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若琴絃》讀書筆記1500字

學識都 人氣:2.05W

《命若琴絃》讓人更加知道爲自己找到生活的理由是多麼重要。以下內容由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命若琴絃》讀書筆記1500字,希望能幫助到您!

《命若琴絃》讀書筆記1500字

【《命若琴絃》讀書筆記1500字一】

“目的雖是虛設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絃怎麼拉緊;拉不緊就彈不響”

——題記

憶起作家史鐵生的散文集《命若琴絃》,內心久久無法平靜。在這部書裏,作者用他殘疾的身體說出了最爲豐滿而健全的思想;用他所體驗到的生命的艱難困苦,表達出了存在的明朗與快樂。依稀記得那睿智的言辭似陽光般照亮我們日益幽暗的心。

有人這樣評價史鐵生和他的作品,“閱讀他的作品,是在進行一項神聖的精神洗禮,而閱讀他本人,那是在接受一個人間奇蹟。”曾經數度讀他的文章,他的文章字裏行間酣暢淋漓的融入着自己的生命。讀他的文章就像是進行一次精神的沐浴,而閱讀他的人生,就像過山車,體味着從生命的低谷爬到生命的高峯。

對於身體殘疾的史鐵生而言,開始並不是那麼執着堅定,他一次次的想過自殺,輕薄生命,而最終變得堅定、永不低頭,是因爲他找到了活着的充分理由,那就是寫作。正是這個理由和目標支撐着他走下去,而且走得很遠……人生必須有目標,目標帶給我們力量與勇氣。

老瞎子的師傅在臨終前告訴他有一張復明藥方,但非要彈斷一千根琴絃,否則就不靈,這張藥方支撐老瞎子走過了七十多個春夏秋冬,老瞎子唯一的精神目標就是將一千根琴絃彈斷,以圖看世界一眼。後來,老瞎子發現復明古方不過白紙一張,他絕望了,他不想再動彈,坐在臺階上幾天幾夜不吃不睡,他開始懷念過去的日子,懷念過去翻山越嶺彈琴的歲月,即使心焦,可是那麼的歡樂,因爲他懷有理想,懷有目標。此時,他才明白師父的良苦用心,但他的夢想已破滅,不可能回到從前,不可能再有以前的生活熱情,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怎樣讓小瞎子堅強地活下去。於是千方百計找到小瞎子,對他說“是我記錯了,是一千二百根,師傅記錯了,記住,是一千二百根。”老瞎子明白,這一千二百根琴絃意味着什麼,這意味着小瞎子的生命。讓他永遠扯緊歡跳的琴絃,不必去看那張無字的白紙,他們的生命就寄託在脆弱的琴絃上。

史鐵生或許早已讀懂了生命,它將對生命的堅強理想與信念寫在琴絃裏,他看透了生命的輪迴,於是纔有地壇的大聲吼叫,他也早已領悟生命的意義,所以纔有那命運的謊言。

文中作者爲老瞎子和小瞎子設計了一個人生目標,可卻又不讓他們去實現,因爲實現等於破滅,破滅之時方悟其奧妙。記得《周易》之中有一卦爲“既未濟”,意爲永遠沒有盡頭。人永遠功利地希望在現實中得到實在的好處。老瞎子深知這一點,所以代代流傳了這個美麗的謊言。其實不僅是他們,人生不都是這樣的嗎?事實上你唯一擁有的就是過程。如果希望達到了,那麼,那時的希望已經不成爲希望,人又有新的希望了。因此人生永遠不可能實現真正的滿足。希望正如那遙遠的不可抵達的地平線一般,這也就有了命運給予我們的虛設的目標。無論是一千根還是一千二百根,這個命運的謊言讓老瞎子和小瞎子的彈唱生涯得以繼續,“揹負謊言—追逐謊言—揭穿謊言”這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正是這樣一個謊言,一個往復的過程,才能使他們一代代帶着殘缺不完美和心靈的創痛自己在黑暗的現實中支撐着穿行下去,能夠去和命運抗爭,去領悟生命的真實意義。

目的是虛設的,但虛設的目的卻能引導着實在的過程,人們相信有一天可能會實現,所以纔有了活着的動力。可是當老瞎子發現藥方實際上是一張白紙時,“他的心絃斷了”,準確地說,是有一端空無所繫了。一根琴絃需要兩個點才能拉緊。心絃也要兩個點——一頭是追求,一頭是目的。這樣你才能在中間這緊繃的過程上彈響心絃。追逐生命的意義與接受命運的謊言雖有矛盾,卻內在哲理。活下去的理由與生存的目標不僅僅爲我們活下去存在,更是爲了讓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人生的道路上,有太多“彈斷琴絃”這樣的目標,它們的存在讓我們有勇氣與力量活下去,而我們在追逐時,生命變得更加富有意義。

坦然的接受命運的謊言,經歷對虛無目標的追逐,真正從對命運的抗爭中體驗人生的價值,人生的意義,去探尋人的意志,人的精神,這纔是對自我價值和生命價值的最好體現。生存的困境是個體生命歷程中的必然過程,如何去擺脫困境和命運相抗爭纔是突破困境的關鍵。前途是光明的,它只存在於理想狀態之中;道路是曲折的,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把生命力耗費在曲折的道路上。這就是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之所在。在克服困難不斷努力追求的過程中,價值已體現,生命已證明。

