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好好學習>放假>

2017是第幾個學雷鋒紀念日

學識都 人氣:2.41W

每年的3月5日是學雷鋒紀念日,2017是第幾個學雷鋒紀念日呢?下面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2017是第幾個學雷鋒紀念日

2017年學雷鋒紀念日是幾月幾日

2017年學雷鋒紀念日時間:2017年3月5日

2017年是第幾個學雷鋒紀念日

2017年是第五十五個學雷鋒紀念日

學雷鋒紀念日的由來

雷鋒是一位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楷模,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事故不幸殉職。1963年3月1日,朱德題詞:"學習雷鋒做毛主席的好戰士。"1963年3月5日,毛澤東同志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劉少奇題詞:"學習雷鋒同志平凡而偉大的共產主義精神。"周恩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鬥志。"此後,掀起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向雷鋒學習的熱潮,因而每年的3月5日也就成了學雷鋒紀念日。

什麼是雷鋒精神

雷鋒精神就是共產主義精神,是我國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高貴品質的生動反映,也是我黨我軍優良傳統的具體體現。它的實質是:忠於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事業,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之中去",做一個平凡而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

周恩來同志曾對雷鋒精神作了全面而精闢的概括,即"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鬥志。"

學雷鋒紀念日的資料

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種積澱,是一種隨着時代進步而不斷髮展的與時俱進的精神。雷鋒那種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中去的精神,那種幹一行愛一行,立足崗位艱苦奮鬥的螺絲釘精神,那種對同志、對羣衆像春天般溫暖,捨己爲人,助人爲樂,我爲人人,人人爲我的精神,是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必須大力發揚倡導的。

紀念日民調現實意義引深思

中國社科院不久前發佈的一項針對7城市居民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社會總體信任程度的平均得分已不滿60分,超七成人不敢相信陌生人。“學雷鋒日”,我們在提倡雷鋒精神的同時,發現“幫忙”在現實中也因爲信任問題遭遇了不少尷尬。你認爲是什麼原因讓人與人之間變得冷漠?在當下我們該如何繼續發揚雷鋒精神?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題客調查網和民意中國網,對10364人進行的一項題爲“你覺得陌生人間的信任度降低了嗎?”的調查顯示,82.6%的受訪者認同“超七成人不敢相信陌生人”這一說法。69.2%的受訪者表示,“欺騙造假,使社會整體誠信度降低”是信任缺失的主要原因。67.2%的受訪者表示,在當下增加陌生人之間的互信、提倡學雷鋒更有現實意義。

受訪者中,90後佔12.0%,80後佔51.3%,70後佔25.4%。

69.2%的人認爲人際失信的原因在於“欺騙造假,使社會整體誠信度降低”

山西大同的李聞娟前幾天去銀行還信用卡,準備離開時,遇到一個大姐問她怎麼查詢餘額。“她說着就把卡遞給我,想讓我幫她塞進插卡口。我下意識地不敢碰那張卡,好像那張卡會咬我手一樣,並且警覺地和她保持一定距離,只遠遠地指導她操作。她問我該點屏幕上哪個鍵,我也不敢靠近,扔下一句‘跟其他機子差不多’就匆忙離開了。”

李聞娟事後想這件事,覺得自己當時表現得有些冷漠,“我其實很難過,也很想幫助她,但更怕是陷阱,惹上麻煩。”

實際上,誰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當社會整體的信任度下降,每個人都會是“人情冷漠”的受害者。李聞娟自己也有一次很“無助”的經歷:她在回家的路上手機被偷,跟家人失去聯繫,想跟別人藉手機往家裏打個電話卻遭到拒絕。“儘管很心寒,但我理解那個不幫助我還懷疑我的人,因爲我也懷疑過別人。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就是這樣蔓延開的。”

