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讀書筆記800

學識都 人氣:1.28W

輕合《圍城》,無限感嘆。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圍城讀書筆記800字,歡迎閱讀,希望對你能夠提供幫助。

圍城讀書筆記800

圍城讀書筆記800字篇1

一本好書便是一個奇異的新世界,我在去年夏天陷入了《圍城》的世界裏,然而今年夏天我卻還藏匿在這座城中,我始終被困在這座城裏,我知道這座城並不是屬於我的世界,我想要逃出這座城,並而以錢鍾書的心態來面對這座清晰而模糊的圍城。

讀《圍城》時我便莫名的堅信有一天我會與這本書在精神的世界裏再次邂逅,並彼此留下些東西,譬如以文字的方式留下些我微不足道的感想,然而這些對我是極重要的。

讀完一本書後由心而發的感慨是很真實的,大不同如今的N多讀後感,一副深深的論文腔調往往讓人無言以對的尷尬萬分,這些作者往往做出比寫者更加認真的態度來評估一本作品成敗和與其想要表達的和被表達的,這也往往使寫者忘乎自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寫的是個什麼樣東西,所以這也是極其尷尬的。

真待到想要爲它寫點東西時又不知道該如何去寫,我說這是一本奇書,近代書列中的一朵奇葩,一本具有現實批判性的諷刺小說,作者獨樹一幟的文學思想理念中成就的經典。然而這些都不是我想要說的,對於一本好書當我看完書序時我覺得我想要爲它寫點東西,而知道如何去套用慣常的話,當我筆下留情久至看完這本書時,便會有一種死一般痛苦的失落感,這個世界彷彿在你的冥思中逐漸淪陷,書中的世界正在一步步吞噬現實,對此你難以自拔,你維有儘量的接觸現實並牢牢的佇立在這片充滿現代氣息的土地上努力的去感受生命的存在與被存在性,至此我已無力下筆更談不上做何感想,當你腦海裏那片空白的領域被受侵佔時,你甚至騰不出一縷思緒去考慮它存在的必要與不必要性。

我在這座城裏四處尋覓些被叫做人性的東西,我不知道錢鍾書老先生當年爲此有無沉重的步伐邁向那陌生的地方。我總是在這座城裏百無聊賴的尋覓着,我甚至看到了韓寒的身影,正如我想象中的這座城般清晰而模糊,我不知道他在這裏停留了多久,我甚至害怕他走的太倉促,如同徐悲鴻的再別康橋,他也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然而或許這座城的上空本沒有一片雲彩。

讀《圍城》的感慨便如同天上的雲彩再絢麗再飄蕩,它終究會輕吻大地,終究會最貼近人生的起點,人生便如一座圍城,正如錢鍾書的夫人楊絳女土對《圍城》的感觸之筆:“城裏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罷了。

圍城讀書筆記800字篇2

現代人觀念開放了,對婚姻更加想的開,圍城進去的快,出來也快,熟悉了不久結婚,婚後不久又離婚,視婚姻如兒戲,這樣的人怎麼能夠理解愛的含義和生活的真諦?人海茫茫,兩個人有緣在一個圍城裏並不輕易,既然結婚了,就要相互理解,互相體諒,經營好這份愛,經營好一個家庭。大家都要相互謙讓,纔不致讓對方有逃出去的念頭,試問哪些逃出婚姻圍城的人,你們都更好的找到幸福了嗎?你們回想往日的恩愛的時候就沒有後悔過嗎?

“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婚姻是這樣,工作何嘗不是如此?有的人幹一行愛一行,富有兢業精神,有的人頻頻跳槽,也難覓如意的工作,他們厭煩本職工作,老是覺得別人的工作如何如何好,吃着碗裏的看着鍋裏的,換了新的工作後發覺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如意,想起原來工作的種種好處。只恨世上沒有後悔藥賣,時光不能倒流。

就拿我們的幼教工作來說吧,在網上我時常看見這樣的一些文章,有的老師當初考幼師時覺得這工作挺神聖,走上工作崗位後,有的會認爲來的錢不快,看着一些同學、好友進了黨政機關,權利帶來了實惠;一些人下海經商成功,經濟富裕。看着這些人別墅汽車、燈紅酒綠,心裏癢癢得十分難過,恨不得立馬辭職跳槽去撈一把。等到真的逃出去了才知道黨政機關並不是那麼好混,人際關係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下海經商也沒那麼輕易,風險大,競爭激烈,壓得心裏崩潰時纔想起幼教工作的種種好處,有雙休日,又有寒暑假,整天面對着一羣活潑無邪,天真爛漫的小朋友,心理也變的輕鬆快樂多了,也讓自己變的年輕了許多了。回頭再想想有這樣讓你愉快的工作,還爲什麼要去羨慕人家呢?還有什麼理由不安心幼教工作呢?看着諸如此類的文章我不由的想說:同仁們,讓我們好好愛孩子,愛我們的幼兒園,愛我們的幼教事業吧。

最後,我要用錢鍾書愛人楊的話來結尾:“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抵如此。”

最後我還想說一句讀後感,願我們能好好的把握好、珍惜好今天的生活,這樣我們的生活會更快樂更美好的。

圍城讀書筆記800字篇3

一座圍城,幾段戀愛,一生的糾葛!

