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語文《詠鵝》教學

學識都 人氣:1.26W

篇一

一年級上冊語文《詠鵝》教學

小學課本中編排的古詩,都配有圖畫,這對執教者在執教過程中更好地引導學生“入詩境”、“悟詩情”是很有幫助的,北師大一年級上冊選編了《詠鵝》這首古詩。這首詩簡短,優美,朗朗上口。在教學時,我採用了激趣賞畫吟詩配畫四部教學法進行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

(一)激趣。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採用猜謎語這種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入課題。說出謎語“頭戴紅帽子,身披白袍子,腳穿紅襪子,唱歌伸脖子”讓孩子們猜一動物的名稱,多數學生都能在積極動腦思考後猜出謎底是鵝。這樣的導入,不僅讓學生開動腦筋還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賞畫。學生們雖然能經過一番思考,猜出了謎底,但未必真正地見過大白鵝,我適時地出示課本插圖的動畫課件。畫面上紅花綠柳,溪流潺潺,一羣鵝在水中一邊遊一邊叫。這幅白鵝戲水圖,色彩鮮豔,極具情趣。在孩子們欣賞完畫面後,我讓他們暢所欲言,說說自己都看到了什麼並用一句話誇誇這幅畫,在學生的交流中,提高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和一定的審美情趣。

(三)吟詩。當孩子們賞畫之後,我讓他們想象這幅畫可以配上自己在幼兒園裏背過的那首詩。學生們立刻想出是“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接着通過讓學生自己嘗試讀,教師泛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讀,配樂朗誦,帶動作表演吟誦等多種形式,朗讀古詩,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從而實現了有感情地吟誦古詩的目的。

(四)配畫。如何引導學生“入境”這是古詩教學的難點,爲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口頭構畫這一教學環節。在學生盡情評價了畫面之後,我趁勢讓學生自己來談談對圖畫的構想,學生的熱情可高了,個個躍躍欲試,有幾個學生的構圖創意相當高明,試舉例如下:

生A:滿河的花瓣正隨波流向遠方,上空是一羣羣翩翩飛翔的鳥兒,河面上有兩隻白鵝在戲水.

生B:碧綠的河水清澈見底,岸邊開滿了各色的野花,一羣白鵝在水中一邊遊一邊叫。

生C:一隻只可愛的白鵝在河水裏嬉戲,七歲的作者在河邊玩耍,指着戲水的白鵝隨口做出了這首詩。……

A、B兩位同學描述的畫面着重渲染了白鵝,很明顯,學生體會到了古詩的主旨:讚美白鵝。C同學則很直接的把詩人當時的心情表達出來了。這個教學環節的安排,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培養了孩子們的創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聽、評別人和敘述自己構圖創意的過程中,更深切的領悟到了古詩的主旨,在不知不覺中順利地“入了境”。

激趣、賞畫、吟詩、配畫四步教學法是根據古詩“詩畫結合”這種特定的文學樣式而進行的嘗試,不僅提高了學生觀察、表達、理解等語文能力。而且還培養了他們賞畫、評畫等審美能力。

篇二

學生入學以來,第一次接觸的詩歌是第3單元中的《山村》,本課是學生第二次學習古詩。《詠鵝》這首詩歌語言簡練,意思淺顯,給孩童展現了一幅活潑生動美麗的畫面。詩歌本身就是一幅優美的圖畫,只是這種圖畫是通過凝練的文字構成的。詩文給人以無限美好的遐想,能夠對孩子進行美好情感的薰陶。爲了使學生能夠了解詩句的大致意思,激發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我做了以下探討,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用圖激趣,讓學生徜徉在優美情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