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名人故事》有感集錦15篇

學識都 人氣:7.57K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名人故事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名人故事》有感集錦15篇

讀《名人故事》有感1

前兩天我看了一本書----《大名人、小故事》。

“大”字說的是他(她)們的名氣很大,“小”說的是這些大人物身上發生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裏又包含着一些大道理,比如:

發生在英國科學家----達爾文身上的“癡情可待”,講述的是小達爾文對植物的如癡如醉,告訴了我們: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創造奇蹟, 熱愛是指導你創造奇蹟的最好老師。

發生在蘇俄作家----高爾基身上的“裝蛋糕的智慧”,告訴我們再鑽研的問題也會有漏洞,再周密的詭計也不會無懈可擊。所以一切見不得陽光的事情,最終總是會大白於天下的,因此絕不做刁難坑人的事情,做人一定要光明磊落,要有一顆純潔的心靈,就是做人的最大成功。

發生在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童話作家----安徒生身上的“勇敢地面對”告訴我們對邪惡勢力退讓是對邪惡和暴力的一種縱容,弱者的眼淚絕對不會換來壞人的同情與憐憫,勇敢是不可戰勝的。

德國作曲家、音樂家----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告訴我們;貝多芬一生痛苦,世界沒給他歡樂,命運也沒給他歡樂,但他卻沒有被這種痛苦所打倒,反而創造出歡樂的音樂獻給世界,他的音樂一直撫慰着人類的心靈,他頑強不屈的意志將伴隨着這些樂曲,一直激勵人類扼住命運的咽喉,決不退縮,勇敢的前進。

美國科學家、發明家----愛迪生的“重新開始”,告訴我們愛迪生的成就令人佩服,但更令人佩服的是他面對挫折的勇氣,愛迪生在他的一生中遭遇到很多挫折與磨難。每一次挺過來之後,生命都變得更加精彩更有意義。

中國京劇大師----梅蘭芳的“老師”告誡梅蘭芳的一句話;“以銅爲鏡,可知正衣無過,以人爲鏡,可知得失”,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承認錯誤需要勇氣,改正錯誤則需要智慧。只要敢於接受批評,誠心接納他人建議的人才能不斷的進步。

我讀了這本書明白了:創造不是憑空想象的,只有務實才能成功;再周密的詭計也會被識破,再美麗的謊言也會被揭穿,做人要作光明磊落的人;同情暴力實際上是一種縱容,只要勇敢的面對,邪惡和暴力不是不可戰勝的;做人、做事都要有意志力,做什麼事都要執着,要敢於面對,不斷地挑戰自己,戰勝自己,從挫折和失敗當中尋找成功……

讀《名人故事》有感2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之所以美好是因爲書本的點綴。良好的閱讀可以提高一個人的修養,陶冶高尚情操,培養良好的品質。而我的童年裏也有着《名人成長故事》這本書的足跡,伴我茁壯成長。

這本書主要記述了世界各地的名人事蹟,如:古希臘哲學家亞力士多德的故事,鐳元素之母居里夫人的故事、音樂之子冼星海的故事、與命運抗爭的音樂巨人貝多芬的故事······他們的感恩事蹟令世界人民震驚。其中,我最佩服的人就是貝多芬和冼星海。貝多芬出生於德國波恩,他從小就與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貝多芬從小苦練鋼琴,收到上層社會的熱烈歡迎。然而不幸降臨了,他喪失了聽力,這對於一個作曲家意味着藝術生命的結束,但病痛的折磨沒有使他消沉,他頑強的和命運抗爭,掙斷了命運的枷鎖,最終獲得了成功。

讀了這些名人的故事,我感慨萬千,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一個個英雄人物,一個個有志氣的人物,憑藉自己堅強的毅力創造出來一片屬於自己的嶄新的天地,他們歷盡千辛萬苦,克服重重困難,終於走向了成功的巔峯。

我是一名小學生,有着遠大的理想,也有不懈的追求,在我成長的道路上,面對困難時我曾經退縮過。但是,讀了這些名人的故事後,它像一盞盞明燈,給我指明瞭奮鬥的方向,增強了前進的動力。在今後的學習中,我一定會努力,克服困難,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讀《名人故事》有感3

前段時間,我讀了一本名叫《世界名人的故事》的書,它講述的是世界各個國家在不同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名人的故事。海明威、貝多芬、牛頓、愛因斯坦,這些人的不朽事蹟,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裏。而在這些名人中,使我印象最深的那要數牛頓的故事了。

