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讀後感集合15篇

學識都 人氣:3.96K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名人故事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名人故事讀後感集合15篇

名人故事讀後感1

最近讀了一本書:《外國名人故事》,從書中認識了很多外國名人,有華盛頓、林肯、卡爾、海倫……從這些名人身上學到了許多好品質。這些名人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海倫·凱勒。這是一位有着傳奇色彩的人物。海倫·凱勒出生於美國南部拉巴馬州的塔斯姆比亞鎮。由於一次意外,她成了一個真正的聾啞人。

在黑暗和寂寞的世界裏,她幾乎成了無可救藥的廢物。可是她的父母並沒有放棄她,而是給予了她更多的愛。後來,在她的家庭教師莎莉文的幫助下,她最終取得了成功。成爲了一個學識淵博、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最著名的一部作品是《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看到海倫·凱勒,想想我自己,我自己是一個身體健康的孩子,父母把最好的都留給了我,從小我就是個生長在蜜罐兒裏的孩子,要什麼有什麼,可是我卻在上課的時候總愛溜號,有的時候還讓爸爸媽媽生氣,我決定以後要上課認真聽講,不溜號、不讓爸爸媽媽操心。

閱讀,是一種奇妙的旅行,能讓你感到別樣的風景。那麼還猶豫什麼,趕快我一起來讀書吧!

名人故事讀後感2

最近讀了《名人勤儉節約的故事》,感觸很多。

毛澤東要求別人的,自己會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牀,穿粗布衣,生活極爲簡樸,一件睡衣竟補了73次、穿了20年。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上世紀60年代,有一次他召開會議到中午還沒結束,他留大家吃午飯,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幾小碟鹹菜,主食是燒餅。偉人在勤儉節約方面,爲國人作出了表率。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說一句英國諺語是:“節約便士,英鎊自來”。每天深夜,她都親自熄滅白金漢宮小廳堂和走廊的燈。她堅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擠到一點不剩。

號稱“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日本豐田公司。在成本管理方面從一點一滴做起,勞保手套要一隻一隻換,辦公紙用完正面再用反面,廁所的水箱裏放一塊磚用來節水。一個貴爲一國之尊、一個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節約意識如此之強烈,令人讚歎。

讀了以上幾則故事,我覺得名人都能做到節約資源不浪費,真的是難能可貴。偉人、名人們用實際行動引領了良好的社會風氣,“成由儉、敗由奢”,從他們的身上,我學到了很多很多……

名人故事讀後感3

我從來都以爲皇帝都是繼承父業的,直到我看了這篇文章。這篇文章裏的朱元璋聰明、可愛、堅強勇敢、堅忍不拔。這篇文章生動的描寫了朱元璋的悲慘童年。當他很小的時候,就在地主家放牛,地主不但不給吃的,還抽鞭子。在1344年,朱元璋的家鄉濠州(今安徽風陽)遇上了百年大旱,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幾天過去後,一滴雨沒見到,卻迎來了一羣鋪天蓋地的蝗蟲,,一會功夫,莊稼被吃了,人被餓死了,還流行着可怕地瘟疫。朱元璋的爸爸、媽媽、大哥、大哥的大兒子被奪去了生命。僅僅只用了半個月,一家九口人就去了四人,只剩下朱元璋和他的二哥、大嫂王氏及她的一雙兒女五口人還活着。最後兩兄弟決定分頭外出逃荒、,自謀生活。可是,他的二哥放心不下朱元璋,最後,兩兄弟之後揮淚分別了。吉人自有天相,朱元璋終於找到了吃的東西,總算飽餐了一頓。

原來帝王也有這樣悲慘的童年,我和不好好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呢?

