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憂雜貨店》讀後感範文600字(精選11篇)

學識都 人氣:1.39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解憂雜貨店》讀後感600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解憂雜貨店》讀後感範文600字(精選11篇)

《解憂雜貨店》讀後感600字1

今日最終讀完《解憂雜貨店》這本書,這本書是我第一次如此認真仔細閱讀的書籍,我對於書籍大都喜歡大略的讀,所以到了最終只能記住故事資料,往往對書中人物的形象,故事的發生,讀完了只剩下唏噓,而不是認真的品味作者寫下的故事,以及書中人物的心裏。

爲何我會想到讀這本書?是在一篇娛樂新聞上,報道着這本書即將要拍成一個電視劇,當然一開始是衝着偶像去的,但根據報道,如果要看到電視劇卻要等上一段時間,然而這是個未知的時間,我卻慢慢的在等待的過程中對這個題目產生了好奇心,書標題《解憂雜貨店》老着直白的題目,卻又忍不住思索一番,爲何要叫解憂雜貨店?於是我滿懷好奇的讀了這本書。原先整本書都圍繞着一個店,這個店名便叫做浪失雜貨店。這本書的每個故事的主人公都帶着各種各樣的煩惱到店裏尋求幫忙,有的懷揣在夢想與現實之間,有的在感情和夢想之間,書裏每個人物的性格都栩栩如生,他們的煩惱來自不一樣身份,不一樣的社會地位,但都反應在我們的現實生活。

提出這個店的店主是個心地善良的爺爺,他從一開始的與小孩子的遊戲,慢慢的變成了真正解決煩惱的店主。這是爺爺從未想到的,但無論是對孩子還是真正解決煩惱的人,他都認真的對待每一封來信,這便是解憂雜貨店得以在每位煩惱者心目中的原因。

每個人都有煩惱,或許對於這個煩惱有的人其實答案早就瞭然於心,可是卻又期望得到別人的肯給,又或許有的人迷茫在煩惱的路上,他們期望着能有個答案,而解憂雜貨店就給了他們一盞點路燈。

《解憂雜貨店》讀後感600字2

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買回來放在書架裏一向沒有時間看,直到週末才翻出來看。坐在窗戶邊,陽光照射着我和書,就在這晴空萬里和週末一片寂靜的環境下,我開始閱讀這本書………

這本書的故事是從三個小偷無意間闖進一個廢棄的雜貨店開始的。這是一個能幫人解決煩惱的店,只要往信箱投信,第二天就能在牛奶箱裏取到回信。三個小偷開啓了時光隧道,於是就收到了一封封來自過去的信……在不斷的回信和收信過程中,過去連接了未來。有很多向雜貨店提問的信,如:“女子在夢想與感情之間的選擇、音樂人秦郎不知是否該繼續追求、舞女晴美不知該不該辭掉工作……”

讀到第二章,我會疑惑:“既然這幾個人明白魚店歌手爲了救天才女歌手弟弟而喪命才使得《重生》被世人所知,爲什麼還要讓魚店歌手繼續堅持下去?”再仔細讀一次我會發現:因爲他們不管說什麼,都改變不了魚店歌手的執着,就算說出他的命運,放到誰身上誰又會相信呢。再就是不讓他唱歌,你又能覺得歌手會放棄嗎。到最終還不如按照歌手想法讓其追逐夢想,順應命運。

是啊,我也以往歷過多少困難與痛苦的時候。每當孤立無助的時候。我多麼期望有那麼一個人,能夠給你幫忙,給你信任,給你期望。這個人可能是家人、朋友或愛人,而他們把這些期望都寄託在老爺爺身上。大家都是平凡人,把衆多煩惱推給任何人,任何人都無法理解。他們只是絞盡腦汁、盡力的去解決你的疑惑罷了。仔細想想,只要我們認真對待、堅持不懈,還有什麼困難我們克服不了呢?

