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習慣總結

學識都 人氣:3.16W

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給人努力工作的動力,爲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總結怎麼寫纔不會流於形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習習慣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習習慣總結

學習習慣總結1

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小學教學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以外,還擔負着另一個重要的任務:即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爲此我校認真落實《昌邑市教育局關於加強小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意見》,不斷強化習慣培養,同時學校加強對學習習慣培養方面的檢查和指導,這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着不足,爲了今後的工作更上一層樓,現將在教學中採取的辦法總結如下。

一、認真學習,提高認識。

我校認真組織教師學習《棲霞市教育局關於加強小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意見》,使全體教師對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意義、內容及方法都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學校利用組織教師學習期間,將《棲霞市教育局關於加強小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意見》中的15條習慣的培養作爲15個議題供教師深入細緻的研究,然後通過討論交流達到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這樣爲我校開展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加強小學生一般性習慣的培養。

小學生一般性學習習慣的培養包括聽、說、讀、寫、算。在教學中,全體教師注重對一般性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傾聽。

從一年級開始利用口語交際課培養學生說話能力。學校加強讀書習慣的培養,學生每天利用課餘時間自由誦讀,語文教師加強指導,同時學校進行古詩文誦讀比賽。每天早晨走進校園就會聽到朗朗的讀書聲,學生或三五成羣,或集體朗讀,有聲有色,學生十分專注。通過比賽發現,有的一年級學生,能背誦一百多首古詩。

這項活動的開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作文水平,而且還受到學生家長的好評。學校特別從寫字入手,教育學生寫規範字。開展寫字比賽,學生建立寫字本,每天寫一頁,班級進行比賽。學校每週的星期五全校進行展覽比賽,對優勝班級,優秀學生表揚獎勵,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對寫字的重視。我校數學教師認真培養學生計算習慣的培養,培養學生細心計算的好習慣。

三、加強小學生現代學習習慣的培養。

小學各科課程標準中,明確把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學習態度的養成作爲教學目標來加以落實我校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同時結合豐富多彩的活動,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們善於創設問題情景以此引發學生的好奇,積極開動腦筋,勇於探索新知。通過問題情景的創設,讓學生從問題入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大膽質疑,多問幾個爲什麼。老師鼓勵學生“每天必問”,讓學生主動探索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共同探討學習內容,互相幫助,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加之教師佈置開放性、探索性、實踐性作業,這樣更加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他們積極蒐集信息,參加社會活動,提高了學生實踐能力和蒐集信息的能力。

四、改革評價方法,促進學生髮展。

新課程標準要求評價要突出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幾個方面進行評價。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給予評價和反饋,能有效地改革評價過分偏向終結性的現象,也有助於實現評價的個體化,是實現評價發展性功能的重要途徑。評價應貫穿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把評價視爲學生學習的活動,而不是遊離於學習之外的所謂客觀判斷和評定。例如在教學《科學在我們身邊》一課時,學生憑着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得出“玩具裏有科學”、“衣服裏有科學”,教師要及時給予口頭評價。“你真棒!”“你觀察的真仔細”。這樣的口頭評價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並有效地促進學生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在教學中,教師還應充分發揮評語的及時性優勢和激勵性作用,加強師生之間的聯繫,使學生能夠及時瞭解自己的進步和不足,從而改進自己的學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評價的主體,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自我評價進而學會自我反思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讓學生參與到評價中來,新課程評價不僅僅是一種對話,也是一種溝通,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對話與溝通的過程,學生把自己所學的方法應用於生活實際,這樣學生可以根據課堂上的實際情況進行自我評價。在自評的基礎上讓學生互評,使學生養成了科學評價自己和評價他人的好習慣。

學習習慣總結2

思想家培根說“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通過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完善學生的人格,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回顧這學期的實施工作,總結如下:

一、繼續完善管理

爲加強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管理,解決習慣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使習慣培養正常、在上一學期的基礎上更加完善了學習習慣培養的日常工作,我開學初就給班級幹部和小組長佈置了細緻的工作和任務,並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完善。

二、“知曉、嚴格、堅持”,確保學習習慣培養的實效性

(一)“知曉”:就是不但讓學生知曉什麼年段、什麼學科養成什麼樣的學習習慣,該怎麼做,爲什麼這樣做,做什麼。“知曉”是良好習慣養成的基礎,學生只有在知曉之後,才能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

我是以一個學習習慣的培養爲突破口,帶動整個學習習慣的培養。在舉辦小楷比賽,演講比賽,加深學生對養成好習慣的認識,提高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興趣。

(二)“嚴格”: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必須嚴格執行,嚴格訓練。首先是榜樣示範帶動訓練。要用鼓勵的方法來使學生求學。消極的制裁不會發生多大的效果,有時候不當的方法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習慣性原則是學習習慣培養的重要原則之一。從這一原則出發,我在全體同學中開展了學習習慣之星位評選活動,通過自評,班級評:“預習習慣”、“質疑習慣”,“認真作業”,在全體同學中予以表彰。他們在學習習慣養成中發揮作用,養成那些好習慣、改正那些不良習慣,自己想辦法定措施,爭當學習之星,爭創學習習慣之星。

其次是科學評價促進訓練。及時、科學、有效的評價,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可以促進學校良好風氣的形成。我們制定了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情況計劃。同時,我在課堂教學評價中,將學生學習內容,課堂教學除按常規要求評價外,考試中,將學生書寫姿勢納入學生學習成績,從而更加科學的評價能夠促進學生更好的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堅持”:學習習慣的培養是持之以恆,強化訓練的結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意志的磨練。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貴在一個“堅持”,它需要日積月累。

那麼如何讓學生的興趣,讓他們自覺的訓練呢?

首先是發培養“堅持”。我想辦法,採取一些有趣的形式活動,不斷變換形式來進行訓練。

其次,是學校氛圍培養之堅持。本學期讓學生生深切感受到對他們學習習慣的調查反饋,進一步明確了習慣養成的現狀、優勢、欠缺以及有針對性地調整下一步的培養的班級幹部也好,小組長也好,每一位學生都注意到了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性,並且通過從良好的學習習慣,由此,良好的學校風氣就逐漸形成,它必將如縷縷春風,加快學生學習使得學生在習慣養成的道路上奮勇向前,絕不懈怠。

三、注重總結與反思,形成成果,推動培養有效性

四、家班聯手,形成學習習慣培養的合力

五、存在的問題和困惑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我班學生的學習習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還有許多工作要去做。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件非常細緻、艱鉅的工作,也是一項系統工程,今後我要把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真正落到實處。

學習習慣總結3

學習習慣是指學生在長期的學習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監督的自動化行爲傾向。學習習慣有好壞之分,如:課前預習,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良好的坐姿寫姿等都是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它,學生可以輕鬆快捷地學好知識。反之,一個人如果養成書寫潦草,做題馬虎等不良的學習習慣,不僅增加學生學習的負擔,而且有損於學生的身體健康,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學家,心理學家都非常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我國當代教育家葉聖陶曾明確提出:“什麼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問題既然如此重要,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下面結合這學期的我班情況習慣,談談自己的粗淺認識。

一、從小抓起,越早越好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習慣在小學低年級就形成了,以後如果不給予特別的教育,形成的習慣很難有多大的改進,所以儘早使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重要的。學生年齡小時,習慣既容易建立,也容易鞏固,不良的學習習慣若被及時發現也易於糾正,等到不良習慣越積越多並穩固定形時,既影響良好習慣的建立,又不易糾正。如有的學生有上課不專心聽講,不按時完成作業的壞習慣,即使在老師的教誨下有了改正的決心,可往往是改了又犯,犯了又改,需要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才能徹底改掉。很多人認爲小學低年級要讓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級習慣自然就養成了是極其錯誤的,所以從小學一年級,甚至幼兒園起,就要開始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並在成長過程中逐步強化訓練,從而形成穩定的自覺行爲。