名人故事讀後感4

這個寒假,學校發了一本課外書—《名人故事精選》。一到家,我便認真地看了起來。

書中講到了愛國的屈原、蘇武、錢學森和爲國不計名利的詹天佑;用生命寫成書的奧斯特洛夫;希望我們音樂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的德國著名作曲家貝多芬;失敗不氣餒的歐立希;誠實守信的曾子、徐悲鴻;膽量過人的富蘭克林;樂於奉獻的葉聖陶……古今中外,都有一大批真英雄,從這批英雄身上,我學到了一些從平時生活中不能學到的知識。

我從歐陽修身上,學到了凡事都要認真的道理;我從愛因斯坦身上,懂得了幽默是智慧的化身;從苟巨伯身上,真正意識到了“見義勇爲”四個字的含義;從臥薪嚐膽繁榮越王勾踐身上知道了“毅力”兩個字的用意……

古今中外,曾有多少英雄好漢,有的'智慧過人,因而偉大;有的誠實守信用,因而受人尊敬;有的勤儉樸素,因而受到人民的擁戴;還有的勤奮求實,因而受人重用……

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從中吸取教訓,並增長知識,挖掘自己某方面所擁有的潛能,奮發努力,也能加入他們的行列。

名人故事讀後感5

《200個名人的故事》是一本好書。

書分中國和外國兩冊,精選中國和外國各100個著名人物,講述他們童年時期的故事,從中可以探尋出名人成長的軌跡。柏拉圖、牛頓、拿破崙、曹操、李白、貝多芬、魯迅、金庸、居里夫人、比爾蓋茨……這本書裏有直接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發明家、科學家,有致力於人類精神生產的文學家、音樂家,有赫赫有名史詩試的英雄人物,還有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奉獻的不平凡的人。你知道這些赫赫有名的天才人物小時候是什麼樣的嗎?他們是否有着與我們不一樣的童年?

看看大師們的童年,看看他們的童年對應了日後怎樣的人生,怎樣的成就,看看他們的童年是如何造就成年的。

讀了這本書,我的感想:每一個天才曾經都是一個孩子,每一個孩子日後都有可能成爲一個天才。但是要想成爲一個天才,要好好學習,積極向上,多讀書……

名人故事讀後感6

過年前和兒子共同挑選了一本《名人故事》一起閱讀,那是一本勵志的書,書本介紹了很多名人的故事,有謙虛好學的李固、尊敬老人的張良、女中豪傑秋瑾、好奇的達芬奇、胸有成竹的文與可、陳景潤的認真讀書、梅蘭芳苦練基本功、雖然書中很多事例自己都曾讀過,但重新看一次,思想上又有深一層的認識,正所謂溫故而知新,而且對教育小孩,自己又有新的想法了。

最重要的是,讀完那本書之後,我覺得和兒子談話的內容似乎更豐富了,兒子思想上和行動上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書中事例的影響。雖然之前都有列舉文中一些勤奮、好學的事例教育兒子,但遠不及這次兒子看過那本書後的感受深刻。因爲發覺有時在閒聊中,兒子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引用看過的一兩個事例出來,而我也會故作不理解狀,問他對那故事的理解和引用原因。

我想這是我們共同閱讀那本書的最好收穫了。

之前對於兒子看什麼書,我沒有什麼過分的要求,他覺得有趣就看,有時他講的書中內容我也接不上話題。通過這次閱讀之後,我想在今後要求兒子看的書,自己最好也要有一定的熟悉,這樣既能激發兒子讀的動力,又能增強母子間的交流,讓孩子對看過的書記憶得更深刻和牢固。

名人故事讀後感7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名人的故事》,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名人如何成才的故事,比如:“詩仙”李白、多才多藝的齊白石……這些都值得我學習,然而,我最佩服的要數竺可楨了。

竺可楨是我國著名的氣候學專家,於1890年3月7日生於浙江省上虞東吳鎮。竺可楨自幼勤奮好學,善於思考。他兩歲時就開始認字,7歲時就能吟詩。

一個下雨天,竺可楨站在屋檐下躲雨,他發現,在每一個水滴的落地處,石板上都有一個小坑。小竺可楨回家問媽媽,媽媽意味深長地說:“看起來一個水滴沒什麼力量,但長年滴下去,就連石頭也能砸出坑!這就是”水滴石穿”的道理正是因爲竺可楨憑着這股“水滴石穿”的精神,成了我國著名的氣候學專家。

我讀了竺可楨的故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持之以恆,就一定能做成。

名人故事讀後感8

最近,我看了《中外名人故事》,從中又認識了許多科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藝術家、經濟學家……比如才能全面的科學家張衡,他在天文、曆法、文學、地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一個罕見的全才式人物。

張衡生活在東漢時期,他發明的地球儀整整領先了歐洲1000多年,他還發明瞭可以測定風向的候風儀,可以自己運行的自行車,能夠自己飛的木鳥;在數學方面,他計算出圓周率是3.162;在地理方面,他繪製的一幅《地形圖》流傳了幾百年;在藝術領域,除了寫文章外,他還擅長繪畫,是東漢時六大畫家之一。

我還從中吸取了一些政治家治理國家的思想,一些爲人處事的道理。《中外名人故事》時時提醒我要有志氣,又要刻苦努力和團結人!