其實就像本書最終提到的。每個前去雜貨店諮詢的人就好比是,迷途的羔羊,通常他們手上都有地圖,卻沒有去看,或者不明白自我目前的位置。每個前來諮詢的人,其實他們內心已經有了答案。而前去諮詢是不確定,不明白這樣做會帶來怎樣的結果。就像文章所說,不管是怎樣的結果,只要你去努力了,結果也必須不會令人失望。

這就是《解憂雜貨店》,既溫馨又感人的一本書。

《解憂雜貨店》讀後感600字3

心,一旦離開,就不會回來了。

心,是個淘氣的孩子,一不小心就無影無蹤,就被束縛。正因如此,我們需要解開心靈的束縛,找回內心丟失的東西。

故事發生在一家雜貨店。敦也、翔太和幸平三個小偷,潛入一家雜貨店中,準備搜刮一番,卻意外收到來信。回信後,奇怪的事發生了,這家雜貨店跨越了時空,三個小偷在於與過去的人談話。故事中,心事重重的人們可以盡情吐露心聲,也在不斷尋找內心丟失的東西。

每個故事的主人公,都面對着人生不同的選擇:“月兔”在夢想和感情中搖擺不定,向解憂雜貨店提出疑問;另一邊的“魚店音樂人”,則在音樂夢想和繼承家產中不知所措;“保羅列儂”爲了隱瞞父母逃跑的真相,從而閃爍其詞;“迷途的小狗”聽了解憂雜貨店的答案後,堅持自己的觀點。而這幾個表面看似毫無聯繫的單個故事,又有着不簡單的關係。這個世界很神奇,一切都是命中註定,快樂也好,悲傷也罷,就算是恨,也是一種很抽象的感情。

在面對人生不同的選擇中,究竟是做自己,還是聽取建議。武藤晴美、松岡克朗、北藤晴子,不管是和久浩介,還是化名後的藤川博,他們都選擇了做自己。其實所有糾結做選擇的人,心裏早就有了答案,諮詢只是想得到內心所傾向的選擇。最終的命運,還是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

就像我們自己一樣,在面對十分令人糾結的選擇時,也同樣陷入兩難,希望得到建議,也許心裏已有答案。就像如果我們已有自己的地圖,但地圖是一張白紙,即使想決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在追夢路上,不需要動搖信念,做自己就是好樣的,不忘初心,方能始終。也許一個人奮鬥更輕鬆自在,跟沒有幹勁的人在一起廝混,只會徒增壓力。付出過,就算像松岡克朗一樣遺憾,心中不會覺得不值得。

追夢路上,堅信自己,腳踏實地。

《解憂雜貨店》讀後感600字4

我們此刻處於21世紀,隨着時代的改變,我們減少了寫信,取而代之的是手機、電腦。這些方式便捷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可總覺得少了些來自寫信人的真情。

那天我讀了一本來自日本作者的書——《解憂雜貨店》。這本書主要講了敦也,翔太,幸平,這三個小偷拉開了浪矢雜貨店的大門,同時也打開了那個年代故事的大幕。他們三個小偷誤撞進一家名叫浪矢的雜貨店,無意中發現外面有人往門口的信箱裏投了一封信,是一封求助信。之後發現看到的竟然是一封來自過去的信,而舊雜貨店竟然有一個祕密的時間通道。他們經過寫信的方式來連接兩個不一樣的時代,雜貨店店主會解答寫信人的疑惑。

我很喜歡裏面的一段話。“如果說,來找我諮詢煩惱的人是迷路的羔羊,通常他們手上都有地圖卻沒有看地圖,或是不明白自我目前的位置。正因爲你的地圖是一張白紙,所以能夠畫任何地圖,一切都掌握在你自我手中,你很自由充滿了無限可能。這是很棒的事!我衷心祈禱你能夠相信自我,無悔地燃燒自我的人生着自我的人生。”當別人說起自我的夢想便滔滔不絕而你卻沒有明確目標時,不用着急,因爲在你面前的是一張白紙,你能夠自由的規劃屬於自我的人生。讓這條路只屬於你一個人,不是別人強加於你的。

同時時代在改變,我們要面臨更多的選擇。是追逐奧運夢還是照顧病榻上的愛人;是堅持音樂夢想還是理解父親的魚鋪……種種的選擇讓我們總是處於猶豫不決的局面,所以有很多不敢放手去做,怕自我的選擇是錯誤的。作者說過一句,“很多時候,來諮詢的人心裏已經有了答案,來諮詢只是想確認自我的決定是對的。”不要覺得別人總來問你很麻煩,有時你的一句鼓勵可能會加大這個人前進的動力。

這本書能夠說是一碗雞湯,可這是一碗恰到好處的雞湯。讓讀者更加懂得如何去應對人生,創造屬於自我的未來。

《解憂雜貨店》讀後感600字5

不愧是暢銷書籍,忍不住一口氣就把它讀完了,根本停不下來!

