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的小豆豆》讀書筆記範文1000字(通用5篇)

學識都 人氣:1.12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窗邊的小豆豆》讀書筆記範文1000字(通用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窗邊的小豆豆》讀書筆記範文1000字(通用5篇)

《窗邊的小豆豆》讀書筆記1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徹子寫的一篇長篇小說。這篇小說講述了小豆豆(也就是黑柳徹子本人)小時候在一個學校(巴學園)裏發生的種種趣事,同時作者也回憶了快樂的童年生活。

小豆豆因在原來的學校惹麻煩而被強行退學,在這之後,她被媽媽帶到了巴學園。在新學校裏,小豆豆結識了許多新朋友,並在小林先生的帶領下成功學會和大家相處。這篇小說處處展示了小豆豆頑皮可愛的天性,比如一放學跑回來,她就和洛基在屋子裏打滾兒、嬉鬧。小豆豆可頑皮了,有一回她看到一個土堆就直接跳上去,沒想到竟然是水泥。還有一回,她看到一張報紙就跳了上去,原來下面是髒兮兮的馬桶。總之,小豆豆給我們的形象就是頑皮可愛的。

雖然小豆豆很頑皮很淘氣,幸運的是,她的媽媽是一位非常和氣的女性。她在小豆豆被退學的時候,並沒有對她說她被退學啦,而是跟她說要給她換一所更好的學校。她覺得,如果告訴我小豆豆她被退學了,她的心靈可能就會因此蒙上一層陰影,她可能會因此而自卑。媽媽照顧了小豆豆的自尊心,她可真是一位可敬的媽媽。小豆豆的媽媽從來不會對小豆豆說你應該幹什麼,而是會問你想幹什麼,如果小豆豆說她想幹什麼,媽媽也會盡力幫助她完成。

這篇小說也忠實地記錄了巴學園的校長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理念,以及他對教育的熱愛。小林先生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他不想有些大人那樣居高臨下,不關心孩子怎麼想的,而是尊重孩子,盡力去理解孩子。他會傾聽孩子們的話語。在小豆豆入學的第一天,小林先生和她談了四個小時,小豆豆嘰嘰喳喳地講,校長先生一直都沒有打斷她。耐心地聽一個孩子講四個小時的話,這可不容易呀!小林先生沒有把小豆豆當做一個小孩兒來看待,而是把她當成平等的交談對象去尊重他/她。所以小豆豆也非常敬愛小林先生。

這也說明真正的學習不一定需要在課堂上講個不停,真正的教育是平等交流的結果。這樣的學習纔是真正的學習。小林先生讓同學們從自己最喜歡的那一科開始學習,讓孩子們萌發對學習的積極性,想到自己可以從自己最喜歡的那一科開始學習,不喜歡的那些課程在放學之前也能做完。

小說的結尾是一個令人遺憾的結局,因爲那時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飛機炸掉了巴學園,小豆豆在巴學園的學業生涯就此結束。但是小豆豆的學習並沒有結束,離開巴學園之後,她盡力自學,後來還在記憶幫助下撰寫了這篇令人看起來越看越愛看、看起來不忍心放下的《窗邊的小豆豆》。

小豆豆在巴學園的點點滴滴都是美好的回憶。小林先生成爲她難以忘懷的人。作爲一個讀者,我真心希望自己也能遇到像小林先生這樣的老師,希望自己也能像小豆豆一樣天天開心。讀書點亮生活,讓我們一起閱讀《窗邊的小豆豆》吧!

