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職業規劃職業規劃3篇

學識都 人氣:1.62W

時間是看不見也摸不到的,就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它已經悄悄的和你擦肩而過,我們又將抒寫新的詩篇,我們需要好好的進行職業規劃了。職業規劃怎麼寫纔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職業規劃職業規劃3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職業規劃職業規劃3篇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1

面對當前大學生對未來的職業生涯缺乏長遠的規劃和針對性的準備,對社會就業方面的具體情況缺乏切身的體會,導致學習目的不明確,甚至失去對未來的追求,在學院黨總支書記和學生科老師的親切指導以及學院各部門大力配合下和就業協會理事、幹事的共同努力下,麗水學院藝術學院在 20xx4月20日舉辦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決賽晚會。本次活動圓滿結束,現將具體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活動目的

爲了幫助廣大同學明確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增強學習動力,樹立和提高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和能力。創造一種學校和社會相結合的互動模式,給廣大同學提供一個認識社會、認識職場的機會,爲了傳播和普及職業規劃理念,引導學生自覺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成才觀、擇業觀,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營造良好的學風,不斷提高就業技能。

二:活動時間

20xx月20日晚上6點40分

三:活動地點

xx學院音樂廳

四:活動對象

藝術學院所有非畢業班學生

五:活動主題

“夢想從這裏起航”

六:活動安排

晚會時間:20xx年4月20日晚

晚會地點:藝術學院音樂廳

邀請評委: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丁順漢 藝術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陳樂燕

藝術學院教務科主任雷春能 藝術學院學生科科長汪漾

藝術學院分團委書記朱君超 以及藝術學院的其他老師

邀請嘉賓:藝術學院社聯常務主席以及其他成員 藝術學院各社團會長及學生會幹部 就協總會會長和副會長和各就業分會的代表

晚會流程:1:主持人開場

2:主持人介紹到場評委

3:選手依次進行PPT展示並答辯

4:晚會過程中邀請音樂系同學表演節目

5:比賽結束,請指導教師總結

6:宣佈比賽結果

7:合影

8:活動結束後工作人員整理場

晚會對象:進入決賽的10爲選手

七:主辦單位:藝術學院

承辦:藝術學院大學生就業與職業發展協會

八:獎項設置:一等獎1名 二等獎2名 三等獎3名 優勝獎4名

九:晚會欣賞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2

Q:開復老師,我學的是工程專業,但是我對管理方面很有興趣,從小就讀了很多管理方面的書,希望以後能做管理工作。您是如何看待技術和管理這兩方面的關係的?可否就我的情況給我一些建議?我的職業規劃應該如何做?

A:有關技術和管理的關係,我認爲你還是要把技術的基礎打好。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如果我領導的部門裏的所有工程師和科學家,認爲我只會管理,不懂技術,我很快就會失去他們的尊敬。作爲領導,你不必懂得比下屬更多的技術,但是你也不能讓他們覺得是在對牛彈琴。

另外,當你步入社會後,第一個工作可能還是技術工作,從基層做起,所以對專業技術的學習你不能放棄。當然,既然你對管理更有興趣,那麼這些方面纔是你最需要投入、加強的。但是,你一定要把技術做得“足夠好”以後再投入,學技術是你“必須做的事”,需要你專注對待。如果你依然對管理感興趣,現在你能夠做的最有用的事情就是多與人相處,尋找團隊合作的機會,因爲這是管理者必需的基礎能力。

看了你的“職業規劃”,我首先要恭喜你在“認識自我”方面做得相當好。我認爲你現在應該通過網絡、同學和老師多做一些諮詢的工作,打聽一下什麼公司是你最嚮往的?每一個公司從技術轉換到管理的可能性有多大?哪些公司成長比較快(成長快的公司會有更多“提升成管理”的機會)?在你找到幾家最嚮往的公司之後,你應該再做一個計劃,最大化自己被錄用的機會。