對於作者東野圭吾,其實一直以來都想拜讀他的系列小說,可惜學校讀書館他的書太難借到手啦(太熱門)自從聽人講起這邊《解憂雜貨店》,就被它的書名吸引,很想看看…不失所望。

先說說這本書的思路結構。作者真是嚴謹而有邏輯呀,通篇下來一氣呵成、聯繫緊密……我想,這也是東野先生的偵探小說廣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吧!

而書的內容,同樣令人動容。雖然我並沒有感性到流淚,但對於某些章節片段的細節、情節描述,內心有不少驚歎、感動!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煩惱,但不是每個人都有說出來的勇氣,更何況直面它!我想我就是一個不喜歡傾訴心事的人,總覺得會給他人徒增煩惱,帶來不悅,常常是自己消化所有的'憂慮和難過……後來偶向他們說出自己的煩惱,其實也不是那麼“難以開口”,有時候光是說出口,就已經好受很多了。現實中,人們很容易對陌生人開口,卻難以對親密的人打開內心…也許,試着向他們表露自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吧!我想這方面我還需要更多的嘗試……

而具體說到詢問意見、傾訴煩惱,文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人們屢屢向旁人印證自己的觀點想法…這正是生活最真實的寫照啊!很多人何嘗不是這樣呢?心中有着自己的一種答案,但仍然不夠堅定,希望在別人的口中得到一種鼓勵,一旦對方給的不是你想要的答案,自己又陷入糾結與困境中…這大概就是人心吧。什麼時候能夠憑藉自己的想法無所遲疑呢,不受外界的干擾,我也想活得這般瀟灑自在!

《解憂雜貨店》讀後感600字6

所以,站在叉路口,你會怎麼辦?

看這書名還以爲又是索然無味的雞湯文,翻了幾頁就覺得有意思了,決定讀下去。這是一本有點虛幻情境的小說,沒有東野圭吾一貫精妙的懸疑和推理,但在他用一根細細的線隨性纏繞的縝密情節裏注入了三觀和無盡溫情。

一個偏僻的小鎮上,三個小偷爲掩人耳目臨時躲進了一個神祕的雜貨店,故事從次鋪展開來。我看到了那個爲愛情和夢想糾結的善良女子,隨着她,我的內心展開了一番關於如何更好地尊重愛情和理想的激烈辯論;還有爲音樂放棄家業的克郎,是該堅持夢想還是接受現實?如何在尊重現實、不委屈父母的情況下追尋夢想?還有面臨家庭變故的浩介,在遭遇家人不友善對待的情況下,執拗地認爲家人的心和自己不一致,於是選擇靠自己努力得到想要的生活,然而卻因當時個人幼稚的想法造成了悲劇,但最後他接受了已經發生的事,爲使已故雜貨店老主人安心,編了一個善意的謊言…書中人物都懂得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浪矢年輕時即便自己受了委屈,還是會選擇三年後寫信致歉,以期曾經愛過的人釋懷曾經犯的錯,過上幸福生活。

作者通過書中人物表現個人觀點的同時,也讓讀者一起思考:如果是我,我該怎麼辦?東野圭吾說,“如今回顧寫作過程,我發現自己始終在思考一個問題: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人究竟應該怎麼做?我希望讀者能在掩卷時喃喃自語:我從未讀過這樣的小說。”

是的,我沒讀過這樣的小說,以我的經歷和認知水平,我喜歡這本有趣又發人省思的小說,會常回來翻閱。

《解憂雜貨店》讀後感600字7

“這裏不僅銷售雜貨,還提供煩惱諮詢。無論你掙扎猶豫,還是絕望痛苦,歡迎來信!”這是我本週看的東野圭吾先生的小說《解憂雜貨店》的前言。東野圭吾,1958年2月4日出生於大阪生野區。20xx年,《解憂雜貨店》獲第七屆中央公論文藝獎。

我想大家一開始讀這本書,都沒那麼容易理解。不過越到後面越會發現作者將零散的內容巧妙地串聯了起來,雖然這本書不是推理小說,可我讀着卻比推理小說更加扣人心絃。

本書主要講了僻靜的街道上有一家雜貨店,只要寫下煩惱投進捲簾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後的牛奶箱裏得到回答。靜子因男友身患絕症,在愛情與夢想之間徘徊;克朗爲了音樂夢想離家漂泊,卻在現實中寸步難行;浩介面臨家庭鉅變,掙扎在親情與未來的迷茫中…他們將困惑寫成信投進雜貨店,隨即奇妙的事情竟不斷髮生。他們的煩惱都被解決了,就是這麼神奇。

