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觀後感三篇

學識都 人氣:2.24W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歡喜》觀後感三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歡喜》觀後感三篇

《小歡喜》觀後感三篇1

身爲老師,宋倩應該是最懂教育的人,爲何她的教育方式卻是如此的極端呢?我覺得這與宋倩的性格經歷不無關係。宋倩曾經是春風中學的老師,在經歷了婚姻破裂後,她爲了更好地給女兒英子陪讀,毅然辭去了工作,成爲了時間上更爲自由的金牌補習老師。從宋倩的一系列行爲,可以看出她實際上是一個很要強的人。

因爲婚姻破裂,所以宋倩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了女兒身上,同時也將所有的期望都託付在了女兒身上。她希望女兒能夠考上一個好大學,因爲她潛意識裏認爲,如果英子能考上最好的大學,那她這些年的辛苦就沒有白費,她所作的一切選擇也沒有錯。也就可以證明自己在這個破碎的家庭中是勝於丈夫的那一個。

正是因爲她這樣要強的性格,所以才導致對英子的學習、生活都管得很嚴,因爲她只許英子成功,不許失敗。身爲一個母親,她肯定也會有“望女成鳳”的想法,沒有哪一個父母會不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出人頭地。宋倩當然也是這樣的,她希望英子能夠成爲一個優秀的人,而她認爲英子成功的象徵就是:考上清華北大。

從宋倩的角度來說,作爲一個母親,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孩子好,自然是沒有錯的'。但是一味的“打壓式教育”真的好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一味的“打壓式教育”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身心傷害,降低孩子的自尊,削弱孩子的主見和自信,甚至還會引起孩子的撒謊和報復。

《小歡喜》觀後感三篇2

假期觀看了電視劇《小歡喜》,頗有感觸,但文采有限,幸有網絡劇評,與所感頗爲相似,與大家共享。

“這部劇是以高考爲主題,以家庭作爲中國基礎教育的橫切面,濃墨重燃那句老生常談:高考,不僅是孩子的高考,也是父母的高考。教育的失敗,莫過於給予、施加的初衷衍生出牴觸的本能,越是強加的,越是遭到孩子的否定和反抗。”

在我國,以前有應試教育,現在有素質教育。應試教育注重基礎能力的培養,素質教育注重創造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爲一個長在應試教育背景、活在素質教育背景的老師,感覺應該把這兩種教育背景進行重合,就像偶像劇裏的霸道總裁:既有顏值,又有才能。

“教育在不同時代和個體維度上,都同時摻雜酸甜苦辣。”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如何兼顧養育、教導和愛,古往今來一直沒有找到過完美的模式。”

現在的教育,學生負擔、家長負擔、教師負擔越來越重。自己作爲一名老師,同時也是家長,更是重上加重。回想自己上小學、中學、師範時代,家庭教育並沒有這麼突顯的重要,家長負責掙錢,孩子有能力就上學,沒能力就及早進入社會。

教育是一種修行,是多維度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只強調某一方面,是不完整的、不全面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是基礎,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前提,只有家校聯合好,才能把基礎打結實,學生步入社會才能發展的更好!

《小歡喜》觀後感三篇3

最近一段時間看《小歡喜》,看到裏面的父母們爲了孩子,千叮嚀萬囑咐,凡是一切都已考試爲先,我又瞬間回憶起我的高考。只是,我對高考這件事有代入感,對緊張的父母沒有共鳴,是因爲那是我爸媽都似乎對我是接近放養狀態,平時也根本不怎麼問。到高考一個月前的時候,我媽才稍微有點點重視,讓家裏打麻將的人不要在我隔壁房打麻將,也會晚上我回家的時候給我煮麪,讓我吃飽點。

我想我爸媽爲什麼跟這裏面的父母完全不一樣呢?按理說我們這種,更容易信奉高考改變命運這種大部分家長都認可的信條。電視劇裏海清飾演的家長童文潔說的關於高考的一番話讓我記憶尤深。

我對這段話產生了一個疑問,在故事背景設定裏,可以知道她和老公方圓也都是上了好大學的,那他們現在過的怎麼樣,兩個人都是公司裏的職員,童文潔職位是總監,方圓也是一個小領導,但是兩人也面對着中年人都會遇到的所謂中年危機。在他們自己看來,現在的日子過得也不是怎樣,那童文潔爲什麼就認爲兒子考了好大學以後,就一定比自己的父母過得好呢?

至於她蹦出的爲你好這三個字,那是千千萬萬父母在安排兒女生活時常說的語錄。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己覺得做不到,不要讓別人去做。我覺得對家長來說,即使己所欲,也不要亂施於自己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