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課題研究調研報告

學識都 人氣:2.94W

課題名稱:《中學生主動學習英語態度形成的研究》

高中課題研究調研報告

撰寫:

年級/班級

課題組長:

指導老師

課題組成員:

一、問題的提出

現代教育理論認爲,現代教學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中學生學習英語普遍存在缺乏主動探求英語知識的意識和能力,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積極性很難被真正調動、激發起來。針對中生學習英語中存在的不良現象,我們開展了中學生主動學習英語態度形成的研究,意在探索培養和發展學生形成主動學習英語能力的方法,引導學生成爲英語學習的主人,更好地掌握英語這門語言工具,利用它來獲取各方面的信息,進行更好的學習和工作。

新一輪課程改革強調“改革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成爲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既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擔負的重要任務,又是提高學科教學質量的手段和途徑。

隨着新教改的深入,我們現在面對的問題是:大部分老師的教育觀念轉變了,然而學生在傳統的小學教育下已經學了三到六年英語形成的“填鴨式”教學思維定式,他們的意識沒有改變,學生等着老師去“灌”!我校現在高一,二學生的一個典型特徵就是:沒有主動思維、主動提問的能力,只等着老師去“教授知識”,我想在我們中國這種現象還是比較普遍的。大家都知道,知識是要領會的,“灌”只能灌知識,不能提高能力。所以,現在要解決的問題是:用什麼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如何給自己定位,構建有效課堂,引導學生由“要我學”,向“我要學”,再到“我能學”的轉變,培養學生提問及自主學習的能力,以致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圍繞這些問題,我組將《中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態度形成的研究》作爲課題,旨在通過結合我校學生的學習現狀,研究並找出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形成主動的學習態度,爲其終身學習和畢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結合我校學生現狀特點,調查問卷得出的啓示:

(一)調查目的和方式

爲了解目前中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和策略是否得當,他們的學習效果如何及他們當前英語學習主動性情況,以便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們對高山中學高中部三個年級名學生以問卷的形式進行了一次調查。此次調查共設問題18個(其中開放性問題3個),發放問卷共520份,收回508份,其中有效問卷508份,有效回收率97%。在問題設計上,我們主要關注的是高中生在校的課內學習和課外的自主學習情況。題目分爲三部分:關於學生英語學習情況的調查,學生學習英語的習慣及方式的調查,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理特徵的調查。

(二)調查結果分析

1、中學生英語學習情況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53%的學生對英語比較感興趣,反映出他們對自己的英語學習情況比較滿意。但29%的學生外語學習效果不夠理想;而在我們問及“你認爲學英語最大的難題是什麼”時,佔前兩位的選項爲“語法”和“單詞”(分別佔到40%和24%的比例)。這樣的結果反映出,儘管我們的外語教學改革這些年來一直在不間斷地進行着,我們試圖從注重語法的舊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然而我校學生關注的重點還是停留在語法和單詞這兩方面,問及“你平時是否‘開口大聲’地讀英語”時,44%的學生有時,而35%的學生則很少,這充分說明“口語”和“聽力”這些交際性技能不受關注。這也提醒我們英語教師能在這方面能夠給予足夠的重視和幫助。

2、中學生英語學習策略與學習習慣

在學生們的英語學習策略與學習習慣方面,我們就課前、課中及課後三個方面展開調查,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只有5%的被調查學生會經常自覺預習,形成了良好的課前學習習慣,36%的學生是想起來就預習,而另外24%則是老師要求才預習。但是學生課前預習的策略並不科學,其中29%和28%的學生分別“看一遍”和“記單詞”(這兩項的比例達到了57%)。少部分學生(35%)會找側重點和難點。

而在課堂上45%的學生會邊聽邊記重點,說明他們有一個基本正確的學習策略,但是隻有23%的學生會邊聽邊思考,力爭在課堂上解決問題,說明學生沒有意識到“思考”的重要性,僅僅注重“記”。其中53%的記重點,31%的學生會有時看筆記。這一結果同時也應證了我們所得出的結論:多數學生的英語學習方法不當,學習效果欠佳。

此次調查還反映出學生在課後英語學習的情況,50%的學生會經常主動檢查並更正老師批改過的作業。調查中我們非常擔憂地發現,課後64%的學生僅僅通過“做作業”來學習英語,34%的學生做習題集,30%的學生會閱讀英語文章、報紙,這說明我們學校的學生在課外知識的擴展上有待提高。43%的學生有時會注意收集英語標識、廣告,這樣的數據說明:在有了幾年外語學習經驗之後,小部分的初中生已經形成一定的外語“語言意識”,懂得“學以致用”,抓住身邊可能的機會學習生活中的英語。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有利於中學生養成好的外語學習習慣,鞏固、提高外語水平。

