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長》觀後感3篇

學識都 人氣:2.61W

【導語】《中國機長》作爲獻禮祖國70華誕的影片之一,其主要是根據川航英雄機長劉傳健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中國機長》觀後感3篇是小編爲大家準備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中國機長》觀後感3篇

篇一:《中國機長》觀後感

9月30日在影院觀看了由劉偉強導演,張涵予、袁泉等(私心加上:李現)主演的電影《中國機長》。該影片高度還原了川航3U8633事件:2018年5月14日,重慶起飛到拉薩的川航3U8633駕駛艙右座擋風玻璃在9800米高空破損脫落,機長劉傳建帶領全體機組人員及乘務人員克服機艙釋壓、高空缺氧、極端天氣等種種困難,成功備降,創造民航乃至世界航空的奇蹟的故事。

以上內容,其實在觀影之前,我已經從網上了解到一些。由於需要高度還原川航事件,我不免有些擔心:一是擔心故事不夠豐滿。由於該電影是針對單一事件,時間跨度很短,飛機起飛40分鐘左右遇險,遇險後飛行34分鐘安全備降,加起來時間不到兩個小時,要把這不到兩個小時的事件改編成有衝突有戲劇張力能吸引觀衆的電影作品,對編劇的功力是個不小的考驗;二是擔心人物刻畫扁平化。電影的故事主體決定整個劇組的大部分戲份要在飛機上完成,逼仄的空間,不能轉換的場景,以點帶面的人物素材決定了演員不能依靠外在的東西刻畫人物,如果演員功力不夠,則會造成人物塑造的片面化、扁平化;三是擔心戲劇張力不夠。因爲了解川航3U8633事件始末,該電影高度還原川航事件,不能爲了刻畫人物增加不存在的狀況情節,僅能聚焦飛機高空遇險後機組人員、乘務人員和乘客的不同表現,以演技、臺詞推動故事發展,以內在帶動外在。

觀影之後,我的這些擔心消除大半,故事流暢,人物立體,戲劇衝突有張力:

一是加入輔線,使故事完整圓滿。電影開篇的10多分鐘都是介紹機組及乘務人員在登機執行飛行任務之前所需要做的工作,對於我這個航空小白來說,彷彿是在異世界的大門上開了一個窗,使我得以窺見我不曾瞭解的世界,對於觀影觀衆瞭解民航不同崗位的職能以及相關的航空安全知識真是大有裨益;同時加入了航空愛好者(關曉彤飾演)這條輔線,使我知道這個世界原來還有這麼一羣熱愛航空事業的人。

二是神級演技,使人物立得住。張涵予飾演的機長由於大部分時間是在駕駛飛機,對白不多,表現優秀;在這裏要表白袁泉,真的是連頭髮絲都是演技,彷彿讓我們回到了2018年5月14日,彷彿看見就是這樣一位溫柔、堅韌、專業的乘務長在飛機緊急遇險的情況下依然將兵荒馬亂深埋於心,將堅定信心帶給所有人;李現飾演的西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區域管制員,“四川8633,聽到請回答”,臺詞來來去去就這麼一句,但是觀衆可以從他的語氣和眼神的變化中,感受飛機從遇險、失聯到復聯的跌宕起伏,將重複度極高的臺詞表現的極富層次感,當然,這部電影也有缺點,比如機長劉傳建回憶女兒等煽情的戲份,其實可以不要那麼多。總體來說,這是一部超越平均水平的電影,值得觀看!

篇二:《中國機長》觀後感

該片改編自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緊急備降真實事件,是近年來國產電影少有的空降題材作品。影片刻畫了包括機長,乘務員等機組人員沉着冷靜,臨危不亂的形象。

影片開始時,以張涵予飾演的機長劉長健視角,起牀,設定鬧鈴,洗冷水澡,然後憋氣三分鐘。從一開頭影片就開始爲後面飛機擋風玻璃破碎後的低溫缺氧駕駛狀態做鋪墊。機長劉長健答應女兒今晚回家陪她過生日,李沁飾演的周雅文即將結婚,氣象局的天氣預報,這些都爲飛機上遭遇的險情買下了伏筆。這些伏筆有些明顯,彷彿都在直接告訴觀衆,馬上有危險要發生,但現實是不會有預知能力的。

機組人員從準備到上飛機到上客,影片爲我們展現了他們工作時的樣子,平時我們也許只能看到他們在飛機上爲我們派發吃的喝的,但在我們看不到的背後,他們還做了很多工作,上飛機前乘務長對乘務員進行航線特徵問答,上飛機後機長副機長第二機長三人仔細的檢查,還有乘務員們流利的一系列檢查動作,專門的指令,訓練有素。

飛機上的乘客性格各異,身份各不相同,去往拉薩的目的也不同,片中描繪了一幅衆生相,有“難伺候”的頭等艙乘客,愛貪小便宜的老夫婦,和父母鬧情緒一個人出走的子女,情緒激動遇到危險十分衝動男乘客,旅遊返回拉薩的藏族人民,從小孩到青年再到老人,一羣素不相識的人聚集在飛機上,在危險發生時有各不相同的反應,而機組人員如何安撫大家,引導大家做好保護措施也是影片的一個重點。

在飛機上的部分,緊張感一直伴隨,這也是影片值得表揚的一點。雖然觀衆都知道有危險發生,也大概猜得到最後的結局,但在情節設置拍攝手法的結合使得緊張感一直伴隨,例如歐豪飾演的徐奕辰半個身子飛出窗外,飛機有撞上雪山的危險,飛機遇到雷雨雲團,氧氣和燃油有限的情況下飛機繞圈走等等……影片的BGM也值得一提,和情節配合得很好,配上畫面,給人心裏增加了緊張不安的感覺。在拍攝手法上,有好幾個鏡頭,導演把視角從飛機外通過飛機窗戶拉進或拉出,使得畫面承接很流暢,很連貫。