牛頓小時候因爲家境貧窮,父親因病去世他被迫退學回家,母親讓他每天以經營農產品爲生,但他總是偷偷地看書而忘記了做買賣,結果感動了舅舅。在舅舅的幫助下,他重新走進了校園。後來,他成了科學家,經常忘我地工作。一次,牛頓邀請一位朋友到他家吃午飯,他研究科學入了迷,把這件事忘了。他的傭人照例只准備了牛頓一個人的午飯,臨近中午客人應邀而來,見牛頓正埋頭計算就沒有打攪牛頓而自顧自地吃起來,吃完後就悄悄地走了。當牛頓把題計算完了準備吃飯時,看見盤子裏吃過的骨頭恍然大悟地說:“我以爲我沒有吃飯呢,原來吃過了”。牛頓在發明了萬有引力後,卻不急於發表,在朋友的不斷勸說下仍反覆驗算確認無誤後,纔在1687年《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上發表於世,成爲經典物理的奠基人。

通過讀了《世界名人的故事》這本書,我明白了學習和工作要有嚴謹的態度和忘我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正像那首歌裏唱的那樣: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願我們以牛頓爲榜樣,在今後的學習中,更加努力,勤奮好學,成爲祖國的棟樑。

讀《名人故事》有感4

這本書寫的是古今中外的50多位名人,他們的故事,讀《名人故事》有感作文500字。看看他們是如何能名垂千史,受人尊敬。看看他們成功的祕訣,激發自己的潛能,豐富自己的思想。 其中,我最受感動的是我國女英雄——秋瑾。她生在官宦之家。又是書香門第,理因說,她因是個女工的能手,可錯了,她不愛這些,她愛讀書吟詩。父母把她嫁給了一個頑固守舊的花花公子,因此生活極不和諧。在北京,秋瑾結識了愛讀書,精通詩詞的吳之瑛,從那以後,秋瑾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纏足,利用各種辦法,打擊清政府,同時,她還積極籌劃反清武裝起義,但不幸被別人泄露,被清政府抓起來,但她令死不屈,被殺害。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秋瑾是個大義凜然、敢於抗爭的人。她的精神永垂不朽。 我們可以從這本書中看到了名人是如何對待失敗,看他們如何對待學習,看他們都有什麼樣的品質,看他們如何報效祖國……我們也可以取長補短,學習他們的品質,不斷完善自己。 看後,我想了很多很多:爲什麼美國誕生的比我們遲,你知道爲什麼嗎?原因很簡單,他們國家人都愛讀書,都是博學多才,這樣,就會發明很多先進的東西。我想了,雖然我們不能像革命前輩那樣,用自己的生命報效祖國,但我們可以好好學習,博覽羣書,不辜負祖國對我們的期望,長大了,我們要報效祖國,做一個對祖國有用得人,在我們的努力下,要讓中國永遠領先於世界。

讀《名人故事》有感5

楚莊王是春秋時期的五霸之一,他是一位治國有方、用人有術的君主。關於他的用人藝術,有這樣一個非常生動的故事。

有一年,楚國的軍隊接連打了幾次大勝仗,楚莊王非常高興,專門在宮中設宴慶功,搞賞功臣將士。宴會上,楚莊王下令將士開懷暢飲,不必拘束,還專門讓他的愛妃許姬爲每一位有功將士敬酒。

許姬是位絕代美女,她遵照楚莊王的命令,面帶笑容地走到每位將士面前敬酒助興。宴會上,有一個叫唐狡的壯士已喝得酪酌大醉,見許姬飄然如仙地向他走來,以爲是天仙下凡。正在此時,宮中蠟燭被一陣來風吹滅了,宮中一片漆黑,唐狡趁此機會,情不自禁地用手去牽許姬的衣服。許姬拼命爭脫,並機智地拔下了唐狡頭上的帽纓。許姬跑到楚莊王面前嬌喘吁吁地說:“有人想趁黑污辱我,我順手拔下了他的帽纓,您趕快令人點上蠟燭,查明此人,爲我雪恥!”

