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道德培訓案例

學識都 人氣:1.07W

 

職業道德培訓案例


 

案例背景情況介紹

     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學其理。” 教育過程是教師與學生相互制約,相互滲透的過程。教師熱愛學生,學生就能產生積極的情感反饋,喚起相應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激發學生的潛在力量,調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積極性。促使學生自尊自重、自強自信,愉悅樂觀,銳意進取,在親師情感的促進下,學生的思維、記憶、鑽研精神和拼搏勁頭就會調動起來,形成內驅力,沉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被喚醒,自我教育的能力就會大大增強。要使學生喜歡你,首先得消除師生之間的距離感,建立師生之間的友誼。我們做教師的在工作中就要注意從感情上與學生接近,尋找共同語言,學生犯了錯誤不能只是訓斥、壓服,而是要因勢利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心平氣和,這樣,激發了學生對老師的尊敬、愛戴、感激、信任,因而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作爲教育工作的`我們,對後進生多一份愛,少一份斥責,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收穫。

 案例過程敘述:

教學改革後,實行大課堂教學,學生對面而坐,說話的機遇增加了,玩的機遇也增加了。在課堂上,同學們一般都可以比較自由的活動,針對課上的內容自由探討,自由學習。因此這樣在課上就給出了一個富餘的空間,學生有了一個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有一次,在上課時,班裏有兩名男生利用空餘時間下棋,這兩名男生平時紀律觀念差,自我意識強。當課堂結束時,我並沒有指名道姓的批評,而是由此及彼地把平時上課的其他不良現象聯繫起來,如:在老師講課時隨便說話等,引起大家的反思。然後話鋒一轉,我認真地說,學生犯錯誤,老師責無旁貸,這樣師生間的距離縮短了。事後,我並沒有把這兩名學生及時找到辦公室,而是進行冷處理。當時,正值縣青少年宮舉行象棋比賽。給他們一個任務:參加縣青少年宮舉行的象棋比賽,並且必須拿獎。三天之後,他倆回來了,不好意思的拿着二等獎狀去找我。我趁機對他們倆作了批評教育。告訴他們,同一事物,在此時此地是美的,而在彼時彼地卻是醜的。

 

案例分析與反思:

與好生相比,後進生的自尊心更強。因爲學習不好或不守紀律,長期受冷落、歧視,他們一般都很心虛,對外界極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層硬殼,但是這些孩子往往又是機靈、活躍、反映靈敏、動手能力很強的,在活動課程上會顯露出一定的優勢。由於紀律不好,公衆形象比較差,所以在優勢課上也會經常的犯些錯誤,但是在他們的內心深處仍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理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們犯錯,教師就一定要做到心平氣和,以誠相待,切忌當衆批評、挖苦或變相體罰,否則必定會刺傷他們的自尊心,增強轉化工作的難度。

常言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常常離不開善於把握垂青於身邊的機遇,失去一次機遇,也許就失去了一回成功。同樣之理,教育工作者要取得德育工作的成功,也往往離不開德育機遇,更離不開對德育機遇的藝術把握。一個善於把握德育機遇的教育工作者,他的德育工作總是充滿着朝氣與活力,總是富有時代感和預見性,總是事半功倍,成效顯著。對於課堂上發生的類似這樣的事件,教師只要抓住這個偶然的機會,把它作爲一個良好的教育契機,能充分利用偶發事件,開展教育工作,不僅會促使個別學生的轉變,而且會對其他學生也收到良好的教育成效。

我們應該讓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的可持續發展的關係與情感。當他們感受到了來自教師的關愛與尊重,自然也就會接受教師以及教師的教育。因此作爲教師要具有熱愛教育、愛護學生、教學嚴謹、不怕辛苦、活潑開朗等良好品質,這對學生都是美好的薰陶。

蒙臺梭利說過:“教育就是激發生命,充實生命,協助孩子們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並幫助他們發展這種精神。”成長中的孩子,在他們的身上每時每刻都會發生變化,有時,這種變化是截然相反的。孩子是變化發展的,教師的觀念是要跟得上孩子的變化發展的。只有以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每一個孩子纔會在引導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責無旁貸的擔當起孩子的心理健康醫生,維護他們的心理健康,使其人格健全發展,我們就像潤物細無聲的春雨,爲他們的成長導航把舵。

愛是人類一個美好的永恆主題。人類需要愛,社會需要愛,教育需要愛,孩子需要愛。切莫因學生的某些不足就對他們放棄培養和轉化。我們要正確認識他們,將融融的師愛灑向他們,讓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