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網絡求職陷阱

學識都 人氣:1.76W

進入21世紀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都發生了巨大變化,隨着網絡的普及,我們的衣、食、住、行等都離不開網絡。特別是現在的大學畢業生都會使用計算機,隨着他們走向社會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次人生選擇,找工作一個很現實的話題擺在他們的面前。在參加現場招聘成本較高的情況下,目前很多大學生熱衷於通過上網搜索求職信息,然而由於少了大型招聘會對於用人單位資質的審查環節,一些網絡招聘利用大學生求職心切的心理,佈下了諸多陷阱,一不小心就會跌入。這在當前金融危機之時就業難題擺上桌面的情況下更有可能發生,奉勸大學生們在求職時要多些心眼,以免上當受騙!

警惕網絡求職陷阱

陷阱一:騙取資料出售牟利。張同學在一招聘網站上看到沿海某省重點高中招教師,填寫自己的詳細資料後一星期,開始頻繁收到莫名其妙的短信和郵件,原來是非法網站以招聘爲幌子,騙取網民詳細資料後出售給中介公司牟利。

陷阱二:利用照片賺取點擊率。長相不錯的王同學聽說某航空公司網上招聘空姐,於是按要求寄去自己的資料和藝術照,半個月後,複試通知沒等到,卻在該網站上看到自己的照片被命名爲某少婦玉照,點擊率高達2萬次。

陷阱三:騙取報名費。他們慣用的伎倆通常是先在網上公佈一些薪酬誘人的“招聘信息”,要求求職者匯款到指定的可以全國通存通兌的賬號,錢一到賬立刻就被取走,公安部門難以追查。北京、上海、西安一些高校的`畢業生的網上求職就遇到了“僱主”以錄用後需要進行職位培訓,要求購買培訓教材爲由,被騙去錢財,而此後“僱主”就再也沒有任何消息了。

陷阱四:拉人做傳銷。周同學通過網絡求職網站被一家公司錄用了。到該公司上班時被告之必須先交5000元戶口費。交錢後才知道要上班還要先拉5個人前來工作。這還算好的,更嚴重的是,招聘就是搞非法傳銷。網上假招聘已成傳銷組織越來越流行的“拉人頭”手段,一些在校或剛畢業的大學生則是傳銷組織的“發展目標”。“好工作”、“高收入”、“前途無限”等誘惑性宣傳加之傳銷組織限制人身自由,導致一些大學生陷入傳銷漩渦難以自拔。

陷阱五:模糊概念、偷樑換柱。王同學在網上應聘到某沿海公司工作,籤合同時,該公司承諾待遇從優,月薪2000元包食宿,年終福利另算。正式上班時才發現食宿條件惡劣,待遇也無法落實,但迫於高額違約金,也有苦難言。

陷阱六:以招聘之名做“廣告”。陳同學在網上看到幾個待遇不錯的職位空缺,於是投了簡歷,可是不久後卻得到了早已招滿的回覆。小陳爲此她困惑不已,開始他還奇怪爲何公司人已招滿還要繼續在網上招人,後來一位去年就在這個公司吃過虧的師兄告訴他,這些企業其實是假借招聘之名,進行一些廣告炒作。通過長期發佈招聘信息,增加企業的“曝光率”,同時也利用可觀的招聘數量,製造一種公司求才若渴的假象。

陷阱七:以試用期換取廉價勞力。“試用期3個月,試用期月薪500元,轉正後月薪2000元,成正式員工後還有各類津貼和福利。”這是一家廣告公司在答應錄用李同學時給出的條件。可沒想到,在熬過了前3個月的試用期後,公司卻以能力不夠回絕了他。後來他才從後幾任的“實習生”處知道,公司都是以同樣的理由回絕了他們。原來我們是被當成了公司的廉價勞動力。

陷阱八:“黃色陷阱”。這對於女大學生來說是最深的陷阱。有的網絡招聘要招的本身是就是那些從事色情活動的,但都在以“祕書”、“文員”、“網絡編輯”等幌子下進行。有的網絡招聘本身可能是正規的,但被一些有非份之想的人利用了,藉機對應聘女生進行“性騷擾”。據報道,湖南某大學女學生李某,通過網絡將個人資料發出後,不僅被騙走了近300元錢,自己的私人資料和相片還被髮在色情網站上,整天有陌生人打來騷擾電話,問她“價錢”,滿嘴色情“黃話”,讓她非常煩躁和恐懼。

針對這些網絡招聘陷阱,除了網絡管理、人才管理、公安等部門要加強管理和打擊力度之外,大學生自身也要加強自身的防範能力。瀏覽招聘信息要儘可能到一些政府開辦的招聘網站,也可以到一些有一定規模和知名度的其他網站。對網站和網上信息要有一定的辨別能力。國家規定正規網站在其主頁上都有工商部門所標識的符號。其次要覈實主要的招聘信息,如:招聘截止日期,應聘的附加條件等。對網上招聘的單位需進行必要的核查。許多大型單位招聘人員時會到比較知名的網站上發佈,同時單位又會在自己的公司網站上發佈招聘信息,可以同時到這兩個網站上去看一下或直接把簡歷以Email的形式發給單位。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隨意在網上透露個人信息,特別是身份證號和銀行賬號等。女生不要在沒有了解該公司真實情況的前提下去單獨面試。一旦在網上發現虛假信息和上當受騙情況,應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通過執法部門來對違法違規的網絡招聘單位和個人進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