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故事:大學生的理想職業有多遠

學識都 人氣:1.35W

在北京某大學讀碩士的小張今年7月就要畢業了。現在,他除了寫論文,最忙活的事情就是找工作。雖然之前已經拿到一家企業的錄用通知書,但小張仍然在爲國家公務員面試精心準備着。在他看來,公務員纔是最理想的職業。

求職故事:大學生的理想職業有多遠

“原因很簡單,我自認爲性格較沉穩,適合做公務員。再說我是學法律專業的,與去企業做法律顧問相比,做公務員的發展空間應該更大。”小張說,他也聽說公務員的收入可能沒有企業職員高,但公務員工作更穩定,社會地位高、受人尊重,這點非常有吸引力。

瞭解中發現,很多大學生之所以將公務員視爲理想職業,都是看重其工作穩定、社會地位高。畢業於北京一所重點大學的小譚也是基於類似想法,當年放棄了去外企工作的機會。如今,他已在國家某部委工作了近6年。

“當時選擇考公務員,主要考慮到這一職業比較穩定,工作強度不至於太大,所接觸的人層次也比較高。”小譚說,現在看來,實際工作中的感受和當初預期差不多,但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新變化。

“比如,找工作那會兒完全沒考慮買房子的問題,但現在到了結婚年齡,對住房的需求很迫切,可單位早就停止福利分房了。以我的收入,別說買房,租房的壓力都很大。”小譚說,那些去企業工作的同學,收入至少是他的3倍,早就有房有車了。可真要說跳槽,小譚又捨不得放棄這份工作。

還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畢業生報考國家公務員更多是迫於就業壓力,至於自己是否適合這份工作,他們考慮得並不多。

“考公務員,我是屬於‘打醬油’一族的。”清華大學應屆畢業生小彭說,看到同學都報考公務員,她就跟着報了。“我承認我是跟風,可這也不能算盲目。以目前的就業形勢,找工作就像談戀愛,要靠緣分的。誰知道緣分會在哪呢?所以不得不什麼機會都試試。”小彭說,更何況公務員考試是很好的練兵場,一些媒體、國企招聘都要考行政能力測試等題目,這跟公務員考試題型是一樣。

據小彭介紹,她周圍很多同學都持類似的心態:“今年,國家公務員有八成的崗位要求有基層工作經驗,我們文科生能報的就那五六個。再說,一個只招兩人的崗位,竟然有1000多人報考。這樣的情況下,大家也只能是抱着試試看的心態。”小彭說,考不上沒關係,考上了那當然更好。

2010年,小馬順利考上了北京海淀區的公務員。“能考上真是太幸運了,就跟中彩票一樣。”小馬說,“不過,以前以爲公務員很清閒,沒想到現在這麼忙,加班是家常便飯,壓力很大。好幾次做夢都夢到自己犯了錯。”

去基層,擔心今後難回城

漂在城市,起碼還有希望創造更好的未來。一旦去了基層,不知何時能出人頭地

“我叫孫旭,來自山東經濟學院,這是我的簡歷……”這樣的話,孫旭自己也不清楚說過多少次了。從去年10月份開始,他就不斷在學校與各大招聘會之間疲於奔命。

“剛開始,我想找一個能讓自己儘快積累經驗,同時也能讓同學羨慕、讓父母自豪的工作。簡單地說,目標就是世界500強企業。”孫旭說,但在長達兩個多月的時間裏,他前前後後遞了上百份簡歷,參加了幾十場招聘會,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機會。去年12月,爲參加某置地顧問有限公司的面試,孫旭還專程去了杭州,但最終落選。

是否可以考慮降低目標、去基層發展?孫旭說:“也不是沒有過這種想法,但這跟父母的期望相差太大。”孫旭說,很多人認爲去基層就是學習不好、能力不強、找不到工作的表現,父母受這種觀念影響很大,他們更希望自己能夠進入銀行、國企、機關等穩定而有保障的單位,但哪有那麼容易呢?

據瞭解,對許多來自農村的大學生來說,他們是家庭、家族乃至全村人的驕傲。在傳統觀念裏,大學畢業後就該留在大城市,找一份像樣的工作,過一種體面的生活。如果大學畢業後回到基層,鄉親們就會認爲沒出息,家人也會因此擡不起頭。這給大學生去基層工作增添了極大的心理壓力。

孫旭說:“雖然現在選拔公務員越來越注重基層工作經驗了,但我總感覺沒有一個明確的選拔制度。我不怕工作環境差,可關鍵是基層用人體制和人際關係更爲複雜,下去容易上來難。這對我將來結婚成家、照顧父母都極爲不便。”

孫旭說,如果選擇漂在城市,生活雖然也不容易,但城市裏發展機會畢竟更多,還可以憑藉個人努力來創造未來。可一旦去了基層,啥時候能熬出頭?總感覺沒啥前途。再說了,目前我國城鄉二元體制依然根深蒂固,城市和農村的福利待遇差距太大,這也是很多大學生不願到農村基層發展的原因。

爲解開心中的結,孫旭還曾特地向同校的學姐鍾瑤諮詢。2009年,鍾瑤參加了山東省組織的選調生考試,回到老家濱州工作。剛開始,鍾瑤被分到當地一個社區從事服務工作。經過一年多鍛鍊,當地組織部門將她調到財政系統,現在已經乾得很順手了。

