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讀後感800字

學識都 人氣:1.55W

《人生》,中篇小說,是著名作家路遙的成名作. 下面本站爲你們獻上《人生》讀後感800字,歡迎大家閱讀與參考,希望採納。

《人生》讀後感800字

《人生》讀後感800字一

不知道是人生給他開了個玩笑還是他給人生開了個玩笑。

讀完這本書已經幾天了,一直沒有來寫讀後感,一方面因爲遇上個週末,一方面因爲我也不知道怎麼來寫。這本在桌上放了好幾天的書我凌晨2點終於合上書頁,我的孩子安靜的躺在牀上,均勻的呼吸,像極了一個天使,而那個愛我的男人鼾聲四起,我該慶幸生活的給予。回到書中,高加林如坐過山車一樣的生活經歷,我覺得惋惜也感到痛心。首先他是有才華的,就算是“走後門”的工作也照例做的優秀,其次他本可以一步一步過上想要的生活,只是因爲別人的“走後門”無情的奪走了他該有的可以改變命運的希望。改變命運的方法有很多種,只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禁錮的思想,狹隘的生活模式,少了更多走出去的道路,改變顯的重要也對老百姓而言有很多無力感。

其實這本書讓我想了很多,關於愛情,關於誘惑還有對待生活的態度。關於“愛情”,充滿誘惑的愛情綁架了生活,而最終毀掉他的也是“愛情”。因爲愛情巧珍在傷痛中屈從了生活,因爲亞萍的愛情他被舉報,因爲他的愛情,讓打入現實的他生活更加晦澀。關於誘惑,像高加林這樣越是有些能力的人越不願意屈從眼前的生活,誘惑來的時候越是亂了陣腳。亞萍從上學就愛慕高加林,畢業後只是因爲他是農民而選擇張克男,然而當加林變身國家幹部,這種寫滿誘惑的愛情就綻放光彩,最後她仍然因爲他是農民而接受分手。高加林和亞萍有一樣的興趣,一樣的文化程度,人格魅力算得上匹配,只是他們的家庭生活造成了不一樣的性格,我想就算加林隨着他去了南京,他們的婚姻生活也未必是幸福的,他們已經因爲不同性格有了碰撞。做個不好的假設,倘若日後加林的天地裏又出現一個如巧珍一樣順從他的性格,又有着和亞萍一樣的學識的女孩,加林會不會再次動搖?儘管這樣的假設對他而言有點殘忍,因爲他善良,內心也充斥着對拋棄巧珍的不忍,只是在施展他能力的天地裏我還是覺得他願意去追求應該屬於他的。關於對生活的態度,無非就是屈從和改變。對於高加林而言屈從就是放下那顆高傲的心,接收做個農民,腳踏實地用自己雙手去創造生活,安穩找個農村媳婦過個好光景。因爲以他的能力就算是農村也總會有他的一片天地;說到改變就是依附別人的能力脫離眼前的現實,徹底改變讓他束手束腳的農村生活。

沒錯,人生給他開了一個很大的玩笑,熱愛而有前途的工作,愛他的女子,優越的生活,把他捧的高高的,然後再重重的摔下。日後回想起那段當國家幹部的生活大概也是發光的吧。再來說說巧珍,這個善良的,願意爲愛情付出的女子。如果高加林一直在農村生活,他們的結合一定是最幸福的,年輕人熱烈的'相處這就是愛情本來的色彩,但是如果高加林做通訊員後和巧珍繼續在一起,我就有點心疼巧珍了,不一樣的生活環境讓他們少了更多相處的話題;如果再次回到農村的高加林和沒有嫁給馬栓的巧珍在一起,我覺得他們也是幸福的,生活的動盪已經讓這個男人學會的珍惜和抉擇。其實要說愛情,巧珍、馬栓、張克男是書中最忠守愛情的人,他們默默的守着他們愛的人,儘管在愛情面前他們有些卑微。

《人生》讀後感800字二

買這本書,起先是因爲作者是寫出了《平凡的世界》的路遙,但當我看完第一遍這本書的時候,作者是誰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個故事給我帶來的體驗。

故事是平鋪直敘的,沒有多麼華麗的詞藻,也沒有多麼晦澀高明的哲理,它就像一杯白水,遇到什麼樣的人,就自然的散發出什麼氣味的"生活氣息",以及什麼程度的"生活營養"。更沒有條條框框的灌輸你一堆客觀的道理和規則,而是讓你自發的從中思考總結並且吸收其中的"經驗"。

