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旅遊>景點介紹>

運城旅遊景點介紹

學識都 人氣:1.16W

運城,位於山西,是一個旅遊的額好地方,我們一起看看下面的運城旅遊景點介紹

運城旅遊景點介紹

解州關帝廟

解州作爲關公的故鄉,關帝廟興建的歷史頗早。據有關碑刻記載,遠在陳隋之際,解州關帝廟已經修建。宋元到明清,隨着社會各界對關公美化、聖化和神化的浪潮不斷高漲,又對解州關帝廟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修復、重建和擴建。清朝末葉,該廟曾數次失火,損失慘重,但在民國年間又予以修復和重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人民政府對解州關帝廟這座古老的建築羣落極爲重視,不僅將它列入了國家重點文物單位予以保護,而且一再撥款,對這座廟宇進行維護修復,使之基本上恢復了歷史的原貌。

永樂宮

永樂宮建築規模宏大,建築面積8000餘平方米,在南北長1000米的中軸線上聳立着六座古建築:山門、文瀛湖、宮門、無極殿、純陽殿、重陽殿,西部爲民俗博物館、服務區、假山、涼亭、呂公祠、王母娘娘殿、東部爲停車場、商肆區、午臺、長廊、真武廟、石牌坊及後園的聚仙園,呂祖墳。整個建築佈局顯明,主次有序。永樂宮現存元代壁畫1005.28平方米,分佈在無極門、無極殿、純陽殿、重陽殿四座大殿內。永樂宮壁畫的精品,以無極殿的《朝元圖》爲代表。無極之殿,是永樂宮的主殿,巍峨壯觀,冠於全宮,殿內金碧輝煌,氣勢壯麗。

舜帝陵廟

舜帝陵廟舜帝陵廟(第六批國保)時代:元至清地址:鹽湖區北相鎮西曲馬村南鳴條崗據廟內明清重修碑記載,創建於唐開元年間,元末毀於兵火,明萬曆年間重建,清順治十年,康熙三十五年,雍正六年,乾隆八年多次重修。現存建築基本保持了原有佈局。舜帝陵坐北朝南,面積2.7萬平方米,由外城、陵園、皇城三部分組成。廟內磚砌方形墓冢即帝陵,高3米,周長51米,正面立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刑其任書“有虞帝舜陵”石碑。陵前嵌“有虞氏陵”石碣一方。享殿面寬三間,進深二間,前後檐敞朗,西山牆嵌“鳴條舜陵者略”石碑4通。

五老峯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

五老峯風景名勝區,位於永濟市東南16公里的中條山上。五老峯原名五老山,因古代五老在此爲帝王授《河圖》、《洛書》而名。《周易》成書之前,這裏是河洛文化早期傳播的聖地。唐宋以來,宗教的興盛進一步繁榮了五老山的道教文化,山中觀庵簇擁,寺院林立,香火繚繞,仙人飛昇,朝客雲集。大明萬曆19年,明神宗亦慕名而至,朝山進香,於農歷七月初一至十五朝山廟會,所以,有“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之稱,被譽爲我國北方道教文化名山。五老峯風景秀美宜人,奇特的`地質地貌造就了許多罕見奇觀。

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

天然大公園歷山,傳說中舜耕治的地方,然而歷山並不僅僅靠這傳說吸引世人,而是它的自然、原生態和珍稀的動植物。歷山納九州俊秀,奇峯、怪石、清澗、溶洞、水簾稱爲“五絕”,林濤、山風、冰雪、霧雨、古蹟、光影、動物、植物、藥材和村莊稱爲“十勝”。歷山森林覆蓋率達90%,境內各種植物多達1400多種,其中有8種屬國家二、三類保護植物。這裏,有800公頃的原始森林,是華北地區保存下來的唯一原始森林。這裏野生動物達330餘種,佔山西境內動物種類的80%以上。有38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

運城鹽湖(中國死海)

運城鹽湖(中國死海)旅遊開發有限公司是南風集團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大力發展旅遊的號召,依靠鹽湖資源優勢投資開發,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集人文、生態、綠色、養生爲一體的新型旅遊公司。公司成立於2002年,註冊資金4000萬元,現有員工200餘人,公司立足運城,面向全國、雄攬全球,本着在“改革中發展,在發展中否定,在否定中前進”的原則,在原有古老性、奇特性、廣博性的基礎上,依靠得天獨厚的鹽湖資源,着力打造旅遊精品項目“死海漂浮、黑泥養生、礦泉水療”,被稱爲“死海三絕”。