名人故事讀後感9

寒假的一天上午,我讀了《名人故事》裏的一篇文章,題目叫做“鐵面無私——包拯”。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包拯不僅執法如山,不避親黨,不畏強權,判案公正嚴明,而且斷案如神,明如鏡,清如水,直比青天。正因爲包拯的一生爲人民着想,爲正義而戰,他的法律思想和執法行動符合人民羣衆的願望和要求,包拯,被人民譽爲包青天,並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今天的社會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環境,人際交往開始越來越複雜。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一些社會的污穢,陰暗面也開始在不斷地蔓延。一些不法分子蠢蠢欲動,社會刑事犯罪發案率增高,而破案率則得不到提高,人民羣衆滿意度自然就上不來。這時,時代呼喚“包青天”,只有當今社會多一些有如包青天一樣的政法隊伍幹部,多一些敢於擔當,嫉惡如仇,不畏強權的領導幹部,多一些斷案如神的公安幹警,社會纔會更加安定、團結。人民幸福感纔能有所提高。我們建設小康社會,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願望才能夠早一日實現。

作爲還是小學生的我們,只有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在生活中多學會觀察,學會分析,鍛鍊好自己的身體,才能夠茁壯成長,早日成才,爲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名人故事讀後感10

今天,我看了《紹興名人故事》,其中的一篇“看白書”,讓我看了以後很有感觸。

“看白書”講的是古代王充十八歲那年到洛陽求學時,看到了講授經文的班彪知識淵博,講學時廣徵博引,思想開闊,常常令自己感到才疏學淺,所以下決心以苦讀來充實自己。因爲家境貧寒,沒錢買書,於是他每天去書鋪“看白書”。後來被店主感動,有了好書主動向他介紹,偌大京城,儼然成了王充免費的圖書館。後來王充用畢生的精力,寫就了鉅著《論衡》一書。

看完這個故事讓我感到很慚愧,想想自己,只要我想學習,媽媽哪本書不會給我買?而我呢,多餘的時間總是出去玩,不肯多學點知識,總讓媽媽生氣。而王充在“看白書”的情況下,卻成爲了古代唯物主義思想家。如果不是靠他的刻苦努力,勤奮好學,哪來這樣的成就呢!!!我生長在這樣的好時代,如果現在還不好好學習,那麼長大後就可能成爲一個對社會沒有用的人。所以我一定要有所改進了

名人故事讀後感11

寒假的一天,我讀了有“小天才成長聖經”稱號的《激勵世界的101位名人成長故事》一書。

這本書主要寫了名人的成長事蹟。裏面有曹操“中風”整叔叔、孫中山智擒人販子、狄仁傑智鬥惡官、馬歇爾刺刀上的小英雄等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拿破崙“成功的習慣”的故事。

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拿破崙從小就有一個夢想——擁有一個自已的帝國,一次,他和一個比他大兩歲的男孩發生矛盾打架了。拿破崙一次次地被他打傷,但他爲了捍衛自已的尊嚴,一次又一次地去找那個大男孩打架,直到大男孩對他說了“對不起”爲止。雖然拿破崙爲了捍衛自已的尊嚴而和別人打架的方法不值得我們借鑑,但拿破崙這種無論做什麼事情,都竭盡全力爭取最後的勝利的精神卻值得我們學習。看完這個故事後,我認爲我們應該從小給自已一個目標,每天朝這個目標去努力,鍥而不捨,直到勝利!

啊!多好的榜樣,多好看的一本書啊!

