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啓超的名人故事2篇

學識都 人氣:8.58K

梁啓超的名人故事1

梁啓超的名人故事2篇

梁啓超三拒紅顏

國學大師梁啓超自小聰明,17歲參加鄉試,成了舉人。當時主持鄉試的考官、清末著名維新派人士李瑞棼,對梁啓超的才華極爲賞識,當即請人做媒,將堂妹李惠仙許配給他。

1898年6月,光緒皇帝下詔變法,參與維新變法的梁啓超,由此登上了中國的政治舞臺。然而,好景不長,百日變法失敗,康有爲、梁啓超匆匆逃亡日本,李惠仙只得避居澳門。第二年秋天,梁啓超將家人接到了日本。

不久,28歲的梁啓超應康有爲之召,前去美國檀香山辦理保皇事宜,在那裏邂逅了美麗大方的何惠珍。當時,梁啓超在檀香山演講,何惠珍爲其擔任翻譯,兩人配合默契,演講活動盛況空前。此時,何惠珍對才華橫溢的梁啓超暗生情愫,活動過後,向他表白了愛慕之情:“今生今世,我之心惟有先生……”

“不行,我家中已經有妻子了。”梁啓超明確地拒絕了她。

初遭拒絕,何惠珍不僅沒有氣餒,反而爲梁啓超的忠貞感到快慰。事後,爲博取梁啓超的好感,她動員父親爲康、樑保皇之事捐了一筆款,並託人設宴向梁啓超交接捐款事宜。席間,梁啓超又一次見到何惠珍。這次,何惠珍提出一個讓梁啓超心驚的要求:“我情願下嫁樑先生做小。”

晚上,回到寓所的梁啓超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知道,何惠珍畢業於美國名牌大學,她作出這樣的決定,其癡情實在令人感動。他們在事業上,確實可以相互扶持,可是,他和妻子李惠仙這些年來一直相濡以沫,感情深厚,怎能讓妻子傷心?爲此,他異常苦悶。於是,他連夜給身在日本的妻子寫了一封信:“餘歸寓後,愈益思念惠珍,由敬重之心,生出愛戀之念來,幾乎不能自持……不知惠仙聞此事將笑我乎,抑或惱我乎?”梁啓超心想,妻子接信後,定會生出一些醋意來,大罵他一頓,這樣,他發熱的頭腦也好冷靜一下。

很快,妻子回信了。梁啓超打開信後,愣住了,妻子給他寄來了《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竟然樂意成全他的婚事。李惠仙說:“我遠在日本,不能照顧,先生身邊若有個情投意合的何小姐照顧,豈不更好?”

梁啓超在妻子的寬容面前慚愧萬分,將妻子的信轉給何惠珍。何惠珍一看,欣喜地笑了,說道:“惠仙姐賢德,我就向她學習,我們就做先生身邊的娥皇、女英吧。”

梁啓超卻提筆爲何惠珍寫了一首詩:“一夫一妻世界會,我與瀏陽實創之(“瀏陽”指譚嗣同)。尊重公權割私愛,須將身做後人師。”聰慧的何惠珍馬上明白了梁啓超的意思,她眼淚汪汪地拿着梁啓超贈給她的一張自題詩詞的小像,一步三回頭地離開了梁啓超。

“惠珍是一位多才多情的好女子,可惜……”梁啓超嘆了一口氣,把何惠珍親手織的一把小扇寄給妻子,讓其代爲保管。他在給妻子的信中說:“我想得到惠珍的幫助,馳騁世界,但理想與現實的條件,又萬萬不能……”

1924年9月,李惠仙因病逝世,梁啓超身邊少了一個理解、支持他的人,頓感悲痛萬分。癡心不改的何惠珍,聽到李惠仙病逝的消息,急忙找到梁啓超,一面勸慰其節哀,一面尋機重續秦晉。沒想到,梁啓超以“年邁不想再婚”爲由,第三次婉拒了她。何惠珍心有不甘,多次上門,梁啓超都避而不見,萬般無奈的何惠珍只好揮淚告別……

梁實秋先生評價梁啓超時曾說,樑(啓超)先生學問是第一,道德人品是第一,他是名副其實的大師。

梁啓超小時候的`故事

童年的梁啓超聰明過人,才思敏捷,祖父樑延十分喜歡他。梁啓超五歲時開始讀《四書》、《五經》,“八歲學爲文,九歲能綴千言”,12歲考中首榜第一名秀才,被鄉人稱爲“神童”。當地羣衆流傳不少“神童”梁啓超的故事。

“有人在平地,看我上雲梯”

一天,梁啓超爬上竹梯玩耍。祖父怕他有危險,望着梁啓超急叫:“快下來,快下來!會跌死你的……”梁啓超看見祖父急成那樣子,竟又往上再攀一級,還衝口唸出兩句:“有人在平地,看我上雲梯。”祖父不由開心大笑,感到乖孫非比尋常。

“堂前懸鏡,大人明察秋毫”

