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蕭相國世家》有感

學識都 人氣:1.18W

《史記·蕭相國世家》說的是蕭何伴隨漢高祖左右,爲其效犬馬之勞終其一生的故事。其中寫到漢高祖爲羣臣排位次的細節,現在讀來,讓人有寒噤之感。

讀《史記·蕭相國世家》有感

經歷過秦末的腥風血雨,又有楚漢的爭鋒對決,該是坐下來論功行賞的時候了。此時高祖認爲“蕭何功最盛,…所食邑多”,而一羣武將卻不買這個帳。仔細想來,曹參之流,身經百戰,衝鋒陷陣,要是沒有曹參這樣的干將,劉邦即使有一百個蕭何也成不了大業。而蕭何不曾有點點汗馬之勞,只會舞文弄墨,憑什麼他的功勞就會攀到曹參之流的頭上呢?

試想,如果在楚漢對決時,劉邦說出蕭何功勞最大這樣話,結局肯定很慘,不用說韓信這樣的人立馬會佔到項羽那邊,就連曹參這樣的親信也會覺得靠不住,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調轉馬頭了。現在不一樣了,消滅了項羽,天下惟劉邦最大,一夥人不再是稱兄道弟歃血爲盟的關係了,高祖說的話不需要考慮那些武將們的感受了,他歡喜誰就是誰,他愛誰就是誰。

武將們的命運似乎就是這樣,在主子需要他們時,他們拼命衝殺,最後功遂建業已立之時,他們的功勞卻被輕輕鬆鬆的抹去。每個朝代都在上演着這樣的不幸,爲什麼?武將手握重兵,功高蓋主,“大哥”如果在論功行賞再給他們予很高的位置,難保哪天他們就給篡奪了,這招誰都得防着點。這手棋下得妙的人有劉邦,分封羣臣時擡高文人地位,極力貶低武將功勞,後來還通過呂后、蕭何消滅韓信進一步剷除那羣武將們的勢力,漢景帝承劉邦衣鉢,連本族人都不放過,通過平定“七國之亂”,讓天下權利集中於皇室。趙匡胤也是一個忽悠武將的能手,他“杯酒釋兵權”,還把表情裝得很無辜,在酒席間,故意愁眉不展狀,石守信一看就是又怕又愁的,武將藏憂的問題一下子就給解決了。趙匡胤算溫柔的,狠一點要算朱元璋了。朱元璋即位後,爲了防止武將們功高震主,竟製造種種藉口,向握有軍政大權的元老重臣揮起了屠刀,胡惟庸、藍玉等等開國功臣都不能倖免,最冤的是徐達,做得忠順恭謹,讓朱元璋找不出錯誤,還是免不了被賜死。

高祖以獵人和獵狗來比喻文臣和武將的功勞關係,以蕭何爲人,武將們爲狗固然不是對武將們的人格的侮辱,但是在這個比喻中武將們被極度的工具化卻是不爭的事實。高祖說蕭何“功不可忘也”,難道曹參和韓信之流功可忘乎?說到底功可忘不可忘不是在於他們功勞之大小,而在於他們的功勞有沒有必要被提及。這就涉及到了蕭何之流之所以被重用的原因了。

兵刃交接的戰爭中,蕭何是個謀臣,是個副職。管理國家之時,他被劉邦扶正,究其竟,可能有一下原因:一,通過這一舉動表明劉邦不信任武將們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