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包糉子的作文

學識都 人氣:1.5W

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以下是特意爲你準備的關於端午包糉子的作文,歡迎閱讀欣賞!

關於端午包糉子的作文

關於端午包糉子的作文篇一

每逢端午,大街小巷都飄溢着甜絲絲的糉子清香。我的饞蟲也被勾出來。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來到姥姥家,讓姥姥教我包糉子。姥姥首先準備好包糉子的材料。開始包了,一個個糉子在姥姥手中誕生了,碧綠玲瓏,惹人喜歡,我不禁躍躍欲試。因爲我在姥姥身旁耳染目睹,一直認爲簡單的包糉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纔剛明白包糉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

首先,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姥姥的樣子對疊在一起,握成漏斗形,再向裏面放入已浸泡好的糯米,在糯米的上面放幾顆又大又甜的紅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卻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姥姥替我“解了圍”--去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糉子五花大綁捆了一下,包出了一個既不漏米又像糉子的“醜八怪”。本以爲大功告成,我拿起糉子準備放入鍋中去煮,可是還沒等放入鍋中,只聽得“嘩啦”一聲,糉子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不甘心,各式各樣的糉子在姥姥手中誕生,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不禁有些泄氣,可我怎麼可以做事半途而廢呢?我又重新包了起開,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成功地包出了幾個糉子,它們別看形狀不好看,但那也是糉子,還是親手做的,相當有成就感。吃着自己做的可愛的糉子,我心裏有說不出的喜悅。

生活中處處有學問,學會生活的技能,是一件多快樂的一件事。

關於端午包糉子的作文篇二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糉葉飄香,華夏大地處處瀰漫着溫馨,炎黃子孫陶醉在糉葉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真可謂有水的地方就有龍舟的鼓聲,有岸的地方就有楚歌四起。

兩千三百年前,一個清瘦老人仰望蒼天,他在憂慮他那民生多堅的的國家,當傳來國都郢城被攻陷的消息後,他徘徊在汨羅江邊,他憤怒,他哀傷,最後,他吟誦着“世人皆醉我獨醒”,帶着滿腔的悲憤抱石沉入了江中,百姓們怕江中的魚兒吃他們敬愛的屈原的屍體,所以用糉葉包了稻米,撒到江中,讓魚兒吃,這樣就不會傷害他們敬愛的屈原了。可以這樣說,沒有一種食物能像糉子一樣寓意豐富,糉子的形狀棱角分明,象徵着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糉子的裏面包一顆紅棗,象徵着屈原的赤膽忠心……總之,糉子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無比敬重。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糉子。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大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糉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心裏的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放了下來。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一個步驟——扎棕繩。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糉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奶奶。過了幾分鐘,飄來一陣糉香。

解開扎藤,剝開糉子葉,甜糉子裏藏着紅紅的糉肉,鹹糉子裏白白的糉肉都升騰着蒸汽,散發着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糉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着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

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關於端午包糉子的作文篇三

我家鄉的端午節是有很多講究的。包糉子,糉葉有要求,新鮮的竹葉;碧綠碧綠的;散發着淡淡的清香。如果用乾的竹葉包出的糉子煮熟後就沒有竹葉的清香。端午節的前一天下午一切原料準備到位,潔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裏,飽滿的紅豆,花生仁,都早已泡好,或是切好的`五花肉塊,都早已用作料淹制好。勤勞的女主人正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再用繩子層層纏繞,很快一個精緻的糉子便誕生了。煮熟了揭開鍋,屋裏頓時都瀰漫着竹葉和糉子的香氣。除了吃糉子,雞蛋也是少不了的。這兩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只看看就是享受了,肉紅色的橢圓的雞蛋,碧綠的不規則形狀的糉子,從顏色的搭配到形狀的組合,都煞是好看。薰,在端午節這天把艾蒿掛在門楣上。掛香包,鮮豔的布料做成各種形狀的飾物,裏面放上香料。每年媽媽都要幫我買上一個掛在胸前。

又要端午節了,糉子也懶得包了,吃不了幾個,幹嘛哪麼費勁,買幾個就好了嘛。可是,在種種過程裏藏着的細心,樂趣,難道是用錢可以買到的嗎?在能親自做的時候,不要買了吧,因爲一個簡單的“買”字,讓我們失去了多少美好的東西啊!

關於端午包糉子的作文篇四

古時候,有個愛國詩人,叫屈原。他因爲被逼而投江自殺。人們爲了紀念他,就把這天(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那天有個習俗——包糉子。

端午節到了,我家正忙着包糉子呢。

今天,天剛矇矇亮,我們都起牀了。媽媽讓外婆做餡,讓小姨洗糉葉,讓我發糉葉和繩子,她做糉子。至於“大名鼎鼎”的“大廚”老爸嘛,就負責煮糉子。

外婆先用玻璃瓶碾碎事先泡好的綠豆,加上水和一些調味料,就做成了一盆香味四益的綠豆餡。外婆又把一些煮熟的糯米放進另外一個盆裏。最後,她拿出一些豬肉,放進一個小碟子裏。只聽一陣“嘩嘩”的水聲,小姨也把糉葉洗好了。我把兩片糉葉和一條繩子遞給媽媽。只見媽媽熟練地把一片糉葉折成鬥型,再把兩勺糯米、一勺綠豆和幾片豬肉放進糉葉裏,再在上面壓上一片糉葉,然後把多餘糉葉向內折,最後綁上一條繩子,一個糉子就做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一共做了四十多個。老爸接過糉子,把它們裝在兩個壓力鍋裏,在把壓力鍋都放在煤氣爐上。他一會兒看看這鍋,一會兒看看那鍋,忙得不亦樂乎。過了二十分鐘,糉子煮好了。廚房裏充滿了糉香。

我拿了一個糉子,去了葉,便狼吞虎嚥了起來,沒到一分鐘就吃完了。

自己家包的糉子就是好吃,我明年還要吃。

TAGS:端午 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