本次調查中,針對社科院“超七成人不敢相信陌生人”這一結果,82.6%的受訪者表示了認同。

是什麼導致了人與人之間缺少互信?調查中,69.2%的人認爲是“欺騙造假,使社會整體誠信度降低”,66.1%的人覺得是“缺乏誠信,使人們的防備心加強”,57.0%的人感覺是“物慾橫流,人們做事只講究利益”。其他原因還包括:“法制法規尚未做到完善透明,失信成本較低”(42.8%),“傳統倫理鬆弛,仁義禮智信的倫理教養被普遍忽視”(39.6%),“現代化、城市化程度加深,熟人社會變成生人社會”(32.9%),社會事件影響了人們的信任期待”(24.8%),“文革期間歷次政治運動破壞了人們的信任基礎”(17.1%)等。

浙江台州的一位受訪者說:“我本身不喜歡麻煩別人,也比較膽小。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樣,並非不相信陌生人,只是覺得無故接受別人的幫忙會欠人家一份情,加上社會上確實有一些毫無道德觀念的人,所以很多人就會對陌生人心存疑慮。”

“儘管如此,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我還是很願意伸出援手去幫助他們。畢竟我們不希望看到‘小悅悅’的悲劇重演。其實這個社會還是好人多點。”他說。

調查中,在自己遇到困難時,20.1%的人會因爲不信任而拒絕陌生人的幫助。僅19.6%的人表示不會這樣做。54.6%的人表示要“看情況”。

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副院長陳文江指出,新中國成立後,逐漸形成了以單位爲基礎構建起來的社會,人與人的同質性增強了彼此間的互信。但改革開放以後,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一方面,人口流動加強,原住居民與流動人口間異質性顯著,從心理上說,加劇了人們對人際關係不確定性的不安,影響了信任;另一方面,市場經濟打破了原來講究“公平”的社會制度,“比如,原來工廠裏的處長可能就住在我家樓上,現在可能都去住豪宅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顯現,而新的價值標準並未確立,社會評價體系卻開始向“利益”看齊了。

陳文江說,產生信任危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本該退出市場的政府還在干預資源分配;本該制定標準、有序競爭的企業卻在唯利是圖;本該建立準則、作爲“社會良心”的知識分子卻在利益漩渦中“尋租”。這些都造成了公衆對政府的不信任、對企業產品的不信任、對社會秩序和價值標準的不信任。“如果政府不能帶頭在改革中建立公信力,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就不會提升。”

49.3%的受訪者表示遇到陌生人有難處,還會施以援手

元宵節晚上的經歷,讓浙江杭州的竇女士至今心緒難平。當晚11點左右,她騎電瓶車回家的.路上,看到一輛摩托車撞上了路邊的石墩,3名年輕人都受傷倒在地上。“我過去看時,那個姑娘傷勢很重,呼吸微弱,就趕緊把她抱在懷裏,喊她千萬不要睡。後來有一位警官加入救援。我們大聲呼喊,讓過路車輛停下來幫忙,結果過了很多車都沒停。”竇女士說,當時那位警官還說要把警官證押給過路司機,借車送傷者就醫,也未獲同意。最後還是120來了,將傷者送到了醫院。

竇女士說,當天回家後心情很複雜。“在生命面前,任何人出於良知,都應該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救人於水火。雖然有可敬的警官和幾位好心人,但更有不少人毫無同情心,直接駕車離去,真讓人氣憤。”這件事給竇女士的觸動很大,“我就教育我的孩子,以後遇到陌生人遇到困難,一定要第一時間伸出援手。”

調查中,41.8%的受訪者表示曾遇到過“熱心幫助別人卻遭到拒絕”的情況。但當問到“遇到陌生人有難處,是否會施以援手”時,仍有49.3%的受訪者表示會幫忙,其中9.5%的人會“毫不猶豫地幫助”,39.8%的人會“心存疑慮,但會試着幫忙”。20.4%的人“想幫忙,但怕上當受騙”。24.3%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僅有4.1%的人會選擇“離開”。

