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4篇

學識都 人氣:3.01W

新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1

在今年的新課程培訓中,我們觀看了兩節全國優秀地理教師的比賽課,兩節課同課異構,均講的是新課程必修二中的一節課,但風格迥異,一節是典型的傳統教法,一節課則充分的關注到了學生的學,滲透了新的教學理念,帶給了大家耳目一新的衝擊。是啊,新課程,如果沒有新的教學理念做支撐,必將落得和上一輪的課程改革一樣,沒有多少變化,國家的課程改革又將流於形式。

新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4篇

聽了張海晨校長的報告,我更加堅定了上面的想法,也堅定了課改的決心。特別是張校長展示的那兩幅關於“學生對所教內容兩週以後記住的平均率”的塔形圖的對比,更留給我深刻的印象。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此時還不積極投身於課改,那怎麼對得起國家、人民對我們的信任呢?

在我們學校的學導螺旋發展大課堂實踐中,我也存在很多的困惑,有的時候在課堂上我也會覺得彷徨,許多的地方在實際的操作中感覺不夠流暢,達不到我們預期的效果,這些都讓我難以平靜安心。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課堂時間不夠用,室展、簇展的關係未能很好協調,存在重複低效的現象,還有就是學生參與展示的積極性不高、或展示權老是集中在少數學生中的問題等。而在張校長的報告中,我受到了許多的啓發。

首先是簇展和室展的關係,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我越來越認識到了簇展在一節課成敗中的關鍵性作用,只有簇展進行的充分,才能保證這一節課的學習目標在大多數同學中得到落實,保證新課堂的高效。而在實際的課堂實施中,往往我們的簇展、室展內容一致,導致許多同學對簇展的參與缺乏積極性,在簇展中常常置身事外,只是爲了應付老師而站在一起。同時,簇展、室展的重複也是我們課堂時間緊張的主要原因,當然,這其中也暴露了我們教師還不夠相信學生,還不敢放手,總是擔心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夠準確、不夠到位,必須在室展中親自把關才行。聽了張校長的報告,我認爲我們必須提高室展的針對性,使簇展、室展更靈活一些。室展我們應該展示的是學生簇展中普遍不能解決的問題,方式上可以是向我們以往的集中展示,也可以像李校長提到的真正放開、實施超市式的方式,即以黑板爲載體,打破學簇的單位,學生根據自己的問題自選位置參與展示交流,由每簇確定一位題長來負責重點展示和組織展示。而如果簇展能夠把問題都解決了的話,我們完全可以不進行室展;又或者簇展困難重重,沒有明顯效果話,我們則可以將更多的時間用於室展,在室展的基礎上,再利用簇展的形式進行課堂檢測,深化學生的理解。

第二,是關於學情調查。張校長在報告中提到,每節課的實施中有三次學情調查,我認爲這也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必要條件,也是我們今後在課堂實踐中要做到的基本要求。張校長介紹到的三查,一是在獨學階段,對學生自主探究結果的調查瞭解,二是在小展示環節,即我校的簇展環節,對學簇合作探究的結果的調查瞭解,三是在大展示即我校的室展環節之後的課堂檢測中,具體把握每位同學對當堂內容的掌握情況。在我們學校的課改中,也有對學情調查的要求,但是沒有張校長介紹的那樣理性、具體。三次學情調查,時間不同,我認爲方式也應該有所不同,我們在具體的實施中一定要靈活、高效。比如第三查,張校長介紹的方法主要是依靠學簇的力量,以學簇爲單位對每位同學當堂存在的問題記錄整理,這樣的方式既節約時間,同時又將教學效果落實到每一位具體的對象,我覺得的就很好,很值得我們借鑑。

第三,是關於學生的預習。我們學校也曾提出獨學、對學(同層次)、羣學的概念,但並沒有得到具體的落實。我認爲在今後的預習課上,我們要逐步引入這樣的方式,可以將預習課進一步進行分割,第一階段由學生獨學,必須保持絕對的安靜,而第二階段則是學簇內的對學、羣學,通過合作,提高預習課的效果。當然,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簇建設座位的編排要合理,以保證各層次的同學在簇內都有比較好的合作伙伴,形成和諧的合作探究的氛圍。

