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求職謹防掉進騙局陷阱

學識都 人氣:2.8W

被騙類型一:虛假廣告 引誘求職者上當

大學生求職謹防掉進騙局陷阱

北京某高校文理學院2006級畢業生小薛,在瀏覽網上招聘信息時相中一家計算機公司。這家公司所列的招聘職位有:銷售策劃、公關員、業務企劃、產品推廣、軟件開發、市場調研等等。小薛學的是文科專業,覺得這些職位都比較適合自己,於是跟對方電話聯繫,對方要他過去面試。

一週後,小薛接到那家公司的電話說“你被錄用了,下週可以來上班”。小薛到公司後,得知自己被安排做銷售策劃。部門主任說新員工上崗前先實習3個月,讓小薛拜訪這家公司的部分客戶,推銷公司新推出的一種軟件。實習期間,小薛賣出了20多套軟件,銷售額兩萬多元。實習期滿後,小薛一心指望到辦公室做正式的銷售策劃。可是部門主任告訴他,公司不會讓一個剛實習完的職工馬上做銷售策劃的,所有人必須先做幾年市場銷售,才能做銷售策劃,做市場銷售時工資底薪800元,其他部分靠銷售提成,這是公司的規定。


至此,小薛才明白,他乾的這個工作實際上就是推銷新產品,工作不穩定不說,工資待遇根本沒有保證,至於當銷售策劃,更是沒譜兒的事。當初他想,雖然這家公司允諾的薪酬不是很高,但能做辦公室工作,比較穩定就行,現在看來完全不符合他的初願,於是他憤然離開了這家公司。好長一段時間後,這次求職的陰影一直無法抹去,搞得他心情異常糟糕。


虛飾崗位是求職者遭遇的虛假廣告中的一種,即用好聽的新名詞、新概念包裝崗位,將其吹得天花亂墜,實際上就是讓你去推銷產品、做祕書等等。除了這種騙人的手法外,還有高薪誘惑陷阱。允諾付給你高出期望的薪酬,等到你上崗後做起來,才發現那高薪只是空中樓閣,因爲你的業績根本達不到他規定的高薪起點。


專家分析,信息不對稱是畢業生求職上當受騙的主要原因。畢業生求職要克服急於求成的焦躁情緒,最好選擇由學校、當地教育、人事等政府部門舉辦的專場招聘會,學校和這些部門信譽好,還可以幫助畢業生把好第一道關,例如企業的誠信度等。由教育和勞動、人事部門舉辦的網上招聘會近年發展迅速,是較好的擇業渠道之一。畢業生在具體應聘某個企業或單位時,不要只聽信用人單位的廣告宣傳,要通過政府網站、行業網站和校園網站等多種渠道,瞭解用人單位的情況,對用人單位的錄用程序、標準、對所需崗位的要求,以及薪酬、福利待遇等最好能有文字描述。

被騙類型二:招聘收費——名目多防不勝防

北京某大學畢業生王茜,應聘到一家企業工作。這家企業規模雖不大,但看上去比較正規。王茜的所有手續都辦得很順利,對自己的崗位也算滿意。但是經理告訴她,因爲她沒有工作經驗,上崗前要參加一個月培訓,交培訓費800元,培訓結束考覈合格將培訓費再退還給她。王茜看經理非常認真,心想這家企業用人還挺嚴格的,於是不假思索交了錢。但是一個月培訓結束後,公司人事部門卻通知她,說她沒有通過考覈,就不錄用她了。王茜一聽氣壞了,找經理理論,經理避而不見,找業務主管,業務主管指着培訓條款說:“你看這裏說得明明白白,考覈合格才退費,你考覈不合格,我們在你身上花了這麼大的人力物力,難道白費了不成?”王茜性格潑辣,說你不退費就是詐騙,我到市勞動局告你們。那位經理怕事情鬧大,才把錢退給了她。

國家勞動和人事等有關部門早就明文規定,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名義嚮應聘者收取報名費、抵押金、保證金等費用,對於員工的培訓費用,應當從企業成本中支出。有些企業和公司置國家規定於不顧,巧立名目嚮應聘者收取費用,就是因爲許多畢業生不瞭解國家這些規定。求職者糊里糊塗交了錢,當發覺是騙局時,好多人又不敢抗爭,只能自認倒黴。畢業生求職前,要了解國家的有關法律條文如《勞動法》《合同法》,以及勞動部、人事部關於勞動招聘、人才市場及勞動爭議等條例規定以及地方政府相關的規章制度,明白供職單位哪些做法合法合理,哪些做法不合法不合理,當遇到各種名目的收費時,要堅決抵制,不要受其職位、薪金的誘惑,不管這個企業的許諾多麼誘人,這樣的企業是靠不住的。

 


東北大學學生工作處處長徐峯說,防範擇業騙局,首先要擺正心態。當前,部分大學生就業面臨一定的困難,在面對選擇的時候難免心情焦躁,容易受某些利益的誘惑而上當受騙。其實,大學生就業,實際上是在爲自己尋找一個奉獻才華、收穫成長的工作,有自信的人才能夠從容應對。要把企業的發展和自己將要做的工作放在首位,把利益放在次位,這樣就不會輕易陷入騙局。