鍾瑤說:“基層工作小事很多,但這很鍛鍊人的組織協調能力。基層工作並不可怕,如果能夠放平心態,踏踏實實提高自身能力,無論在什麼樣的崗位上都有發展前途。”她希望孫旭能夠放下顧慮,不妨考慮先去基層工作,再謀求更好的發展機會。

到民企,究竟有沒有前途

一些民營企業只願意招聘有工作經驗、能招之即戰的'員工,這對大學生來說並不公平

對來自遼寧瀋陽的高曉迪來說,廣州的一切都已不陌生了。在過去半年多的時間裏,她一直在廣州找工作,經常出入於各式各樣的招聘會和人才交流市場。但直到現在,她依然看不到自己的未來在哪裏。

高曉迪去年畢業於瀋陽市一所重點大學,父母均在石油企業工作。一開始,父母並不支持她隻身一人去廣州找工作,但最後還是拗不過她,勉強同意了。到了廣州,高曉迪才知道在這座大城市找工作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也曾有幾家來自珠三角的民營企業對她表示感興趣,但企業人事主管一再重複他們對英語等級、計算機等級的要求,甚至連有沒有駕照也納入錄用條件,對員工的福利、社保卻隻字不提,這讓她感到不太滿意。

其實,高曉迪並不是完全排斥民營企業。珠三角某家電企業在面試時曾明確告訴她,試用期月薪2000多元,轉正後預計年收入達5萬元,相關福利也還不錯,她對此有些動心。但是,高曉迪的父母一聽說女兒要去民營企業,電話那頭的聲音立刻強硬起來,說如果女兒去了民營企業,連戶口都沒辦法安下,今後結婚生子怎麼辦?一輩子在國有石油企業服務的他們簡直不能接受。父母明確提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就趕緊回家。

問題還不止這些。高曉迪經歷過很多民營企業面試,常常覺得企業沒把自己當成大學畢業生,而是一個工作多年的員工。曾有一家企業問她,過去從事過哪些具體的銷售業務?如果進入公司銷售部門,對市場開拓、產品開發有哪些意見和建議?這時她不由暗暗叫苦,自己剛畢業,哪談得上什麼意見和建議呢!很多民營企業只願意招聘招之即戰、戰之能勝的員工,這對初出茅廬的大學生來說太不公平。

高曉迪猶豫了。作爲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她非常想出來闖一闖,但一開始就遇到這麼多困難,今後的路該怎麼走?

專家認爲,高曉迪的擔憂不無道理,但也不盡然。目前很多民營企業已建立起較完備的社保體系,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並不遜於普通國有企業,而且一旦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的權利均受法律保護。

至於戶口,儘管民營企業還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但珠三角各地都已經在實行“積分制”入戶政策。據瞭解,大學生在民企工作,一旦達到規定的積分,即可在當地落戶。更重要的是,珠三角一些規模較大的民營企業,在薪酬激勵、員工培訓等方面一直走在行業前列,你有多大能力,就可以給多大舞臺——這爲大學生們發展創造了空間。

選國企,最看重福利待遇

國有企業能提供發展機會,運營管理規範,薪水也不錯,成爲畢業生求職的“香餑餑”

“對擇業方向,我首選央企、大型國企,其次是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再次爲外資或民營企業。”即將畢業的吉林大學研究生李波說,“前不久我參加了一家國有銀行的筆試,現在還不知道成績,但我希望能盡力把握住這個機會。”

李波認爲,近年來國有企業改革的力度大,成效也很明顯。很多大型國企薪資待遇高、運營管理規範、發展機會多,很受大學生歡迎。相比較而言,反倒是很多民營企業待遇不高、管理不規範、家族文化太濃,缺少吸引力。

“外資企業也不讓人放心。”李波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一些在華外企大量裁員,給他和他的同學們留下了“不牢靠”的印象。“以前我最想去跨國公司,覺得可以開拓視野,工作也有挑戰性。但現在觀念完全轉變了,收入穩定、福利有保障纔是最實在的。”

據瞭解,國有企業已經成爲大學畢業生求職的“香餑餑”。李波說,如果能去中石油、中石化、中移動等國有大型企業的總部工作,那當然最好。實在不行,去這些企業的二級單位也很不錯。

“去國企工作,當然還需要有編制。”李波說,他有一個親戚在當地電力公司工作。在這家單位,有編制的員工和沒有編制的員工不僅在收入上相差懸殊,而且福利待遇、發展空間也完全不同,“沒有編制的員工只能是邊緣人。”

2008年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的凌宇,現在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規劃部工作。如今,凌宇的月收入已達到6000元,住房公積金、養老保險等也不用他操心。“單位都給包了,不用個人管。”凌宇說,回頭來看,他很爲自己當時選擇進國企而慶幸。

凌宇告訴,他們班的同學有一半以上進了國企,還有兩三成選擇了公務員或讀研,到外企、民企工作的只有一成多。

據瞭解,很多大學生認爲國企工作強度不大,比較容易對付。但實際上,很多國有企業的工作也很繁忙,尤其在業務部門,可能需要經常加班。對此,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生們必須保持清醒,不能存有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