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互聯網須警惕三個陷阱

學識都 人氣:1.39W

據瞭解,“互聯網+”和“中國製造2025”兩個行動計劃2015年曾同時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在今年全國兩會前夕 ,“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兩大國家戰略實現了對接。

中國製造+互聯網須警惕三個陷阱

“中國製造”+“互聯網”須警惕三個陷阱

十三五”是中國工業製造發展的關鍵時期,如何開啓中國製造的升級之路,成爲國家層面的重要課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動《中國製造2025》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兩大戰略首度聯袂亮相,爲“十三五”期間中國製造產業轉型定調。“中國製造+互聯網”的發展,將孕育更多高質量增長點,但如何克服互聯網和智能製造跨界融合隱藏的風險也是一大考驗。

“製造+互聯網”定調轉型面臨三大挑戰

據瞭解,“互聯網+”和“中國製造2025”兩個行動計劃2015年曾同時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在今年全國兩會前夕 ,“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兩大國家戰略實現了對接。日前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動《中國製造2025》與“互聯網+”融合發展。

爲推動“中國製造+互聯網”儘快取得突破,實現中國製造邁向中高端,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多項措施:在實施手段上,以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製造爲抓手,培育製造業新模式、新業態、新產品;在實施規劃上,抓緊發佈智能製造、綠色製造、質量品牌提升等11個配套實施指南、行動計劃或專項規劃;在政策支持上,完善加計扣除等政策,適當加大財政投入,設立“中國製造2025”專項資金,啓動一批重大標誌性項目和技改工程

中國製造+互聯網須警惕三個陷阱

對此,中國科學技術戰略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劉峯認爲,目前製造業面臨很大的挑戰,依靠投資驅動、大規模生產低附加值產品的模式已經難以爲續。中國製造需要借力互聯網,轉變生產模式和商業模式,向智能製造升級。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纔則表示,無論是金融舉措,還是“中國製造+互聯網”相關部署,都緊緊圍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的任務,有助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壯大實體經濟基礎。

掘金“中國製造+互聯網”融合商機:三大領域或率先突破

此番國家首次正式提出“中國製造+互聯網”,將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視爲了未來製造業轉型的重點。實際上,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早已成爲共識。

在近期地方兩會召開期間,智能製造成爲各地熱詞。據不完全統計,有吉林、遼寧、內蒙古、甘肅、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江蘇、浙江、福建、廣東、重慶、天津、上海等20多個省區市,都提出智能製造的相關佈局,其中湖北、河北等省份就製造業佈局提出了具體目標。以湖北爲例,該省提出到2020年湖北製造業總量要進入全國前6位,到2025年爭取進入全國製造強省第一梯隊。

河北省工信廳廳長鄒平在當地兩會期間表示,未來5年河北要建成1500個智能工廠、車間。隨着兩會季到來,相信“中國製造+互聯網”後續的配套政策將步入密集發佈期,未來資金、資源向智能製造領域加速彙集。

製造業與互聯網的融合是大勢所趨,二者的融合也將帶來巨大的機遇。業界認爲,機器人、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將是智能製造最先突破的領域。其中,機器人產業、互聯網+、新能源汽車產業等高端製造業更是搶手貨,預計至2018年國內工業機器人銷量將達到15萬臺、複合增速爲27%,保有量達到60萬臺。

浙江省最新一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表示,到2020年全省在役工業機器人超過10萬臺。

目前,家電製造商、高端製造設備商等相關領域的公司已經開始積極佈局。海爾已建成“24小時無燈智能工廠”,實現了自動無人生產;瀋陽機牀發佈了“i5”系統,實現了工業化、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有效集成,該系統誤差補償算法、五軸控制技術、虛擬與顯示系均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沈機集團董事長關錫友表示,“i5”系統可以使一個不太懂技術的`阿姨不經過多少培訓就可以使用機牀。

跨界風險不容忽視

政府對工業互聯網的趨勢高度重視,在《中國製造2025》計劃出臺後,地方政府也制訂了相應的地方版細則,可以說“智能製造+互聯網”已經成爲下一個風口,不僅成爲製造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還隱藏着新型產業的機遇。但機遇的另一面則是跨界的挑戰。互聯網企業和工業企業以及各地方政府需要未雨綢繆,應對跨界的種種挑戰和風險。

首先,避免一哄而上、標準缺失下的盲目性。以紛紛看好的工業機器人爲例,機器人產業持續高燒不退。

目前,國內已經有大約40個地方提出建機器人產業園,相當於平均每個省份有超過一家工業機器人產業園。有些地方提出未來3年要建2-3個工業機器人產業園,6-8個智能裝備產業園,但目前我國的機器人產品不僅低層次、技術含量低,而且嚴重同質化,這種大幹快上的發展模式很容易形成新一輪的產能過剩。

其次,避免唯互聯網論。“互聯網+”正在爲製造業注入創新驅動力,讓傳統制造業恢復生機和活力,但互聯網是工具,智能製造最終需要回歸到“製造”上。

對此,徐工集團副總經理李鎖雲表示,目前工程機械行業產能利用率只有一半左右,市場需求也不會明顯增加,未來提升品質,主攻高端市場,智能製造肯定是主要途徑。在他看來,“互聯網+”肯定有作用,但不能過於誇大,“德國的工業4.0是以其深厚的工業爲基礎,我們不能急於求成”。

再次,防控網絡安全問題。當“中國製造”遇到“互聯網+”,網絡信息安全愈發凸顯重要性和複雜性,智能製造如何在新形勢、新階段下打贏網絡信息安全持久戰,值得關注。

對此,工信部規劃司副司長李北光特別強調,智能轉型要利用新一代的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雖然在服務業領域互聯網顛覆了很多服務模式,但在製造領域不宜擴大互聯網的顛覆作用。工業互聯網時代,完善工業互聯網和信息安全防護機制,做好防護預警將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