試用期——騙取廉價勞動力

大多數企業對新職工都要求有一段時間的試用期,這是正常的,是勞動法律法規許可的。但有些公司卻不籤勞動合同先試用,等到試用期滿後,一句“不符合錄用條件”,就將求職畢業生變成了他們的廉價勞動力。

某高校經貿專業畢業生小馮被北京上地一家公司錄用。和他一起進入試用期的還有另外6名新職工。他們被分到不同的部門實習,小馮到中關村大街一大型電子商城內公司的攤位賣電子產品。經理告訴他,讓他站櫃檯,一是讓他熟悉公司的業務,爲以後工作打下基礎,二是瞭解市場動態,聽取顧客意見,以便於改進產品。3個月試用期過後,小馮銷售業績相當不錯,除了第一個月不太熟悉,銷售額5000多元外,後兩個月都超過了20000元。小馮想,這個業績證明了自己的才能,公司沒有不錄用他的理由。經理讓他回家等消息,可是快兩個月也沒有動靜,他給公司打電話,人事部門經理告訴他落聘了,小馮怎麼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後來一打聽,他們這批新來的6個人,一個也沒有被錄用。半年後,小馮有一次到中關村那家電子城,無意中來到這家公司的攤位,發現又一批新來的大學生在那裏站櫃檯。


在試用期上玩花樣,除了像這家企業的招數外,還有的企業非法延長試用期。他們利用大學生不熟悉國家有關政策,找出種種理由,延長試用期,以獲取廉價勞動力。


南開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劉月波說,像一些企業的這種做法,目前還沒有法律和規章約束他們,但是這些企業的誠信出了問題,這將影響他們的信譽,最終仍得不償失。拿南開大學來說,如果畢業生在求職時遇到這種情況,他會在南開大學校園網上披露,老師在學生就業指導中也會提醒。那麼,這樣的企業就會在求職畢業生中留下惡名。從畢業生方面來講,在進入試用期前,要多瞭解相關政策和規定,多向老師和已經就業的師哥師姐取經,儘可能多地瞭解相關企業的信息,防患於未然。即使在試用期間遇到了這種情況,也不要忍讓退縮,要以相關法律法規爲武器,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不公條約——口頭承諾不兌現

張平是計算機和信息專業碩士生,在學期間通過了微軟的軟件工程師認證,另外還通過了國家計算機軟件考試,獲得系統分析師證書。張平的專業優勢及手裏的幾張王牌證書,使他在與一家外資公司洽談時,很順利地進行到簽訂合同的階段。在簽訂合同前,張平仔細閱讀了合同文本。人事經理說文本是通用的,每個新來者都籤這個文本。當張平看完所有條款後,發現“三險一金”(養老險、失業險、醫療險和住房公積金)沒有提及。人事經理解釋,我們公司是著名公司,被錄用人員都是行業的佼佼者,根本不存在失業問題,論薪酬我們是同行業中最高的,你只要在這裏幹上三年五年以後,所得報酬養老絕對沒問題,至於醫療,到時到公司報銷即可,房子嘛,保你三年後買得上房子。張平一聽,覺得有道理,於是就在合同上籤了字。

天有不測風雲。張平在這家公司幹到第三年,突然患了風溼性關節炎。由於公司沒有給他上醫療險,他拿着醫藥費用單據去找公司經理,希望公司能給報銷,哪怕報銷一定比例也行,因爲如果由他一人承擔全部醫療費可是一筆不少的數目。可是公司的答覆是,公司沒有這個先例,醫療費用不能在公司報銷。這時,張平纔想起當初籤合同的情形,他萬分後悔當時沒有堅持自己的主張。


東北大學學生工作處處長徐峯提醒畢業生,簽約是一件慎重的事情。畢業生在求職時必須清楚,所有的口頭承諾都是無效的,也不可能完全兌現。一定要按照要求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把雙方口頭商談的內容全部寫進協議,簽約前還應反覆檢查,保證協議內容無歧義和遺漏。在簽約之前多向學校老師或有經驗的人取經,多問自己幾個爲什麼,要敢於向企業提問,認真瞭解企業的情況,充分論證後再簽約。必要時,畢業生還應該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大學生求職防騙必讀

高校應屆畢業生因爲剛踏入社會,求職心切,經驗不太豐富,而一些招聘騙術則越來越精明。據淮南人才網的一項調查,有過半的被調查者表示遇到過各式各樣的招聘陷阱。對於一些招聘陷阱,我們求職者一定要擦亮眼睛,以防上當。

一、求職者要拒交各種名義的費用


招聘中以不同名目收取各種費用是最常見的招聘陷阱之一,這一招對於很多應聘者來說都是“溫柔的陷阱”。對方往往以已經招聘錄用,需要收取押金、保證金的藉口,或者以入職培訓的名義,騙取求職者的費用。


