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小說《圍城》讀後感1000字

學識都 人氣:2W

《圍城》是錢鍾書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那麼你們看過之後有什麼樣的感受呢?接下來小編給你們帶來錢鍾書《圍城》讀後感1000字,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錢鍾書小說《圍城》讀後感1000字

錢鍾書《圍城》讀後感1000字一

《圍城》這部小說在高中可以說就早有耳聞,一直很想去拜讀一下,然而由於時間的原因,一直沒空去讀就拖到現在,終於有幸將《圍城》看了一遍,《圍城》是錢鍾書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堪稱中國近、當代小說中的經典之作,這是一部讀來如嚼橄欖回味無窮的奇書。在妙趣橫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過來人低徊輕嘆、令少不更事者然若失。因此,它是一部以看似超然的調侃語調述說人生無奈的笑面悲劇。

“圍城”取自書中才女蘇文紈的一句話,“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婚姻也罷、事業也罷,整個生活都似在一個圍城之中,人永遠逃不出這圍城所給予的束縛和磨礪。書中方鴻漸與蘇文紈、唐曉芙、孫柔嘉的感情糾葛,每每因自己的怯懦,不敢多言,言亦不由衷,甚至一步步陷入工於心計的孫柔嘉的婚姻陷井之中,最後自食婚姻苦果。這座感情圍城,曾經令方鴻漸嚮往,之後又無奈於城中的無聊。而在三閭大學着實是一座事業的圍城,這裏面充斥着爾虞我詐、明爭暗鬥,時刻讓人感到壓抑,令本性善良卻怯懦的方鴻漸不堪忍受,但當他離開那裏,面對的卻是一個集父母的封建思想,家庭的責任,事業的衰敗,多層混雜的社會大圍城之中,讓他更加覺得無所適從,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被一隻無情的大手掌控着。本就無材的方鴻漸也只會牢牢地屈服於這隻手,逆來順受的承受朋友的施捨,義無反顧得踏入愛情陷阱,事業低谷。整本書中,除了他對唐小姐的追求尚顯出些他試圖征服命運的思想外,其餘的,指示方鴻漸徒勞的思想鬥爭和軟弱的`行爲罷了。所以也就有了如此悲涼的結局。

除了方鴻漸,追了蘇文紈二十年的趙新楣總也踏不進她的那一座圍城,之後卻仍逃不出娶妻生子的命運;方家上下逃不出封建傳統思想這座圍城;兩任老丈人也逃不出面子的圍城。總而言之,文中所有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一座圍城,大多也僅僅是爲了一點私立或者是一個面子,這也是民國時期封建思想與崇洋思想的盲目結合所帶來的弊端。

自然,70多年前的事,如今再提似乎也是陷入了歷史這座懷舊圍城之中。錢鍾書先生以這樣幽默的語調,除了批判當時之人或頑固不化或崇洋媚外的種種行爲,調侃當時老人的迂腐、留學生的傲氣,揭露無謂的婆媳之爭、妯娌之爭、情敵之爭、同事之爭外,真正要闡明的就是:生活本就是一座大圍城,人永遠逃不出無盡的壓力和束縛,永遠要在無形的四堵牆下過完一生。每一個人都逃不出這樣的命運,只是在於你在這圍牆下是否活得精彩,假如你始終想着去衝出圍城,那你永遠只能獨守空城,更加失去了生命中的價值。

事實上,這座無形的圍城始終是存在的,只是錢鍾書先生把30年代的這座城具體形象化了,讓身處21世紀的我們看清了書中城中之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言之鑿鑿其實也是爲了使我們看清我們身邊同樣的一座圍城。當代社會,競爭激烈,高手如雲,存在的明爭暗鬥、勾心鬥角比書中更加激烈也更兇險。就那還算單純的學生來講,學校、家庭、社會,每一個環境都是一座圍城,每一種行爲都處於一個圍城。同學間的友誼和競爭、家庭裏的親情和壓力、社會上的光明與黑暗,從我們出生起就建造着形形色色不可逾越的諸多圍城。我們只有在其中不斷拚殺,始終保持着一顆積極的心去創造這座圍城裏的異彩,讓圍城中的生活變的豐富。我們不會也不可能逾越這座城牆,因爲只要我們有生活,那我們就永遠處於一座圍城之中。

生活21世紀裏,生活的圍城依然存在,在這個競爭激烈,知識大爆炸的時代裏,不管是來自學習、工作,還是生活的壓力,都將人們置身在一堵又高又無邊際的圍城裏,對名利的追逐,對金錢的渴望,將人們壓得透不過氣來,作爲大學生的我們,被爲外人羨慕爲象牙塔般的生活,可是很多大學生也被關進這座無形的圍城裏面,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在單純,人際交往變得複雜,學會了鉤心鬥角,而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又面臨找工作的壓力,這一切的一切是不是大學生就註定要在這座圍城裏出不來呢?我認爲此言差矣,困在生活的圍城,大多數是由於自己將心置身在圍城裏面了,所以給心安上一對翅膀,就能飛出這座圍城,看到廣闊的天地。