二、循序漸進,逐步發展

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一朝一夕養成,也不能統統一下子養成,它是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的逐漸形成的過程。所以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結合能力增長的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要求,使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由小到大,持續穩定地得到發展。如在小學低年級,要讓學生養成上課專心聽講,按時完成作業等簡單的切實可行的學習習慣,隨着年齡的增長,學習水平的提高,知識的不斷更新,到了小學高年級乃至中學,就要在簡單的學習習慣基礎上逐步訓練養成高級的學習習慣,如閱讀習慣,獨立思考習慣、勇於創新習慣等。那種不遵循習慣形成規律,幻想一朝一夕就養成某種高級學習習慣的想法是不切合實際的,也是極其有害的。

三、嚴格要求,密切配合

良好習慣的養成,必須依靠學生多次反覆的實踐,並且對學生來說,應主要放在課堂上進行。小學低年級學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學習習慣易產生,也易消退,所以對他們要嚴格要求,反覆訓練,直至鞏固爲止。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不能只講要求,而應結合教學實際,精心備課,細心指導,反覆訓練,認真檢查,嚴格督促,使良好習慣的養成融於課堂教學中,同時在反覆實踐和強化訓練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班級與班級之間的密切配合,步調一致,否則會降低強化效果,影響良好習慣的形成。

四、樹立榜樣,啓發自覺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家長、教師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況下形成的,所以設身處地,樹立榜樣,不僅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就是對高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要多樹立一些現實生活中的榜樣。如在班上多表揚一些上課認真聽講,作業工整,遵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學生自覺模仿,形成習慣,對學生的每一點良好行爲,教師不僅要及時給予表揚,而且要在班上營造一種良好的議論氛圍。同時家長和教師,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學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習慣傳染到孩子的身上。對高年級的學生則要給他們多講一些名人持之以恆,勤奮好學,刻苦鑽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導他們多讀一些課外書籍,從中感受良好習慣對一個人成材的重要影響,從而自覺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整體發展,互相促進

除了學習習慣外,還要養成的良好習慣有很多,如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勞動習慣等,它們都源於學生的學習、生活,它們之間具有很大的關聯性,如一個學生一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那就爲他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勞動習慣、學習習慣等到創造了條件: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粗心大意慣了的人,要在學習中養成認真細心的習慣是很難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不能單槍匹馬,孤軍作戰,不僅要與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等結合起來,還要與學校,家長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學習習慣總結4

學習習慣的重要性誰都知道。但是做到堅持不懈的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卻又是難之又難,這幾個學期我們在中心校工作方針的引領下,對於此項工作我校也做了點工作,下面我就我校的一些做法與各位領導及各兄弟學校進行商討。希望多提寶貴意見。

抓學生學習習慣培養工作我校的工作目標是從“要求制度化”到“落實規範化”再到學生“行動自覺化”。整個過程中我們分三步走:第一步 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目的在於強化教師意識調整家長觀念;第二步 全面協作、落到實處並常抓不懈;第三步 回頭看,查漏補缺並總結經驗。

學習習慣的重要性無論每一位教師或者家長都會或多或少地意識到一點,但畢竟這項工作見效慢,而且需要長期去做的。學生對老師及大人的要求當時會記得,但過一會就會忘記。其實教師也一樣的,如果把這當一項任務佈置下去的話,也許今天老師按要求去做了,明天或許還記得,但到了後天差不多就忘記了。針對這種狀況,強化老師的意識,改變家長以及學生的觀念就顯得尤爲重要了。

因此對於這項工作,一開始我們學校就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當作一項主要工作來列入學校以及教導處的計劃裏。對於教師,專門進行分年級段進行討論學習中心校下發的學習規範試行稿,人手一份去對照,哪些自己已經做到了,哪些做得還有不足的地方。對於學生尤其是一年級新生,學校就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一項,向每個學生都發了《告家長書》,並專門召開以“習慣培養的重要性”爲主題的一年級學生家長會。讓家長參與進來,形成一個合力的氛圍。

爲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工作,在管理上我校採用橫向與垂直交錯的模式。橫向-上---我們把這項工作以年級組爲單位,以年級組長爲召集人、以班主任爲第一責任人、各課任教師爲直接執行者。力求落實到每一堂課,每一個學生。比如大部分班級都中個別習慣較差的學生,如何去改正如何去幫助?我們讓每班把這些學生的名單列出來,先去找他們的優點,再去找缺點。通過平衡班老師溝通交流經驗,去感化去努力逐步去改變。又如在某個班級中肯定是班主任老師上課的紀律及規範做得相對好些,個別功課的紀律等方面可能會差些。一有這種現象,我們採取班主任進班聽課措施。監督、管理、促進一舉多得。垂直上----我校以學科組爲單位,在平常的校本教研中尤其是校級公開課,我們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爲一項重要的評價標準,時時刻刻提醒每一位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學習習慣。堅持不懈去做。同時還通過國旗下講話、紅領巾廣播臺等渠道對學生進行教育。

在這項工作的推進過程中,去年10月份,進行自查,每位教師都寫出了自查報告並上交教導處。11月初,學校對各年級進行一次規範檢查,並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反饋糾正。在每週的週會佈置教學工作中,強調培養學習習慣規範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

這項工作從佈置到展開已經一年多了,現在回過頭來看,我們還有許多值得欣慰的地方,如:今年的一年級做得不錯,整體不亞於其他任何一個年級段,也冒出許多先進個人,學校也藉此來樹立典型。。。等等。當然也有不足的地方存在,比如:一些高年級學生形成了不良的習慣,但改變的過程確實既困難又收效甚微。又如學校在抓習慣規範上,在中心校組織檢查這階段,所有教師抓得比較緊,現階段明顯鬆懈許多。或許這也與我們自身有關吧!但無論怎麼樣,做這項工作確實是任重道遠的。

回浦實驗小學教導處

20xx-5-4

學習習慣總結5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在葉聖陶看來,人要是各種好習慣都養成了,我們的教育目的就達到了。然而,現實中的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不端正的情況仍很突出,要想讓學生有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必須從學生入學開始抓起。爲此,由我校語文教研組承擔,向省教育研究所申報了《七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省級研究課題,一學期結束,將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我校《七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課題組從九月份開題以來,在不同層次的學生羣體中做了有關學習習慣的調研:學習優秀者百分之百地具有這樣或那樣的良好學習習慣;而學習困難者除了少數是智力因數以外,多數人從小就沒有養成好習慣。通過課題實驗和探索,我們發現:學習成績的取得,一是取決於教師的講解、引導,二是取決於自身的學習方法。養成教育正是教育學生從小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得當的學習方法。方法得當,事半功倍,方法不當,緣木求魚。抓養成教育,培養和掌握得當的學習方法不但不會影響學習成績,反而是提高學習成績的必由之路。

通過課題實驗,我們認爲:良好的學習習慣可分爲兩個層面,一是基本的學習習慣,二是更高層次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除了靠培養訓練,更多還是靠教師平日言行潛移默化的影響。本階段是課題開展的開始階段,重點對七年級學生“基本的學習習慣”進行了研究。良好的基本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學生進行正常學習的基本保證,也是良好的高層次的學習習慣的基礎,因此,要高度重視良好的基本學習習慣的養成。

一、傾聽的習慣

認真傾聽他人的講話既是獲得外界信息的重要來源,又是一個人舉止文明禮貌的體現。遺憾的是我們有些孩子不懂得認真去聽別人的講話,表現在課堂上不能專心聽教師講解,經常走神;小組討論,不會聽其他同學的發言;自己講話時旁若無人,大聲喧譁,別人講話時聽不進去;不會與人聊天,與別人談話時常常表現出心不在焉的態度。這些都是不好的習慣,必須給予修正。

