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好好學習>考研>

公務員筆試題目及答案

學識都 人氣:6.49K

即將要迎來新一年的公務員考試了,你做好準備了嗎?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公務員筆試題目及答案,歡迎閱讀參考!

公務員筆試題目及答案

2017年國家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卷(省級)

 資料1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是古代詩人對城市景色的描述,讀之令人心嚮往之。對一座城市來說,有水,纔會更有靈氣。水系建設不僅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城市生態、形象和功能提升的重要途徑。而充分發掘城市的水環境之美,則是人居環境發展的大趨勢和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

S市城市水系長120公里,水域面積630萬平方米,水系兩岸綠地面積1220萬平方米。水系不僅是市民休閒觀光、健身娛樂的重要場所,也是S市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爲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城市建設上水平、出品位”的整體要求,城市水系管理處將以建設“美麗水系”爲總目標,努力打造優美環境。

城市水系的美,不僅體現在水上,也體現在兩岸的綠色中。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維護,S市城市水系整體綠化效果不錯。但部分河道仍存在綠量不足、缺少色彩、管護水平較低等問題。

城市水系管理處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在加強水系綠化管護的同時,重點對連心河兩岸綠化水平進行提升。

對連心河沿線的重要部位,將進行高標準綠化整治,增加喬木數量;對河兩岸的一般綠地,將以種植灌木、彩葉樹及野花組合的方式,豐富綠化色彩,增加整個連心河綠地靚度。

水是影響植物生長的第一要素。考慮到S市乾旱缺水的實際,爲提升連心河沿線綠地管護質量,確保綠地澆灌到位,將在連心河沿線有條件的地方鋪設管道24萬米,實施噴灌澆水。

爲進一步提升水系綠化管護水平,水系管理部門將由粗放管理向精細化管護轉變,通過獎優罰劣、末位淘汰等措施強化管護,着力打造“水系形象”。

由於缺少路燈等必要的照明設施,連心河晚上缺少了景觀效果,附近居民休閒、散步也很不方便。同時在社會治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隱患。

“雖然岸邊有路燈設施,但以前基本沒亮過。”近日,記者來到連心河東岸時,小區居民對記者說,“到了晚上黑漆漆一片,根本不敢往河邊走。”

經城市水系管理處調查,連心河兩岸共長102公里,目前只有10公里路段上的路燈能正常使用;5公里路段上的路燈,因多年失修不能使用;另有87公里的路段上,沒有安裝路燈。

據瞭解,隨着城市的發展,沿線小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過去一些相對“偏僻”的地段也成了繁華區域,兩岸羣衆對連心河夜間照明提出了更高要求。

針對羣衆需求,水系管理部門決定讓連心河沿線亮起來,對不能使用的照明設施進行維修,在需要照明設施的地段安裝路燈。

城市水系管理處有關人士表示,此次亮化工程,將重點解決周邊生活區較多、但缺少照明設施地段的照明問題。同時,爲使照明設施成爲連心河的一景,在節點部位選用一些藝術燈具,使之與水系景觀相協調。

“太平河北岸應該多建幾個停車場。”市民吳先生說。城市水系管理處負責人表示,在便民提質工程中,將結合水系實際,緊緊圍繞解決市民反映的重點、熱點問題,大力完善服務設施建設。

針對太平河、環城水系等距離市中心區較遠的情況,爲方便更多的市民前往遊覽,在現有公交線路的基礎上,城市水系管理處將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繼續增加公交線路。

爲滿足市民健身與觀光的需要,將對太平河原有的15公里綠道進行完善。到7月底,自體育大街到植物園新開闢的35公里綠道全部投入使用。同時,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在連心河、太平河沿線選擇合適地點,設立垂釣區;在兩岸規劃修建公共廁所、停車場等,滿足遊人需求。

水系管理部門沒有執法權,成爲當前城市水系管理工作中的一塊“短板”。由於缺少必要的執法權限,水系管理人員即使發現佔綠、毀綠行爲,也只能勸說、教育,而沒有有效手段進行制止和處罰。

“如果人家聽,還好一些,如果人家不聽,我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一位水系基層管理人員感到很無奈。由於一些違法行爲不能及時得到制止和處理,水系執法陷入了“管不了、管不住”的尷尬局面。

