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稿

學識都 人氣:3.18W

畢業生在論文答辯的準備過程中應先擬定答辯自述稿,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2017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稿,歡迎閱讀參考。

2017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稿

 範文:

各位老師好!我叫XX,來自20XX屆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我的論文題目是《經濟轉型背景下安徽高等教育結構調整研究》。在這裏,請允許我周偉老師的悉心指導表示深深的謝意,向各位老師不辭勞苦蔘加我的論文答辯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將從論文的背景意義、結構框架、不足之處三個方面向各位老師作一大概介紹,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導。

首先,在背景意義,高等教育與省級區域經濟發展的聯繫越來越密切,高等教育需要結合區域實際爲省域經濟的發展服務。因此,安徽省高等教育要立足本省,爲本省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進入21世紀以來,安徽省相繼出臺省會經濟圈、振興院北、院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院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等區域發展規劃,加速推動安徽崛起。

當前,安徽正在着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全面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需要大量的人才爲實現區域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但是和東部沿海地帶相比,安徽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無法吸引大量的其他地區的優秀人才來安徽發展,所以,安徽經濟轉型發展所需的多層次、高素質人才要依靠本省高校來培養。安徽高等教育要服務於安徽經濟發展,爲其提供發展動力。

自1999年擴招以來,安徽高等教育的規模日漸擴大,2004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爲15.5%,邁入“大衆化階段”,服務於安徽經濟社會的能力不斷增強。而高等教育對人才的培養不僅要擴大人才數量,還要調整所培養的人才結構。所以,探究安徽區域經濟發展對高等教育結構的要求,找出安徽高等教育結構存在的問題,進而嘗試性地提出調整安徽高等教育結構的對策建議,既能加速安徽經濟轉型進程,又能促進高等教育自身的發展。

本文運用高等教育的內外部關係規律理論、結構功能主義理論、後發優勢理論和三螺旋理論等相關理論知識,分析了經濟轉型背景下安徽高等教育結構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適應性問題。進一步豐富並驗證了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理論,拓寬了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的研究視野,推動了高等教育區域化的理論發展。

文章在分析安徽經濟轉型趨勢,以及安徽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變遷的基礎上,較爲系統地研究了安徽高等教育的層次結構、科類結構、形式結構和佈局結構方面所存在的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定的對策思考。有利於促進安徽經濟結構的轉型,加快發展戰略的實現,並且有利於推動安徽高等教育的科學化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其次,在結構框架上,本文分成五個部分:

第一章是緒論,介紹研究背景和意義,文獻綜述、研究方法和內容及創新點。

第二章界定相關概念並闡述相關理論,主要包括教育的內外部關係規律理論、結構功能主義理論、後發優勢理論和三螺旋理論等。

第三章介紹安徽經濟發展現狀指出安徽經濟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第二產業發展迅速,且省內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接着分析了安徽高等教育結構的現狀。

第四章分析安徽高等教育層次、科類、形式、佈局結構方面的問題,指出專科層次出現生源危機,各層次間銜接性差,專業布點過多與布點不足並存,成人高等教育缺乏辦學特色,高等學校主要集中分佈在省會合肥市等問題。

第五章提出了經濟轉型期安徽高等教育結構的調整對策。

最後是結論部分,對全文進行了總結並指出了文中的不足。

最後,由於知識水平、寫作能力和研究時間有限,文中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本人沒有對高等教育結構調整的原因進行論述,除了地方經濟會影響高等教育結構之外,還有地方歷史的、政治的、社會發展的、人口的因素等會對高等教育結構產生影響。因此,以後的相關研究可以對高等教育結構調整的原因進行分析。

再一次謝謝各位老師。

答辯前的準備:

答辯前的準備,最重要的是答辯學生的準備。要保證論文答辯的質量和效果,關鍵在於答辯過程的表現。答辯學生在提交了論文之後,不能有所鬆懈,而應抓緊時間積極準備論文答辯。

1.認真做好幻燈片。幻燈片主要內容應包括論文的題目,指導教師姓名,選擇該題目的起因,論文的主要論點、論據和寫作體會,以及本論題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學位論文答辯一般要求將講稿與多媒體或幻燈片緊密結合在一起。幻燈片內容要簡潔,控制在1”-2”頁。宣講用的圖表宜精簡且具有代表性。圖要選可視性強、趨勢明顯,不同曲線最好用不同顏色加以區別。在論文中使用的表格如不適合宣講時,表格項目儘量簡化。一般行不超過4項,列以1”項以內爲宜。說明趨勢、表示差距的表格可改用圖表示,因爲圖比表更易理解,解釋起來節省時間。

2.熟悉論文全文。要熟悉論文的主體和結論部分的'內容,明確論文的基本觀點和論題的基本依據;弄懂弄通論文中所使用的主要概念的確切涵義,所運用基本原理的主要內容;同時還要仔細審查、反覆推敲文章中有無自相矛盾、謬誤、片面或模糊不清的地方,有無與黨的方針政策相沖突之處等[8]。如發現有上述問題,就要及時補充、修正和解說等。只要認真設防,在答辯過程中,就可做到心中有數、臨陣不慌和沉着應戰。

3.掌握相關知識。如自己所研究的這個論題學術界的研究已經達到的程度,存在的爭議,自己傾向哪種觀點及理由;重要引文的出處和版本;論證材料的來源渠道等。這些方面的知識和材料都要在答辯前做到有比較好的瞭解和掌握。

4.總結不足之處。論文有哪些應該涉及或應該解決,哪些在論文中未涉及到或涉及很少等,要認真總結和分析。是在研究過程中確已接觸到並有一定的見解,還是力所不及而未能接觸的問題,只是由於覺得與論文表述的中心關聯不大而沒有寫入的問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