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讀書筆記

學識都 人氣:1.57W

在近一年的“行動研究”過程中,我們在實踐活動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教育理念、行爲,逐步學會了沉下心來,深入幼兒生活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如何有效地開展研究,遇到了難題和困惑。這時我讀了陳嚮明博士所寫的《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這本書,它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它讓我瞭解了一些行動研究的方法,通過一個個行動研究的案例,讓我體會到真正的從生活中入手,忠實真實教學情境,並積極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更切實的研究方法。在這裏願與各位教師一起分享。

《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讀書筆記

這本書是專門爲我們這些普通的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教育專業的本科生以及其他對教育研究感興趣的人們所寫的。該書捨棄了高深的理論探討,晦澀的哲學思辯和沉重的歷史陳述。採用了大量鮮活詳實的教育案例,向讀者具體介紹每一質的研究,如故事般娓娓道來。它最大特點便是實用性,可以說這是一本研究方向的操作手冊,每章節的"如何"具體解答了現實研究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及採取的行動步驟,也便於初學者的跳躍閱讀。

質的研究在我國教育領域日益受到關注。作爲一種不同於量的.研究的研究範式,質的研究的最大特點是:質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直接接觸,通過面對面的交往,實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狀態和過程,瞭解被研究者所處的環境以及環境對他們產生的影響,其目的是從被研究者的角度來了解他們的行爲及其意義的解釋。“質的研究”要求研究者對自己的“前設”和“偏見”進行反省,並隨着實際情況的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研究設計。“質的研究”就是一種“情境中”的研究。它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研究方法可以從三個層面進行探討:

(1)方法論,既指導研究的思想體系,包括基本的理論假設、原則和思路等;

(2)方法或方式,即貫穿於研究全過程的基本程序、策略和風格;

(3)操作技術,即在研究中具體使用的手段、工具和技巧;學作質的研究

其實最關鍵的問題可能是確定研究問題,陳老師書中提到研究問題有“概括性問題”與“特殊性問題”,那我應該對我自己進行研究,既屬於行動研究,又屬於特殊性問題研究。也便於操作;對,不能將問題泛化;要抓住每一次跟同學交流的機會,將行動與研究與班主任工作結合;《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一書中一段文字:“從日常繁雜的教學工作中脫身出來,在勞動中獲得理性的昇華和情感上的愉悅,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維品位。”

帶給我的幾點啓示:

1、知道“質的研究”是跟“量的研究”相對應的關係。

“量的研究”是一種對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進行測量和分析,以檢驗研究者自己有關理論假設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有一套完備的操作技術,包括抽樣方法(如隨機抽樣、分層抽樣、系統抽樣、整羣抽樣)、資料收集方法(如問卷法、實驗法)、數字統計方法(如描述性統計,推斷性統計)等,正是通過這種測量、計算和分析,以求達到對事物“本質”的把握。而“質的研究”則是通過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間的互動,對事物(研究對象)進行長期深入細緻的體驗,然後對事物的“質”有一個比較整體性的、解釋性的理解。“質的研究”與“量的研究”各有優勢和弱點,兩者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補的。

2、瞭解“質的研究“與”行動研究“的關係及不同。

“行動研究”是通過實踐者自身的實踐進行的一種研究方式,20世紀50年代開始用於教育研究,有人把它視爲“質的研究”方法之一。我認爲,兩者有許多共同之處。兩者在教育研究中都強調“在教育中”、“通過教育”、“爲了教育”,強調情境性、具體性。但“行動研究”也採用量的方法,如用問卷方法調查有關問題,以採取措施加以補救,它強調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所以,總的來說,“行動研究”更傾向於求真,而“質的研究”則傾向於求善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