《窗邊的小豆豆》讀書筆記2

對於黑柳徹子女士抒寫的這篇故事,我一開始是按着讀小說的習慣讀下來的。第一感覺就是,故事中的世界是純淨美麗的。不是絕對的純潔,因爲那本身就是不可能存在的,恰好是那些細小的卻不影響大局的瑕疵,讓故事世界的構成更具真實性。正是那純和的感覺甚至沖淡了設置的二戰的背景,亦或者說二戰的陰影背景恰恰凸顯了巴學園的純美。

在讀過前面之後,我驚訝於作者對這世界的構建(亦或者說是被其中小林先生的教育理念所打動,併爲之讚歎),小豆豆所見所聞所感的世界,那樣的充滿了理想的美感,卻又給人感覺如此真實。自由岡像是佛祖居住的淨土,而巴學園就是由小林先生一手構建的一方天堂啦。

對於作品的名字,我也很有感慨,一開始(未看前)不知道小豆豆是人名,而且關於主人公名字的介紹我記的很清楚,“徹子”(當時卻完全沒聯想到作者,也是由於開篇的時候完全沒注意到作者名字,至今想來還是很慚愧)、“豆豆助”。都體現了父母對孩子濃濃的愛。而且一開始我把“窗邊”理解爲:窗戶旁邊。以爲是最開始小豆豆在窗邊喊廣告宣傳員的場景得來的,後來,讀到後記纔有恍然大悟之感。

而且發現整個故事竟然都是真實的,不禁驚歎了良久。

首先談一下我的聯想,不論是閱讀文章還是看影視動漫,我都習慣於留意觀後的感覺。小豆豆身邊的世界就像一片晨光下的菜園子,辛勤的農伯每日澆上清澈滋潤的泉水,讓青苗在潔淨清新中不斷的茁壯成長。但是某天,來自天空的大火焚燬了菜園,只有含淚的農伯站在那裏。

這種特質的感覺讓我想到了看過的動漫,如由貴志祐介先生文字作品改編的動漫《自新世界》其中涉及人類的感情倫理及教育,人類總在不斷髮展改進自己的做法,教育關乎未來,在其中,探尋教育的真正方法甚至需要讓主人公們做到捨生棄命的地步。還有那份清和的風采讓我聯想到宮崎駿大師的動漫作品,在理想中構建的世界,蘊含着美麗和愛。這般,又讓我聯想到最近連載的動漫《來自風平浪靜的明天》也是講愛的主題,其中那個戴眼鏡的面容和藹的老師不禁讓我想到小林先生(若不論小林先生髮型的話)。與這種溫和的處處蘊含了愛的教育不同的或者說與之形成對比的第二主人公的父親,有着嚴肅的面孔,不愛言辭,卻是深知如何啓迪孩子,哪怕用微微的暴力也是充滿了對孩子的教育與期待。

教育教導,在我認爲,就是愛,使其認知愛,體會愛,然後傳遞愛。個人的愛,到世界的愛。探尋挖掘人性中的美,將世界構建成愛的世界。讓世界健康的運行發展,產生更多的人類精神文明。留下一段段令人心存溫暖的童話一般的回憶。

《窗邊的小豆豆》讀書筆記3

也許,我們誰也無法走出自己的童年……

靜謐的夜晚,我沉醉於書的芳香。合上《窗邊的小豆豆》,生動的故事情節讓我浮想聯翩。作者的每一筆每一畫,都流露出深深的情意和童年的美,給讀者以心靈的震撼。

或許,最讓人猜不透的東西,就是孩子們想做的事情吧。他們有天真的想法,自然會做他們自己想做的事。文中的小豆豆就是這樣一個喜歡做最好的自己的孩子。

“媽媽,我想當個檢票員!”“我本來是想當間諜的,可現在想當檢票員了,行嗎?”“媽媽,我什麼都不幹了,還是當個廣告宣傳員吧!”小豆豆總是將自己心裏想的向媽媽傾訴,這不正是孩子的優點嗎?小孩子都有自己的夢想,他們的夢想還會常常改變,那是因爲孩子在長大,內心深處的想法也會隨之而改變。

