是麪包,而且“半片面包總比沒有面包好”,這是“正確的折中”,仍符合決策的邊界條件。

可是,《舊約聖經·列王記》裏,所羅門王審判兩位婦人爭奪嬰兒的故事,就與切面包不同了。

所羅門當以色列王時,只有二十歲。他向神求賜智慧,好讓他能辨別是非,判斷訟案,治理國家。

有一天,兩位婦人各抱着一個嬰兒來見所羅門王,其中一個嬰兒已經死亡。兩位婦人都聲稱那個活着的嬰兒是她生的,爲此爭吵不休。

她們要所羅門王主持公道,究竟這個嬰兒是屬於誰的。所羅門王想了想,就叫部下拿一把大刀,要將活着的嬰兒劈成兩半,一人給一半。

當他提出這個建議時,有一位婦人立即哭着懇求不要動手,她願意把孩子讓給對方。但另一位則認爲很公平,因爲這樣誰都不能擁有孩子。所羅門王於是下令將孩子交還給哭着懇求的婦人,並說:

“那個不願意看到嬰兒被殺的母親,孩子是她的。”

衆人都被所羅門王的智慧折服。

後來“所羅門王的智慧”就成爲一個對事理辨析清楚,充滿智慧的象徵。例如:

“這件案子十分麻煩,當事雙方各持一理,真虧他有所羅門王的智慧,竟能如此輕鬆地讓雙方都知理屈,退讓一步。”

在這個案例裏,嬰兒是一條命,劈成兩半,只是半塊屍體了,完全不符合決策的邊界條件,無法滿足嬰兒的活命條件,這是一個“錯誤的折中”。

所以,所羅門王明白此道理,爲了保全嬰兒的性命,必須要果斷地做決策,解決雙方的爭執不休。

職場寓言故事12

碗和盆

一個碗清閒下來時和它身邊的盆談自己的感慨:“你老兄別笑話,我還真服你!”

“怎麼了,一下子這樣多愁善感?”盆問。

“我觀察了很久,你真比我行!就說盛東西,油、鹽、醬、醋,哪一樣你不比我盛得多!陽光下,弄個影子,你的,都比我大!”

苦笑了一下,盆問它:“你既然善於觀察,不知道注意沒有——我倆哪一個底部留在桌面的水漬印痕明顯?”

“當然是你!”碗說。

盆道:“老弟,你沒深究,這僅僅因爲:我的壓力比你大。你呀,該知足!”

一片樹林

一棵樹出土後生長了不久就顯得根正苗直,它出一門心思地追求進步,給自己定了個目標:“俺要成棟樑之材!”

一門心思做事的,往往太專心於自己的理想,難免這方面沒應付一點那方面欠交流一些,周圍的樹呢,是講究“人情交往”的,於是,大家都開始不待見它。

在腳下,樹們都以糾結的根系纏住這“棟樑之材”;在空中,樹們都彎腰扭身,不約而同地遮蓋這“棟樑之材”。

於是,很久以後,一位尋“棟樑之材”的木匠來到了這片樹林,查看一番後,他搖搖頭,吩咐跟着的徒弟:“都砍了做柴燒吧,抓緊時間另育一片林子!”

毀了有能耐的,有時就是毀了一個集體。

職場寓言故事13

第一課一個男人在他妻子洗完澡後準備進浴室洗澡。這時,門鈴響了。

妻子迅速用浴巾裹住自己衝到門口。

當她打開門時,鄰居鮑勃站在那兒。

在她開口前,鮑勃說,“你如果把浴巾拿掉,我給你800美元。”

想了一會兒,這個女人拿掉浴巾赤裸地站在鮑勃面前。幾秒鐘後,鮑勃遞給她800美元然後離開了。

女人重新裹好浴巾回到屋裏。

當她踏進浴室時,丈夫問她,“是誰呀?”

“是鄰居鮑勃。”她回答。

“哦,”丈夫說,“他有沒有提到還欠我800美元?”

故事寓意:及時與同舟共濟的股東分享重要信息,將會避免不必要的曝光。

第二課一個銷售員、一個辦事員和他們的經理步行去午餐時發現了一盞古代油燈。

他們摩擦油燈,一個精靈跳了出來。

精靈說:“我能滿足你們每人一個願望。”

“我先!我先!”辦事員說,“我想去巴哈馬羣島,開着快艇,與世隔絕。”

倏!她飛走了。

“該我了!該我了!”銷售員說,“我想去夏威夷,躺在沙灘上,有私人女按摩師,免費續杯的冰鎮果汁朗姆酒,還有一生中的最愛。”

倏!他飛走了。

“OK, 該你了。”精靈對經理說。

經理回答:“我要那兩個蠢貨午飯後馬上回來工作!”

故事寓意:永遠讓你的老闆開口先。

第三課一隻鷹坐在高高的樹上休息,無所事事。

一隻小兔子看見鷹並且問它,“我能象你一樣坐着什麼都不幹嗎?”