在地鐵、火車站等人員集中的地方,常常會遇到一些自稱遇到困難的人,說自己“錢包被偷沒錢回家”、“爲母親籌醫療費”等,讓人心生憐惜。面對此情此景,你是幫還是不幫呢?“對這些事,我現在根本不信,這些人都是職業乞討者,我纔不會把錢隨便給他們呢。”在某外企上班的李小姐說。

在深圳一家房地產企業工作的翟先生告訴記者,他有一個朋友在車站遇到一個揹着小孩的婦女,說沒錢回老家,朋友看她們可憐,二話不說就掏出身上原本要用來交學費的幾千塊錢。但事後她跟朋友們說起這件事,卻沒幾個人稱讚這一“義舉”,反而覺得她被騙了。

翟先生認爲,不信任陌生人主要是因爲沒有安全感。“現在社會治安環境並不理想,再加上媒體對犯罪事件的過度渲染,就會加重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

陌生人間的冷漠不打破,過度設防,將導致什麼後果?調查中,69.5%的人認爲將會“加劇人情冷漠,以致出現‘老人跌倒街頭無人敢扶’的社會怪象”,63.7%的人表示會“影響正常的人際和諧”,45.4%的人認爲會“影響社會進步和文明建設”,43.8%的人指出會“加大社會運行成本”。

59.6%的人期待健全法律法規,嚴懲欺詐者和背信棄義者

在誠信缺失的當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問題日益突出,調查中,67.2%的受訪者表示,增加陌生人間的互信,提倡學雷鋒更具有現實意義。

構建陌生人間的信任感需要一個長期過程。受訪者紛紛支招,排在前三位的建議是:“健全法律法規,嚴懲欺詐者和背信棄義者”(59.6%),“加強倫理道德建設,讓人們重拾仁義禮智信”(58.3%),“建立健全社會誠信體系,提高失信成本”(50.0%)。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長江學者張康之認爲,在人類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信任。農業社會是一種熟人社會,人們之間的信任是一種“習俗型信任”,是熟人之間交往的規矩。而當前,我們處在社會轉型期,從熟人社會到陌生人社會轉變過程中,熟人社會中的“習俗型信任”表現出逐漸衰減的趨勢。“這時,我們不能只顧悲嘆‘信任度下降’、‘誠信缺失’,這其實是對既往逝去社會的感嘆。社會轉型的過程是不可逆的,城鎮化的結果也必將是陌生人社會。”張康之表示,積極重建信任纔是當下應該重點關注的內容。

張康之說,在工業社會,人們之間的交往關係主要是以規則爲中介建立起來的,這時候需要建立一種“契約型信任”,即加強相關法律制度的建設。“沒有制度的保障,‘學雷鋒’的承諾就有可能變成一陣風。”

“實際上,我們也不要對社會信任太過悲觀,隨着社會的發展,人際之間的信任有着相應的自我完善的形式。”張康之說,我們逐步走向後工業社會,可以稱作“網絡式陌生人社會”,雖然人們之間直接的交往並不多,但是社會傳播使得人們之間信息更多地實現共享,陌生人之間可以因此實現相互瞭解, 而且可以達到“熟人社會”中無法達到的理性化的瞭解。比如,你在網上購物時,儘管你沒有跟店主見過面,也沒法直接接觸商品,但是可以通過評價體系來幫助自己作出判斷,這樣人們之間交往的成本會大大下降, 而且交往風險也會最小化。

當然,社會的自我完善離不開每個人的貢獻。增強互信,利人利己,社會纔會和諧發展。本次調查中,對於如何重建社會信任,受訪者的建議還有:“從自己做起,主動相信別人”(46.5%),“政府帶頭提高公信力,打造誠信社會”(45.2%),“增加對行善者的鼓勵,讓好人有好報”(45.1%),“媒體多傳遞人際互信等正能量,營造溫暖的社會氛圍”(42.5%),“反思‘文革’等運動式思維、做法,建設溫和文雅的人際秩序”(27.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