我想這也是小說在哲學方面的魅力所在吧。

故事階段性分明,總共三個階段:高加林回到土地;高加林離開土地;高加林再次回到土地。

我是個小衆讀者,不會過多的去關注小說體現的社會矛盾,但我喜歡關注故事中人物在人性上的表現,去體驗這些表現中體現出的人物的心理,再將這些心理與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包括我自己)相聯繫起來,以此得到我想要的收穫。

故事中,最吸引我的,有四個地方。

一是,高加林強烈的自尊心、遠大的抱負以及融入縣城的強烈慾望與現實狀況的劇烈衝突下,劇烈的心理反應。

二是,劉巧珍在對高加林飛蛾撲火般的愛情中,那種只付出不索取的心理描述。

三是,德順爺爺的生活態度。

四是,黃亞萍在高加林進入縣城到離開縣城這個過程中,激烈而直白的心理活動。

每每讀到這四個地方,我都可以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朋友的影子,父母的影子,甚至是名人的影子,因爲人性是相似卻又不同的呀。

從中,看到故事人物面臨着和自己相似的困惑時,心裏也跟着矛盾困擾,作出決定後,又跟着人物內疚難受並且難以執行決定,當結果證明決定錯誤的時候,也跟着人物懊悔無助,又有那麼一絲慶幸那種經歷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

初次讀完之後,那極其濃烈的人生滋味聚集於腦海,隨着每一分每一秒的持續發酵,趨於濃稠,就差一壺清水,將其稀釋成一壺清酒。而這盛着我一字一句的一席白紙,便是清水了。

《人生》讀後感800字三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用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爲背景。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年青的農村小夥子高加林一年的人生經歷。高中畢業後回到農村當起了小學教師,他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滿足地生活着,可是因爲村長的兒子高中畢業沒事做取代了他的位置,他回到農村當農民,在痛苦煎熬的時刻,村裏最漂亮但沒有文化的女孩巧珍走進他的生活。內心由彷徨轉爲寧靜。這一切因爲叔叔的調回使他返回城裏。同原來同學亞萍相見。亞萍與原男朋友分手而不顧一切追求,在都市生活中,加林與巧珍差距越來越大。最後放棄了巧珍,與亞萍好上了。加林走後門被揭發。加林又不得不回到農村,但巧珍已成爲人家的新娘。但一切都悔之晚矣。故事簡單但寓意深刻。

高加林的奮鬥經歷在中國當代社會具有典型意義。高加林作爲一個有知識、有理想、有抱負的農村青年,企圖以自己的智慧和奮鬥,改變自己的人生命運。從表面上看,高加林所追求的是一種生活環境的改變,而實質上作品揭示的是鄉村文化與城市文化的衝突、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衝突。高加林始終處於矛盾之中,個人奮鬥與社會境遇的不協調、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的矛盾衝突,最終導致了他的人生悲劇。小說更深刻地分析了造成這一悲劇的社會、文化和歷史根源。高加林雖具有比別人更強的能力和才能,但卻被毫無理由地擠出民辦教師隊伍;即使他再有才華,幹得再出色,因爲他是農民的兒子,他就必須被趕出縣城。高加林的悲劇,體現他選擇了一種與現存的人生觀相矛盾的奮鬥生活,更展示的是社會現實的不公正。路遙在《人生》中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如果加林沒有和巧珍分手那麼他也許會在小城裏長久地工作下去,但是一個有文化的人能和一個大字不識的人生活一輩子嗎?如果加林選擇的不是亞萍而是另外的一個城市女孩,那麼他又會是哪樣地生活呢?人生沒有那麼多的如果,也沒有理想中的美滿,它總是或多或少地讓我們的現實與理想相背,一個人的性格與追求往往決定了他生活的大致軌跡。愛是什麼?它有多大的力量?生活又會給你這次選擇一個什麼答案?誰都不知道,所以只有周密而鄭重地做好人生的每一次決擇,做到不後悔。

歲月更替悲歡交織,命運跌打早就讓我懂的什麼是生命當中最值得珍惜的寶貝,幸福比金子還珍貴,這是生活教會我的真理,所以,只要幸福在裏面,不管是怎樣簡陋的一扇門,我都揮毫不猶豫地叩響它。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人生的路途坎坷,不必貪多,要的是過程。就算人生“對不起”我們,我們也不要做出“對不起”人生的選擇,那是對自己的一種不負責。我極力推薦《人生》,並非它出色到不行,而是真的可以學到該學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