3、學生英語學習的心理特徵

初中生知識面和社會接觸面的擴大,以及需要的不斷豐富,使初中學生的興趣廣度大爲增加。對探求事物的認識傾向表現出更大的堅持力,即有了較爲長久穩定的興趣。所以問到“學習英語的目的是”,在調查中我們發現34%的學生是爲了學生他國文化,這說明初中生的求知慾很強,但是也有26%的學生是爲了通過考試,這也反映出他們應試學習的情況。48%的學生反映在上課剛開始的10 分鐘最能集中精力,而42%則是在課堂中間10分鐘最能集中。37%的學生有時主動參與課堂活動,而34%的學生很少參與,這也反映出中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意識開始形成,英語教師應注意教學設計和改進教學方法把握初中生心理特徵,讓學生養成良好習慣,讓學生在課堂上能最大化地集中注意力,參與課堂活動。

二、課題研究價值

心理學研究證明:學習態度端正與否,是影響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個學生一旦形成了主動學習的態度,將會在不同的學習環境中發憤圖強,並能對不同環境下學習的意義和價值作出正確的理解與判斷,學習態度決定了學生的某種學習期望和學習目標。本課題研究的價值體現在:

1.通過調查瞭解,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探索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態度形成的規律、途徑和方法,爲推進學校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形成一些可資借鑑的經驗。

2. 通過研究可以引導教師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並在教學中,以理論指導教學。

在本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的老師圍繞課題,深入思考,撰寫了大量的教學論文及案例分析,有力地促進了老師的成長,在研究中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

三、研究目標

1. 通過對我校學生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希望更進一步瞭解學生的學習現狀,走進學生的世界,從學生的實際問題出發,瞭解學生,解決問題。

2.期望能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主動性學習品質,提高學生主動的學習能力。

3. 希望能通過此課題的研究,提高老師們專業的理論化素養,並以理論指導實踐,協助教師進一步構建有效課堂。

社會的發展對教育、對學校、對教師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地處市區偏遠地帶,規模小,教師數量少,教育教學力量相對薄弱,開展課題研究,有助於教師在現有的條件下解決當前教育教學中碰到的困難,提高教師處理教材、把握課堂的能力,在研究中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

四、研究內容

1.調查研究我校學生學習英語的現狀以及他們英語學習存在的`困難。(分析報告附在後面)

2.分析研究初中學生這個年齡階段英語學習的心理特徵。

A. 認識能力方面的特點

①感知的能力增強了,特別是感知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提高了。

②注意力比較穩定和集中。

③記憶有了顯著的發展,主要依靠意義記憶,而不是過去那樣主要依靠機械記憶。

④抽象邏輯思維日益占主導地位。小學階段是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到了初中,邏輯思維開始佔優勢,它與形象思維相輔相成,成了初中學生思維的特點。另外,思維的獨立性與批判性也有發展,但很不成熟,主要是容易產生片面性和表面性,常常抓住一點,不及其餘,看不到事物間的依存和聯繫。

B. 情感意志方面的特點:

初中生富有朝氣,熱情活潑,在感情上豐富強烈,常易激發衝動,情感上的兩極性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得十分明顯。總的說,初中學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半成人、半兒童的特點,處於身心發展的突變時期。少年期身心發育的突出特點就是矛盾。他們處於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具有兩極分化的可能,向上可以冒尖成才,出類拔萃,向下,亦可能越軌犯罪,誤入歧路。

3.通過實驗研究,探索引導初中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態度形成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1)學生對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

首先,學生認識到學習是現代人生存的需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也不是識字很少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從本世紀20年代開始,隨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把人類帶進了信息時代,新知識的巨增和舊知識的快速老化,要求人們善於學習、終身不斷地進行學習。其次,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過程中的主人。使學生明白只有自己親自參與新知識的發現、獨立解決問題、善於思辯、習慣於歸納整理,才能真正

鍛鍊自己的思維、開發自己的智力、發展自己的能力。否則,僅僅知曉一個個語言現象,自己的思維沒有得到任何的鍛鍊。久而久之,定會兩手空空無所收穫!

2) 具體從三方面闡述:興趣的培養; 習慣的養成; 學法的指導

3)不論在教學哪個過程,都要對學生多讚美,鼓勵

皮格馬利翁效應告訴我們,對一個人傳遞積極的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反之,向一個人傳遞消極的期望則會使人自暴自棄,放棄努力。皮格馬利翁效應其實體現的就是暗示的力量。皮格馬利翁效應在學校教育中表現得非常明顯。受老師喜愛或關注的學生,一段時間內學習成績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進步,而受老師漠視甚至是歧視的學生就有可能從此一蹶不振。對後進生,我們尤其要多鼓勵,少批評,運用期待效應來幫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