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職場:大學畢業生爲何不願做銷售類工作

學識都 人氣:1.26W

日前某人才網站發佈的調查顯示:被調查的5800家企業最缺的是銷售人才,並且有3萬個左右的銷售崗位空缺,但在近6萬名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只有不到一成的人表示願意應聘銷售崗位。在上海一些高校,很多學生將銷售崗位列爲求職“禁區”。他們認爲,銷售工作往往吃力不討好,屬沒面子、不穩定、缺少技術含量的“三無”工作。

解析職場:大學畢業生爲何不願做銷售類工作

衆所周知,當前畢業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不容易。銷售類工作雖不是非常好的工作,卻也有着相當大的發展前景,只有不到一成的畢業生願意應聘銷售類工作,多數人都對其持牴觸排斥的態度,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怪事。究竟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呢?

簡單地看,似乎是畢業生過於挑揀了。我們不妨來看一下,他們所說的“三無”是否有道理。說銷售工作“缺少技術含量”,那些坐辦公室的行政、管理類工作,不也同樣沒多少技術含量嗎?說銷售工作“不穩定”,可現在除了公務員和教師之外,又有多少工作是穩定的呢?看來,從事銷售工作“沒面子”,纔是最重要的原因。

那麼,銷售工作果真很“沒面子”嗎?事實情況並不是這樣的。在企業從事銷售工作的人員,通常衣着都比其他人更整潔,在外表方面不可謂不體面。而且,銷售工作可根據業績拿提成,幹得好的'話收入可以不封頂。國內外知名大企業的老總們,許多是幹銷售起家的。對於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銷售工作都處於“龍頭”的地位,只要自己工作出色,從事銷售工作不愁沒有面子。可是,畢業生爲何還是不願做銷售工作呢?

其實,誰不想多掙錢呢,但人總有趨利避害的心理。銷售工作雖然發展空間廣闊,且有可能掙到較可觀的高薪,但對於初出茅廬的新手來說,銷售工作的挑戰性也極強,不是誰都能夠勝任的。剛從學校走上職場的畢業生,缺少社會關係和市場渠道,從事銷售工作很難迅速上手,往往是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完成老闆分配的任務。這樣一來,大家對銷售工作敬而遠之,就不難理解了。

那些不願幹銷售的畢業生,或許可以指責他們缺乏闖勁,沒有長遠發展的眼光,但全怪畢業生顯然有失公平。稍有職場經驗的人都知道,現在很多招聘銷售人員的企業,急功近利,根本不給新員工鍛鍊成長的機會。不少企業還嚴重違反勞動法規,只給銷售人員極其微薄的底薪,甚至只有提成完全沒有底薪,“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這些“求賢”企業能受到畢業生的青睞,纔是一件真正的怪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