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名人故事

學識都 人氣:9.87K

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生卒年不詳。姜太公的先祖曾封於呂,故以呂爲氏,又稱“呂尚”。此外,在先秦文獻中還稱他爲“太公望”、“呂望”、“呂牙”、“太公”、“師尚父”等,後世則俗稱其爲“姜子牙”。姜太公是我國商周之際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是西周文、武、成王三代的主要政治、軍事宰輔,史稱其“佐天子爲聖臣,治邦國爲聖君”,爲西周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卓著功勳;同時,他也是春秋戰國時代最強大的封國之一———齊國的開國始祖。姜太公的政治思想和軍事謀略,對中國古代政治文化和軍事文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

歷史名人故事

年大任 助鼎天下

關於姜太公的家世,沒有確切的史料可以考證,一般認爲他的遠祖是炎帝神農氏。《國語·晉語四》說:“昔少典氏娶於有?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爲姬,炎帝爲姜。”其後,姬、姜兩姓即累世聯姻,成爲兩個血親關係極密切的部族;在姬周政權建立和發展過程中,姜姓部族一直是周邦最爲得力的羽翼。《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

“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嘗爲四嶽,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爲庶人,尚其苗裔也。本姓姜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可見,姜太公的先祖在虞舜時曾任“四嶽”(堯、舜時掌管四時、主持方岳巡守之事的官長),因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呂或申(都在今河南南陽一帶)。而太公這一枝經過不斷的發展和遷徙,仍以封姓呂爲氏,所以姜太公又稱呂尚。

關於姜太公的出身之地,史料中都沒有確鑿可信的記載。《孟子》的《離婁上》和《盡心上》兩章都提到姜太公“居東海之濱”;《呂氏春秋·首時》也說,“太公望,東夷之士也”;《史記·齊太公世家》也說他是“東海上人”。但這些說法都很籠統含糊。晉代張華《博物志》說得較爲明確:“海曲城有東呂鄉東呂裏,太公望所出也”;《水經注·齊乘》也說,“莒州東百六十里有東呂鄉,棘津在琅邪海曲,太公望所出”。漢代的“海曲”在今山東日照一帶,“莒州”也在今日照下轄的莒縣一帶。據此,一般認爲姜太公的出身之地在今山東東部黃海之濱的日照、莒縣一帶。

姜太公的家世是顯赫的,但是其出身卻是低微的。很多歷史文獻中都提到他遇周文王之前曾經做過不得志的屠夫和小商販。《戰國策?秦五》說,“太公望,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尉繚子》說:“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賣食棘津”;《韓詩外傳》說:“呂望行年五十,賣食棘津,年七十,居於朝歌。”漢代劉向的《說苑?尊賢》也說:“太公望,朝歌之屠佐也,棘津迎客之舍人也。”這些文獻雖然語焉不詳,說法不一,但是大致都透露出姜太公垂暮之年還曾在棘津做過賣吃食的小販,在朝歌當過屠夫。此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爲姜太公曾經是夫入婦家的贅婿,後來因爲不擅生計而被老婦逐出家門。《戰國策?秦五》說他是“齊之逐夫”,高誘註解說是“爲老婦之逐”,即姜太公是作爲贅婿被老婦逐出的。劉向也說“太公田不足以償種,漁不足以償網”(《說苑·雜言》),最後被老婦逐出家門,所以說“太公望故老婦之出夫也”(《說苑·尊賢》)。

還有一些文獻提到,姜太公在遇到周文王之前,曾經在商紂王朝中擔任過官職,後來因不滿商紂王的暴虐無道而離開,過了一段遊說和隱居生活。《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說:“或曰,太公博聞,嘗事紂,紂無道,去之。遊說諸侯,無所遇,而卒歸西伯。”至於姜太公事紂、遊說和隱居的具體細節,歷史文獻中都鮮有提及。

姜太公的大半生一直很不得志,可以說是懷才不遇。直到在大約七十歲之後遇到周文王(西伯姬昌)時,令他大器晚成的歷史機緣才姍姍到來。

姜太公遇文王的具體情況,僅《史記·齊太公世家》就記述了三種不同的說法。除了上引姜太公遊說諸侯無所遇而歸順西伯的說法之外,“渭川坐釣遇文王”的說法更具有傳奇色彩:“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釣漁奸(通“幹”,求取)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螭,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於是周西伯出獵,果遇太公於渭之陽。與語大悅,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之曰‘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爲師。”一個“奸”字表明瞭姜太公垂釣渭水是有預謀的,其真實意圖不過是等待文王的到來。