父母是孩子們永遠的人生導師,小豆豆的媽媽從不去阻攔她做自己喜歡的事。小豆豆從小調皮,家長經常被老師叫到學校。老師向媽媽反映小豆豆在學校裏站到窗邊喊“化裝廣告員”與燕子搭話,還亂畫太陽旗。聽到這些,媽媽雖有些驚訝,但媽媽認爲,在成長階段,孩子們對每一件事物都會充滿好奇,做出一些大人們認爲不對的事,並沒有什麼不好。如果去幹擾孩子,只會讓孩子覺得什麼事都不能做,只會跟着大人的思路走,就會失去自己的想法,做不了自己喜歡做的事,不能做最好的自己。

當小豆豆來到了巴學院後,遇到了寬容的老校長,他幫助小豆豆找到了最好的自己。一次,小豆豆的錢包不小心掉進了糞坑,天真的她想要把錢包找回來,她什麼都不顧,一直將糞便往外掏。要上課了,但小豆豆還在繼續掏,越幹越有勁。這時,老校長走過來,卻沒有阻止她,“幹完了要把它們都送回原處去喲!”最後,小豆豆還是沒有找到自己喜愛的錢包,但她按照老校長的要求,把糞便又全部填了回去。當時的小豆豆,可能不明白爲什麼老校長不像其他老師一樣狠狠地責罵她,甚至開除她,而作爲讀者的我們,已經體會到了老校長的用意。老校長爲小豆豆指明瞭方向,他似乎能揣摩出孩子內心的想法,不爲了學校的條條框框而隱藏小豆豆內心最初的想法。他引導孩子去做自己認定的事,幫助小豆豆做最好的自己。

媽媽的慈愛與校長的寬容讓小豆豆已經從那個站在窗邊,喊着“化裝廣告宣傳員叔叔”的淘氣娃娃,變成了一個懂事、聽話的女孩。小豆豆可以堅持做最好的自己,相比之下,我們也可以做到嗎?我們的內心深處也應該時刻住着一個小豆豆,提醒失去方向的我們,透過小豆豆稚嫩的想法,去追隨我們最初的夢想。

不要被謊言矇蔽,不要去迎合掩飾,做最好的自己吧!即使我們的童年已經離去,但我們依舊有選擇的權利,去尋找純真童年的起點吧,它也許會成爲我們追逐的終點。

《窗邊的小豆豆》讀書筆記4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黑柳徹子(小豆豆)的代表作,主要講述了作者在巴學園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故事。1984年,聯合國官員在讀完了這本書的英文版後,認爲“再也沒有比她更瞭解孩子的了”,因而任命她爲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亞洲歷史上第一位親善大使。

小豆豆好奇心強、活潑開朗,因爲上課經常干擾其他同學學習,剛上小學一年級就被老師認定爲“問題學生”,要求退學。極有耐心的媽媽想盡辦法,爲小豆豆找到了一所能夠理解她性格、能夠教會她和大家一起學習的學校——巴學園,幸運地遇到了小林校長。

在巴學園的第一次見面,小林校長就給了小豆豆充分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小豆豆開心極了,立刻開始說起來,從電車跑得非常快、以前學校的女老師長得漂亮、“洛基”會“握手”和“對不起”到爸爸擅長游泳等等,小林校長向前探着身子,專注地聽着,一次也沒有打哈欠,一次也沒有露出不耐煩的`樣子,還邊聽邊笑着點頭,有時候還問後來呢?小豆豆越發開心起來,說個沒完沒了。這時候,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自己真正喜歡的人!