七年級生剛進入初中,好奇心強、喜歡多動、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這是孩子們的年齡特點所決定的,而專心聽講是孩子們接受信息、吸取知識、學好知識的基本保證。如何才能使孩子們養成專心聽講的習慣呢?我校課題組通過對比發現:首先,教師講課應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吸引孩子們,讓孩子們產生“非聽不可”的心理趨向,他們就會久而久之養成愛聽講、想聽講、會聽講的習慣。爲了提升教師的教學藝術,我校的語文教研組開展了相關的理論學習活動,以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提升教學理念,通過現場抽籤說課、上課,進行評比,評選出的學科帶頭人,每學期給教師們上一至二次示範課;而且每週由校領導帶頭深入課堂聽課,聽課的同時,利用週四的下午,分學科評課,及時教研把聽課、評課落到實處。

其次,要養成傾聽的習慣,還應加強聽的訓練。第一,先讓學生聽懂。我們要求教師們在課堂上不論是老師講或學生髮言,教師都要適時追問一句:“剛纔,**講的聽懂了嗎?你能把他講話的意思或提的問題給大家再說說嗎?第二,要求傾聽別人發言時,雙目要注視對方。第三,教師講話不要嗦重複,用教師講話“不嗦,不重複”的好習慣去養成學生聽話“專注、認真、不走神”的好習慣。第四,要求孩子們做到的,教師首先帶頭做到。爲了促進教師們做到這些,我校制定了《課堂評價標準》,把以上內容納入《標準》中,通過週二的聽、評課,不斷強化教師的“養成”意識。

二、認真做事的習慣。

孩子們從小養成做事認真的好習慣將受益終生。在我校的家長聯誼活動中,常聽家長們說:“我的孩子很聰明,就是粗心馬虎,不是抄錯數,就是計算粗心,每次考試成績上不去,都是丟了不該丟的冤枉分”。七年級生家長這樣說,初中生、高中生乃至大學生的家長還是這樣說。“粗心馬虎”像個頑症,若不及時治癒,會伴隨孩子的一生。我校課題,經過半年的實驗發現,培養孩子認真做事的習慣表現在學習上,應注重:

1、培養學生認真書寫的習慣。

寫字潦草是孩子們的`通病,爲了克服這個毛病,一是教師的示範作用,我們要求教師力求把字寫得工整、美觀。二是對學生的書寫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正確、整潔、美觀。三是適度評價。現在,我校每個學生的作業本上,每次作業都會有兩個評價等級:一個是書寫,一個是成績。四是每月以班爲單位開展一次“作業展覽”。

2、培養認真審題的習慣。

3.培養學生關於整理總結的好習慣。

有的人學知識很有條理,好像把東西擺放得井井有條,需要什麼,一找就找到了,有的人學知識雜亂無章,好像家裏的東西亂堆亂放一樣,需要什麼翻箱倒櫃找不到,只好再到商店裏買新的用,學習也是如此。教師應該關注孩子們關於整理和總結的習慣。每個月,我們的校本教研都會定期分學科開展一次“關於如何培養學生關於整理和總結習慣的經驗交流”。

(二)讓學習習慣賦於時代特色。

從未來社會對人才要求的這個角度來看,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要體現時代的特色,體現着既傳統又現代的哲理特色,這是更高層次的學習習慣。爲了促進學生在未來社會中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合作,學會做事,必須養成具有時代特色的好習慣。1.培養學生查找資料,收集信息的習慣。未來社會是信息社會,在信息社會中一個人不會收集信息,處理信息是一件十分尷尬的事情。爲了孩子們的生存和發展,在七年級教學中應該培養查找資料,及時收集信息的好習慣。在這半年的“信息技術與七年級課程整合”的實驗中,我們發現,在收集信息、查找資料的活動中孩子們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所以,只要教師有意識去引導和培養,查找資料、收集信息的良好習慣一定會逐步形成。2.培養質疑問難的學習習慣。

質疑問難就是敢於大膽地提出問題,大膽的懷疑,大膽的批判,這正是21世紀人才所需要的。通過學習《建構主義的教學觀》,我們的老師已經認識到:孩子們走進教室,並非從零開始,他們在不同的生活背景下,帶着各自不同的疑問走進教室,教師必須爲孩子們的“疑”的釋放創設空間,讓他們自由地發問,大膽的懷疑、猜想、批判。我們通常是這樣做的:講新課時,讓孩子們先說話,先提問題,先質疑;新課進行中,孩子們可以隨時提問,隨時質疑;新課結束時,還要請孩子們再說話,再提問。我們相信,久而久之,就會養成學生關於質疑問難的好習慣。

另外,注意及時鼓勵孩子們這種大膽的質疑問難的精神。質疑問難習慣的培養,爲學生思維的深入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的這種好習慣也是時代對教育的呼喚。3.培養合作學習的習慣。

新世紀的人們越來越清楚地看到世界全球化、國際化的發展趨勢,時代呼喚人們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教師要爲學生創設合作學習的情境。我們是這樣做到:課堂學習中,教師爲學生提供更多的交流、討論的機會,使他們在合作中學習中學會傾聽與採納。現在,在實小課堂上,常常會出現這樣一道風景,孩子們四、五個圍在一起,或共同探討,或合作實驗

4.培養“高效率做事情”的習慣。要想讓孩子們抓緊時間做事情,我們教師就首先要做到課堂教學的高效率,一是教學內容不無效重複,二是語言不嗦,三是切忌借題發揮,四是守時,不推延下課時間,準時上課不遲到,使學生感受到學就踏踏實實地學,玩就痛痛快快地玩。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習,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孩子們“珍惜時間,充分利用時間,高效率做事情”的好習慣必然會逐步形成

有一位專家曾言:“教育就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內化爲個人習慣的東西就是素質”。孩子們從小養成的良好習慣將伴隨他們漫長的一生,時時刻刻都在起着作用,爲了孩子們終身可持續發展,我們將在教育訓練的方法、途徑等方面不斷開拓與創新。

學習習慣總結6

小學升入初中後,由於初中學科增多,知識面拓寬,難度加大,很多學生小學時能考高分,升初中後成績卻不理想,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以數學的學習爲例,成都七中實驗學校老師鄒玉美告訴記者,小學生學數學大致有三種類型:1、記憶型:大量做題,考試時靠記憶解題,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訓練和提升。進初中後很快就出現學習困難。2、模仿型:模仿老師講的例題和做過的練習題,學習很累,事倍功半,成績自然不理想。3、思維型:這種學生做通做透一道題,學會一片題。考試時活用知識解題,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這樣既能適應初中的學習,又能輕鬆考高分。

由此可知,小學升入初中後,不能再用記憶、模仿的思維方式學習,必須轉變學習習慣,這就需要培養四大能力:1、培養學生的視覺和知覺功能。諸如“長短、點、線、面、方向、角度”這些體現着“數與形”的概念,學生通過辨識實際的物體,慢慢體驗到它們“數量與形式”的不同,並學會以數學符號來表示它們。2、培養學生對數學語言的理解能力。首先應提高他們的文字閱讀能力,其次是培養他們對“數與符號”的理解力,家長或老師應實施針對性的補救。3、提升孩子對數學材料的概括能力,家長要培養孩子對語言文字材料、對數字、對圖形的概括與推理能力。4、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對“數或符號”的運算操作能力,是數學學習所必須具備的一項重要技能。

最後,鄒老師提醒家長和學生們,學好初中數學必須要掌握的學習方法:1、深入知識的本質,瞭解知識的聯繫和規律,做到融會貫通;2、做題時要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多題歸一,通過做題學會總結,要善於發現規律,總結規律;3、主動學習,超前思維。對於書本的例題,在老師未講之前提前思考,在老師講時與之對比,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學習習慣總結7