《史記·齊太公世家》中的另一種說法則說呂尚原是不仕之士,隱居在海濱。文王被商紂王囚禁在羑(yǒu)裏的時候,其手下的大臣散宜生、閎夭等素知姜太公的才智,就去召請他。姜太公也聽說文王有賢名,尊長者,欣然應召。三人設計獻美女奇物給紂王,終於將文王贖了出來,使文王得以返回邦國。

總之,不管是哪種說法,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姜太公歸周後,才真正得遇賢主,得以施展其非凡的文韜武略,成爲文王、武王及成王三代最主要的政治、軍事宰輔。

周文王從羑里返回邦國後,姜太公出謀劃策,輔佐他內修文治,外樹武功,爲伐紂滅商進行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齊太公世家》說,“周西伯之脫?裏歸,與呂尚陰謀修德以傾商政,其事多兵權與奇計,故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爲本謀”。意思是說,文王自?裏脫身回來後,與呂尚密謀施行德政去推翻商朝的政權,這些事大都體現了用兵的權謀與奇妙的計策,所以後世談論用兵及周的權術都推崇姜太公是主要的策劃者。根據歷史文獻,周文王當時採取的策略,主要是表面上對商紂無比恭順而暗中則積極進行反商的一系列準備工作:對內推行德政,修德愛民,如開倉賑濟鰥寡孤獨等;對外一方面爭取虞、芮等小國的擁護,一方面則出兵滅掉崇、密須、犬夷等商朝的附庸國;同時,大力興建豐邑,使周的勢力悄悄向東發展。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逐漸蠶食和削弱了商紂的統治,使周的勢力範圍得以極大的擴展,爲武王伐紂滅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一切,大多出自姜太公的謀劃,正所謂“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齊太公世家》,以下只注篇名)。

周文王死後,周武王繼位,以“太公望爲師,周公旦爲輔”(《周本紀》)。此後,姜太公繼續輔佐周武王完成文王未竟的事業,參與策劃和指揮了反商伐紂的軍事行動,爲西周政權的建立和鞏固做出了重要貢獻。

據《齊太公世家》記載,周武王九年的時候,曾經進行過一次反商伐紂的軍事預演,在盟津(即孟津,在今河南孟津縣東北)結成了反商大同盟。“九年,欲修文王業,東伐以觀諸侯集否。師行,師尚父左杖黃鉞,右把白旄以誓,曰:‘蒼兕蒼兕,總爾衆庶,與爾舟楫,後至者斬!’遂至盟津,諸侯不期而會者八百諸侯。諸侯皆曰:‘紂可伐也。’”爲了試探諸侯是否聽從號令,軍隊出發時,姜太公手執黃斧白旄誓師,說:“蒼兕蒼兕(水獸名,這裏指掌管舟楫的官名),集合你們的部隊,給你們船隻,遲到的斬首!”到了盟津後,諸侯事先未經約定而前來會師的就有八百家,並一致認爲可以討伐紂王。由於武王認爲時機尚未成熟,這次並沒有真正展開伐紂的軍事行動。不過,通過這次試探性的會盟,姜太公實際上是協助武王成功地組織了一次伐紂的軍事演習,聯合諸侯,結成了反商大同盟。

兩年後,商紂王殘忍地剖殺了賢臣比干,囚禁了賢臣箕子,進一步暴露了其暴虐無道的本性,武王伐紂的時機終於到來了。可是,出師前進行占卜的結果卻不吉利,而且暴風雨大作,大臣們都感到恐懼。只有姜太公不迷信龜兆和天象,說“枯骨死草,何知吉凶”(《論衡·卜筮》),認爲枯死的龜骨和蓍草哪裏知道什麼兇吉,堅決勸武王出兵。於是,武王出師伐紂,在牧野與商紂進行了大決戰。《史記·周本紀》記載:“諸侯兵會者,車四千乘,陳師牧野。帝紂聞武王來,亦發兵七十萬人拒武王。武王使師尚父與百夫致師,以大卒馳帝紂師。”武王會集諸侯兵力四千輛戰車陳師於牧野,紂王也發動大軍前來拒敵。武王先派師尚父帶領百名勇士衝入敵陣挑戰,然後以大部隊衝向紂王的部隊。最終紂王大敗,登鹿臺自焚身亡。可見,在武王伐紂從謀劃、決策、出征到敗敵的全過程中,姜太公都表現出超人的膽識和才智,不僅是文治武功兼具的領兵主帥,而且也是身先士卒的戰場勇士。《詩經·大雅·大明》這樣讚頌牧野之戰中的姜太公:

牧野洋洋(牧野戰場多寬廣),

檀車煌煌(兵車鮮明而堂皇),

駟騵彭彭(戰馬威武而雄壯),

維師尚父(我們的統帥師尚父),

時維鷹揚(真像蒼鷹在飛翔)。

滅紂之後,武王採取了一系列做好戰爭善後工作以及穩定民心、鞏固政權的措施。他一方面散發商紂囤積的錢糧,賑濟貧民,即所謂“散鹿臺之錢,發鉅橋之粟,以振貧民”;另一方面,“封比干墓,釋箕子囚”,以爭取人心。同時“遷九鼎,修周政,與天下更始(除舊佈新)”。所有這些,也是“師尚父謀居多”(《齊太公世家》)。

周武王推翻商紂、定鼎天下以後,對功臣謀士和宗室進行了大分封。《史記?周本紀》載,武王“封功臣謀士,而師尚父爲首封”。由於功勳卓著,姜太公被作爲第一號功臣,封在齊地,建都營丘(今山東臨淄東北)。之所以將他封到齊地,可能出於兩種考慮,一是姜太公本是東海一帶的人,二是當時齊地是東夷(東方各部落)雜居的地方,在周的政權剛剛建立之時秩序尚未完全穩定,要依靠他去治理,以達到“以蕃屏周”的`目的。

據《齊太公世家》記載,姜太公帶領隨從和兵士前往封國的路上,夜宿旅舍,走得很慢。旅舍的主人在外面議論說:“時機難得而容易錯過,這些客人睡得很安穩,大概不是去封國就任的吧。”姜太公猛然驚醒,穿上衣服連夜趕路,天亮時就到達營丘。果然,營丘附近的萊夷人前來攻打。原來周政權剛剛建立,還未及安定遠方各國,所以萊侯趁亂前來爭奪營丘。幸虧姜太公及早趕到,擊退萊人,建立齊國,爲西周政權在東方開創了一個穩定的局面

周武王平定天下後兩年就去世了,尚在襁褓之中的周成王即位。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擔心天下人趁機反叛周室,就代替成王攝政。這時宗族內部就有人散佈流言,說周公將幹出不利於成王的事情。同時,商紂王的兒子武庚也勾結原是被武王派去監督他的管叔鮮、蔡叔度等人,覬覦王位,蠢蠢欲動。在這樣關鍵的時刻,周公首先尋求姜太公等老臣的支持。“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曰:‘我之所以弗闢(退避)而攝行政者,恐天下畔(反叛)周,無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魯周公世家》)正是在姜太公等老臣的理解和支持下,周公才得以安定了內外人心,穩住了局勢。後來,當週公準備東征去平定武庚、管、蔡叛亂的時候,又派召公?以成王名義命令姜太公說:“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齊太公世家》)

姜太公很好地完成了“以蕃屏周”的重任,支持周公攝政討逆,爲穩定西周政權、維護天下一統做出了重要貢獻。

姜太公封齊之後,對齊地進行了精心的治理,經過一番艱苦的創業之後,逐漸建立了一個強大而富庶的東方諸侯國,並開創和形成了獨特的齊文化傳統,由此成爲齊國的開國始祖和齊文化的奠基人。

根據史書的記載,齊都營丘一帶原是一片荒涼的鹽鹼地,出產不多,人口稀少。《史記?貨殖列傳》記載說:“太公望封於營丘,地潟(xì,鹽鹼地)滷,人民寡。”《漢書?地理志》也說:“齊地負海潟鹵,少五穀而人民寡。”在這種情況下,姜太公本着務實的原則採取了“因其俗,簡其禮,通工商之業,便漁鹽之利”(《齊太公世家》)和“尊賢智,賞有功”(《漢書?地理志》)等一系列措施來治理齊國。在政治上,他大力推行“尊賢尚功”的治國方針。《呂氏春秋?長見》記述了一段姜太公和周公旦關於如何治理自己封國的對話,與周公旦的“親親上恩”不同,姜太公提出的治國方針是更注重實際效用的“尊賢尚功”,也就是尊重賢者,推重功業。在文化上,他則因地制宜地提出“因其俗,簡其禮”,也就是尊重當地風俗,簡化禮制,實行文化寬容政策。在經濟上,他提倡商業和手工業,並利用齊國的沿海條件,發展漁鹽生產。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理,終於將齊國建設成爲一個實力雄厚而且“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斂袂而往朝焉”(《貨殖列傳》)的東方大國。同時,在治理齊國的過程中,他將形成於西方黃土高原的周文化與呈現出濃厚的濱海特色的東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齊文化傳統。

TAGS:歷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