  其實,國家已經有這方面的明文規定了。任何招聘單位,以任何名義向求職者收取押金、保證金、服裝費、風險金、報名費、培訓費等行爲,都屬非法行爲。


二、不要將重要證件作抵押


  不要將自己的身份證、學位證、畢業證等證件作抵押。有的單位以保證學生實習時間等爲由扣住學生證件,根據相關規定,單位都不能扣押證件。到正規的人才市場或勞動力市場求職。


三、應通過多種途徑瞭解招聘公司的背景


  在求職者正式進入單位之前,想方設法加強對企業的瞭解以免誤入騙子設下的陷阱。比如:注意招聘單位的營業執照等相關證件;正規單位招聘一般會將招聘地點設在單位的辦公室、會議室,一些以租用房間作爲應聘地點的單位,要警惕。


四、應多瞭解招聘職位的“內容”


招聘單位在招聘廣告上把職位寫成是“市場總監”、“保險事業部經理”,結果到了崗位,應聘者卻發現其實是去做“業務員”、“保險代理員”等。有的單位也會以“到基層先鍛鍊鍛鍊”爲幌子,欺騙求職者,使他們繼續工作下去。


求職的時候要搞清楚職位的具體內容,仔細分析,詢問工作細節。某些用人單位提供的.虛而不實的職位,常常冠以好聽的頭銜,但是卻強調無需經驗,這裏面肯定大有文章。有一些招聘單位雖在招聘廣告中列出要招聘的多種職位,其實這些職位都是做業務的,甚至是沒有底薪的業務。


五、求職者不要輕信許諾到外地上崗


  對外地企業或某某外地分公司、分廠、辦事處的高薪招聘,不論其待遇多麼好,求職者千萬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高度的警惕,不要輕信他的口頭許諾,一是不去,二是到勞動保障部門諮詢,並辦理相關的手續,否則會吃大虧,被騙工騙錢騙做傳銷甚至被人販子騙賣都有可能。


六、掌握勞動法規和相關政策


  求職者在求職前或求職過程中,應主動學習一些勞動法規和相關政策,提高自己的求職素質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網絡求職陷阱的防禦

網絡求職由於方便、快捷的方式贏得大部分求職者的心,在招聘中的地位也顯得越來越重要,但其中的社會問題也跟着隨之而來。很多公司或不法分子經常會利用求職者急於求成的心態,以及網絡求職的便利,把“黑手”伸向了網絡招聘,面對網絡求職陷阱,求職者應“多管齊下”,將受騙上當的風險降到最低,這裏英才網聯要提醒廣大求職者,網上求職把好以下幾關非常重要:

1、選擇網站關


即選擇可靠的招聘網站。對於求職者來說,應儘量選擇大型、專業、知名的人才網站進行瀏覽、註冊,因爲這些正規的網站對招聘單位都經過審覈,信息可信性相對較高。而且正規的人才網站會對個人簡歷的重要信息如聯繫方式、E-MAIL、家庭住址等做一定程度的保密處理,只有向網站提供合法資質證實的招聘單位才能看到,但非正規的網站就不一定是這樣了。


2、簡歷填寫關


網上求職個人應當按照網上提供的簡歷模板將個人具體情況填寫在相應的位置,不要將重要個人信息留在不該填寫的位置。尤其,在填寫簡歷時,不要忽略個人簡歷的公開程度,儘量不要使自己的個人簡歷處於無條件公開的狀態,這樣會給一些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機。


3、信息鑑別關


有些公司不止採用一種招聘方式,在網站、報紙、人才市場同時進行招聘,一般這類招聘的規模大,比較可信。而虛假招聘信息一般有以下特點:招聘單位聯繫地址不具體或根本不留;聯繫電話爲手機、小靈通,沒有固定電話;招聘條件非常低,工資待遇異常高;以各種理由收取求職者費用;以公司手續正在辦理中爲由不出據相關資質證實。這些招聘信息,很可能是虛假的,求職者要慎之又慎。


4、電話聯絡關


對待生疏的電話(包括通知面試的電話和其它生疏詢問電話)不要回答太多個人問題,一有可疑情況應立即報警。對於通知面試的電話,一定要對公司的地址及面試地址進行覈實,以辨別是否是“皮包公司”。


5、面試防禦關


首先,注重面試場地,正規招聘單位一般都有固定的辦公場所,若網上的單位將面試地點選在賓館等臨時租借來的場地,要高度注重,謹防上當受騙。其次,面試時間和地點 若面試安排在晚上,爲保證人身安全,可以和單位商量改到白天的工作時間,儘量不要晚上赴約,非凡是女學生。若要求到外地或很偏遠的地方面試,在對招聘單位沒有具體瞭解的情況下,不要貿然行動,否則,假如在外地受騙,所遭遇的困境會更麻煩。


另外,在面試之前,應多方面、多渠道地瞭解公司情況及背景,看看公司是否正規,業務是否合法,單位是否擁有合法有效的營業執照和經營許可證,是否有不良記錄等。在出門前,一定要給家人或親朋好友留下要去招聘單位的具體地址和聯繫電話(包括固定電話),以備查用。


以上是基於網絡與傳統信息渠道的不同給求職者的幾點提醒,至於面試之後可能出現的其它騙局,英才網聯已經在往期專題中作過專門介紹,這裏就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