第四,是關於學道的編寫。我們學校的學道編寫雖說領導層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但始終沒有達到其應有的效果,沒有得到師生的一致認同,這已經成爲制約我校學導螺旋發展大課堂的一大問題。在我們檢查學生的學道時,經常會發現對於學道中的有些欄目如學習目標,學生並沒有認真閱讀,或者有的欄目學生並不喜歡去做。甚至於我們有的教師不喜歡使用學道,自己就對學道不夠滿意。張校長在報告中提到:“一切問題從學生中來,一切答案從學生中找。”我認爲我們在學道的編寫中,也應該引入學生的思想,我們要了解學生喜歡的學道是怎樣的,學生在自主探究中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引導等。在充分的瞭解學生的需求之後,我們教師再結合我們的思考,融入我們的思想,設計出有效的學道欄目和內容,以起到真正的導學的作用。同時,從教師層面,我們一定要精誠合作,本着認真負責的態度,依據課程標準學情,充分參考不同版本的教材、多種資料等,精心設計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將知識問題化,一方面保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方面爲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提高高效的行動路線圖。

總之,在張校長的報告中,我深深的認識到,高效的課堂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鑄成的,他們的那些成功的經驗背後也蘊含着許多的汗水、許多的辛苦,“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要堅定課改的決心,要不斷的創新方法,積極實踐,認真反思、不斷提高,努力使我們的專業發展與學校的課堂改革相結合,創造出我們無悔的燦爛的教育人生。

新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2

去年初中數學新課程、新教材教師的兩天培訓學習,在縣教師進修學校教室舉行的初中數學教師的培訓,雖然此次培訓僅有短短兩天的時間,但還是讓我收穫頗豐。會議安排的緊湊有序,在有關領導和老師的引導帶動下,與會老師積極參與,集中會神地聽講,認真做好記錄。通過老師們的精彩講座,無論從知識上,還是從思想上,都給我們以啓示。

每次學習或者培訓,我都會認識到自身的一些不足和差距,都會給我一些啓發,都會感受到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慢慢就淡忘了。就像很多人說的那樣,看着感動,聽着激動,缺少行動。這是影響我們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只有跨越這個障礙,把認識到的貫徹到日常工作中,學以致用,才能促進個人成長。

通過培訓學習,我對新課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並知道新課程對數學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數學教育對培養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下面就本次的培訓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課程基本理念”的修改。

1、將“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改爲“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將“數學學習”和“數學教學”兩條合併成一條“教學活動”,整體上闡述數學教學活動的特徵。表述爲:“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數學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二、“設計思路”的修改。

1、對“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四個方面的課程內容做了明確的闡述。

2、將“空間與圖形”改爲“圖形與幾何”、“實踐與綜合應用”改爲“綜合與實踐”。確立了“數感”、“符號意識”、“運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推理能力”、“數據分析觀念”等八個關鍵詞,並給出具體描述。

三、課堂教學要體現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導作用。

新課標要求“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即組織學生髮現、尋找、蒐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組織學生營造和保持教室中和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引導學生激活進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經驗,引導學生實現課程資源價值的超水平發揮。但不能替代學生探索、思考。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自主獲取知識。這樣的課堂教學才能體現教師的引導,學生的主導作用。

四、新課改下的數學課堂。

數學課堂上應該給學生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機會,課堂上的討論、交流、合作首先有利於學生培養自主,自信和學習的主動性;其次,有利於創造自由、輕鬆、愉悅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思維的伸展,這也是愉快學習的一種形式;最後有利於學生培養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這正是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每個人生存的必備條件,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五、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

初中數學課程應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包括評價理念,評價內容,評價形式評價體制等方面。既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的變化,在數學教育中,評價應建立多元化的目標,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展。