爲了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主動探究能力,我在同組指導下,通過研究、實驗,初步取得了一些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嚴格要求,務實開展。

自我申報“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研究”課題立項後,爲保證課題研究能在科學有序的工作狀態下順利開展,我制定了課題研究的管理細則。要求做到“三必須”:必須隨時聽課,瞭解實驗的狀況;必須加強學習,用科學理論指導實踐;必須準時參加每月兩次的課題小組學習活動。在期中、期末分別進行一次初評和總評,及時交流。加強自身理論的學習,做實驗記錄,每學期上一節實驗彙報課,寫一份實驗論文或實驗心得體會、教學反思等,做到邊實踐邊學習邊總結。

二、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科研水平。

要想順利的實施本課題,我清楚的認識到必須轉變教師“角色”意識。營造寬鬆、和諧、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在改革教育同時,必須從居高臨下的主宰課堂的局面中解放出來,淡化自己的權威意識,增強自己的服務意識。我非常明確:要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合作、愉悅和融洽的學習環境,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表現空間”,讓學生積極思維,任意表達,敢於標新立異。

三、積極探索教學環節的最佳方案,突出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有效途徑

首先,從的實驗研究課中,我不難看出學生被教師牽着走的現象明顯少了,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多了。每節課的教學都力求做到:先嚐試後講解,先猜想再驗證,先獨立思考,再小組合作交流。例如:《長方體的面積》一課的教學,讓學生先試着爲長方體做個漂亮的外衣,再想一想如何用簡捷的辦法計算出它的用料(即如何計算長方體面積),再引導學生自己獨立思考,發表個人見解後,再小組合作交流,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渠道,創設出了五種之多的計算方法。這樣設計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我獲取信息的能力,爲自主發展打下了基礎。

爲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把課堂教學作爲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爲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緊扣新課程標準。在有限的時間裏吃透教材,撰寫教案,定搞,根據本班學生情況說課、主講、自評;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公開輪講,反覆聽評,從研、講、聽、評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提倡自主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成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與參與者。”這一觀念的確立,灌輸的市場就大大削弱。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學中有發現,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穫,這說明:設計學生主動探究的過程是探究性學習的新的空間、載體和途徑。實踐表明,這種分合協作的備課方式,既照顧到各班實際情況,又有利於教師之間的優勢互補,從而整體提高備課水平,課前精心備課,撰寫教案,實施以後趁記憶猶新,回顧、反思寫下自己執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是教師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吸取,對今後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評是十分有用。

其次,從教學形式上,重視小組合作研討的學習方式。要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必須積極探索班級和小組、個人多種方法相結合的組織形式,採用加強小組合作研討學習的方式。本課題採用小組合作研討的形式進行教學,一是: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二是:可以讓學生嘗試發現,體驗到創造的過程,三是:學生在小組交流中全班交流過程,可以相互學習,相互借鑑,逐步完成對知識的認識,有時還會受同學的啓發,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從學生已有知識水平出發,爲學生提供了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便於學生髮現規律的探索性材料,給了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和探索的空間。讓學生通過自身智力活動的內化這一特殊的認識活動去體驗數學、感悟數學、領會數學。

四、營造濃厚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氛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自主合作探究本是學生髮自內心的客觀需要。兒童好問便是這方面最有力的佐證。在實驗研究過程中,只有營造濃厚的自主學習氛圍,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起學習需要,學生才能真正去調動自身的學習潛能,進行探究學習,也唯有如此,課題研究才能實現實質性進展。在具體的實施中,通過正面引導、樹立榜樣等手段給予落實。我要做到:

1、尊重、熱愛、信任每位學生,讓每位學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和關注的;充分發揚教學民主,以平等和藹的態度對待學生,特別是對學困生,應更多一份關懷。尊重學生,關愛學生,信任學生,才能使學生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開掘出創新的潛質。

2、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3、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引導全體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做到凡是學生能解決的堅決讓學生解決,凡是學生能獨立發現的教師絕不暗示,多給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機會。

4、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即指導學生怎樣當學習的主人,怎樣當好學習的主人。引導學生尋找學習的需要,激發學習的內驅力,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引導學生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清楚學習的內容和學習的深度;引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步驟;引導學生探索適合於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掌握學習的規律;引導學生自我評價,使學生及時瞭解學習的結果;引導學生總結過去,使學生學會不斷調整自我、超越自我。

五、開展課外活動,培養自主、創新、實踐能力

廣泛開展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也是落實自主創新實驗的途徑。在實踐中,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認真分析,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獨立解決問題,這實質上就是創新。爲了實現“合格+特長”的培養目標,我們根據學生身心發育特點,尊重學生愛好,保護興趣,發揮特長,循循善誘,分類指導,協調發展。課外活動開展分思想教育、興趣愛好、科技文化、藝術、體育等五大類,並建立相應的興趣實踐活動小組,努力創造條件,使廣大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交往,學會做人,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寓興趣培養於課外活動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針對小學生好奇好動的心理特點,廣泛地開展了集知識性、靈活性、趣味性於一體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熱情、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勤學、會學,有創造性地學,進而達到“以學爲樂”的最高境界。

2、寓能力培養於課外活動中:廣泛開展課外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素質,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實踐證明,通過組織學生參加這些培訓,可以鍛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培養其對學習一絲不苟的精神,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對學生的學習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

3、寓創新培養於社會實踐中:根據教學的需要,我們除組織學生走向實驗室、圖書館、運動場,使學生擴大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增進了身心健康;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增長了學生才幹,培養了勞動習慣,增強了社會責任感;拓開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展示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六、課題研究的成果

在近段的實驗中,我們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培養了學生自主創新能力。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創新能力得到提高,在學校組織的統考中,尤其是有關創新能力的命題,我班學生答的準確,有創新。

2、提高了參研教師的素質。近段的實驗探索,也使我校教師自覺地加強學習,提高了理論水平、業務水平和科研能力,對於學校教師隊伍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七、存在與急需解決的問題

雖然我在實驗中取得了點滴成績,但由於實驗時間不長,在以後的實驗中我們還有許多解決的問題:

1、如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未得到徹底改變,因而只重視教法,不講學法,更缺乏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的方法,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心理壓力過大,嚴重阻礙了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

2、在繁重地教學任務壓力下,沒有用心認真考慮課題研究這項工作,更重要的原因是思想認識不到位,思想觀念更新不好,懶於思考,積極性不高,處於被動的地位,缺乏主動探索的精神。

學習習慣總結8

我們五年級級部認真落實學期初制定的學生學習習慣培養工作計劃,依照工作目標的要求,在教務處的工作部署與指導下,組織全體五年級教師建立並完善了學生學習習慣培養制度,形成了有效的工作機制,保障習慣養成工作順利。在工作實施過程中,各位教師積累了大量的學習習慣培養的好做法和寶貴經驗,爲進上步開展工作打下了基礎。在學習習慣培養過程中,學生的逐漸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

一、主要工作:

1、遵循教育規律,展開養成教育。

(1)規範常規制度,強化學生遵紀守規意識,是養成教育的前提保障。

(2)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發揮樹立榜樣的力量。

2、重視實踐,規範養成教育。

教育無小事,事事在育人。尤其是學生行爲習慣的問題、要從行爲出着眼。班主任老師如果發現了學生什麼不好的苗頭,就要及時制止,及時教育。五年級學生面臨升學考試,有時就會有我們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現,所以要持之以恆,要通過反覆抓,抓反覆,真正實現學生錯誤認識向正確認識的轉化,再由正確認識向正確行爲、良好習慣的轉化。