爲解決這一難題,今年,S市成立了城市水系巡查大隊,對侵佔綠地、燒烤、破壞設施設備、私自下河游泳、河道排污等不法、不文明行爲加大執法力度。

儘管水系管理部門不斷通過各種舉措加強安全管理,但仍無法完全阻止人們下河野遊的行爲,而隨之發生的那些溺亡事故則讓人揪心。

對此,S市水系管理部門大力強化安全體系建設,在水系河道易出現私自游泳等情況的不安全地段加裝防護欄,並進一步加強安全管理。目前,已加裝防護欄的河道達到15公里。

日前,記者在太平河城市廣場南岸看到,岸邊已安裝了一排綠色防護欄。城市水系管理處監察安保科科長對記者說,這一段河道長3.5公里,現已全部完成護欄安裝,裝了護欄後,在這裏游泳的人明顯減少了。

今年秋季,水系管理部門還將在連心河等易下河游泳地段,加栽綠籬、灌木等植物1.1萬米,並安裝監控,及時發現、制止游泳行爲。

在加裝防護欄的同時,水系管理部門還在水系河道沿線安裝800塊警示牌、懸掛700條警示標語,提示嚴禁游泳;並配備100名保安,維護水系河道安全秩序,保護羣衆生命安全。

資料2

某代表團考察國外城市水系建設情況,以下是代表團團長所做的考察筆記:

●縱觀世界範圍內的一些著名河流,大多數經歷了“先污染,後治理”“先開發,後保護”的曲折歷程。人們在遭受大自然的報復後,開始更加審慎地思考對河流水系的管理,並在不斷實踐及摸索過程中,逐步形成較爲先進的河流水系規劃理念及成熟的管理經驗,值得我們借鑑。

●英法兩國的水管理體制不盡一致,但還是有許多共同之處,值得我們學習。英法兩國都建立了比較完備的水事法律法規體系,社會各界都能夠嚴格遵守,一切水事活動都依法辦事。法律明確規定了國家、地方等各級管理機構的責任、權力和義務;同時把參與水事活動的各政府機關、部門、企業的職責明確分開,各自在法律賦予的權限範圍之內充分發揮作用。兩國都對違規排污等違法事件進行嚴管重治。

●英法兩國在長期的工業化過程中,針對供水和水污染問題,通過立法不斷改進水資源的取水許可權屬管理和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工作,逐步完善管理體制,現已由過去的多頭分散管理基本上統一到以流域爲單元的綜合性集中管理。一切與水有關的活動均由流域水管部門統一管理,具體可再按政、事、企分工合作,互相配合。

●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一些城市化程度很高的歐美髮達國家,開始重視對城市河流溼地的保護,並着手對部分已經被破壞的城市河流溼地進行迴歸自然的修復,廣泛採用“多自然型河流”的理念建設城市生態河堤,構築近、親水的城市濱水空間景觀等,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基礎上,恢復城市河流溼地的自然生態和環境功能。上世紀70年代中期,德國進行了關於自然的保護與創造的嘗試,在全國範圍內開始拆除被混凝土渠道化了的河道,將河流恢復到接近自然的狀態。

●早在1903年,美國著名設計師葛里芬在澳大利亞新首都堪培拉設計方案中,提出了一個人與自然融合一體的城市規劃方案:在位於市中心的地帶開鑿一個人工湖,它將首都一分爲二。湖的東、西兩端各有一座橫跨湖面的大橋,又將全城連成一體。這座人工湖爲堪培拉城市整體空間的優美格局奠定了基礎。

●“人水共存”理念改變了傳統的把洪水逐出城市的抗洪策略,提出城市水系應結合城市土地利用規劃和樓宇結構技術,通過不斷提高區域水面率,調整雨水徑流的下滲和蒸發比例,逐步恢復水系自然循環之路。在維持水體生態平衡的同時,允許部分低窪地區作爲洪水期的滯洪區,把洪水納入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了人水之間的和諧共存。

