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的名人故事

學識都 人氣:2.85W

讀史可以明智,讀史可以明興亡、知更替,可以醫愚,可以清心。下面有本站小編整理的歷史人物的名人故事,歡迎閱讀!

歷史人物的名人故事

周新掛鵝-德育名人小故事

明朝永樂年間,南海人周新任監察御史。他正直廉潔,對於官場中的流弊,敢直言披露,行爲不軌的貴戚們都很怕他,視之爲'"冷麪寒鐵"。後來,周新改任浙江按察使,當地含冤負屈的老百姓聽到這個消息以後,紛紛奔走相告;"我們得救了。"周新到任後,果然澄清了許多積年冤案,懲處於-德育名人小故事

貪贓枉法的官吏。很快,就得到當地人民的擁護。爲了感謝他,經常有人給他送禮品、財物。周新恪守自己的誓言:份禮不受,分文不取。一次次當面退還了禮品、財物。一次,有人趁周新不在家,給他送去一隻烤鵝。周新的管家推辭不掉,就留下了。周新回家後知道了這件事,爲了杜絕人們再來送禮,他便把那隻烤鵝高掛在家裏很顯眼的地方。以後有人再來送禮,他就指着那烤鵝說:"你要是不拿走,照掛不誤!"從此,再沒人敢給他送禮了。

許衡.梨樹無主,吾心有主-德育名人小故事

元朝初年,懷州河內(今河南省沁陽)人許衡,品行高潔。他小的時候,正是蒙古滅金、滅宋的戰亂年代。一個炎熱的暑天,許衡和一些人逃難經過河南的河陽縣,一路上沒水喝,嗓子直冒煙。突然發現前面路上有一棵梨樹,上面碩果累累,同伴們爭先恐後地跑去摘梨吃。唯獨許衡一人端坐-德育名人小故事

樹下看書,象不知道有梨一樣。有個伺伴勸他說: "這梨剛熟,甘甜可口,吃了真解渴,你怎麼不摘個來吃?"許衡答道: "這梨樹不是我家所有,不能隨便摘人家的東西。"同伴說, "現在兵荒馬亂,人們死的死,逃的逃,這樹是沒有主人的。不用擔心,快吃吧!"許衡說道; "梨樹無主,我的心有主。"結果,他一梨子也沒吃。

孟母擇鄰-德育名人小故事

孟子的母親十分注重環境對人的思想品德的影響作用,孟子小時候,孟母爲了能使他受到良好的.教育,曾先後遷居三次。

據說,孟母起初帶着年幼的孟軻,住在一所公墓附近。孟軻看見人家哭哭哀哀地埋葬死人,他也學着玩。孟母見了,說: '我的孩子住在這裏不合適!"很快把家搬到了一個集,市的附近。在新家附近,孟軻看見商人們自吹自誇地賣東西賺錢,覺得很有趣,便又學着玩。孟母看在眼裏,心裏想道: '不行,孩子住在這裏也不合適。"於是,她又尋找遷居的合適地方,很快將家搬到了靠近學堂的地方。在這裏,孟軻不久就開始學習禮節,提出上學的請求了。孟母這才高興地說:"這裏纔是適宜我兒居住的地方。"於是,便在這裏住了下來。

後來,孟子果然未負慈母心,成了有名的學者和思想家。

李汝珍.好讓不爭-德育名人小故事

清人李汝珍的小說《鏡花緣》中寫了一個"君子國",在這個國度裏生活的人,相互謙讓成風:顧客嫌貨優價低,賣主說定價已經過高,進一步要求顧客就低還價,顧客願意出高價買次貨,賣主寧肯把好貨用低價出售;對此,旁邊的人都說這顧客"出大價而買醜貨",這是"欺人不公",付款時,顧客要給頭等的銀子,而賣主則只收次等的銀子……他們就是這樣相讓而"爭"。這裏的'士庶人等,無論富貴貧賤,舉止言談,莫不恭而有禮",真正達到了"耕者讓畔,行者讓路", "好讓不爭"的境界。

這種"君子國",雖然是理想中的"烏托邦",卻真實地反映了古人渴望把誠實、謙禮的美德發揚光大,推而廣之,淨化社會中人際關係的美好心理。

岳母刺字

北宋末年,朝廷貪腐無能,北方金國趁機大舉南侵,很快就佔了宋朝都城汴梁(今開封),擄去了皇帝欽宗、太上皇徽宗。這時,河南湯陰縣有位熱血青年岳飛憂國憂民,報國之情日增。他自從大鬧比武場,槍挑小樑王之後,便和結義兄弟牛皋、王貴、湯懷、張顯一起回到了家鄉。幾年來戰亂頻仍,偏偏這年又遇大旱,加上瘟疫盛行,百姓如處水火,苦不堪言。王貴、湯懷、牛皋幾個人耐不住飢寒,未免去做些不潔之事。岳飛幾次苦勸,要他們休取不義之財。但他們不肯聽,最後竟到山中落草去了。岳飛堅守清貧,和母親、妻子在家中過着悽楚的生活。

一天,岳飛正與母親在家中說話,洞庭湖楊麼起義軍的部將王佐登門拜訪來了。他帶來了許多金銀珠寶,向岳飛說,他的首領楊麼十分欽慕岳飛文武全才,特地命他專程而來邀請岳飛前去相助。岳飛堅辭不收,正色回答說: "岳飛生是宋朝人:死是宋朝鬼!"王佐無計可施,只得拾起聘禮告辭而去。

岳飛遂即向母親稟告了這件事。岳母聽罷,沉思有頃,讓嶽去中堂擺下香案,端正香燭,隨後帶媳婦一同出來,焚香點燭,拜過天地祖宗。又叫岳飛跪在地上,媳婦研墨。岳母說道: "爲娘我見你甘守清貧,不貪富貴,是極好的了。但恐我死之後,又有些不肖之徒前來勾引,倘我兒一時失志,做出些不忠之事,豈不把半世芳名喪於一旦?故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盡忠報國'四字,願你做個忠臣,盡忠報國,流芳百世,我就含笑九泉了!"岳飛將上衣脫下半邊,說: "母親說得有理,就與孩兒刺字罷。"岳母取過筆來,先在岳飛背上寫了'盡忠報國',然後將繡花針拿在手中,在他背上一刺,只見岳飛的肉一聳。岳母問: "我兒痛麼?"岳飛說: "母親刺也不曾刺,怎麼問孩兒痛不痛 ?"岳母流着淚花說: "孩兒,你怕孃的手軟,故說不痛。"說罷,咬着牙根刺起來。刺完,將醋墨塗上,便永遠不褪色了。岳飛起來,叩謝了母親的訓子之恩。

不久,岳飛接了南宋皇帝高宗趙構的聖旨,即刻告別了母親和妻子,到金陵(今南京)受職,勇敢地擔負起了率兵討賊、報仇雪恨、圖復中興的重任。此後岳飛率領使金兵喪膽的岳家軍幾次大敗金兵,屢建功勳。

正當岳飛信心百倍,準備揮師北伐,直搗黃龍府,恢復中原之時,賣國賊秦檜一夥用十二道金牌把岳飛召回金陵,誣他謀反,下在獄中,審訊時,岳飛脫下上衣,露出背上"盡忠報國"四個大字,凜凜正氣,貫衝鬥牛。後來,投降派以"莫須有"的罪名在風波亭殘害了岳飛。

岳母以自己的方式教育出了一位精忠報國的偉大兒子,她和自己的兒子一起,永遠爲後人所景仰、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