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溝通的誤區

學識都 人氣:1.17W

增進企業與員工的相互信任與忠誠,提升企業整體優勢和競爭力,構建和諧企業,依賴於持續有效的內部溝通。下面小編爲大家整理了關於企業溝通的誤區,希望能爲你提供幫助:

企業溝通的誤區

企業只要把外部溝通做好就行

許多企業領導者認爲:外部關係是企業生存的基礎。投資人、客戶、供應商、經銷商、新聞媒體、政府機構、貿易伙伴、競爭對手等,它們都影響和制約企業的發展。因而企業的領導者可能將80%的時間、精力都用於協調外部關係上。但一個成功的企業僅僅有外部溝通是不夠的。道理很簡單:生產力來自於企業內部,尤其是內部的人。企業內部溝通良好與否事關公司氣氛,員工士氣,影響組織效率進而影響生產力和生產率。

一個國家需要溝通,一個企業也需要溝通。中美史克就是成功地運用溝通度過難關,重新走向興旺。2000年11月16日中國政府宣佈立即停止銷售含PPA成分的藥物,中美史克公司的康泰克和康必得並列政府禁止令榜首。中美史克公司立即成立危機管理領導小組、溝通小組、市場小組、生產小組等。溝通小組負責信息發佈和內部、外部的信息溝通。立即向新聞媒體發佈:堅決執行政府法令,停止康泰克和康必得的生產、銷售。康泰克每年的銷售額爲5億元,公司員工着急了,公司上下人心惶惶。11月17日中午召開全體員工大會,總經理向員工通報了事情的來源及公司的舉措,表示了公司不會裁員,並以《給全體員工一封信》的書面形成將承諾予以公佈給每一位員工。總經理推心置腹、坦城相見,很多人爲之流淚,大會在全體員工高唱《團結就是力量》歌曲聲中結束。公司與員工的溝通贏得了員工空前一致的團結。形成了戰勝危機的強大合力,6個月後新康泰克上市扭轉了企業危機。這些例子充分證明企業只重視外部溝通是不行的,成功的企業都必須是外求發展、內求團結的,就如一輛車子上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

決策只是領導說了算

組織中一些決策怕員工知曉,怕意見不統一難以實現決策。這是上級對下級的不信任。上級認爲他所接觸的範圍廣,知識面寬,考慮問題當然要比下級周到。如果再聽下級的意見,下級七嘴八舌難以形成統一意見。但是,下級未能知曉情況,就往往會往壞處設想,懷疑和猜忌油然而生,於是各種小道消息就四處流傳。下級與上級產生對立情緒,一旦時機成熟就會激化矛盾。員工渴望着和公司緊密相連,他們希望和公司的關係不僅是一張工資支票和福利待遇。他們需要成爲“圈子內”的人,能瞭解各種情況。他們希望不只是被僱傭的.“一雙手”或是機器上的一個零件隨時可被更換。他們期望來自坦誠交流而產生的那種特殊結合在一起的感覺。決策中出現意見不統一是正常現象,決策中的矛盾可以通過多次溝通協調達到基本統一。何況聽聽下級的意見能避免更多的失誤。

員工只需要執行決策

領導者常常認爲:決策是領導做的,部下只需要執行上級決策,不需要相互溝通。其實溝通是雙向的。領導要使決策合理和有效必須要廣泛蒐集信息、分析信息,才能做出科學判斷。如果你只要求員工執行決策,而不與員工溝通,那麼只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公衆懷疑決策的可行性,因爲他不瞭解決策的目的、來源;二是公衆對領導的決策抱“無所謂”態度,因爲決策是領導的事,與員工無關。某玻璃廠產品很暢銷,企業效益也很好,但主要領導通過國內外考察,意識到該產品兩年後必須會因爲中國加入WTO而面臨國外產品衝擊的危險,於是決定立即引進新的生產線,生產新產品。由於資金不足要求全廠員工集資,規定不集資的就下崗。職工對此怨聲載道,產生強烈的抵抗情緒,認爲那是領導想好大喜功。廠裏原計劃集資200萬元,結果只實現了十分之一。兩年後果然受到了市場衝擊。“公關之父”艾維.李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公衆必須被告知”理論,公衆有知情權。組織的經營管理者應該從“黑屋子”向“玻璃屋”轉變。你想捂蓋子,那麼你的決策就無法實現。

TAGS: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