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案例:對下點到即可對上心領神會[2]

學識都 人氣:2.15W

專家分析:如果王琳有換位思考、領會他人的習慣,當時就能感覺到這樣的工作方法所留下的不足,事後會及時溝通,而不是單純自己感覺沒事就真的沒事了。

職場案例:對下點到即可對上心領神會[2]

首先,職場中沒有絕對的不配合,而是延後配合,誰都不希望因爲自己的一時失誤,而使整體的工作任務受到極大的影響。面對和同事之間的問題,切不可以一己之私行事,常爲下一步留基礎,時常謹記“謙、歉、謝”,以謙虛的態度,道歉的心態,帶着感謝的心去面對周圍的人和事,纔有助於立足。尤其是職場新人更要明確“臉須笑,腰須彎,嘴須甜,腿須勤”,歷來“學藝無果偷藝精”,用心者纔有真成就。

換位思考的核心之一就是“心領神會”,而這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只能略有感覺卻不一定運用自如。換位思考最基礎的.操作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上去感知,更高一點是引入第三方的視角去思考,更爲全面的是,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分步考慮,就會完全不一樣。而跨越事件本身的時間概念,把一件事情放到一年、十年之後再去審視,也會使事業的處理更趨於合理化。經歷了時間和空間的變換,才能最終促成換位思考。

案例三

“空降部隊” 覺得被小圈子孤立

LILY原是副總的祕書,公司人事調整後,去售後服務部做了主管。但是,售後服務部一直是總經理的“勢力範圍”。幾次下屬的不配合後,LILY發現自己被孤立了。

專家分析:職場忌“抱團、仗勢”,這種選擇只能在當時得利,卻不利於隨後職業的發展。而一個職業人的職業成長並非一日之利。“膽戰心驚,如履薄冰”應該成爲職場人士的不二法則。

對此,不要找環境和他人的原因,認真分析自己。跨部門以後要做及時的調整與改變,不做立場之爭。最終職業目標的達成和整體職業的成敗纔是關鍵,不要因小失大。

對新來的職業領導,人們的孤立在彼此比較熟識時可能是懲罰,也可能是一種勝任與否的考驗。對此,受孤立的人需要謹小慎微,認真觀察,細心領悟。耐心化解一些誤會,用自己真實的能力去做說服,千萬不可用打壓等權威的方式來解決。把事情鬧大很容易,但成功恰恰就體現在細微之處,知道如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還有一種孤立是“公憤型”的。這種人因爲某些原因引起了公憤,遭到集體的孤立。無論你是領導者,還是普通員工,每個職業人都要避免自己成爲“公憤型的反感”,這種孤立是災難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