這裏我建議你用一個我稱爲“兩步計劃”的方法:從下一步的下一步往回做計劃。

這個“兩步計劃”的想法來自於Google的高級副總裁JonathanRosenberg。他說:“每週都有兩三個人找我,希望我幫助他們做職業計劃。我的回答很簡單:擬定你三到五年能達到的一個‘完美工作’,寫你那時可能會擁有的履歷表。評估你對那個工作申請的可能性,你的強項和弱項。把你的分析拿給比你資深的人評估,讓他們幫助你做一個‘落差分析’和你的培訓、發展計劃。”

例如,如果你的下兩步是想進入微軟營銷部門做銷售,那麼現在你可以去做一下諮詢,然後你可能會發現這個部門從不僱應屆畢業生,但是這個部門需要不少技術人員做售後服務,而且有不少這種技術人員在一段時間後能夠轉做銷售。那麼你的“第一步”就可以先申請售後服務的職位,然後再通過努力做到銷售。

在二十一世紀,換工作和換公司是常見的,只是大部分人是爲了更多的錢或更高的職位才換的。但是,我建議你應該用職業規劃來引導自己,而在你的職業規劃中,職業生涯就像攀巖,需要一步一步往上攀,同一時間四肢只能有一肢離開巖壁,否則就要跌落懸崖;職業生涯也像爬山,不應在山腳下徘徊,而應該選擇一條道路,然後一點一點調整,並不斷向山頂逼近。只要一步一步來,你可以從技術支持工作轉到技術開發工作,從一個二流企業轉到一流企業,當然也可以從非管理工作轉到管理工作。

職業規劃職業規劃 篇3

1. 公平、公開原則。

在職業規劃方面,企業在提供有關職業發展的各種信息、教育培訓機會、任職機會時,都應當公開其條件標準,保持高度的透明度。這是組織成員的人格受到尊重的體現,是維護管理人員整體積極性的保證。

2. 利益整合原則。

利益整合是指員工利益與組織利益的整合。這種整合不是犧牲員工的利益,而是處理好員工個人發展和組織發展的關係,尋找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的結合點。每個個體都是在一定的組織環境與社會環境中學習發展的,因此,個體必須認可組織的目的.和價值觀,並把他的價值觀、知識和努力集中於組織的需要和機會上。

3. 動態目標原則。

一般來說,組織是變動的,組織的職位是動態的,因此組織對於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也應當是動態的。在“未來職位”的供給方面,組織除了要用自身的良好成長加以保證外,還要注重員工在成長中所能開拓和創造的崗位。

4. 發展創新原則。

發揮員工的“創造性”這一點,在確定職業生涯目標時就應得到體現。職業生涯規劃和管理工作,並不是指制定一套規章程序,讓員工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地完成,而是要讓員工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潛能,達到自我實現,創造組織效益的目的。還應當看到,一個人職業生涯的成功,不僅僅是職務上的提升,還包括工作內容的轉換或增加、責任範圍的擴大、創造性的增強等內在質量的變化。

5. 協作進行原則。

協作進行原則,即職業生涯規劃的各項活動,都要由組織與員工雙方共同制定、共同實施、共同參與完成。職業生涯規劃本是好事,應當有利於組織與員工雙方。但如果缺乏溝通,就可能造成雙方的不理解、不配合以至造成風險,因此必須在職業生涯開發管理戰略開始前和進行中,建立相互信任的上下級關係。 建立互信關係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始終共同參與、共同制定、共同實施職業生涯規劃。

6. 全面評價原則。

爲了對員工的職業生涯發展狀況和組織的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工作狀況有正確的瞭解,要由組織、員工個人、上級管理者、家庭成員以及社會有關方面對職業生涯進行全面的評價。在評價中,要特別注意下級對上級的評價。

7. 時間梯度原則。

由於人生具有發展階段和職業生涯週期發展的任務,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的內容就必須分解爲若干個階段,並劃分到不同的時間段內完成。每一時間階段又有“起點”和“終點”,即“開始執行”和“完成目標”兩個時間座標。如果沒有明確的時間規定,會使職業生涯規劃陷於空談和失敗。

8. 全程推動原則。

在實施職業生涯規劃的各個環節上,對員工進行全過程的觀察、設計、實施和調整,以保證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活動的持續性,使其效果得到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