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讀書筆記

學識都 人氣:1.45W

《庖丁解牛》這篇文章未我們展現了一個技藝高超的廚師,莊子爲了寫好這一人物,確實煞費苦心,運用多種描寫之技巧,多方法、多角度地描寫、刻畫庖丁這一形象。

《庖丁解牛》讀書筆記

首先,描寫了一個場面:庖丁爲文惠君解牛。這是一個何等壯觀的場面,旌旗獵獵,甲光閃閃,文武大臣分列左右,將軍士兵簇擁前後,文惠君高高在上,全場鴉雀無聲,“砉然響然,奏刀騞然”清晰可聽,成百上千雙眼睛盯着庖丁。只見庖丁手“觸”、肩“倚”、足“履”、膝“踦”,一氣呵成。其技術之熟練,“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動作之優美,“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令文惠君脫口讚賞“嘻,善哉!”全場無不爲之歡呼雀躍。

其次,文章從正面描寫庖丁技藝之卓越:文章一開頭就描寫庖丁“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通過這些正面描寫,一個動作嫺熟而瀟灑的庖丁展現在我們眼前。再加上“吾見其難爲,怵然爲戒,視爲止,行爲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爲之四顧,爲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的語言描寫,使得庖丁的正面形象更加豐滿,不但技藝高超,而且謹慎小心,還充滿自信。

文章更多的是側面描寫:通過文惠君兩次的“善哉”,表明庖丁技藝確實高超,能夠讓一個國君拍案稱奇的人確實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一把屠刀用了十九年,且“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由此可見技藝很不一般,要知道“良庖歲更刀”“族庖月更刀”呀。這也是運用了對比的.描寫方法,通過“歲”“月”與“年十九”的對比,庖丁那非凡超羣的技藝就不言而喻了。

再次,文章從視覺和聽覺方面來描寫,使人有種如臨其境、如聞其聲的感覺。文章開頭一連用了5個動詞,從視覺方面分別描寫手“觸”、肩“倚”、足“履”、膝“踦”,這一系列的藝術化、舞蹈化了的動作,已初見庖丁解牛技術的嫺熟。接着作者側重從聽覺方面描摹他解牛時進刀而發出的聲音“砉”、“騞”,並把這聲音比喻“桑林之舞”、“經首之會”,從而生動地描寫出庖丁動作的節奏感,表現了一個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