●“健康工作河流”理念既強調了保護河流生態系統的重要性,也承認人們適度開發水資源的合理性,力圖在河流保護與開發利用之間取得平衡。其關鍵點是,確保被管理的河流既處在一種合適的工作水平上,又處在一種合適的健康狀態中。“健康工作河流”理念既強調保護和恢復河流生態系統的重要性,也承認了人類社會適度開發水資源的合理性:既劃清了與主張恢復河流原始自然狀態、反對任何工程建設的絕對環保主義之間的界線,也扭轉了“改造自然”、過度開發水資源的盲目行爲,力圖尋求開發與保護的共同準則。

●“動態河流管理”是從區域河流水系角度把流域作爲一個系統進行考慮、分析。動態河流管理吸取河道水系建設管理中以往的經驗教訓,在管理過程中依據河流生態、公衆反饋和新的信息,不斷改進、調整管理方法。

●在流域管理過程中,一些國家的合作分爲兩個層次,即國家之間的合作和地區之間的合作。協作機制包括信息的交流,定期的會晤、協調,增加了雙方認同和合作的機會。

●英法兩國的河道管理費用除來自防洪保安稅、城市居民生活和工廠的污水排放費、特殊工業污染費、罰款收費外,其餘全部由政府撥款,爲流域河道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障。

●在英法兩國,水管理活動不僅僅是政府的職能,也是沿河工廠、企業、農場主和居民共同的利益所在。投資者或投資者集體,在參與計劃的實施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各類水務理事會參加重要的決策討論,充分發表意見,使得決策具有廣泛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對污染情況的監督,則主要依靠民衆舉報。

●英法兩國十分重視建立和健全各種監測網站。沿河的監測點,除了常規的水文監測,更重要的是監測水質變化,並實時公佈,供各界查詢。完善的監測體系已成爲管理部門決策及執法的重要依據。

資料3

漢代許慎《說文解字》中說,“儒,柔也”。一個“柔”字,切中要義,味道全出。宋詞專家葉嘉瑩先生在一檔節目中就特地提到了中國文化的“弱德之美”。她由“儒”字的“柔”這一本義出發,加以闡釋,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國文化性格多維度地彰顯出來了。

“儒”字中含一個“需”字,“需”有“等待”之義。孔子就說過:“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孔子這裏說的其實就是“需”的意思,它體現的顯然是一種等待的姿態。

華裔英籍女作家韓素音,在描述一位華僑時說:“他是個中國人,有極好的耐心,能等待和忍耐。”這的確典型而鮮明地體現了中國人所特有的品性。韓素音在參觀走訪了中國內地之後,曾經感慨道:“我在這裏重新發現了中國的彈性--它所固有的柔順性,這使它不受外界危機的影響,同時也使它克服一次又一次動亂。”因此,我們雖說“儒者柔也”,但並不是說柔就是軟弱無力,就是廢棄一切作爲。老子認爲,“天下莫柔弱於水”,但是“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正是“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的道理所在。俗話說的“水滴石穿”,就是“以柔克剛”的一個十分典型的例子。

其實,我們只有通過“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體味到“儒”之“柔”。柔是“水”最爲突出的特性。在中國文化中,以水喻道是有其古老傳統的。譬如,老子說“上善若水”,他還說“弱者道之用”,此所謂“弱者”指的就是水的柔弱。他又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就是說,水善於滋養萬物而從不爭奪,水中因此蘊含着大道理。管子就認爲:“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們知道,水是不定形的,它被放進怎樣的容器中就成爲什麼樣子的形狀,但正因爲沒有一種固定不變的形狀,所以才能變成一切可能的形狀,這正是“道”的品格。更爲重要的是,它以隱喻和象徵的方式,透露出中國文化的傳統性格。以水來比喻道的高明之處在於,它的意義是雙關的:一方面確立了存在論的基本意象,讓人們能夠由此及彼地去領會“道”的深刻內涵;另一方面又奠定了道德論的基本取向,藉助於水的“至柔”性格來凸顯道德的品性。

應該說,中國傳統文化所採取的等待姿態,與儒家固有的“柔”的性格之間,是有極深的淵源關係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中國人同自然界、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

在這裏,不妨比較一下古典技術同現代技術在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的分野,我們從中可以更深切地體會出中國古代文化的柔性特點。這種文化取向塑造出來的古典技術,不具有徵服自然界的進攻性和侵略性。例如我國古代偉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採取因勢利導、巧奪天工的辦法,而不是採取逆自然而行的辦法,使大自然爲人類造福。它可以澇排洪、旱蓄水,通過自然而然的方式來對水加以調節。

即將要迎來新一年的公務員考試了,你做好準備了嗎?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公務員筆試題目及答案,歡迎閱讀參考!