這突如其來的事件把人們驚得目瞪口呆,大廳裏頓時一片寂靜,唐狡更是嚇得冒出一身冷汗,猛然間從醉酒中清醒過來,追悔莫及,只好等着楚莊王處罰。

出人意料的是,楚莊王聽完許姬的訴說,非但沒有追究無禮之人的意思,反而以責備的口吻對許姬說:“酒後失禮是人所難免的,我怎麼能爲此去懲治一位剛從戰場上拼殺下來的勇士呢?”說罷,便下令道:“先不要點蠟燭,今日君臣歡宴,不拔去帽纓不能盡興,請大家都把帽纓拔下來。但是,所有的將士都拔去自己的帽纓,大廳的燈火又明亮起來”。唐狡偷偷擦去頭上的冷汗,心裏無比感激楚莊王。

幾年之後,楚國又與鄰國發生戰事,楚莊王親率三軍督戰。出發前,唐狡請求帶百餘人做開路先鋒。唐狡身先士卒,帶領這百餘人,以一當十,勇猛拼殺,直殺得敵軍望風而逃;楚莊王率領大軍緊隨其後,長驅直人,大獲全勝。

戰爭結束後,楚莊王決定重賞唐狡。唐狡卻說:“我受大王恩典己經很厚了,宴會上我對王妃無禮,大王部恩待不殺,我就是肝腦塗地也報答不了大王的恩典,怎還敢領賞呢!”

楚莊王聽後十分感動,深深感受到關愛將士的重要。最後,他還是重重地獎賞了唐狡。

讀《名人故事》有感6

在這個寒假裏,我讀過不少課外書,寒假讀《名人故事》有感。其中,令我深受啓發的一本書是《名人故事》,這本書裏的一個個故事,讓我百看不厭、受益匪淺。

《名人故事》裏的小故事—《樂壇“拼命三郎”》講敘了我們最喜歡的音樂家聶耳的故事。聶耳自幼喜歡音樂,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他考上了上海明月歌舞劇社,成了一名小提琴練習生。當時,劇社條件非常艱苦,但愛好音樂的聶耳卻十分知足。聶耳知道自己基礎差、起點低,於是在大家去逛商店,或看雜耍的時候,聶耳卻抓住這寶貴的時間,勤加苦練,每天至少要練上七八個小時。因此,被人們稱爲“拼命三郎”。正是憑着這股勤奮和拼命勁兒,聶耳在他短暫的一身中,留下了許多光輝的作品。《墨池的故事》講述了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的故事。酷愛書法的王羲之每天勤學苦練。有一次,他在書房練字,書童給他送來饅頭和蒜泥,勸他趁熱吃,而他心思全在練字上,母親來書房看他,卻見王羲之右手拿着筆,左手拿着半個饅頭蘸着墨汁往嘴裏送,讀後感《寒假讀《名人故事》有感》。王羲之每次練完字後,總要到門口的池塘邊清洗毛筆和硯臺。起初,池塘裏的的水還很清澈,可由於他不停地練習書法,不停的清洗筆和硯臺,天長日久,清澈見底的池塘竟變成了黑黑的墨池……

讀完《名人故事》這本書,使我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的成功並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也沒有天上掉餡餅這等好事,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只有經過一番磨礪,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勤學苦練,不斷的探索,才能向成功的道路一步步邁進。

讀《名人故事》有感7

讀了《名人成長故事》這本書,它讓我受到了一次次靈魂上的啓迪。我感受特別深刻的是《從雨滴裏悟出道理的竺可楨》這一篇。

故事的主人公是竺可楨。從小竺可楨的父親就教他識字明理,因此他在進入學堂後學習成績非常優秀。但上學沒多久,竺可楨見周圍的夥伴都不如自己,便驕傲起來,不像以前那樣認真讀書了。漸漸地,班裏其他同學的成績快要超過他了。老師找他談話,他也滿不在乎。

一天,竺可楨在避雨時,發現屋檐下方的青石板上有一個個拇指般大小的水窩。他不明白小水窩是怎麼來的,便把疑問告訴了老師,老師告訴他:“那是雨滴長年累月往下滴砸出來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水滴石穿 ’。”從此,竺可楨明白了“持之以恆”的道理,再也不驕傲了。

讀着讀着,我想起了以前剛開始學葫蘆絲時,吹的力度老是掌握不了,我差一點就想放棄了,可媽媽卻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孩子,你不能因爲碰到一點點挫折就想放棄,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只要你肯努力,成功的大門永遠爲你敞開!”