3、進行考評,鞏固養成教育。

養成教育貴在主動發展。學校德育工作,按照德育計劃,每月制定一個主題,如開展“爭當合格小公民”、“創先爭優爭當四星少年”、“撿起一片廢紙,留下一種美德”、“小手牽大手,共創美麗園”等活動,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道德、選擇行爲、進行自我批評與合作競爭,從而自覺遵守規範。

4、家校配合,促進養成教育

“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教師。”家庭是學生接受教育最早、時間最長的場所,所以家校合作關係的建立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學校每學期在期中考試後,召開規模較大的家長會,下發邀請函邀請家長到校召開家長會。家長會不是單純的開開會,坐着聽。而是制定活動安排,使活動有序進行。利用課堂開放日活動,讓家長和孩子一起聽課,看看我校的師資配備,還有在教師的引導下家長參觀學校的各室,看看學校的硬件設施配套,還有就是學校領導、教師與家長座談,瞭解家長的意願,認真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從中讓家長感受到學校的科學化管理,學校也在活動中找到不足。通過參加家長會,督促家長從自身做起,配合學校共同抓好對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形成合力的局面。

二、取得成績:

經一個學期的培養,主要成績如下:

1、各個班級中的大部分學生課前做到學習用品都準備好,並且有預習或者複習的好習慣。

2、各個班級的大部分學生課中聽講能夠做到眼到、手到,緊緊跟上老師的講課進度,做到專心聽講,養成聽記的好習慣。

3、各個班級的大部分學生都能做到課後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4、各個班級的大部分學生都能夠做到對書本、文具、書包、課桌椅等合理的管理,養成整潔、整齊歸類的好習慣。

5、各個班級大部分學生能夠養成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品質。

6、每個班級在班級中開展了寫字比賽、正規作業展評活動,並且在級部、在學校也開展了正規作業展評活動。評出了規範書寫的小明星。就這樣一個學期下來,班裏的大部分學生都能寫一手乾淨漂亮的字。

三、存在的問題

經過一個學期開展學習習慣培養工作,我們認爲學生在幾下幾個方面的學習習慣培養存在問題。

1.學生在傾聽習慣、閱讀習慣、規範書寫習慣雖有了長足的進步,但總體達到率不高,均未達到學校預期的達到率85%。需進一步加強培養,創新培養方面,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堅持恆、常的監控與管理,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2.部分教師進行培養工作方法單一、低效。

在今後工作中加強實驗教師交流,利用網絡建立論壇,定期組織討論與交流,共享資源與學習習慣培養方法,提高教師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指導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水平。

四、整改措施: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樹立典型,帶動整體

對班級中寫字好的同學大力進行表揚,一方面使他們更加嚴格要求自己,表現更出色。另一方面在學生中樹立起學習的榜樣,讓這些學生去影響、帶動其他學生共同進步。

2、加強家校之間的聯繫,共同促進孩子行爲習慣的養成。

3、加強各學科教師對學生良好習慣的指導。

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並不是班主任一個人能夠完成的,需要各學科老師的通力合作,嚴格要求,規範指導,共同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根據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良好學習習慣養成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貴在堅持,持之以恆。今後如何將活動與行爲習慣養成教育更好結合,這將是學校今後努力的方向。

學習習慣總結9

一、學習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

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是進行新課改和紮實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培養自學能力、提高自身素質的有效方式。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將使學生受益終生。

二、我班的具體做法

我班以班級爲單位,以班主任爲中心,以任課教師爲主,抓住本班學生習慣養成教育中的不足及客觀問題,積極引導學生持之以恆,直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任課老師適時在班級中開展有關能督促學習習慣養成的活動。如:比一比誰的坐姿好,評一評誰的作業整潔等,以促使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2、通過晨會、班會、黑板報、宣傳欄等宣傳載體,營造濃厚的活動氛圍。我充分利用週一班會課,對出現的各種情況進行總結,並提出本週具體要求和檢查重點。

3、總結評比,鼓勵先進。活動結束後,各小組總結每次活動的情況,評比出小組先進個人或進步個人,並通過班會、宣傳欄對先進或進步個人進行表彰獎勵。

三、取得的可喜成效

通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同學們的學習習慣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觀,體現如下:

(一)、課前準備的習慣:

1、大多數同學已經學會應用查閱工具書或有關資料進行學習,並把不懂的問題做好標記,以便課上有重點地去聽、去學、去練。

2、同學們對學習用品已懂得珍惜、保護,並做到小心使用,不亂扔、不故意損壞。

3、每一位同學已學會根據課程表進行準備好下一堂課的學習用品。書放在桌子的兩側角上,草稿本、作業本等放在書下,筆盒與書成直角,桌面無其餘雜物。

4、預備鈴聲響後,同學們立刻就座位上坐好,調整好心緒,集中注意力,進入上課狀態。

(二)、專心課堂的習慣:

1、上課時,大多數同學都做到專心聽講,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自覺遵守上課的紀律。插嘴、做小動作的同學少了,同學們都做到了發言先舉手,不隨便離開座位,情緒飽滿,精力集中。

2、讀寫時,大多數同學做到“三個一”:即“眼距書一尺,胸距桌一拳,手距筆尖一寸”,讀寫姿勢端正,脊柱正直,不聳肩,不歪頭,不伏在桌子上,兩足着地。3、大部分同學已經做到在聽取別人講話時眼睛看着對方,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講話,對別人的發言作內心評價,並時時配合以點頭、微笑等表情,讓講話人自始至終都感覺到對方在專心聽他講話。

4、大多數同學做到上課嚴肅認真、多思善問,有什麼不懂的都能大膽地提出來。

5、越來越多的同學敢於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並有理有據地闡明自己的觀點。

6、同學們學會了團結協作,都能主動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並積極與小組隊員合作研討。

7、同學們學會了用自己的腦子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聽,用自己的嘴說,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

8、大多數同學學會了上課做筆記的方法,筆記規範、清晰,善抓要點。課上能適當在書旁記下重點,課後及時補充。

(三)、認真作業的習慣:

1、幾乎所有同學能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和自己選做的作業,做到認真思考,認真書寫,一絲不苟,對作業中出現的問題,能認真尋找解決的方法。作業錯了,能及時改正過來。

2、大多數同學能保持作業整潔:寫作業前檢查手、桌子是否乾淨,作業時做到不借東西,安靜作業不擡頭。書寫姿勢也很規範:能將筆按要求握好,身子坐直,胸離桌面一拳,頭正、肩平、臂開、足安,並逐漸做到了姿勢不對不寫字,擺好姿勢再寫字。很多同學寫的字筆畫清楚,不塗改,一筆成型。同學們都能保持作業本不卷角,發現作業本上有錯誤,及時看清正確答案,並認真訂正不延遲。

3、同學們學會了欣賞別人的好作業,並以之爲榜樣進行學習。

4、大部分同學對不懂的問題能及時大膽請教老師或同學,不恥下問,直到弄懂爲止。

(四)、勤於閱讀的習慣:

1、很多同學在學習中遇到不懂的,能做到隨時查閱字典等工具書,直到看懂爲止。

2、在平時閱讀時,大多數同學已經養成了隨時圈點,批註的習慣,寫下自己的想法感受或疑問處。

3、很多同學把課外書帶在身邊,在閒暇時認真閱讀,邊讀邊思考,吸收知識,已經養成每天閱讀不少於15~30分鐘的習慣。

學習習慣總結10

曾聽過這樣一句教育名言:好習慣是學生的第一成績。的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將使他們受益終身。其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尤爲重要,如何培養這一習慣呢?我覺得應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明確聽講要求選擇雙手平放在桌面,身子坐直這種同學們喜歡的坐姿統一要求全班。