梁啓超十歲那年,跟父親入城,夜裏住在秀才李兆鏡家。李家正廳對面有個杏花園,梁啓超第二天早晨起來便走到杏花園玩耍,但見朵朵帶露杏花爭妍鬥豔,十分可愛,便摘了幾朵。突然聽到腳步聲由遠而近,原來是父親與李秀才來了。梁啓超急忙將杏花藏於袖裏,但仍被父親看見了。父親不好意思在朋友面前責怪兒子,便以對對聯的形式來處罰他。父親吟上聯:“袖裏籠花,小子暗藏春色。”梁啓超仰頭凝思,瞥見對面廳檐掛着的“擋煞”大鏡,即念出下聯:“堂前懸鏡,大人明察秋毫。”李兆鏡拍掌叫絕,於是道:“讓老夫也來考一考賢侄,‘推車出小陌’,怎樣?”梁啓超立刻對上:“策馬入長安。”“好,好!”李兆鏡連聲贊好。在歡悅的氣氛中,父親饒了梁啓超的過錯。

“飲茶龍上水,寫字狗耙田”

一天,梁啓超家裏來了一位客人,當時正在廳裏與父親談着什麼。梁啓超從外面玩得滿頭大汗走進來,從茶几上提起茶壺斟了一大碗涼開水正想喝,卻被客人叫住了。“啓超,你過來。”客人說,“我知道你認識很多字,我來考考你。”客人見茶几上鋪着一張大紙,提筆便狂草了一個“龍”字:“你讀給我聽。”梁啓超看了一眼,搖搖頭。客人哈哈大笑。梁啓超沒理他,一口氣喝了擺在茶几上的那碗涼開水。客人看了又哈哈大笑,道:“飲茶龍上水。”梁啓超用右衫袖抹一下嘴角,說:“寫字狗耙田。”梁啓超的譏諷讓父親尷尬,正要懲罰他,客人說:“令公子對答公整,才思敏捷,實在令人驚異。”

“我欲問蒼天,蒼天長默默”

梁啓超的故鄉新會茶坑村有座小山,叫坭子山,山上有座塔,叫坭子塔,又叫凌雲塔。梁啓超的老家就在坭子塔山下,童年的梁啓超時常和小朋友爬上凌雲塔望風景。一天,梁啓超寫了一首詩給祖父看。詩是這樣的:“朝登凌雲塔,引領望四極,暮登凌雲塔,天地漸昏黑。日月有晦明,四時寒暑易。爲何多變幻?此理無人識。我欲問蒼天,蒼天長默默。我欲問孔子,孔子難解釋。搔首獨徘徊,此時終難得。”這就是梁啓超11歲時寫的《登塔》詩。

梁啓超的名人故事2

1899年底,26歲的梁啓超受康有爲指派,去檀香山開展保皇會的一些工作。檀香山屬於東西方交匯之地,要跟洋人溝通交流,沒有翻譯不行,翻譯水平低了也不行。梁啓超不懂英文,這就成了開展工作的一個很大障礙。何蕙珍小姐,就是此時與梁啓超結識的,成爲樑生命中一個“發乎情而止乎禮”的紅粉佳人。

何蕙珍是華僑商人的子女,芳齡二十,精通英文,口語尤佳,那些本地男子都比不上她。而且何小姐有學問有見識,喜歡暢談國事,多有見地,其16歲就爲學校教師,巾幗不讓鬚眉。那天晚上,何蕙珍父親宴請梁啓超,請他演講,何蕙珍翻譯。席間作陪的除了當地華商外,還有幾十名當地西人名流,大家都仰慕梁啓超之才,以能親耳聽到他的演說爲榮幸。梁啓超本來心存顧慮,唯恐譯者詞不達意,誰知何蕙珍出色地完成了翻譯。第二天整個檀香山的報紙,都刊登了梁啓超的演說內容,一時間聲名鵲起,大大增加了他的影響力。

那天晚上,何蕙珍粗頭亂服猶如村姑,梁啓超根本沒有將她打上眼。等到何蕙珍出場口譯時,其目光炯炯,大放異彩,讓梁啓超驚爲天人。梁啓超演說完畢,何蕙珍跟他握手,含情脈脈地說道:“我萬分敬愛樑先生,可惜僅僅是愛而已。今生也許不能在一起,但願來生能夠跟先生相廝守。希望先生送我照片,了卻我的心願。”一個女子初次跟梁啓超見面,就說出這樣讓人臉紅心跳的話來,這不擺明了是求愛嗎?梁啓超何等聰明之人,豈能不知?可惜他的表現卻大煞風景,唯唯諾諾,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樣,到最後居然落荒而逃。

那時在檀香山,華人因爲入鄉隨俗,早已經接受了西人戀愛自由的觀念,因此何蕙珍這樣的表白,根本不值一提。其實梁啓超對何蕙珍也是心有所屬,特別是知道何蕙珍在報紙上用英文與污*他的造謠者論戰時,更是非常感動,當即送去了照片,何蕙珍回贈了他兩把扇子。

後來何蕙珍又託人前來提親,表明願與梁啓超長相廝守的心願,可惜梁啓超以自己流亡之身,隨時有生命危險,怕拖累別人又拒絕了,其後見面時更以兄妹相稱,算是斷了何蕙珍的念想,也給自己的檀島之戀畫上了句號。這可苦了何蕙珍,其他的男子都不能讓她動心,她早就發誓此生非梁啓超不嫁,從此抱定獨身主義,終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