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時不妨適度低調

學識都 人氣:2.96W

正值2月會高峯,從八萬人體育場到上海商城,每場招聘會都人山人海,每個展臺上的都堆積如山,者的激烈程度可見一斑。此時,很多求職者刻意在官面前拿出一副“捨我其誰”的架勢,以此證明自己的能力和信心。然而從企業的迴應來看,“太能幹”也許會“嚇壞”面試官,從而導致面試失敗。這裏,記者記錄下了兩個面試場景。

面試時不妨適度低調

場景一:野心過大導致出局
 
  在國際中心舉行的招聘會上,國際貿易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小A正在某外貿公司“經理助理”一職。她英語口語流利,大學期間參加過多項社會活動,表現出一股生機勃勃、自信滿滿的勁頭。經過數個回合的問答,小A幹練的氣質讓面試官頗爲滿意。接着面試官問小A2年內的和期望。她思索片刻後表示,自己雖是,然而有很強的學習能力,希望通過努力,2年內進入;至於薪酬,則希望能儘快達到年薪10萬元。


這句話,讓面試官放棄了小A。


求職一點通:


隨着“職業規劃”概念的傳播,越來越多的面試官喜歡詢問求職者的規劃,以此瞭解公司提供的`發展平臺是否能滿足求職者的職業,以及該求職者是否能安心地在某個崗位上長期工作。大多數公司都希望找到能幹且穩定的職員,類似“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的論調在大部分公司都不受歡迎。而這樣的公司一般較難給予員工快速的發展通道和多個崗位的鍛鍊機會。因此面試官在聽到“年薪10萬,迅速進入管理層”的職業規劃時,反而會被嚇退。因爲一個助理的職位不可能達到年薪10萬元的標準,當理想和現實落差較大時,員工一定不會安心做事,最終會選擇。


若是一家剛剛起步、正處於上升期的公司,也許會需要一些有理想、有野心和拼搏精神的職員。但是,即使要表現出自己的優秀和實力,也不妨多談談工作思路和業績,少談職位和薪酬目標,即便談及,也不要過分超出公司所能提供的發展空間和發展速度。


場景二:口氣太大令人逆反


一家蘇州建材行業知名公司來上海招聘、工程部經理、經理等多箇中高級職位。其中工程部經理要求35歲以下,有5年以上行業管理經驗。一名中年男子坐下應聘。


“你能談談你的工作經歷嗎?”面試官提問。“我在這個行業是很強的。”求職者自信地答道。


“哦?怎麼說?”原本正在看簡歷的面試官擡起頭來,審視了一下眼前的求職者,顯示出濃厚的興趣。


“我在該行業做工程項目10多年,可以說,提到我的名字,幾乎大家都知道。各...↓

TAGS:低調 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