同時做到“眼明耳聰腦靈”——眼睛要盯着老師或黑板,看老師的表情或板書內容,耳朵聽老師講課,頭腦思考所講的內容,思路應與老師的同步。無規矩不成方圓,只有明確要求,才能提醒孩子自己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中,避免孩子邊聽邊玩。

二、創設教學情境利用學生喜歡的遊戲、競賽活動來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引導學生認真聽老師講課,聽別人發言。

如:開火車遊戲,競賽活動,使學生投入到喜歡的遊戲中,從而培養他們的注意力。尤其是開火車遊戲,如果孩子不專心聽,就無法快速和準確的回答,這樣就使得不專心的學生強迫自己集中精神,認真傾聽。

三、變化課堂節奏課堂上不斷變化課堂的節奏和頻率,關注每位學生,讓學生找不到機會也沒有時間去開小差。

例如:在教學中突然問:“剛纔我提出了什麼問題?”“他剛纔是怎麼說的?”“你噹噹小老師評價一下他說得對嗎?”或者教師故意讀錯課文,寫錯生字,讓學生主動發現錯誤,並幫老師改錯。長時間這樣訓練,在學生不得不聽、不知不覺中逐漸養成專心聽講的好習慣。

四、發揮榜樣力量由於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

他們專注的時間很短,因此教師要設計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另外還要將注意力強的孩子作爲學生的榜樣,有了榜樣,孩子就有學習的目標,會主動規範自己的行爲。

五、及時檢查效果一堂新課。

總要認識一些新知識、瞭解一些新方法、掌握一些新技巧,教師要告訴孩子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課堂快結束時教師及時檢查聽課效果,並對上課專心的孩子及時獎勵,讓個別帶動全班,逐漸養成專心聽講的好習慣。

我發現孩子寫作業粗心的毛病也非常普遍,出現這樣的問題原因很多,但是最根本原因的就是注意力不集中,手、眼不協調,所以小學生經常出現看錯題目,漏題,寫錯等等粗心現象。

面對這種現象家長和老師不要強化“粗心”,輕易給孩子貼上“粗心”的標籤,而是:

1、強化基本功不爲錯誤找藉口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學得紮實些。有的同學平時忽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和訓練,以爲它們是“小兒科”,沒多大意思,因而掌握得不透徹不紮實不熟練不靈活,甚至似是而非,一旦需要多種知識的綜合應用,理解就模糊起來,不知道怎樣綜合運用,往往出現這樣那樣的錯誤。這些同學往往稍加指點,就恍然大悟,懊悔不迭,怨自己太粗心。針對這種情況,就要加強雙基訓練。要知道最容易的往往是最難的,也最容易出錯的。只有基礎牢固,才能舉一反三,運用自如,不讓“粗心”乘虛而入。

2、養成做事後認真檢查的習慣做完作業後,認真檢查一下有沒有錯別字,覈對有沒有抄錯或寫錯數字,家長再複查,指出問題的所在,並教會孩子總結的方法。儘量自己養成檢查的習慣,讓孩子保留每次的試卷,將錯題打上醒目的標記,註明錯誤原因,也可以建一本錯題集,引導孩子建立一個錯題記錄,反思錯誤原因。

3、從細節中培養細心嚴謹的態度要一絲不苟地做好生活和學習中的每一件事的習慣,生活作風和學風是可以互相影響的。例如上學之前檢查一下上課要用的書本有沒有帶齊,有條理的安排自己的生活,整理自己的物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磨練磨練性格,同時還要持之以恆,這樣才能出現效果,否則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就無效果可言了。

總之粗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每個孩子可能不同,而糾正孩子的粗心,是一件細緻的、艱難的、經常反覆的工作,作爲家長和老師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耐心,不可急躁,更不可以責罵,不要期望一蹴而就。要教給孩子方法,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克服缺點。

學習習慣總結11

很多同學都覺得學習很痛苦,但實際上如果能有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就相當於邁出了一小步,它可以逐漸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日積月累,在學習中感受到興趣後,就可以邁出一大步。今天我來向大家介紹自己的一些學習習慣,供大家參考:

1.主動學習的習慣

在別人不督促的情況下,要能主動學習,而且一學習就要求自己立刻進入狀態,投入其中,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幹其他事或想其他事,比如邊學習邊聽音樂,這段時間聽音樂不能放鬆神經,只會適得其反。如果能長久地專心於學習,成績定會提高。

2.及時完成學習任務的習慣

對於老師佈置的任務,要即時完成,這一點很重要,它相當於一個基本的學習起點,切忌似懂非懂,而且對於訂正不能得過且過,必須充分理解,最好再做一遍。

3.上課記筆記的習慣

在專心聽講的同時,要動筆做簡單記錄或記號。這樣做既方便自己複習,也可以記住更多要點。但有時一節課不需要都去記筆記,更多的是需要理解、吸收老師講的內容。

另外,我要告訴大家,在學習方面必須循序漸進。學習任何知識,必須注重基本訓練,要一步一個腳印,由易到難,紮紮實實地練好基本功,切忌好高騖遠,前面的內容沒有學得十分透徹,就急着去學習後面的知識;基本的習題沒有做好,就一味去鑽偏題、難題。這是十分有害的。

在背誦方面,也是一樣,不能死記硬背,最好是在對詩詞、古文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這樣不僅不容易忘記,還不會出錯。

最後,我要告訴大家,在學習一樣東西時,保持自我情緒的良好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自己的周圍營造一個十分輕鬆的氛圍,學習就會感到很輕鬆,學的也很快。

學習習慣總結12

一、教學生會聽課,養成積極動腦的習慣。

首先要重點培養學生積極動腦,認真聽講的習慣,使學生做到:會聽,會看,會想,會說。

會聽:聽要入耳,如果聽而不聞,等於沒聽。學生聽講時要邊聽邊想邊記憶,抓住要點。不僅要聽老師的講解,還要認真聽同學們的發言,要能聽出別人發言中的問題。

會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觀察習慣,首先要給學生觀察權,不要讓老師好心的“講”取代學生的“看”。凡是學生能夠通過看就能掌握的東西,教師一定要少講或不講,同時,在看時注意要集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看。

會想:首先要肯想,老師每提一問,學生人人都必須立即思考,立刻去想,準備回答。即使不回答或答不上來,也要把問題重述一遍,說出自己是怎麼想的,想到哪兒去了,老師要有的放矢的進行點拔,使學生接着去想,同時,要對學生及時評價,答得對的學生要給予鼓勵。

會說:聽、看、想都要通過“說”這一關來點破,語言是思維的結果,要說就得去想,想的出,就認真聽,仔細看,抓住會說,能促進前者三會。

我的做法是:第一,訓練學生大聲發言,並要看誰的聲音最響亮,看誰發言最有氣魄,最有精神,要求每個學生的“發言、聲音”達到合格。第二、經常讓學生說想法。說想法,就是讓學生說出自己思維的過程。課堂上要讓每個學生說出自己“想法”的機會,可以單獨說也可以三兩人互相說,還可以分組說。總之,人人必須有說的機會,同時,學生傳說的,教師切莫代言。第三、要求學生會用語言進行表達;課堂上要求學生用簡明準確的語言,來完整的回答問題。第四、要給學困生的發言權,學困生在課堂上一般都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不善於觀察,不會聽,不會想,也不會善於思考,所以自然就不會說了,所以教師總是要給他們的機會,讓他們說,說錯了不要緊,教師給予糾正。

二、教會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要讓學生會思考:首先要讓學生懂得什麼是獨立思考,要讓學生在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推理的過程中,掌握思考的方法。學生只有體味到思考的樂趣後,纔會用心的去思考。

在教學過程中,我做到四點:

第一、激發學生思考的慾望,明確思考的目標。

第二、留給學生寬裕的思考時間。

第三、爲學生提供思考的依據。第四、及時組織,多次交流,只有獨立思考。才能產生見解。有見解就有交流的願望,有交流就可以激起新的思考。在交流中,學生思維得到全面的訓練,思思考的能力也隨之而提高,學生有思考的興趣,就會逐漸形成思考的習慣。

三、教會學生審題,養成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審題是正確解題的關鍵,學生在解題中出現的諸多問題或錯誤,往往並非缺少必要的知識,而是缺少必要的習慣和審題技能。要提高作業的正確率,必須下功夫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每次測驗或試卷分析,教師都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堅持不懈地引導學生練習審題,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學會審題的方法,養成審題的習慣。

學生在解題時,書寫要認真,卷面要整潔、格式要規範,使學生養成認真仔細的習慣。

解題時,每做一題要檢驗,做到一步一回“頭”,爭取一次成功,防止無效勞動。

培養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的指導和訓練,佈置家庭作業要少而精,對學生解題訓練要求要高。由於少學生感到不難,不難,就樂於動腦並認真去完成。這樣有利於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也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總之,學習習慣和學習的能力,只能在教學中形成和發展。因此,教師要及時更新教育觀念,加快教改步伐,選擇最能發揮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教會他們正確的學習和思考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久而久之,學生不但學會知識,而重要的學會了學知識,做學習的主人。

學習習慣總結13

從培養學生良好書寫習慣入手,加大對學生規範化書寫的力度。現總結如下:

一、端正學生的書寫態度。

許多學生寫不好字,往往是因爲沒有專心寫而造成的。從孩子平日裏的作業和練習我們可以看到,多數學生的字寫的潦草、凌亂、無形。從字裏我們便可以感覺到他們在寫字的時候心是雜亂的,不能做到靜心靜氣。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規範的寫字習慣,寫字態度不端正,起筆便潦潦草草。對於今後字體的形成具有極壞的影響。在指導孩子寫字方面,我們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而,我們首先幫助學生端正寫字態度。在指導學生寫字時,我儘量爲學生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不輕易地打擾他們,就連巡視時都要放輕腳步,使學生在安靜的環境中養成一心一意寫字的好習慣,這對學生將來的學習來說也有着很大的幫助,並能夠把這種好習慣遷移到學習其他方面。

二、朗讀英語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內容之一。

“說”英語與“讀”英語有相通之處,關係密切,兩者相輔相成。學生朗讀英語好與差,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示範。這是給學生"先入爲主"的朗讀音調印象。因此,我在教課的時候十分注重範讀和領讀。授課前,我都是先自身整音,儘量與標準音帶取得一致。以後還可指導學生在課文上標音調符號。一般來說,新課的時候,我從不找學生領讀課文,以免一個錯,錯一片,給糾正增添麻煩。在朗讀語言材料時,我要求學生切勿操之過急,拿來便朗讀,要先通閱,瞭解內容,理解含義,揣摩音調,然後再朗讀。這樣,朗讀效果好。

有些學生在朗讀時漫不經心,不是看着一句句朗讀,而是滑句,一古腦兒讀完,存在"假讀"現象。有的朗讀時語速、節奏掌握不好,過慢、拖沓,一字字頓着讀,或是過快,發音不到位,無停頓,混着讀。特在集體朗讀時,伴有拖音明顯,奏較差,語速偏慢等現象。爲此,教師要對症下藥,變換教法,隨時糾正學生朗讀的不良傾向,刻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讀的習慣。

三、提高學生書寫速度,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小學生隨着年級的升高,作業量明顯增多,有些學生的書寫速度問題逐漸暴露出來,作爲老師也十分傷神。五年級的學生也出現這樣的情況:每天做作業寫得最慢的總是學困生那幾個人,做作業寫得最快的也是學習成績比較好的那些人,慢的和快的書寫速度竟相差兩三倍,一次課堂作業快的學生僅需要大半節課,而慢的學生要用兩節課,甚至還多,大大影響了學習的效率與質量。究竟原因何在?我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學生在書寫作業時會有四種不同的表現:

1、有的一眼看一句話或半句話,這些同學往往是班上寫字最快的同學;

2、有的一眼看一個詞;

3、有的一眼看一個字;

4、有的一個字看幾眼。

5、有的邊寫邊玩。後面三種情況通常就是那些寫得最慢的。當然,孩子們的書寫習慣也不盡相同。書寫快的同學拿本子的速度也快,書寫時一鼓作氣,沒有半點多餘動作;反之,那些書寫慢的同學半天找不到本子和鉛筆,人家寫了幾行了,他還在東瞧瞧、西望望,手這裏摸摸、那裏摸摸,做些與書寫無關的動作。

書寫速度慢,看起來是個小問題,其實不可小視。書寫速度慢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由於書寫速度慢,原本半個小時可以完成的作業,他卻要用兩三個小時去完成,從早到晚忙於課業,負擔重,休息少,影響身心發展;由於書寫速度慢,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知識面的擴展受到限制;書寫慢的人抄寫時關注的是字詞怎麼寫,而不是句子的意義,不能一邊抄一邊思考,影響了思維的發展。一個字、一個詞要觀看幾遍才能抄下來,生字、生詞就不能變成熟字、熟詞,語言發展就會受到限制。

解決這個棘手問題,可以從以下幾方面:

1、課內外重視學生的書寫速度

學生往往有些貪玩,我們要有意識地進行書寫速度訓練。要想提高書寫速度,熟練是基礎。首先要做到常練,也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給學生練寫的時間,中年級力爭每節課都留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練習寫字,並提出適當的速度要求。其次是巧練,教給學生一些提高書寫速度的方法。比如: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字與字之間的區別和聯繫,認識和掌握同一類字的共同點,做到指導一個字,帶動一類字,在有規律指導下練習,在練習中體驗規律,再用規律更好地指導練習;訓練學生抄寫時由一眼看一個詞到一眼看半句話、一句話;規定時間抄寫一段話,加快抄寫速度,提高書寫技能,進而提高學生的寫字速度。

2、爭取家長支持,提高學生的書寫速度

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教師必須爭取各方面的支持。教學是一項艱鉅而複雜的工作,它與學生、家長、教師都有着密切的聯繫。因此,提高學生的書寫速度更需要爭取家長的支持。

學習習慣總結14

學生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更應該督促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三月份我主要在課前預習、閱讀積累、規範書寫、及時複習四方面使學生養成良好習慣。俗話說,十根手指頭伸出來還不一般齊,學習上大多數學生已經步入正軌,還有極個別學生偏離軌道,還需要加強教育,拉他們一把。

一、課前預習的習慣

預習可以使學生具備“自知之明”,事先知道課文哪些地方學會了、哪些地方還不會,老師講的時候,自覺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不懂的問題上,讓學生自覺地摸索出一條學習之路,積累一些學習的方法。現在,學生已經把預習當成一種必不可少的事情,每學完一課,就利用課外時間把下一課讀通、讀會。劉之源、商慧琳、王蒙源、朱照坤、李卓嶽等學生做得很好,只要老師準備講下一課,這幾位學生就抽時間把課文讀會,難懂的地方做上記號。相信在他們的影響下,會有更多的學生會自覺地參與預習。

二、經常閱讀、主動積累的習慣

學生做作業時,差距較大。好學生能在1520分鐘內做完,並且正確率很高,差學生一節課、甚至把下課時間算上也做不完。那麼,做完作業的學生幹什麼?閱讀是最好的辦法。每當做作業,就有十來個學生提前完成,其餘的時間讓他們閱讀課外書,遇到好詞佳句,主動摘抄到筆記本上。班裏的盧亞強、商森超兩個學生互相攀比着閱讀和摘抄,從開學到現在,已經抄了一本半的讀書筆記。內容豐富多彩:童話、科普、好詞佳句、笑話、歇後語、廣告詞在他倆的帶動下,張玉傑、陳婉森等同學逐步形成喜歡閱讀和摘抄的好習慣。不斷的閱讀和積累提高了學生的寫話水平,盧亞強等每次寫話,篇幅長達三、四頁,而且用詞造句恰當流利,這不能不說是閱讀的功勞。