鷹回答:“行啊,爲啥不行。”

於是,兔子坐在鷹下面的地上休息。突然,一隻狐狸出現了,它撲到兔子身上把它吃掉了。

故事寓意:要想坐着無所事事,你必須坐在非常、非常高的位置。

第四課一隻小鳥飛去南方過冬。天實在太冷了。它凍僵了,掉在一片田野上。

它躺在那兒時,一頭母牛走過來在它身上拉了一堆屎。

凍僵的小鳥躺在糞堆裏,開始感覺到了溫暖。

牛糞確實使它暖和過來了。

它躺在溫暖的牛糞中,異常高興,並開始唱起歌來。

一隻過路的貓聽到鳥叫趕過來看個究竟。

順着聲音,它發現了牛糞下的小鳥,並迅速把它拖出來吃掉了。

故事寓意:(1) 並不是每個在你身上拉屎的都是你的敵人。

(2) 並不是每個把你拖出糞堆的都是你的朋友。

(3) 當你深陷糞堆中的時候,最好閉上你的鳥嘴

職場寓言故事14

1.一隻烏鴉每天悠閒的坐在樹上,一隻兔子看見後,便問:"我可以跟你一樣每天坐在那裏什麼事都不做嗎?"烏鴉回答:"當然能啊。"於是乎,兔子便在樹下坐着歇息。忽然,一隻狐狸出現了,撲向兔子......將它吃掉了。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要想坐在那裏什麼也不幹,你必須坐(做)得非常非常高。

2.一隻火雞和一頭公牛在聊天。"我非常想到那棵樹頂上去,"火雞嘆口氣道,"但是我沒有那份力氣。""這樣啊,那你爲什麼不吃點我的糞便呢?"公牛答道,"那裏面充滿了營養。"火雞吃了一團牛糞,發現它真的使自己有力氣到達樹的第一個分叉處。第二天,在吃了更多的牛糞以後,火雞到達了樹的第二個分叉處。最終,兩星期後,火雞非常驕傲地站在了樹的頂端。但不幸的是,沒多久,它就被一個農夫盯上了,農夫非常利索地就將火雞射了下來。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牛糞(狗屎運)也許能使你抵達頂峯,但它不能使你永遠呆在那兒。

3.一隻小鳥正在飛往南方過冬的途中。天氣太冷了,小鳥凍僵了,從天上掉下來,跌在一大片農田裏。它躺在田裏的時候,一隻母牛走了過來,在它身上方便了一下。凍僵的小鳥躺在牛屎堆裏,感覺牛糞真是太溫暖了。牛糞讓它慢慢緩過勁兒來!它躺在那兒,又暖和又開心,不久就開始高興地唱起歌來了。一隻路過的貓聽到了小鳥的歌聲,走過來查個究竟。順着聲音,貓發現了躺在牛糞中的小鳥,非常敏捷地將它刨了出來,並將它吃了!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不是每個在你身上拉屎的都是你的敵人;不是每個把你從屎堆中拉出來的都是你的朋友。而且,當你陷入深深的屎堆當中(身陷困境)的時候,要保持安靜,用平靜的心思考如何脫險。

職場寓言故事15

戰國時期魏惠王因爲齊威王違背了盟約,所以想要發兵攻打齊國。身爲國相的惠施爲了勸導魏王息兵,請來了國都的一位賢士戴晉人。戴晉人見了魏王問道:“關於蝸牛,君王知道嗎?”魏王說:“知道。”戴普人說:“蝸牛長着兩隻觸角。左面的角上有一個國家,稱爲觸氏;右面的角上有一個國家,稱爲蠻氏。爲了爭奪領地,兩國交兵開戰,伏屍數萬,勝者追了十又五天,才收兵回營。”魏王不以爲然地笑說:“這不都是虛假之言嗎?”戴晉人說:“不是虛假之言,不信的話,我來爲你論證一下:以君王看來,四方上下有窮盡嗎?”魏王說:“沒有窮盡。”戴晉人又問:“人的心巡遊過無窮無盡的宇宙之後,返回到人世,可不可以說人世渺小到了似有似無?”魏王說:“對。”戴晉人緊跟着又問:“人世既然渺小到了可有可無的地步,而魏國只是人世間的一個很小的地方,國都又是魏國之中很小的一塊地方,君王又是國都中很小的一個形體,那麼,相對於無窮無盡的宇宙而言,跟蝸牛右角上蠻氏國的國王又有什麼分別呢?”魏王說:“沒有什麼分別。” 戴晉人離去了。魏王好似被引入了空曠無際的太空,看不到人世,更看不到魏國,體悟到人世和國土的渺小,感受到了征戰和擴疆的無聊,認識到交兵爭勝,所得不過蝸牛一角之地,實在沒有多大意義。於是稱讚戴晉人爲“大人”,認爲他有如此眼光,遠遠超過了聖人。(出自《莊子》)

故事告訴我們,職場的一切得失都是渺小的,沒有人會在臨死的時候,後悔自己沒有多花點時間在辦公室工作。追求快樂和平安幸福,纔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