我想這些都是一個道理,只要我向着目標奮鬥,持之以恆的做好每一件事,一定會有收穫。

讀《名人故事》有感8

我曾經讀過數不盡的好書,但要說是最好的,非《中外名人故事》莫屬。這本書中講述了歷史上許多中外名人勵志成才的故事。他們中有許多人出自貧寒的家庭,有的還在幼年時失去了雙親,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爲了生計,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曾做過吹鼓手,幫人管理過賬目,甚至還幫人放養過牲畜。安徒生11歲時就獨自一個人去了首都哥本哈根謀生,小小年紀受盡了侮辱和,嚐盡了人世間的艱辛。但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都不曾磨滅過他們的遠大志向。逆境之中,他們一直髮奮讀書,從不放棄任何學習機會。孔子爲後人留下了文獻鉅作《論語》,安徒生爲全世界的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個難忘的經典童話故事。年幼的李白從老婆婆講述的“鐵杵成針”中,悟出“只要功夫下得深,鐵杵磨成繡花針”,從此以後博覽羣書,最終成爲一代詩仙。一位位名人,激勵着我奮發向前,從他們身上,我學到了爲人要誠實,待人要真誠,處事要穩重,碰到困難要敢於面對……

這本書,不僅是名人們的史詩,還是一首首催人奮進的壯歌,伴着這歌聲,在未來的道路上我一定會意氣風發,豪情萬丈。

讀《名人故事》有感9

我從電腦裏找來了一些名人讀書的故事來讀。我每讀一個故事就感受到一種讀書的感覺,但是,每一種感覺我都有一種相同的感覺,那就是非常的艱難。

因爲古代這些名人的家庭都不是很富裕,家裏買不起書,但是,這些名人還是愛看書。

一本書是什麼 ?列寧說:“書籍是巨大的力量”,高爾基說:“書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莎士比亞說:“書記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書是人世間必不可少的東西。”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缺不了書,書對我們現代人來說:“書並不重要”,可是,對古代人來說:“書是千金萬兩”古代人是那麼看重每一本書,而我們不能現代人卻把書看的那麼渺小,難道我們不能多看一些書,幹出一番大事業嗎?我相信只要我們多看書,認真學習就能幹出一番大事業。

我們應該向那些愛讀書的人學習,愛上看書,珍惜每分每秒,就像話中說的一樣:“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讀《名人故事》有感10

讀了這本《名人故事》,讓我瞭解了八十三位名人以及他們的八十八個名人故事。當我一翻開它,就好象走進了名人的世界裏,閱讀它時,就好象在跟名人們對話……

在這麼多的故事裏,讓我最受感動的是:馬寅初爲了讀書而寧願放棄經營家業,工夫不負有心人,後來他終於成爲著名的經濟學家。他的這種不讀書,寧願死的精神讓我感動。作爲二十一世紀的學生,更應該向他學習,長大對社會做出一些貢獻。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更讓人敬佩。大禹爲了黎民百姓過上幸福安定的生活,歷盡艱辛,吃苦受累了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這種大公無私的精神讓我銘記在心,我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將來一定也要爲國家出一份菲薄的力量。

正所謂“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境地”,小故事能給人啓發,明白道理,它如同一抹雲彩,照亮了美好的人生。書中還有許多這樣的名人故事,朋友,你如有興趣不妨一閱。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它定能讓你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讀《名人故事》有感11

今天我從《智慧故事》中看到“妙言解尷尬”這則小故事。內容講的是英國首相威爾遜在一個廣場上舉行公開演說,當時廣場上聚集了數千人,突然從聽衆席中扔來一個雞蛋,正好打中了他的臉,安全人員馬上下去搜尋鬧事者,結果發現扔雞蛋的'是一個小孩。

威爾遜知道後,先讓下屬放走小孩,然後又叫住小孩,並當衆記下小孩的名字及聯繫方式。臺下的聽衆猜想他可能要處罰這個孩子,這時威爾遜對大家說:剛纔那位小朋友用雞蛋打,這種行爲是很不禮貌的,雖然她的行爲不對,但作爲一國首相,我有責任爲國家儲備人才。那位小朋友能從那麼遠的地方,將雞蛋扔得這麼準,證明他是一個很好的體育人才,所以我要將他的名字記下來,以便讓體育教練注意栽培他,將來爲國效力。威爾遜的一席話把大家都說樂了,接下來的演說也更有親和力。

人們都說:“宰相肚裏能撐船”。威爾遜果然有大將風度!他不僅給自己找了個合適的臺階,也爲他拉了不少選票,可謂一箭雙鵰,是一個明智的舉動,也使我明白了能寬容待人的人必能獲得別人對他的尊重和愛戴。學會寬容,你未來的路纔會越走越寬!