影片中最出彩的兩個角色我認爲是機長劉長健和乘務長畢男。機長在最危急的情況下的冷靜沉着,身負重任,心中帶着要將乘客們安全帶回地面的信念,沒有氧氣面罩時憋着氣,眼神堅定,並且能力極強,找準了雲團分散的時機,做出了準確的決定,不僅身體素質和心理狀態好,也有很好的頭腦,他是飛機上所有人的希望和支柱,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乘務長畢男,要安撫乘客,讓他們做好保護措施。她拿着話筒設備不斷的安撫乘客,強裝鎮定,最後坐下來的那一刻自己手都在抖,摸着手上的戒指,那是她心裏的寄託和希望,無論自己心裏有多害怕,都不能崩潰,要堅定的告訴乘客:“相信我們”。

人在自然面前十分渺小,飛機在幾千米的高空,遇到雷雨雲團時宛若一根細針,當飛機出現緊急狀況時,除了機組人員,地面的各個部門都在爲了這架飛機的安全降落做的努力,給予的幫助,哪怕失聯也要一直呼叫,所有人都爲它緊張着,消防醫療各種資源都時刻準備着,可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景式的模式讓我們看到了很多不瞭解的東西。

美中不足的是對於人物的刻畫不夠細緻,雖然在情節上是緊張的,但是對於人物的內心,沒有很細緻的表達,例如我們看到了機長的沉着冷靜,乘客們表面的吵吵鬧鬧和不安,如果可以再體現出他們內心的惶恐,掙扎,着重刻畫幾位乘客的內心,人物會更立體,更有靈魂。

篇三:《中國機長》觀後感

電影開場,一對候機的夫妻在和乘客聊天,他們的'四川口音讓我覺得親切,作爲四川媳婦,我自然記住了他們的對話。“我老公在拉薩的大飯店裏做主廚”,妻子驕傲地和隔壁的人炫耀着。

飛機出事後,機艙內有人哀嚎有人唸經有人默默流淚,還有暴怒着要衝進駕駛艙的壯漢,以及那對四川夫妻——開頭那段對話,“老婆,我騙了你。”就是丈夫對妻子的“真情告白”,或許是覺得人之將死,不想再隱瞞妻子,或許是因爲彼此相愛,不願分開,總之這是丈夫在危難之時,最想對妻子說的話——“我其實是去工地做飯,不是在什麼大飯店裏做廚師。”

看到這裏,我和旁邊的姑娘都不禁笑了一下,電影正播放到緊張之時,雖然知道真實的8633最終平安降落,但還是捏一把汗,彷彿自己就在那架機艙裏,正要和家人告別的時候,聽到了那句“我其實是去工地做飯”,既難過,又想笑,都什麼時候了你還說這個?

妻子看了丈夫一眼,在顛簸中給了一個意外的回答:“我其實早就曉得了。你做飯那麼難吃,哪個飯店願意請你?”請用四川口音去想象一下這句話,是不是又想哭又想笑?因爲愛你,所以我瞭解你,不去揭穿你,更知道你騙我,其實還是心疼我,我怎麼忍心責備你?

如果說在這之前,電影的氛圍是可預知的緊張,那麼看到這裏,我才真正體會到劇組的用心。這其實並不單單是一樁飛機的特情事故,更是人情最濃的時刻。

真實的8633事件之後,機長劉傳健在《開講了》節目裏,遇到一位當時的乘客,機長得知時,眼圈瞬間發紅,而女孩給了劉機長一個擁抱,謝謝他給了自己第二次生命。“我搭乘那架飛機,是要和男朋友去納木錯看星星”,她這樣介紹自己。是啊,每位乘客都有自己的故事,爲了你們的故事,他們竭盡全力平安抵達。

誰又知曉他們的故事呢?

乘務長畢男髮絲凌亂,雙眼微紅,正在安撫乘客,穩定機艙情緒,沒有人知道她同樣已經爲人妻,在登機之前或許經歷了什麼;5號位乘務員周雅文,在摔傷後竭盡全力伸出手按住餐車,並且迴應“後艙正常”,沒有人知道她即將步入婚姻殿堂並打算生一個寶寶;頂着颶風衝進駕駛艙的第二機長樑棟,沒有人知道地面上他的愛人,正忍住巨大的擔憂準備登機工作——沒有人知道她也是一名乘務長。而這架飛機上沒有機會和時間去告白的機長劉長健,正奮力穩定着飛機,在零下四十度的駕駛艙中咬着牙,送所有人平安抵達,讓他們有機會去擁抱和原諒。

其實你不知道,你的那句“我早就曉得了”,背後是誰在爲你支撐,你的故事,誰在爲你續寫。

映後有觀衆問袁泉這個角色的挑戰是什麼?她回答是極致恐懼之下要做到堅定勇敢。雖然她們也是父母,兒女,但面對着一份值得敬畏的工作,你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語都關係着一百多個生命,那種堅定、剋制、專業,對她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電影裏也一直沒有給畢男的個人生活過多的描述,只知道她或許婚姻出現了問題,因爲她撫摸着婚戒,憂愁寫在臉上。但我心裏卻牽掛着她,我想她一定會第一時間奔回家,無論何種結局,說出“分開吧”或是“我愛你”,那是脫掉乘務長制服的她,作爲妻子想要說的話。護送了你們的故事,她終於有機會續寫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