所謂給心安上一對翅膀,就是將心態放好,給心靈減負,生活需要正能量,需要積極向上,而不是抱怨,對於人際交往,我想只有對於別人推心置腹,以誠相待,別人也一定會對你以誠相待的,所以不要抱怨,不要消極,樂觀向上纔是年輕人該有的態度,而對於工作,我想畢業既失業是對於那些毫無準備的人說的,因爲我堅信機會是有留給有準備的人,所以只要你在大學裏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我相信你的前途將會是一片光明,圍城再高,只要我們能給心安上一對翅膀,我們就一定能飛出圍城,感受天地的磅薄大氣,創造美好人生。將圍城擊化解與無形之中。

錢鍾書《圍城》讀後感1000字二

上世紀80年代讀過錢鍾書長篇小說《圍城》,那時年輕,對這部不朽之作認識還是很膚淺,那麼多年過去了,小說中的故事、人物都已經記不清了。還記得幾句經典:“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裏的人想出來”,“有了門,我們可以出去;有了窗,我們可以不必出去。”。去年拜讀了楊絳作品《將飲茶》,其中寫了錢鍾書《圍城》的寫作過程,又勾起了我對這部小說的興趣,利用春節長假重新讀了一遍。

小說中的人物方鴻漸、趙辛楣、蘇文紈、孫柔嘉、李梅亭等鮮活的人物形象讓人印象深刻。雖然小說背景是上世紀30年代,當下的生活、職場卻都能找到他們的影子。特別是當年知識分子的這些特質,在現在的所謂白領階層同樣存在,時間跨越久遠但傳遞的內涵同樣吻合當下時代的內心世界。

讀完小說你會發現你也有方鴻漸的影子,雖然有才氣但不算優秀。你的人生經歷或許有相似之處,你也許也遇到過鮑小姐這樣的豔遇,你看到了自己相似的影子。方鴻漸能夠討女人喜歡,卻膽小怕事,難有擔當。職場上能力一般,勉強應付,與人爭鬥又缺少膽識,只能自己生悶氣。放不下面子去溜鬚拍馬,討不了前丈人、丈母的歡心,也處理不好現夫人家族長輩的關係。還好遇到了自認爲同病相憐的趙辛楣幫忙,才勉強有個營生的去處。遇到波折自己又無法處理,弄的生活一團糟。

趙辛楣這樣的人現實生活中較少,是作者創造的一個比較理想化的人物,生活中應該是二個人的複合體,通常我們都希望能夠遇到貴人相助的事情發生。不過曾經是情敵也太戲劇化,也只能在小說中才是這樣。

蘇文紈這樣的美女加才女你一定也遇到過,只是你不夠高富帥才無法讓她愛上你。“那時候蘇小姐把自己的愛情看得太名貴了,不肯隨便施與。現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捨不得穿,鎖在箱裏,過一兩年忽然發現這衣服的樣子和花色都不時髦了,有些自悵自悔。”。很多年過去了,當你再一次遇到她時,你忽然發現她也會變得俗不可耐,讓你大倒胃口。

孫柔嘉這樣的女人是生活中遇到最多的,不漂亮也不難看,普通大學畢業,家境一般,有點小心機,職場上這種女人人緣較好。這樣的人往往最能夠成爲你的老婆,有時既讓你喜歡也會讓你討厭的女人。但是你的老婆又不像她,一定懂得收放自如,“作”得恰到好處,否則也會一拍兩散。當然關鍵你比方鴻漸能幹,也有安撫女人的本事,所以你們纔會相伴幾十年。

李梅亭這樣的人職場上其實很多,只是你周圍的這種人讀了《圍城》之後絕不會自己對號入座,因爲這種人從來不自己照鏡子,總是把鏡子對着別人照。小說中的他因爲博士文憑是買來的,老婆也是假冒美國籍的白俄羅斯人。他生怕被方鴻漸揭穿而用盡手段,“一張文憑彷彿有亞當夏娃下身那片樹葉的功用,可以遮羞包醜;小小一張方紙能把一個人的空疏愚笨寡陋都掩蓋起來。”。當下職場上你遇到的人也許同樣懷着某種自卑,臉上又表現的特別自大,成了你的“人生的刺,就在這裏,留戀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戀的東西。”。

小說描寫的圍城包括愛情、婚姻、家庭及職場。人人都有“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裏的人想出來”的感嘆,找不到圍城的大門,你的人生將會是不如意的,就如同小說的結尾,你的生活會亂作一團。

年輕時第一次讀《圍城》心是抽緊的,因爲不知道如何找到圍城的大門,找到了也不知道打開大門的密碼。

“我們對採摘不到的葡萄,不但可以想象它酸,有很可能想象它是分外的甜。”,“天下只有兩種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挑好的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後吃。照例第一種人應該樂觀,因爲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裏最好的;第二種人應該悲觀,因爲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裏最壞的。不過事實卻適得其反,緣故是第二種人還有希望,第一種人只有回憶。”。現在才明白,其實這就是圍城的大門,而且沒有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