萬榮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晉南獨一無二的鉅商豪宅李家大院,位於運城市以北38公里處的萬榮縣閻景村。西臨209國道,東靠桃花谷,北依奇峯突兀的孤峯山,南眺百里鹽湖,堪稱風水寶地。李家大院景區佔地面積1000餘畝,建築面積10萬多平方米,由古建區、仿古區、新建區、服務區、農業生態園、笑話博覽園六大部分組成,是一個集吃、住、遊、娛樂、購物、健身爲一體的多功能文化旅遊勝地。李家大院創建於清道光年間,距今近200年。原有院落20組,現存院落11組,另有祠堂、花園等。

普救寺

普救寺地處晉、秦、豫三省交匯處黃河金三角,是馳名中外的旅遊觀光和愛情聖地。它是一座佛教十方禪院,座落在山西省西南邊陲永濟市境內的峨嵋塬頭。這裏地勢高敞,視野開闊,南望巍巍中條山翠若屏障,與中條第一禪林“萬固寺”南北對峙、遙相呼應。西眺滔滔黃河水,白如銀帶,中國四大名樓之一的“鸛雀樓”和國寶“唐開元鐵牛”也近在咫尺。因我國古典戲劇名著《西廂記》動人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這裏,這座千年古剎早已成爲名揚海內外的遊覽和愛情聖地。普救寺,規模宏偉,別具一格。整個寺宇建築分三道軸線。

神潭大峽谷

景區位於山西永濟市南中條山內,原名水谷,距今已有千年以上歷史。山勢巍峨,溪流山泉遍佈,自然植被獨特,萬畝天然柏林鬱鬱蔥蔥,爲中條山區所罕見。整個景區林木密佈,山花爛漫。主峯“九洲疙瘩”海撥1778.3米,突兀於羣山之中,山坡陡峭,山頂平緩,雲霧天九個峯頂平浮於雲海之上,亦真亦幻,自古被寓爲“九洲太平”。據考證,景區內有關王廟、娘娘廟、牡丹廟、柏神廟、香花寺、玉皇廟、觀音廟、藥王廟、龍王廟、庵院、唐朝的羅成點將臺、呼延瓚練武館、清朝孟家園古堡、尚書孟世芳避暑山莊等遺址。

鸛雀樓

鸛雀樓景區位於秦、晉、豫黃河金三角區域的中國魅力城市---山西省運城市境內的黃河岸畔。景區內鸛雀樓始建於北周(公元557-581年),該樓歷唐經宋,元初(公元1222年)毀於兵燹。由於樓體壯觀,結構奇特,氣勢雄偉,風景秀麗,前瞻中條太華山,下瞰巍巍黃河水,-留詩者甚多。唐代詩人王之渙的千古絕唱《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即誕生於此。新建鸛雀樓爲仿唐形制,四檐三層,總高73.9米,總建築面積33206平方米。充分體現了唐代風韻和“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意境。

大禹渡

大禹渡黃河風景遊覽區位於山西省南大門的芮城縣縣城東南12公里的神柏峪,佔地面積450公頃,依崖傍水,風光秀麗,景色宜人,素有“黃河明珠”、“北國江南”之美譽。從史至今,萬里黃河兩岸唯一以大禹冠名的千年古渡僅此一處,這裏流傳有許許多多大禹治水的美麗傳說和動人故事,是一處融合黃河根祖文化、佛教觀音文化、大禹治水文化和現代水利文化爲一體的黃河風景遊覽區。景區生態環境優越、百萬林木四季蔥鬱、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有“森林氧吧”美譽。

孤峯山風景區

孤峯山風景區孤峯山風景區位於萬榮縣城南8公里處,是一處集觀光旅遊,休閒娛樂,宗教文化爲一體的旅遊勝地。它既是一座風景名山,也是一座歷史名山。是由原長治鋼鐵公司總經理王創全先生投資上億元開發建設的,現在對外開放的是一期工程。孤峯山因拔地而起,孤傲不羣而得名,因爲此山不與它山相接,是唯一一座偉岸孤傲形山體,所以它也被稱爲亞洲的“金字塔”,又因此山從四面看形狀如一,沒有“橫看成嶺側成峯”的感覺,所以又獲“方山”之稱這就是此山的特別之處,正向萬榮縣委書記衛孺牛所講的“神州山嶽千百處,惟有此山敢稱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