讀到這裏,我也被書中神奇的投信口吸引了。“我是不是也可以把我的煩惱寫下來投進捲簾門的投信口呢?我是不是也可以在第二天如願地在牛奶箱裏得到回答呢?”於是,我認真地把我的煩惱寫在信紙上:我很認真地在學習,可有時候成績不如我的預想,我該如何把學習變成自己真正的得到呢?真希望解憂雜貨店爺爺能給我一個幹勁利落的回答。

其實人生有很多的分岔路口,總會遇到大小不一的煩惱。有時面臨的分叉口,它將會影響我們的未來,所以我們總會很難去做決定,煩惱也就油然而生。別擔心,親愛的讀者們,當你遇到煩惱的時候,相信自己,相信你的判斷永遠是對的。當然,也一定要感謝在我們煩惱時給予“回答”的人,人無法獨自生存,必須互相支持才能活下去。

《解憂雜貨店》讀後感600字8

何以解憂,無非就是打開心的囚門,坦誠相待,去夢,去愛。

解憂雜貨店中的這些故事與現實是多麼相似,生而爲人,憂愁從未消失。人生就像巧克力,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人生更像分岔路,永遠不知道你沒有走的那條路是什麼樣子。

猶猶豫豫,搓搓跎跎中小心翼翼的做着各個選擇題,我也希望有人能指明前路,省去我糾結之苦。現實不是烏托邦,心靈雞湯也並不是想要就有。在努力判斷書中的決定到底是對是錯,或者說如果發生在我身上,我是否也會屈身於現實的淫威下,俯首稱臣,但一切都只是未知數。

我們都希望能和過去的自己交流,讓他告訴自己怎麼做纔是最好的。然而誰也不能證明另一條路就真的是更好的,這條路就一定是錯的。“可是換個角度看,正因爲是一張白紙,纔可以隨心所欲地描繪地圖,一切全在你自己。對你來說,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無限地可能。”很多時候,人們在諮詢問題的時候,已經有了答案,他們只是想讓別人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他們也只想要一個肯定,來讓自己堅持,其實他們早已在路上,正因爲地圖是一張白紙,所有一路都無所謂對,也無所謂錯,一切都是起點,而一切又都是終點,無論走了或是沒走,他們都到了。也正如書中所說的,人生正是因爲未知,所以才充滿了可能性。但迷途的羔羊,你的地圖是什麼?是心。現實並沒有魔力讓人屈服,讓人屈服的其實也就是內心。

心,一旦離開了,就再不會回來了,只有直面自己的內心,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要幹什麼,做的決定纔不後悔,人活着就是爲了一口氣,這口氣比什麼都值得。我不喜歡後悔,我希望每一個決定都是懷着熱情與希望,何必一廂情願地下結論,任何事情,不挑戰一下就是不知道結果的,對嗎?我不可能見到未來的我,但是我可以做現在最好的我!“去夢吧,去愛吧,你要知道,夢想喜歡義義無反顧的勇士,眼淚有着不可思議的熱度。”

如果你還是執迷於尋找雜貨鋪,那就在午夜時分,問問你內心的牛奶箱吧。

《解憂雜貨店》讀後感600字9

三個小偷誤打誤撞,闖進一家名叫浪矢的雜貨店,無意中,他們發現外面有人往門口的信箱裏投了一封求助信。這是一封來自過去的信,舊雜貨店難道有一個祕密的時間通道?

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寫作的長篇懸疑小說《解憂雜貨店》,超越推理小說的範圍,但卻比推理小說更加扣人心絃。位於僻靜街道的這家雜貨店,只要寫下煩惱丟進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後的牛奶箱裏得到回答:因男友身患絕症,年輕女孩靜子在感情與夢想間徘徊;克郎爲了音樂夢想離家漂泊,卻在現實中寸步難行;少年浩介面臨家庭鉅變,掙扎在親情與未來的迷茫中……生命中的一次偶然交會,將如何演繹出截然不一樣的人生?