2017年國家錄用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卷(省級)

 資料1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這是古代詩人對城市景色的描述,讀之令人心嚮往之。對一座城市來說,有水,纔會更有靈氣。水系建設不僅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城市生態、形象和功能提升的重要途徑。而充分發掘城市的水環境之美,則是人居環境發展的大趨勢和城市未來的發展方向。

S市城市水系長120公里,水域面積630萬平方米,水系兩岸綠地面積1220萬平方米。水系不僅是市民休閒觀光、健身娛樂的重要場所,也是S市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爲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城市建設上水平、出品位”的整體要求,城市水系管理處將以建設“美麗水系”爲總目標,努力打造優美環境。

城市水系的美,不僅體現在水上,也體現在兩岸的綠色中。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維護,S市城市水系整體綠化效果不錯。但部分河道仍存在綠量不足、缺少色彩、管護水平較低等問題。

城市水系管理處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在加強水系綠化管護的同時,重點對連心河兩岸綠化水平進行提升。

對連心河沿線的重要部位,將進行高標準綠化整治,增加喬木數量;對河兩岸的一般綠地,將以種植灌木、彩葉樹及野花組合的方式,豐富綠化色彩,增加整個連心河綠地靚度。

水是影響植物生長的第一要素。考慮到S市乾旱缺水的實際,爲提升連心河沿線綠地管護質量,確保綠地澆灌到位,將在連心河沿線有條件的地方鋪設管道24萬米,實施噴灌澆水。

爲進一步提升水系綠化管護水平,水系管理部門將由粗放管理向精細化管護轉變,通過獎優罰劣、末位淘汰等措施強化管護,着力打造“水系形象”。

由於缺少路燈等必要的照明設施,連心河晚上缺少了景觀效果,附近居民休閒、散步也很不方便。同時在社會治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隱患。

“雖然岸邊有路燈設施,但以前基本沒亮過。”近日,記者來到連心河東岸時,小區居民對記者說,“到了晚上黑漆漆一片,根本不敢往河邊走。”

經城市水系管理處調查,連心河兩岸共長102公里,目前只有10公里路段上的路燈能正常使用;5公里路段上的路燈,因多年失修不能使用;另有87公里的路段上,沒有安裝路燈。

據瞭解,隨着城市的發展,沿線小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過去一些相對“偏僻”的地段也成了繁華區域,兩岸羣衆對連心河夜間照明提出了更高要求。

針對羣衆需求,水系管理部門決定讓連心河沿線亮起來,對不能使用的照明設施進行維修,在需要照明設施的地段安裝路燈。

城市水系管理處有關人士表示,此次亮化工程,將重點解決周邊生活區較多、但缺少照明設施地段的照明問題。同時,爲使照明設施成爲連心河的一景,在節點部位選用一些藝術燈具,使之與水系景觀相協調。

“太平河北岸應該多建幾個停車場。”市民吳先生說。城市水系管理處負責人表示,在便民提質工程中,將結合水系實際,緊緊圍繞解決市民反映的重點、熱點問題,大力完善服務設施建設。

針對太平河、環城水系等距離市中心區較遠的情況,爲方便更多的市民前往遊覽,在現有公交線路的基礎上,城市水系管理處將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繼續增加公交線路。

爲滿足市民健身與觀光的需要,將對太平河原有的15公里綠道進行完善。到7月底,自體育大街到植物園新開闢的35公里綠道全部投入使用。同時,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在連心河、太平河沿線選擇合適地點,設立垂釣區;在兩岸規劃修建公共廁所、停車場等,滿足遊人需求。

水系管理部門沒有執法權,成爲當前城市水系管理工作中的一塊“短板”。由於缺少必要的執法權限,水系管理人員即使發現佔綠、毀綠行爲,也只能勸說、教育,而沒有有效手段進行制止和處罰。

“如果人家聽,還好一些,如果人家不聽,我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一位水系基層管理人員感到很無奈。由於一些違法行爲不能及時得到制止和處理,水系執法陷入了“管不了、管不住”的尷尬局面。

