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爲什麼找不到工作

學識都 人氣:1.57W

 上週,連續參加了3場招聘會。看到了苦尋賢才的企業HR,也看到了渴望機會的大學生,甚至看到了花白頭髮幫孩子找工作的家長。但是出於種種原因,還是有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寧可在家啃老或者悶頭考研。大學生,你是否想過,你爲什麼找不到工作嗎?

你爲什麼找不到工作

你爲什麼而工作?
網絡上曾經流傳着一個着名的帖子:《我奮鬥了十八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說的大概是北漂一族的心聲,同時也道出了很多職場中人的心酸——拼了命地奮鬥,爲的只是賺杯咖啡錢?!
你在尋找工作之前,要問一下自己的內心:我到底是爲了什麼而工作?按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類工作最基礎的動機顯然是吃飽穿暖。但是,當工作換來的薪酬能夠滿足基本生存需要之後,我們的工作動機又發生了變化——我想做更有意義的工作!我希望工作更能體現價值感!我的工作團隊必須讓我有歸屬感!這時候,工作絕不僅僅是爲了“喝咖啡”,而是爲了“喝咖啡”這種行爲所代表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實現。
那麼你有了更高的工作動機,你是否就容易在工作中得到滿足感呢?
在實際的工作中,對於比較簡單的工作,動機越強就越容易完成;而對於難度較大的工作,相對較低的動機水平反倒更容易取得成功。這也就可以解釋,爲什麼那些最初抱着“賺錢養家”的念頭的創業者,反倒比一開始就立志做“比爾·蓋茨”的人更容易成功。
如果你將你的工作簡單地理解爲“喝咖啡”,那麼你註定在職場中感到辛苦無比,如果你更懂得享受這杯咖啡製作過程中的樂趣,你就更容易獲得成功。
當夢想照進現實
在任何一場招聘會上,那些大公司總是受這些求職者擁躉的。出生於80後和90後的大學生顯然更希望尋找一份安逸而體面的工作。雖然一進大公司,也要從行政內勤等小職位做起,但是一提起公司的鼎鼎大名,總是讓他的內心充滿自我價值實現的感覺。
但是現實的`情況是,往往是那些中小企業特別需要人才。但是中小企業的發展階段又決定着不可能給這些大學生未來人生髮展中所需要的一切福利待遇。當夢想照進現實的時候,過於理想化的大學生髮現職場不是那麼好玩的。
他們在大學時代並沒有接受太多的前期職業訓練,最多是玩票兒式地做過家教和銷售,那離真實的職場還是太遙遠了。於是他們將獲得的工作機會看做跳板,從來沒想過爲這個平臺真誠地服務,這樣的職場流浪心態,讓他們變得越來越浮躁。
浮躁之下,能做出正確的自我定位和職業選擇嗎?
明明是開拓型性格,偏偏在家裏安排下,進入了一個穩定的機構做職員,結果只會覺得這樣的人生沒有色彩,當你想掙脫的時候,你又發現自己已經喪失了當初的銳氣。
現實裏,這樣偏差的就業者很多,正所謂隨波逐流。
真的沒有好工作嗎?
寧可拿着固定的微薄薪水坐在辦公室裏也不去做月入幾萬的銷售,這就是很多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在觀念這個坎上,他們顯然沒有現代起來。“我念研究生就是爲了能進高校,找個穩定工作。”這是一個即將畢業的研究生的求職表白。在一張張人氣不旺的展臺前,是人力資源總監迷茫的眼神,真的沒有好工作嗎?
事實上,往往不是這樣,很多公司的工作都很有潛力,不過他們一開始招聘的時候,也許就是以服務員的身份把你招聘進來。一家食品企業開了大量門店,需要管理人員。可是很多以服務員身份招聘進來的儲備幹部,沒熬到管理層就從企業蒸發了。
耐得寂寞是古今成大器的人必須具備的品質,如果連幾個月的基層工作都挺不下去的人,什麼樣的好工作由他來做,也不會是好工作。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