三、規範書寫的習慣

寫一手好字是一個學生應該具備的優秀品質。班裏的學生都有一套字帖,每學習一課生字,我就指導學生坐好姿態,先描紅、再臨帖,反覆練習,每一筆每一畫都規範書寫。除了陳亞千、牛澤璇、牛新建、李亞恆幾個學生寫的字還不夠規範,其餘的同學均可達標。

四、及時複習的習慣

小學生記得快,也忘得快。爲了鞏固每一節課所學的知識,我督促學生養成及時複習的習慣。每學習下一課,就複習前一課;每學完一個單元,就及時小測驗。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學生易錯的生字詞在班裏經常提醒,不定時聽寫、提問,使學生把知識記牢固,做到溫故而知新。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努力,多數學生已經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但是,某些學生好動、好玩的性格使他們不能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還需要老師耐心教育、啓發引導。

學習習慣總結15

教育學告訴我們:學生們能夠不斷的發現問題,這就是使學生把現在的學習和將來學習的東西,變成了樂於思考、分析和觀察的對象了,他們對周圍世界不懂的東西越多,求知願望就表現的越明顯,這樣的學生思維就越敏銳。自學能力就會成爲終身學習的能力。我研究這個課題共有一年時間,現將研究成果進行總結。

數學學科既體現了重思維推理的一面,又體現了文科重視讀書,強化記憶的一面。所以,在平時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我們要養成課前認真預習,上課注意聽講、勤于思考、課後及時複習,並通過練習加以鞏固的學習習慣,下面我就課前預習,課上聽講和課後及時整理、獨立作業和改錯幾個重要環節分別加以闡述。

一、課前預習,是學好化學的前提。

首先我來談談爲什麼要進行預習。預習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和掌握新知識,因爲理解和掌握新知識不是靠一次聽講就能做到的,而要通過多次強化,通過預習可使我們上課聽講更認真,注意力更集中,因爲我們在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在課上通過老師的講解,會對知識理解更深刻,提高聽課效率。

預習可以培養我們的自學能力,培養主動學習的好習慣。自學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是中學生需要培養的諸多能力中的第一能力,養成了自學的習慣,就能使我們的學習更主動,更有創造性,更利於提高學習質量,掌握了自學能力,就掌握了打開知識寶庫的一把金鑰匙,就能源源不斷地獲取新知識,汲取新的營養。下面我來談談如何進行預習。1、首先要通讀教材,搞清楚課本上講了哪些內容,要解決什麼問題。通讀之後要掩卷而思,看哪些內容已基本清楚,哪些內容不甚瞭解,哪些是重點等,要對這部分內容有一大概瞭解。

2、在通讀基礎上進行細讀,要挖掘教材中更深一層的內容,在細讀中做到“眼到、心到、手到”不僅要知道書上講了什麼,還要思考“爲什麼”,要對知識點進行分析和比較,對重要要領結論及關鍵字詞做好標記,對存在問題也要隨時記錄,這樣邊讀邊記,邊讀邊注,提高閱讀效果,培養了自學能力。

3、在預習中還要注意分析,歸納,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繫,找到預習中重點內容,對發現的問題帶到課上,看老師如何分析。這樣有助於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總之,在預習中要做到先通讀,再細讀,並注意總結歸納,注意知識點間的聯繫,搞清楚哪些知識需要記憶,哪些內容還不太理解,使預習達到一較高層次,提高了自學能力。

二、高效聽課,是學好數學的關鍵。

在預習的基礎上聽課,可使思維活躍,注意力更集中,能做到高效聽課。在聽講中要緊跟老師的思路,抓住重點,帶着問題聽課,對於預習中存在的問題,要看老師是如何分析的,自己爲什麼沒弄清楚,這樣不但可以理解這部分知識,還有助於提高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樣帶着問題聽課,可以變被動爲主動,聽講目的更明確,注意力更集中。在聽講時也要做到手腦並用,做好聽課筆記。做筆記要抓住重點,條理清楚,特別要記的內容是知識點間的聯繫,例題分析,對於老師分析某問題的過程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要特別重視,這正是我們上課時需要培養的能力,對於預習中瞭解的內容可通過老師講解強化記憶。

三、及時整理,是學好數學的重要環節。

及時就要求當天任務當天整理;全面是指:未聽懂的、含糊的,通過整理達到理解消化,聽懂的也需要回顧理出思路,主要內容在整理,細枝末節內容面結構方面也要整理;深化就是不僅對知識進行回顧、理解,還要從總體上把握,從聯繫上把握,從知識結構方面把握,從而達到對知識的再一次的鞏固和理解。同時使所學知識更加條理化、系統化。對應記憶知識點,進行加工處理,使之明確、簡化和凝縮,形成易於記憶的知識網絡。

及時整理也包括及複習。任何一個再聰明的學生,不復習也是學不好的。我們都知道一次學習在大腦皮層上留下的痕跡不會穩固,只有經過多次重複,記憶才能鞏固下。所以,複習能鞏固所學的知識。複習能加深理解知識。有的知識可能一次理解透徹,有些知識開始不理解,經過反覆複習才能理解其中的含義。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複習能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複習就是溫習舊知識,爲接受新知識打基礎。

四、獨立作業,是學好數學的重要手段。

作業練習的過程就是理論聯實際的過程。通過作業練習把上課獲得的理論知識融化在腦海裏,把所學的知識化爲己有,輸入腦海之中,形成技能技巧,養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於增長才能。通過作業練習的過程才能看出自己把知識是否學到了手,才能知道哪些會了,哪些不會,哪些會用,哪些不會用。所以作業的質量是衡量學生對教師傳授知識獲得的程度。作業練習既要講究質量,又要提高效率,在審清題意的基礎上解題,解題時要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分析研究,並注意找到最佳解題方法。在解題過程中,要注意常規解法和巧妙解法相互結合。

解題之後對題目的歸納整理是練習鞏固很重要的一步。許多同學往往忽略這一步而陷入題海,不能自拔。在解題後要進行思考,這道題涉及到哪些知識點的應用,是如何解答的,還有沒有更佳的解題途徑。五、改錯,是學好數學的重要保證。

同學們要識意到有時考後滿分比考試的滿分更有意義、更重要。無論是考試還是作業,你們做錯的題目,纔是對你們最有應該重視的,纔是你們去研究,去深思的。因爲你們平時會的題目,既使這次不做,你們在考試中遇到後,照樣把它做對,而在平時做錯了題目,若你沒有認真改錯,沒有真正把它想清楚,那麼在以後的考試中你遇到了還會照樣錯。你會被這個知識點伴倒n次。所以每次考試或作業之後,對於自己做錯的題目要認真對待。在老師把作業本或考試試卷發下來後,首先你們要把做錯的題重新在做一做,想想做錯的原因,這樣在老師評講時,你纔能有針對性的去聽、去思考。然後在認真改錯,在改錯過程中,要有錯誤原因分析及正確的解題材過程,及類似題目的訓練。

前面重點談到了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養成在課前認真預習,課上集中聽講,課後及時整理、獨立作業和改錯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符合認識規律的,是學好數學的關鍵。

通過對學生自覺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生在學習數學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大部分學生能夠對數學知識進行自主學習。但也有不足之處,在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上還有待提高,還沒有達到學生願學,善學的最良好狀態。相信只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再靠堅忍不拔的毅力,一定能把數學學好。

TAGS: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