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怯場的心理調節

學識都 人氣:1.64W

   考試怯場的心理調節。最好把考試結果當鏡子。

考試怯場的心理調節

1.調整考試動機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動機的強度與應試能力之間呈現倒“U”字形的關係。動機過弱,把考試看得無所謂,當然不能激發積極的考試行爲;但動機過強,把考試看得過分重要,要求自己必須得多少分,反而會影響考試情緒的正常發揮。所以,在考試前一定要確立正確的恰當的應試動機。

2.消除考前疲勞

有的考生習慣於考前開夜車,搞得人很疲勞,這是不科學的應試方法。人越疲勞,記憶能力較差,發生暫時遺忘的可能性越大。而且,人在疲勞狀態下,容易出現種種引起大腦遲鈍的生理反應,這些都會加重怯場現象的發生。

因此,考前一定要注意加強營養,保持正常的飲食和睡眠,避免過度的緊張和勞累,以便能夠養精蓄銳去迎接考試。

3.做好考前知識及心理準備

考試之前,要全面系統地認真複習,弄清不懂的問題,不打無準備之仗。那種“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做法,自然會使人在考試時產生過度的焦慮,引起考試的緊張心理。

考試時,對自己要有充分的自信心。要從容不迫、豁達開朗,多想自己是全面系統複習了的,自己有把握考好,多想教師、父母親友鼓勵自己的話等等。從而抑制考試的緊張心理,產生積極情緒,提高大腦的工作效率。

4.進行自我暗示

暗示語要具體、簡短和肯定。如“我早就準備好了,就等這一天,我喜歡考試,喜歡同別人比個高低”。“我今天精神很好,頭腦清醒,思維敏捷,一定會考出好成績”等。

通過這樣的聽覺渠道、言語渠道,反饋給大腦皮層的相應區域,形成一個多渠道強化的興奮中心,能有效地抑制你的緊張情緒。

5.轉移刺激

考生都有這樣的體會,有時明明知道試題的答案,由於緊張,一時想不起來,可事後不假思索,正確答案也會“油然而生”。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舌尖現象”。

遇到“舌尖現象”,最好是把回憶擱置起來,去解其它問題,等抑制過去後,需要的知識經驗往往會自然出現。考試時,一時想不起某道試題的答案,可以暫停回憶,轉移一下注意,先解決其它題目,過一定的時間後,所需要的答案也就可能回憶起來了。

附:專家告誡中考生:最好把考試結果當“鏡子”

日前,一位在民辦初中讀初三的.男生,在乘坐返家的地鐵車廂內,用顫抖的聲音向其父親通報了一個“不幸”的消息:學校中考模擬考的成績出來了,出乎意料,他的成績遠遠低於原來他在班級的“排名”,說完還不禁低聲抽泣起來。回到家後,孩子茶飯不思,弄得家長也很緊張。

這種由於模擬考而產生的焦慮情形,目前在初三畢業生中並不鮮見。該如何正視模擬考呢?一些專家指出,與其當作“負擔”,不如視作“鏡子” 學習計劃,照完了就輕裝上陣,不必過於在意。

中考前的“臨門一腳”

在學校看來,模擬考似乎是中考前的“亮劍”,有探“地雷”的功效。爲了摸底,以校爲單位或以幾所初中聯片,甚至全區進行模擬考,這已成“慣例”。有些校長說:“不搞模擬考,老師心中沒底,家長不安心。我們進行模擬考重在發現問題,以便補缺補差,進行最後衝刺”。

儘管這樣,擔任學科教師對這種考試都捏着一把汗,一位具有多年中考經驗的教師也不敢鬆懈,甚至在考前作了一番“戰前動員”,因爲學生考得如何,對教師的面子關係很大。而不少考生對模擬考說不上特別關注,但也不敢造次。

TAGS:怯場 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