--------題記

初讀《圍城》,躍入眼簾的是才女蘇文紈的話:“戀愛就像一座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裏面的人想出去。”霎那間,撥動了心絃,放飛了思緒。

蘇文紈一心想走進方鴻漸的愛城,卻不懂珍惜一直以來默默守護自己的趙辛楣。方鴻漸同樣如此,他娶了孫柔嘉,卻仍然念念不忘當初愛的唐曉芙。他們之間的愛戀,宛如一座座圍城,想進的進不去,裏面的人出不來。

輕合《圍城》,無限感嘆。如果當初蘇文紈走進了方鴻漸的愛城,她還會一如既往的愛着方鴻漸嗎?或許當她住進了那座城,她會發現自己並不是真的愛着方鴻漸;如果方鴻漸娶了唐曉芙,如果他得到了他想要的愛情,其結果會不會也是一座他想逃出來的城呢?或許,真的如此。愛如圍城,擁有的,往往不懂珍惜;得不到的,永遠是最美好的!

我想不僅僅是《圍城》中的戀愛如此,生活中同樣如此。愛與被愛,都是一座誰也逃脫不出的圍城。愛如圍城,身在城中,心在城外。當你千方百計的要逃出已擁有的愛城時,你是否曾想過當初你不顧一切的付出?就像小時候,你愛上了他人手中的小娃娃,做夢都想得到它。你對父母死纏爛打地索要,可當有一天,你真的擁有了,卻把它丟在一邊。愛同樣如此,無時求之,得時棄之。

從小到大,我們都生活在父母用愛打造的`圍城中,無風無雨。然而,我們卻總是抱怨父母的愛太壓抑,一直想逃離這座城。卻不知道有多少無家可歸的孩童在羨慕自己!其實,世人皆如此。明明擁有許多美好的東西,卻一直在羨慕他人所擁有的。總是苦苦追求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物,到最後,只能獨守空城,失去了觸手可及的愛。要我說,羨慕別人得到的,不如珍惜自己擁有的!

有人說,愛如空氣,尋不着,抓不住。其實,只要用心體會,你就會發現,愛就像影子一樣,永遠追伴隨在身邊。 真愛,不在於你付出了多少,只在於你是否懂得珍惜擁有!

圍城下的故事,邪惡與善良並存,展示了最爲豐富的人性衆生象。圍城般的愛戀,煩惱與幸福同在,呈現了天上人間中愛的真諦。我在圍城中懂得,愛如圍城,唯有珍惜,愛方能永存。。。

圍城讀書筆記800字篇4

早就聽說錢鍾書先生的語言幽默風趣,於是趁着這假期稍微空閒的時光,選讀了《圍城》一書。

看《圍城》首先給人印象最深的便是裏面人物語言的風趣睿智。整本書處處都有新奇形象的比喻,這些比喻或諷刺或幽默,總在適當的時候出現,給小說的敘述輸入新鮮的血液,彷彿給那炸土豆條抹上番茄醬一般——令人百般回味。當然純粹的搞笑不是什麼新奇的事情,而《圍城》語言的高明之處在於:它在給人一笑之後還可令人百般品味,在風趣的背後是豐厚的內涵。例如“對於醜人,細看是一種殘忍,除非他是壞人,你要懲罰他”一句,乍一看讀者臉上必定是一笑,然而細細品味之後,你會發現你不得不由衷地認同這一句話,越加品味便越能覺得其哲理之所在。

上面是初看《圍城》時對文字的感觸。而當看完了全文時,我又不得不對人物的命運有所思考。最後鴻漸的命運可以說是當時一些知識分子的命運的真實寫照。他有着一種特有的淳樸。這可以從他買僞造的文憑時候的心理活動中看出,雖然作假,但是卻依然在心理上保持着正直,以讀書人的道德標準約束自己。而他買完僞造的文憑之後,卻不去使用它,因此只在三閭大學混到了個副教授的職位。相比之下,那些買文憑並且厚着臉皮拿出來的人的醜惡嘴臉可見一斑。不得不說這是對黑暗社會的一種真實寫照。

而另一段反映現實的地方,則是他們去三閭大學路上的所見所聞,以及同行的人們的所作所爲。公路站長的只認外表穿着,司機的暴躁,李梅亭的乘機倒賣藥品,無不顯示着社會的空虛,以及人們思想觀念的落後與污濁。相比之下,鴻漸倒是有一種特別的可愛了。

而小說描寫鴻漸在上海生活的兩段,其中在戰爭之下,人們的思想卻是麻木的,依然聚會玩樂,上層社會人們的生活依舊腐朽,諷刺意味更爲濃重了。

總之,初讀《圍城》一書,以上便是一些膚淺的感受,或許,其中有些更加深層次的含義,要隨着時間的推移,以及日後的細細品味纔可以得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