天真爛漫的小豆豆雖然沒有覺察出自己退學的事情,但他朦朦朧朧感到彷彿只有自己和別的孩子不一樣,被冷眼相看。可是和小林校長在一起的時候,她感覺非常安心,非常溫暖,心情好極了。因爲無論是之前,還是以後,再也沒有一個大人這麼認真地聽小豆豆說話了。

在學習和生活中,所有的孩子都很想表現自己,關鍵是大人給不給他們表現的機會,能否讓他們感受到大人對他們的愛。比如,在課堂上,沒有舉手爭搶回答老師提問的學生,很有可能是最想回答問題的學生,雖然他們沒有舉手;在家庭裏很少和爸爸媽媽說心裏話的孩子,很有可能是最想撲在爸爸媽媽懷裏撒嬌的孩子,或許是大人一個不耐煩的眼神,阻止了孩子心聲的表達。

端午節前,在回老家的路上,兒子興高采烈地給我講起了端午節的來歷,以及吃糉子、賽龍舟的習俗,雖然不是太具體和準確,但我自始至終認真地傾聽着,並表現出對兒子知識“淵博”的大加讚賞。後來,兒子自豪地把相同的故事滔滔不絕地講給了外公、外婆和阿姨等人。相反,如果兒子一開始講,我就投去不屑的眼神,嚴詞糾正故事中的錯誤,估計兒子就不會把相同的故事講給外公、外婆,並且在心理上產生對我的排斥感,再有什麼故事也不會講給我聽了。

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投以賞識的眼神,也許僅僅耽誤大人一丁點的時間和精力,但收穫的是孩子對你的信任和好感,影響的是孩子一生的前程和命運。

《窗邊的小豆豆》讀書筆記5

根據我們班語文老師的好書推薦目錄,我跟媽媽到大衆書局挑選了幾本優秀的少年文學作品,其中包括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的打開這本書,讀了幾頁,便被書中的內容深深吸引。

我喜歡這個活潑開朗、天真可愛、充滿童趣的小女孩,我羨慕她如此輕鬆的成長環境,有寬厚仁慈的母親,有包容博愛的校長,有尊重個性的老師……而且沒有不能承受之小升初、中考、高考壓力,多好的生活!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阿姨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經歷,小豆豆是一個活潑淘氣、天真爛漫的小女孩,在普通學校的教育體制下,天然釋放的個性遇到了全盤否定,她由於不守紀律被老師罰站,甚至退學。幸運的是,她有溫柔慈祥的母親,媽媽爲保護她的自信心不告訴她退學的原因,並且幫她找一個更適合她學習的學校———巴學園。在那裏,她遇到了此生最重要的人,一位偉大的校長小林先生。這個不起眼的小老頭,有着不同尋常的教育理念,他把巴學園打造成一個孩子們理想的樂園,孩子們被耐心的對待,天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學習生活熱情被引燃……,我想,這纔是真正快樂的童年吧!

反觀我們自己,在當今的教育體制下,真正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了嗎?個性得到尊重了嗎?家長們總是說,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在這種畸形的觀念下,我們承受不能承受之輕,不顧成長規律拼命往前奔跑,生怕落後,並影響到看起來那麼虛幻的未來。從小開始,各門功課壓在我們弱小的肩膀上,除了學校的功課還有課外的奧數、奧語、英語等培訓,還有琴棋書畫等興趣課。

我們沒有時間親近大自然,聆聽自然中最美妙的聲音。即時週末偶爾抽出時間出去,也少有那份閒情逸致,鮮有我們應有的童趣童心。我們耳邊總是響起媽媽的催促:“快點、快點、趕快學習”;總是響起老師的叮囑:“認真學習,不要調皮”;響起校長廣播裏的聲音:“我們這學期又有X人獲得X競賽一等獎”。這些全是無形的石頭,沉重的塞滿了我們的內心,我們由此焦躁不安,擔心不已,爲什麼我們生活得這麼累?

“每個人出世的時候,都有優秀的品質。我們要早早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讓他們發揚廣大,把孩子按個性培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小豆豆的小林校長說。是啊,如果想要我們都變成千篇一律的人,就請大人們製作《人工智能》中的機器人小孩代替我們吧,他們保證聽話,學習認真,不給你們惹麻煩。

願我們都能成爲“窗邊的小豆豆”,幸運地遇到能理解我們、包容我們、引導我們的好家長好老師好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