【《命若琴絃》讀書筆記1500字二】

讀了現代作家史鐵生的作品集《命若琴絃》,它講的是七十歲的老瞎子帶着十七歲的小瞎子走鄉穿寨,跋山涉水,不辭辛苦地說書賣唱,三絃琴上的琴絃斷了一個又一根。原來五十年前,老瞎子的師傅說過:只有彈過的琴絃到了一千根,用它們做藥引子,那個讓眼復明的藥方才管用。老瞎子抱着“要看看世界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信念,彈親賣藝爲生,不知不覺終於湊夠一千根了,他興沖沖地照方拿藥,可是誰都說他拿的是一張白紙。他驚呆了!在藥鋪前的臺階上坐了幾天幾夜,想起了師傅臨終時說的話:“記住,人的命就像這琴絃,拉緊了才能彈好,彈好了就夠了。”老瞎子忽然想起了他的徒弟,他知道自己死期將至,可那孩子在等他回去。

原來當他們經過一個小山村時,小瞎子情竇初開,喜歡上一個姑娘,老瞎子勸他不要想得太好,因爲他比誰“看”得都清楚。果然,老瞎子趕回時,正是小瞎子痛不欲生之時,因爲來他心愛的姑娘已經嫁人了。等到小瞎子緩過勁來,問老瞎子:“我們爲什麼是瞎子呢?我也要看看世界的模樣。”老瞎子說:“要想復明,必須彈斷一千二百根琴絃,然後用藥纔有效。我記錯了,所以眼睛沒法治了,你還小,一定好好彈下去。”於是,他們又像往常一樣走街串巷了。

作家對於讀者,呈現於文字背後而見,清晰而又模糊。對於史鐵生,我更多了一份猜想。

對於身殘的史鐵生,開始並沒有志堅。曾經千方百計尋找自殺機會的史鐵生,不會想到今天已獲得如此多人的認可。之所以能活下去,是因爲它爲活着找到了充分的理由。他選擇了寫作,寫作成了他的`生存方式。可以說,他是被生活逼上文學道路的,可他卻比比別人走得更遠,因爲人的殘缺證明了神的完美。因爲身殘,他有了更多的思考機會;因爲身殘,他更多地關注人的精神;因爲身殘,他更懂得了人的生存境地;所有這些,爲他鑄就了長遠的文學道路,而且越走越遠。

讀完《命若琴絃》讓人更加知道爲自己找到生活的理由是多麼重要。老瞎子的師傅在臨終前告訴他有一張復明藥方,但非要彈斷一千根琴絃,否則就不靈。這張藥方支撐着老瞎子走過了七十多個春夏秋冬,老瞎子唯一的人生目標就是將一千根琴絃彈斷,以圖看到世界一眼。後來,老瞎子發現復明藥方不過白紙一張,復明計劃失敗,他千方百計找到小瞎子,對他說:“是我記錯了,是一千二百根,師傅記錯了,記住,是一千二百根!”老瞎子知道,這一千二百根琴絃意味着什麼。這意味着小瞎子的生命。他們的生命就寄託在脆弱的琴絃上,這不是一個玩笑!琴絃脆弱但有韌性,人的生命也應該如此!

作者爲老瞎子和小瞎子設計了一個人生的目標,可卻又不讓他們去實現。因爲實現,等於破滅。老瞎子找到藥方,發現只是一張白紙的時候,才明白師傅的良苦用心。可破滅,終究還是破滅,它不可能回到從前,不可能再有以前生活的熱情,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怎麼讓小瞎子堅強地活下去。他應該做到了,因爲小瞎子相信了。這時,老瞎子才真的是“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在讀史鐵生之時,常會使我們想到加繆。加繆認爲荒謬是人與世界之間聯繫的唯一紐帶,荒謬是不可能被消除的,人只能帶着裂痕生活。但是人必須超越荒謬,在荒謬的生活中獲得意義。史鐵生也是這樣。他意識到人生的困境和殘缺,卻將它們看作獲得生命意義的題中應有之義。生命的殘缺,人生的虛無狀態,反而爲戰勝自己,超越困境和證明存在的意義敞開了可能性空間。

人的生存是荒謬的,沒有任何理由,但在一個理想主義者看來,必須賦予它以意義,必須有東西證明它的意義。“只有人才把怎樣活着看得比活着本身更要緊,只有人在頑固地追問並要求着生存的意義。”人必須選擇一種東西作爲生存意義的證明。史鐵生選擇的是寫作。在史鐵生看來,寫作無非是一種生命的存在方式,一種意義的證明,他說“只是因爲我活着,我纔不得不寫作。”

因爲殘缺,完美才得以顯現。史鐵生意識到:所有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殘疾。人生而就有缺陷,問題,不可能完美。所以有的評論家把史鐵生的創作分爲兩個階段:1985 年之前寫的是殘疾的人,之後寫的是人的殘疾,人的缺陷和問題。意思就是說史鐵生在爲自己找到活着的理由之後,又在爲別人尋找活着的理由。我們在史鐵生的作品中,往往看到生活的激情,也時時感受到他本人的一份寧靜。所謂“寧靜以致遠”,史鐵生並不是在吶喊,而是在剖析,在闡釋,爲了生活。

“無所謂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也無所謂誰是誰”人生就是一條漫長的河流。你也可能會是老瞎子。這時候你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