讀《名人故事》有感12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名叫《名人的故事》。

這本書告訴我們書是人類進化的階梯,知識是通向成功的要訣。走進知識的殿堂就像走進了一間五顏六色,琳琅滿目的展覽館,走進了一座異彩奪目,奇麗無比的藏寶庫,走進擦紫嫣紅五彩繽紛的百花園,從中我們可以欣賞到璀璨珍寶。價值連城的瑰寶,可以吸收到人類有智慧兩造出來的蜜汁,領受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神還可以激發你探索世界,探索未來的勇氣和決心。

這本書裏有45位科學家,如古代建築師李誡,數學家蘇步青,祖沖之,中國最早的地理學家酈道元,物理學家童第周等。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故事是數學家蘇步青。

蘇步青出生在農家,父親種田,但蘇步青對讀書很有興趣,一見到書就愛不釋手父親看兒子如此愛讀書,就一咬牙,將他送進了縣城小學去讀書。

從上偶到縣城,蘇步青樣樣感到新鮮他整天玩耍,不做功課,一到期末考試,他總考倒數第一,差點不及格。

後來,他們班又調來了一位叫陳玉峯的老師,他發現蘇步青很聰明,就是貪玩不用功,就找蘇步青談話對他說,你吃的飯,上學的學費都是你父親辛辛苦苦勞動換來的。

從此以後,蘇步青就努力學習。17歲的他就如願以償到日本留學。

1931年,蘇步青回來後在浙江大學任教。當時國內條件很差抗戰時浙江大學爲了躲避日寇東遷西遷,不管在什麼條件下,他從來沒有放棄過對數學的研究。

我喜歡這本書,因爲它能讓我們瞭解更多,知道這45位名人的故事!

讀《名人故事》有感13

我從來都以爲皇帝都是繼承父業的,直到我看了這篇文章.這篇文章裏的朱元璋聰明、可愛、堅強勇敢、堅忍不拔.這篇文章生動的描寫了朱元璋的悲慘童年.當他很小的時候,就在地主家放牛,地主不但不給吃的,還抽鞭子.在1344年,朱元璋的家鄉濠州(今安徽風陽)遇上了百年大旱,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幾天過去後,一滴雨沒見到,卻迎來了一羣鋪天蓋地的蝗蟲,一會功夫,莊稼被吃了,人被餓死了,還流行着可怕地瘟疫.朱元璋的爸爸、媽媽、大哥、大哥的大兒子被奪去了生命.僅僅只用了半個月,一家九口人就去了四人,只剩下朱元璋和他的二哥、大嫂王氏及她的一雙兒女五口人還活着.最後兩兄弟決定分頭外出逃荒、,自謀生活.可是,他的二哥放心不下朱元璋,最後,兩兄弟之後揮淚分別了.吉人自有天相,朱元璋終於找到了吃的東西,總算飽餐了一頓.

幾年的漂泊時間,鑄就了朱元璋堅強勇敢,堅韌不拔的精神,也練久了他強健的體魄.1352年閏三月初一,朱元璋來到濠州城下,義軍見一人到城下,以爲朱元璋是元軍派來的奸細,準備問斬.幸好郭子興聽到報告後,趕到了城下,見朱元璋五花大綁着,卻沒有一點害怕的樣子,一副輕鬆、從容地樣子,他身材高大,渾身散發着大無畏的精神,老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希望是,不是我也沒有辦法了.可能是天樣子特別威武,郭子興一見就非常喜歡他,最後才知道他來做義軍,郭元帥大喜,收他做了一位步兵,從此,朱元璋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原來帝王也有這樣悲慘的童年,我和不好好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呢?

讀《名人故事》有感14

我閱讀了——《名人故事》這本書後,從中感受到了古今中外的名人的勤奮好學。這本書說的是:司馬光,李誠,比爾。蓋茨等等中,外名人勤奮好學的故事以及展現他們的才智的事例。比如:《喜歡讀書的陶行知》。(.)