爲解決這一難題,今年,S市成立了城市水系巡查大隊,對侵佔綠地、燒烤、破壞設施設備、私自下河游泳、河道排污等不法、不文明行爲加大執法力度。

儘管水系管理部門不斷通過各種舉措加強安全管理,但仍無法完全阻止人們下河野遊的行爲,而隨之發生的那些溺亡事故則讓人揪心。

對此,S市水系管理部門大力強化安全體系建設,在水系河道易出現私自游泳等情況的不安全地段加裝防護欄,並進一步加強安全管理。目前,已加裝防護欄的河道達到15公里。

日前,記者在太平河城市廣場南岸看到,岸邊已安裝了一排綠色防護欄。城市水系管理處監察安保科科長對記者說,這一段河道長3.5公里,現已全部完成護欄安裝,裝了護欄後,在這裏游泳的人明顯減少了。

今年秋季,水系管理部門還將在連心河等易下河游泳地段,加栽綠籬、灌木等植物1.1萬米,並安裝監控,及時發現、制止游泳行爲。

在加裝防護欄的同時,水系管理部門還在水系河道沿線安裝800塊警示牌、懸掛700條警示標語,提示嚴禁游泳;並配備100名保安,維護水系河道安全秩序,保護羣衆生命安全。

資料2

某代表團考察國外城市水系建設情況,以下是代表團團長所做的考察筆記:

●縱觀世界範圍內的一些著名河流,大多數經歷了“先污染,後治理”“先開發,後保護”的曲折歷程。人們在遭受大自然的報復後,開始更加審慎地思考對河流水系的管理,並在不斷實踐及摸索過程中,逐步形成較爲先進的河流水系規劃理念及成熟的管理經驗,值得我們借鑑。

●英法兩國的水管理體制不盡一致,但還是有許多共同之處,值得我們學習。英法兩國都建立了比較完備的水事法律法規體系,社會各界都能夠嚴格遵守,一切水事活動都依法辦事。法律明確規定了國家、地方等各級管理機構的責任、權力和義務;同時把參與水事活動的各政府機關、部門、企業的職責明確分開,各自在法律賦予的權限範圍之內充分發揮作用。兩國都對違規排污等違法事件進行嚴管重治。

●英法兩國在長期的工業化過程中,針對供水和水污染問題,通過立法不斷改進水資源的取水許可權屬管理和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工作,逐步完善管理體制,現已由過去的多頭分散管理基本上統一到以流域爲單元的綜合性集中管理。一切與水有關的活動均由流域水管部門統一管理,具體可再按政、事、企分工合作,互相配合。

●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一些城市化程度很高的歐美髮達國家,開始重視對城市河流溼地的保護,並着手對部分已經被破壞的城市河流溼地進行迴歸自然的修復,廣泛採用“多自然型河流”的理念建設城市生態河堤,構築近、親水的城市濱水空間景觀等,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基礎上,恢復城市河流溼地的自然生態和環境功能。上世紀70年代中期,德國進行了關於自然的保護與創造的嘗試,在全國範圍內開始拆除被混凝土渠道化了的河道,將河流恢復到接近自然的狀態。

●早在1903年,美國著名設計師葛里芬在澳大利亞新首都堪培拉設計方案中,提出了一個人與自然融合一體的城市規劃方案:在位於市中心的地帶開鑿一個人工湖,它將首都一分爲二。湖的東、西兩端各有一座橫跨湖面的大橋,又將全城連成一體。這座人工湖爲堪培拉城市整體空間的優美格局奠定了基礎。

●“人水共存”理念改變了傳統的把洪水逐出城市的抗洪策略,提出城市水系應結合城市土地利用規劃和樓宇結構技術,通過不斷提高區域水面率,調整雨水徑流的下滲和蒸發比例,逐步恢復水系自然循環之路。在維持水體生態平衡的同時,允許部分低窪地區作爲洪水期的滯洪區,把洪水納入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了人水之間的和諧共存。

●“健康工作河流”理念既強調了保護河流生態系統的重要性,也承認人們適度開發水資源的合理性,力圖在河流保護與開發利用之間取得平衡。其關鍵點是,確保被管理的河流既處在一種合適的工作水平上,又處在一種合適的健康狀態中。“健康工作河流”理念既強調保護和恢復河流生態系統的重要性,也承認了人類社會適度開發水資源的合理性:既劃清了與主張恢復河流原始自然狀態、反對任何工程建設的絕對環保主義之間的界線,也扭轉了“改造自然”、過度開發水資源的盲目行爲,力圖尋求開發與保護的共同準則。