這是一本關於溫情的書,那裏的溫情不是《嫌疑人X的獻身》裏面惡的溫情,而是真正善的溫情,故事是偏暖的,樂觀的,表達的是那種可信的、常人的善。

說起來,給我推薦這本書的,是一個沒能通讀一遍《紅樓夢》的正宗的“理科女”――我女兒。她怕我不“稀罕”她的推薦,特意把書放在我牀頭櫃那堆書的最上方。怕我不看,一個星期之後,她還來電話“考覈”。我想說的是,這本書給人的觸動實在是巨大的。

東野圭吾早期作品多爲精巧細緻的本格推理,文字敘述簡練兇狠,情節跌宕詭異,故事架構幾至匪夷所思的地步,擅長從極不合理之處寫出極合理的故事。事實上,這本《解憂雜貨店》堪稱“非東野”,因爲文中沒有罪案,沒有偵探,而是以人與人之間的羈絆爲主題,充分利用了誤解,以喚起內心的善。

有媒體在介紹這本書時說的及其到位:能否找到答案呢?其實也不是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解憂雜貨店》證明了一件事情:在這個人人號稱?絲的時代,我們的煩惱、憂愁、驚懼實在太多,安全感、篤定感、幸福感實在太少。因此,一家號稱“能找回現代人內心流失的東西”的雜貨店,才能如此輕易地走進讀者心中。

《解憂雜貨店》讀後感600字10

本書圍繞浪矢雜貨店—一家傾注於解決個人煩惱的雜貨店而展開故事。擁有奧運夢想的“月兔”小姐、擁有音樂夢想並逝世於捨己救人的克郎先生、有理性抗爭安排的浩介、浪矢雜貨店的主人:善良,熱衷自己“事業”並以其重獲新生的浪矢雄治……

浪矢雄治原是一名工廠機械工,後來回到家鄉務農,暮年開始接受煩惱諮詢。起初都是一些玩笑諮詢,如:我好想不用學習也能考100分,應該怎麼做呢?答:請拜託老師進行一次關於你的考試,因爲是你自己的事情,你的答案當然是正確的,所以肯定能拿到100分。但是從收到一位自稱“保羅列儂”先生的真正煩惱後,浪矢雜貨店的“解憂”軌跡開始發生了變化,浪矢爺爺精神抖擻地接受每一位諮詢的信,並認真考慮後做出自認爲妥帖的回答及建議。諮詢者帶着煩惱而來懷揣着愉悅離開,得到答案的那一刻起,一切煩心事也就隨之消失了。沒有什麼能讓人們如此如釋重負。

書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煩惱都是高度濃縮了每個普通人的生活,亦是我們常常會碰到的:夢想與責任的選擇、人生軌跡的迷茫、陪酒與正常工作的掙扎、愛人與比賽的衝突、父母與自己的思慮往後生活的猶豫……

善良無疑充斥着每個迷途者的身心,他們都曾抱怨過不公,卻又努力重拾信心,浪矢先生曾在一封回信中說到:我的回答之所以發揮了作用,原因不是別的,是因爲他們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積極認真的生活,不管什麼樣的回答都沒用。是的,現實生活中,沒有浪矢先生的解憂雜貨店,但凡事我們自己心中總有答案,只有自己努力,纔有滿意的結果。

《解憂雜貨店》讀後感600字11

一家廢棄的雜貨店,一扇破舊的鐵卷門,一個鎖得緊緊的牛奶箱……某天深夜卻因爲3個小偷的闖入而變得意義非凡。

翻看本書的前兩章,你一定以爲這是一個科學的、符合邏輯的推理故事,期待着作者慢慢揭開謎底。越往後看,你會慢慢意識到這不是通俗意義上的推理小說,作者敘述的重點也並未放在事件發生的原因上,重要的是離奇事件發生以後的進展。

這是一部充滿溫情的小說,是每個手握地圖卻依然不知自己身處何方的迷失者的指南針,更是對未知心存恐懼者的一劑強力的安慰劑。就像書中的浪矢爺爺所說:“很多時候,寫信諮詢的人心裏已經有了答案,他們諮詢的目的只是想確認自己的決定是對的。”作者想要通過書中的這些故事表達同一個主題:人生中難免有起伏,每個人都必須在低潮中成長和探索,最後總會有一個答案等着你,無論是好是壞,都有你走過的痕跡,都會影響着你自己和周圍的人走下去的步伐。

除了感情上的細膩動人,本書漫畫式的場景架構也讓人印象深刻。廢棄的雜貨店、無心闖入的小偷、不斷有信件投入的郵箱、來自不同時空的信紙、提筆回信的浪矢爺爺……作者不斷用文字鋪陳出帶有漫畫色彩的畫面。作爲通往不同時空媒介的重要道具――郵箱,作爲承載情感的書寫工具――信紙,在本書故事情節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們擔負着啓蒙與勵志的雙重重任,也成爲作者表達的出口。

有時傷害,有時相助,人們總在不經意的時候與他人的人生緊密相連。何以解憂?彼此都真誠以待,抱着微小卻長存的善意,或許是解憂的不二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