在學校的教育改革中,作爲一名新課改的實施者,我們應積極投身於新課改的發展之中,成爲新課標實施的引領者,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切實發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引領性,使學生在新課改中獲得能力的提高。設計一堂課時,新課的引入,題目的選取及安排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條件。總之,通過本專題的學習使我感受到: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面對新課改,我們不再是知識的權威,課堂上要求必須放下“架子”,讓學生喜歡你,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尊重學生的人格,努力形成新型的、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爲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爲宗旨,這纔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以上就是我此次學習的一點心得體會,可能某些方面的認識還很膚淺,但我相信,用我對一顆對教育的執着追求的奉獻之心,在以後的工作中會不斷的'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時刻看到自己、認識自己、豐富自己。

新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3

在學習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對新的教學理念逐漸有了以下認識:

新課標註重“因材施教”、“以人爲本”、“過程與方法”、“能力的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與過去的應試教育有很大的區別。

物理課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是以實驗爲基礎的自然科學,對基本概念、原理、技能和方法等的要求永遠是物理教學的核心。基礎打得是否紮實,直接關係到學生能否對迅速發展變化的經濟社會有較強的適應,能否在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繼續有效地學習和運用各種科學文化知識和現代科學技術,能否開創新領域,探索新問題。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和學生從灌輸和被灌輸的“填鴨式”教學中走出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善於提問、敢於提問進而探討的思維方式。特別是現在對學生的創新教育,要改變“創新教育是個筐,什麼都往裏面裝”的局面。

新課程要求物理教師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探究性學習,需要教師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將知識轉化爲能力。科學方法的訓練是爲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時間久了,有些知識會被忘掉,但通過學習培養起來的能力卻對人們起着久遠的作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一日千里,爲適應這種新形勢,高中物理教學要密切注意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要提倡獨立思考,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興趣和能力,使學生能夠不斷地學習和更新知識,適應社會不斷髮展的需要。物理教學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善於把物理知識應用於實際生產、生活當中,鼓勵學生和培養學生養成愛動手,敢動手,手腦並用的好習慣。

物理教學要培養學生善於利用身邊的科學技術,在信息社會中查尋資料,及時吸收和處理某些信息,會運用學過的知識,用物理和數學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

新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4

新課改在我校已開展了一年多,可這期間我一直沒有機會真正的接觸新教材,僅對新課程理念有一些瞭解。通過這幾天的培訓,我恍然大悟,開始真正的瞭解了新課改的實質。以下是我這幾天的學習心得體會

第一、轉變觀念,更新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本次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培訓,我瞭解到新課程倡導了許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本次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的基本理念與追求要求以學生髮展爲本,轉變學習方式,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堅持評價方式的改革等等。新課程把教學的實質定義爲交往、互動,沒有交往發生的教學不能叫做教學(最多可以叫做報告)。“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互動。”因此,我們廣大教師要徹底轉變教育教學觀念,以人的發展爲本,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強化學生實踐,更新教學方法,改變教學評價,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強的創新型人才。

第二、拓寬知識結構。作爲教師,不僅僅要擔負起“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更重要的還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擁有廣博而精湛的知識是對教師最起碼的要求。要給人一杯水,不僅自己要有一桶水,最好還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教師知識的淵博,一方面會引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教師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識引導學生打開思路,滿足他們對知識的渴求。因此,我們老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博覽羣書,不斷了解新事物、學習新知識,不斷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備與新課程改革教學適應的多元化的知識結構。

第三、積極探索,創新教法學法。新課改不僅體現在教學觀念、教材體系、教學評價方面的改變,更重要的還體現在教法學法的創新上,推進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是一項重要任務。新課改能否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教法的設計和學法的指導上。一種先進的教育觀念要通過先進的教育方式體現出來,而教育觀念轉變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學轉變中進行,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觀念不轉變,方式轉變就沒有了方向,沒有了基礎;方式不轉變,觀念轉變就失去了歸宿,失去了落腳點。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關係是傳授與接受的關係,二者只通過知識和技能等信息媒介進行溝通,很難形成互動、合作的關係。而心理學和學習科學的研究表明,教育的過程應該是認知的過程、學習的過程,學生的知識是學會的不是教會的。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的聯繫,促進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引導高中生自主獲取知識和觀念,去適應知識經濟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