●“動態河流管理”是從區域河流水系角度把流域作爲一個系統進行考慮、分析。動態河流管理吸取河道水系建設管理中以往的經驗教訓,在管理過程中依據河流生態、公衆反饋和新的信息,不斷改進、調整管理方法。

●在流域管理過程中,一些國家的合作分爲兩個層次,即國家之間的合作和地區之間的合作。協作機制包括信息的交流,定期的會晤、協調,增加了雙方認同和合作的機會。

●英法兩國的河道管理費用除來自防洪保安稅、城市居民生活和工廠的污水排放費、特殊工業污染費、罰款收費外,其餘全部由政府撥款,爲流域河道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障。

●在英法兩國,水管理活動不僅僅是政府的職能,也是沿河工廠、企業、農場主和居民共同的利益所在。投資者或投資者集體,在參與計劃的實施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各類水務理事會參加重要的決策討論,充分發表意見,使得決策具有廣泛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對污染情況的監督,則主要依靠民衆舉報。

●英法兩國十分重視建立和健全各種監測網站。沿河的監測點,除了常規的水文監測,更重要的是監測水質變化,並實時公佈,供各界查詢。完善的監測體系已成爲管理部門決策及執法的重要依據。

資料3

漢代許慎《說文解字》中說,“儒,柔也”。一個“柔”字,切中要義,味道全出。宋詞專家葉嘉瑩先生在一檔節目中就特地提到了中國文化的“弱德之美”。她由“儒”字的“柔”這一本義出發,加以闡釋,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國文化性格多維度地彰顯出來了。

“儒”字中含一個“需”字,“需”有“等待”之義。孔子就說過:“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孔子這裏說的其實就是“需”的意思,它體現的顯然是一種等待的姿態。

華裔英籍女作家韓素音,在描述一位華僑時說:“他是個中國人,有極好的耐心,能等待和忍耐。”這的確典型而鮮明地體現了中國人所特有的品性。韓素音在參觀走訪了中國內地之後,曾經感慨道:“我在這裏重新發現了中國的彈性--它所固有的柔順性,這使它不受外界危機的影響,同時也使它克服一次又一次動亂。”因此,我們雖說“儒者柔也”,但並不是說柔就是軟弱無力,就是廢棄一切作爲。老子認爲,“天下莫柔弱於水”,但是“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正是“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的道理所在。俗話說的“水滴石穿”,就是“以柔克剛”的一個十分典型的例子。

其實,我們只有通過“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體味到“儒”之“柔”。柔是“水”最爲突出的特性。在中國文化中,以水喻道是有其古老傳統的。譬如,老子說“上善若水”,他還說“弱者道之用”,此所謂“弱者”指的就是水的柔弱。他又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就是說,水善於滋養萬物而從不爭奪,水中因此蘊含着大道理。管子就認爲:“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們知道,水是不定形的,它被放進怎樣的容器中就成爲什麼樣子的形狀,但正因爲沒有一種固定不變的形狀,所以才能變成一切可能的形狀,這正是“道”的品格。更爲重要的是,它以隱喻和象徵的方式,透露出中國文化的傳統性格。以水來比喻道的高明之處在於,它的意義是雙關的:一方面確立了存在論的基本意象,讓人們能夠由此及彼地去領會“道”的深刻內涵;另一方面又奠定了道德論的基本取向,藉助於水的“至柔”性格來凸顯道德的品性。

應該說,中國傳統文化所採取的等待姿態,與儒家固有的“柔”的性格之間,是有極深的淵源關係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中國人同自然界、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

在這裏,不妨比較一下古典技術同現代技術在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的分野,我們從中可以更深切地體會出中國古代文化的柔性特點。這種文化取向塑造出來的古典技術,不具有徵服自然界的進攻性和侵略性。例如我國古代偉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採取因勢利導、巧奪天工的辦法,而不是採取逆自然而行的辦法,使大自然爲人類造福。它可以澇排洪、旱蓄水,通過自然而然的方式來對水加以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