名人故事讀後感12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意思是: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一本好書就是一位好老師,它可以塑造一個完美的靈魂,可以改變我們的性格,引導我們積極向上,奮發進取。

在這本書中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比如哪怕自己過得在艱苦,也要爲有困難的人付出不能讓他們一生都以頻繁爲生。這是我在的雷莎修女的故事中學到的。她把一切都獻給了窮人、病人、孤兒、孤獨者、無家可歸者和垂死臨終者。正是因爲她的堅持不懈,才讓一位臨終者對她說了一句話:?我一生活得像條狗,而我現在死得像個人。?在她八十七歲去世的時候,有很多人慕名而來祭奠她,我想這是她一生的報答。

有許多的科學家,在成名以前也是在受着別人的侮辱,許多的人都不相信他們所說的話,有的科學家可以面對這一切,而有些科學家卻被活活逼死,我想着一定是對雙方的損失,對人民來說失去了一個有才的科學家,對科學家來講,失去了一次爲國奉獻的機會,事實就是事實,

書是我們通向成功的一大步。瞭解更多的知識豐富我們的大腦,讓我們的大腦裏裝滿知識,讓寫作不在苦惱!

《中外名人故事》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名人故事讀後感13

今天,老師給我們講述了許多許多名人小時候刻苦學習的故事,其中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讓我深有感觸和啓發。

這個故事主要講述了漢朝時,一叫匡衡的少年,非常勤奮好學。由於家裏很窮,但他十分熱愛讀書,白天做工,晚上纔有時間讀書,可家裏買不起蠟燭,只好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麼書呢!"匡衡聽後非常氣憤,不過他更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書讀好。

匡衡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藉着這微弱的光線,如飢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後來,匡衡成了學識豐富的名人。

這篇寓言故事,讚揚了匡衡勇於戰勝艱苦的條件,勤奮讀書的精神;爲我們樹立刻苦讀書的好榜樣。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這麼優越,我們和匡衡相比,要幸福的多。我們更應該珍惜我們現在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珍惜時間學習。一寸光陰一寸金,讓我們珍惜時間,好好學習,長大後,做一個有用的人!

名人故事讀後感14

暑假裏,媽媽給我買了《中外名人故事》這本書,裏面介紹了很多中國和外國的名人故事,比如愛國詩人屈原、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估、鞠躬盡瘁的諸葛亮、獻身科學的居里夫人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特蕾莎修女的故事。

書中講述了世界上最美的天使——特蕾沙修女。有一天特蕾沙修女要到醫院商量工作,在車站廣場附近發現了一位倒在地上的老婦人,特蕾莎修女趕緊用手試了試呼吸脈博,老婦人還沒有死,於是她暫時放棄了去醫院的行程,因爲特蕾莎修女想,如果老婦人躺在那裏,一定必死無疑。接着把她送到了醫院,可最終沒能老人。但老女人在臨死前,卻十分感謝特蕾莎修女能夠救她。

我認爲特蕾莎修女是一個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窮人、病人、孤兒、無家可歸者。她豐奉獻了自己所有的愛,給了病人。

她的故事讓我懂得了愛的力量,讓我明白了在愛中成長的我們,也要學會幫助他人。因爲只有愛,生活才能變得更加美好。

名人故事讀後感15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這句耳熟能詳的諺語詮釋了這樣一個道理:成功,貴在持之以恆。恆,實現幼苗長成參天大樹的抱負;恆,達成小溪匯成江河的目標;恆,突破自身極限成就無限可能。無數先賢用事實證實了:堅持是成功的墊腳石。

堅持,成就事業。吳敏霞……如果吳敏霞沒有堅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她就不會再奧運會的跳水臺上留下自己倔強的身影。

堅持,實現夢想。查爾斯。固特……如果不是固特執着的堅持,他怎能因此名垂千古?

堅持,鑄就成功。堅持是心血和汗水的慷慨揮灑。紅軍不怕遠征難,爬雪山過草地,將兩萬五千裏的路程踩在腳下,這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靠的就是堅持……可見,耐心和持久勝過激情和狂熱,英雄的跋涉裏有水滴石穿的恆心,名人的腳步中有聚沙成塔的毅力,冠軍的盛名下是繩鋸木斷的堅韌。堅持,才能托起一輪不落的太陽。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作爲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應當傾聽先賢的教誨,謹記“堅持是成功的墊腳石”,擔負起神聖的責任和使命,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時刻準備爲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