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教學反思

學識都 人氣:2.68W

課後深入到學生當中去,通過特定的問題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找出一些實際存在的問題,把握學生的學習程度,瞭解學生的知識結構,制定出相應的教學預案。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的關於《畫》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到您!

《畫》教學反思

《畫》教學反思一

《畫》是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課文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點展開描寫,圖文對應。這一課是學生入學後接觸的第一篇詩文。我抓住學生好動、好奇、愛表現的特點,利用他們感興趣的謎語兒歌引出課題,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心,激發了孩子們學習課文的熱情,爲教學成功地展開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畫,並讓學生先從整體再由遠到近觀察,知道這是一幅山水畫,畫上有山、水、花、鳥,感受景物的美。我抓住教學的重點及難點進行教學,引導學生自主讀詩,畫出生字藉助拼音讀準字音,用低年級小學生喜歡的方法進行檢查反饋:出示課件“生字寶寶”請學生開火車認讀;用生字卡片請學生搶讀。在學生讀通詩句後,我抓住詩句中的着眼點,把精力放在詩句的品析朗讀上,藉助精美課件在讀中讓學生感悟詩句的美,在讀中受到美的薰陶。在教學中,我堅持以讀爲本,讓學生真正成爲語文課堂的學習主體,通過自由讀、分組讀、男女生比賽讀、教師範讀,引導學生圖文對比,感悟詩句的內容。詩句的節奏感很強,朗讀時我十分注意引導學生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在讀中感悟、體會詩的讀法,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在引導朗讀的同時,我還指導學生學會評價他人,讓他們從一年級第一學期起就進行積極有效的評價活動,從而培養他們注意學會傾聽的能力和良好的評價能力。詩中有幾對意思相反的詞,我引導學生通過比較瞭解它們的意思。然後說一說課後的幾對反義詞,用音節把它們寫下來,再說說生活中還知道哪些反義詞,學生說的很多。最後用了十幾分鍾指導寫了兩個字。識字教學是很枯燥的,在教學識字時,我善於總結學生在生活學習中的識字方法,同時還適當的滲透一些識字的知識和方法,採用活潑有趣的方式重複再現生字,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記字形,使識字得以鞏固。

總之,這節課我能抓住一年級孩子的認知特點,創設寬鬆的教學環境,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學習。多媒體課件的合理運用,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教學重點突出了識字和寫字的'過程,並紮實有效。一類字的教學,我還是覺得老師自己在黑板上範寫、多次範寫是很重要的,我們現在的教學對多媒體課件的運用越熟練,對在黑板上書寫就越來越生疏,孩子們被課件上的圖片、生字卡片“慣”得有些懶於動筆了。今天的課上,我反覆地在黑板上示範寫字,第一遍寫,要求孩子們仔細觀察老師的筆順、書寫每一筆的方法和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第二遍寫是巡視了孩子們自己練習寫字發現了一些問題後逐一地改正他們的錯誤寫法和筆畫。但同時又有許多遺憾:沒有很好的關注學生的學習情緒,對學生的學習沒有很及時的評價,板書速度慢,教學中語言不夠豐富,情緒不夠飽滿,有的環節還浪費了時間。學生在課上打開書、翻書不出聲音,寫字時桌椅不出聲,這些都是教學過程中的細節問題,但它們卻是反映一個班級是否建立起了嚴格有序的課堂常規的一個評價標準。在課上,聽到我們班的同學放書霹靂啪啦的聲音,以及寫字時凳子扭動的聲音,我的心裏有說不出來的滋味。開學已經有兩個月的時間了,在這期間,我也曾專門地對學生進行訓練,在深入地反思後,我想:對於學生的常規訓練,絕非一次、兩次地專項訓練就可以初見成效的。“好習慣21天養成”,我想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也不應忽視這些細節,都說“細節決定成敗”,課設計得再好,學生出現這樣的常規問題,導致學生的狀態顯得特別的浮燥,也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總之,對於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我還有許多不足,還需要向身邊有經驗的教師學習,今後還需要不斷地錘鍊自己。

《畫》教學反思二

一、讀一讀,初步感知

揭示課題後,我出示畫面,放配樂朗讀錄音,爲學生創設情境,並結合錄音朗讀,指出讀好古詩首要的是字音要讀準,其次要讀出節奏,讀出古詩的韻味。接着我讓學生自由選擇一種方法把課文讀正確。學生或自己拼讀,或同桌互讀互查讀音,或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再逐個拼讀過關等形式進行自讀嘗試。隨後我組織學生試讀古詩並進行評議,在評議中糾正個別讀錯的字音。在學生的評議中我藉機出示本課生字,幫助學生掌握生字的讀音。

二、做一做,感悟詩境

首先讓學生看畫面,我示範朗讀,從而吸引學生的朗讀興趣在學生反覆朗讀後漸漸進入詩的意境時,我啓發學生髮揮想象並根據個人的感悟作出相應的動作。如讀到 “遠看”學生把手放在額前,彷彿眺望遠處,“近看”則低頭下看,“花還在”做花開的樣子,“水無聲”學生則自擺雙手或與同桌對擺單手。這樣學生在看圖、聽讀、伴讀、表演中不知不覺悟出詩境而且也能因熟讀而成誦。

三、演一演,拓展延伸

學生會背誦之後,我又指圖說“誰來當個小詩人,邊表演邊給這幅畫面配上詩?”學生的情緒高漲,都想當小詩人體會做詩人的樂趣。於是我讓學生各自作準備,進一步激發讀、誦樂趣。最後學生們紛紛走上講臺,又是演又是背,演的盡情盡興,背得韻味十足。

TAGS:教學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