這個故事述說了陶行知六歲應該上學,陶家沒錢給學費,但他聰明好學,因此被附近開館子的秀才免費收爲學生,受到了啓蒙教育,九歲時被外婆送到吳爾寬的經館伴讀,這才正式入學,練出了一手好書法。十歲時,聽說有一位品學兼優的王先生主持學館,便去求學,王先生被他感動就讓他免費伴讀。崇一學堂校長見他聰明好學,又允許他免費入學,畢業時名列第一。後來陶行知成爲一個教育家。

從這個故事中我想到我們現代的小學生,想到現代嬌生慣養的“小皇帝”,“小公主”,想到現在整天只想着玩,上網的學生,我們應該看看教育家陶行知小時候是多麼勤奮,多麼努力,他才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難道我們就不應該向陶行知學習嗎?像他一樣,成爲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你難道不想成爲嗎?所以,我們應該像陶行知一樣有這種精神,好好學習,奮發圖強,無論你長大是不是個教育家,只要你努力奮鬥,就會成功,就會成爲一個有用的人,有出息的人。

讀《名人故事》有感15

翻開《紹興名人故事》之序頁,一段優美的文字進入了我的視線——紹興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巍巍稽山,泱泱鑑水,註定了這是一方物華天寶、鍾靈毓秀的好地方。幾千年來,在這裏誕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志士仁人、英雄豪傑。有飽受磨難的聖人虞舜,有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大禹,有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這些故事有些是我以前知道的,但更多的是我第一次讀到的。在這本書中,我知道了我們紹興曾出現過那麼多的名人,而從他們的故事中也讓我懂得了許多深刻的道理。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不讀書,寧願死》這篇文章,主要講述的是馬寅初爲讀書而抗爭的故事。馬寅初的父親是位酒坊老闆,他看到兒子天資聰穎,就希望他早日繼承家業,多讀書反而無用。但馬寅初卻有更大的理想和抱負,不願只做一隻井底蛙。每次父子倆談論這件事意見不合後,脾氣暴烈的父親總會鞭打馬寅初。而馬寅初終因受不了不能讀書的事實而跳河自殺,幸得父親好友相救又支付他的所有讀書費用,他才如願考入了天津北洋大學,之後,去美國留學,最終成爲著名的經濟學家。

讀完了這則故事,半晌,我都無法言語。馬寅初讀書意願之強烈深深地震憾了我,也令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讓我對學習的目的與意義有了新的理解,也引發我重新去審視自己的學習觀。馬寅初不能讀書寧可去死。而我呢?爸爸媽媽辛辛苦苦工作來的錢全用在了我身上,興趣班、零食、玩具、名牌衣服……可我還不領情,覺得這是我應該得到和享受的。就像對於讀興趣班,我認爲父母是在扼殺我的精力和童年,卻不體諒父母的良苦用心。學習上也是三心二意,對於老師和父母反覆指出的缺點——不抓緊時間、動作慢,也是“這隻耳朵進那隻耳朵出”,或者聽的時候覺得慚愧,有道理,卻從未真正想過如何從根本上改正這個缺點,讓自己更進一步!

對比馬寅初,我羞愧難當,恨不得有道地縫能讓自己鑽進去,對自己的一些情緒與做法產生了深深自責。有許多次,興趣班我都不想上,特別是冬天,覺得起牀既冷又麻煩,還不如躲在被窩裏既暖和又舒服。究其原因,是我根本沒有一顆渴望獲得知識的心。富足的生活讓我安逸,更讓我懈怠。我吃穿不愁,更得壟望蜀,追求名牌,一切都因虛榮心在作怪!同時,父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也讓我產生一種爲老師學爲父母學的心態,而不是自覺主動地投入,失去了學習的樂趣與動力!

讀了這個令人深思的故事,不光給了我學習的動力,更催我奮進, 給我激勵。也讓我感到自己是多麼幸福,能出生在這個尊重知識的年代,一切以知識爲上,以知識爲重。我更慶幸能出生在紹興這片肥沃的土壤上,身邊曾出現過如此多的名人賢達,他們的行動感染着我,他們的精神滋養着我。我能感覺到他們期待的目光正熱切地注視着這塊土地,注視着他們的子子孫孫,怎樣把家鄉建設的更美好!

請相信我們,紹興這個古老的城市在我們的手中,必將煥發出更強烈更迷人的光彩。而我們這一代,會在紹興名人精神的激勵下更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