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學識都 人氣:1.97W

開題報告是指開題者對科研課題的一種文字說明材料。這是一種新的應用寫作文體。下面我們來看看化學課題研究開題報告,歡迎閱讀借鑑。

化學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高中生化學學業多元化評價”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一、課題的內涵概要

所謂“多元評價”是指爲了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所建立的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化學的學習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化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化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強調學生個體過去與現在的比較,通過評價使學生真正體驗到自己的進步。

所謂“高效教學”,就是要最大程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在單位時間內,即在課堂40分鐘內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育教學的三維目標整合,以求得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我們認爲,我們平時所說的“輕負擔、高質量、向課堂教學要效益”,就是“高效教學”這種課堂教學理念的折射和反映。但是,“高效教學”不應該僅僅是指知識的傳授、技能的增進,而且還應該包括“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要求。其顯性標誌應該是:課堂教學既要有課程內容選擇上的廣度和深度,還要有課程實施安排上的密度和適度,更要有課程組織落實上的力度和效度。也就是說,“高效教學”的課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維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觸及人格與靈魂。

二、課題研究預期並已基本解決的問題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基本解決了以下主要問題:

1、通過評價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化學學習的自信心;

2、通過實踐,使課堂變得活躍,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學習效果明顯。

3、研究解決相應學科高效課堂的評價體系,用客觀、準確、科學的評估手段促進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

4、通過該課題的研究,使自己在研究中學會研究,更新了教育觀念,用先進的理念指導化學教學,做到學用結合,學用同步,注重實效,結合學校自身優勢,不斷進行改革嘗試,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加快教學方式和學生評價方式的轉變。

三、課題研究的意義

課堂教學評價是一項不斷地發現價值、判斷價值和提升課堂教學價值的活動;是完整的教學過程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時對推動教師專業發展也有很大意義。課堂教學評價具有多種功能,比如導向、激勵、預測、鑑定、診斷、改進、考覈、管理功能等。通過本課題研究我們一方面瞭解了我校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在課堂教學高效化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原因。研究解決化學學科高效課堂的評價體系,用客觀、準確、科學的評估手段促進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

根據當前課程改革的背景和我校未來幾年教育事業的發展規劃,通過對我校課堂教學高效化發展的研究,結合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去粗取糧、取長補短,可以更好地促進全校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從而實現高效率、高質量的教育和教學。

四、課題研究的政策或理論依據

1、新課程的評價理念

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中也明確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爲了全面瞭解學生的化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化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化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化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2、建構主義的教育思想

該理論認爲,學生知識的獲得不是通過教師簡單的講授獲得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學習情境下,藉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該理論指導下的教學設計原則強調設計輕鬆有意義的教學效果評價方法。該理論要求老師在教學中應具備建構性教學理念,通過教建構促進學生學建構,通過建構性教引導學生建構性學,在建構性教與學的偶聯中,謀求教學效果的高效益。

3、多元智能理論

該理論認爲人的發展中有七種智能必須受到關注,而且同等重要,即音樂智能、身體運動智能、化學邏輯智能、語言智能、空間智能、人際關係智能、自我認識智能等,每個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可能只有一種智能達到輝煌境界,而事實上幾乎具有任何程度文化背景的人都需要運用多種智能的組合來解決實際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因此,認爲每一個人都是具有多種能力組合的個體,而不是隻擁有單一的、用紙與筆可以測出的解答問題能力的個體,顯得十分重要。

(3)有效教學理論。該理論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有效教學理論的核心是教學的效益。

①“有效教學”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

②“有效教學”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

③“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要求每一個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爲;

④“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學需要教師掌握有關的策略性知識,以便於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作出決策。

五、課題研究過程

(一)研究步驟:

1、前期工作(20xx年6月—20xx年9月)

選定研究課題,蒐集大量相關的文獻資料,通過學習和調查研究,摸清了教情與學情,撰寫了課題研究方案。

2、具體實施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6月)

分析原因,制定對策,並付諸實踐,總結經驗,。同時,開展課題研討課及教學反思的交流活動,並撰寫可以研究相關論文。

3、成果總結階段(20xx年6月-20xx年3月)

收集整理課題研究的過程性資料,進行分析、歸納、提煉、總結,撰寫研究報告。

(二)化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內容和標準研究

通過上階段的研究,我們認爲應考慮在以下五個維度上構建化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內容和標準:

(1)教學目標;

(2)教學策略與方法;

(3)教師角色;

(4)學生角色;

(5)教學效果。

1、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預先想要達到的結果。它是評價教學效果的依據。教學目標的制定必須正確處理《標準》、教材以及學生實際水平三者之間的關係,從知識、能力以及情感與態度這三方面作出統一的考慮。作爲化學教師,要善於將教學單元的總目標恰當地分解爲每課時的教學目標。具體評價標準如下:

(1) 教學目標全面、具體、明確,符合《標準》要求。

(2) 符合教材和學生實際,教學要求恰如其分。

2、教學策略與方法

同樣的教學內容,經由不同的老師講授,達到的效果可能完全不同,這就是教學策略和方法重要性的體現。由於高中生的年齡特點決定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必須從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活潑的問題情境,在學生動眼觀察、動手操作,動腦鬧思考,動口交流等多種感官參與下,完成對知識的主動構建,所以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評價就不僅要關注課堂教學結果,而且要關注課堂教學過程,不僅要關注教師的教學行爲,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情感體驗等。教學策略因勢利導,照顧到學生的差異,爲不同學生的發展提供充分的學習機會,給予充分的指導。

3、教師角色

對教師角色這一課堂教學評價內容的思考,我們認爲:教師在一節課中所承擔的某種角色往往決定這節課的成敗好壞。許多專家認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扮演的角色有多種:

(1)教師是學生的親密夥伴,扮演合作人的'角色,幫助學生訪問和處理信息;

(2)教師扮演“總設計師”、“舞臺總導演”的角色,爲學生的登臺表演作準備。

(3)教師的“服務者”角色,所謂服務者是指教師爲學生的學習提供訪問信息的多種方式,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等。我們通過對周圍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經過分析,發現當前教師特別一些老教師在對教師角色這一問題沒有很好的把握,延續着以往教師作爲課堂主宰,絕對權威的角色,課堂中教師怎樣講,學生就怎樣聽。教師的這一角色使自己成爲了課堂教學的主體;而忽視了學生纔是真正的主體,教師的這一角色定位註定了整堂課教學的失敗。因此,教師要注意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定位,正確合理的角色定位是一堂好課的前提條件。

4、學生角色

課堂教學評價內容中的學生角色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以何種身份,以怎樣的形式來獲取知識的。根據對部分教師的瞭解,他們對學生在課堂中以怎樣的角色出現都有着較正確的認識,都認爲學生應對自己的學習負有責任,也就是說學生應把學習當作一種內在的需要,而不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動的加以學習的,他們是主動的知識尋求者,他們有自己的選擇,有獲取知識,重新建構知識的需求和能力,他們有着對知識的自我理解,是課堂教學中真正的主體。但在調查中我們也發現這樣一種現象,有些老師認識歸認識,實際課堂教學中卻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儲存知識的“容器”,學生很少以其原有的真正角色出現在課堂教學中。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搞請學生的角色,忽視學生的主體角色,將會對課堂教學的成敗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

5、教學效果

教學效果主要指通過教學過程的反饋信息檢驗教學目標達到的程度。一堂課水平的高低,主要看教學效果,即“講求實效”。具體評價標準如下:

(1)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教學效果好。

(2)學生思維活躍,信息交流暢通;學生會學,學習主動,課堂氣氛好。

(3)學生應答面廣、質量高。

(4)信息量適度,學生負擔合理,課內練習正確率高。

(5)使學生在獲得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促進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和諧發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意識。

(二)構建化學課堂評價方法

做了前面的基礎工作之後,着重分析當前學生在學習化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平時上課忘帶書,不認真聽講,討論時趁時講話,分析時不注意傾聽,作業經常忘做諸多現象,而教師方面則存在着課堂教學評價目的單一,缺乏情境化和規範性,根據以上情況初步制定了化學學科學生評價體系,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並在實踐中不斷地嘗試,不斷地改進,現基本已形成一個模式。

1、教師重新認識評價目的

不少教師認爲評價目的無非是將學生分爲好、中、差三等級或選拔人才。這些認識是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形成的,並不符合新課程的要求。新課程下的評價目的是什麼?“促進發展”是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所提出的評價觀的精髓。教學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獲取教學活動的反饋信息,檢測學生學到了什麼?學到何種程度?以及判斷教學是否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若沒有達到,具體的原因在哪裏?有沒有加以調整的可能必要等等。由此可見,評價起着診斷、反饋及促進的作用,是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有效教學手段。要全面認識評價的作用,教師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課程理念,認真領會並在新課程理念下大膽創新,如此,才能使我們的教學擺脫條條框框的限制,才能如魚得水地掌握屬於自己的課堂教學。

2、結果與過程並重。

以往過分強調對學習結果的評價,主要看課堂上學生學會了什麼。而現在提出的關注學生化學學習的過程,並不是不要學習的結果。相反,對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所涉及的內容提出了更高、更加廣泛的要求。是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能以積極的情感投入到教學之中,運用一定的方法,經歷化學知識的探究過程,更好的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因此說,結果與過程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它們並不是一對矛盾,而是一個相輔相成的統一體。沒有學生的情感的積極投入,沒有學生對學習過程的有效參與,只專注結果,只會加重學生學習負擔,重走題海戰術之路;而課堂上看起來熱熱鬧鬧,到下課學生卻一無所獲的過程,說明學生並沒有真正投入到化學學習之中,長此以往,沒有深厚的知識底蘊,三維目標的落實只能成爲一句空談,因此,我們強調在教學中應該把知識的形成過程放在教學的首位,是要使學生經歷真正的認知過程,獲得具有生命力的有用的知識,同時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3、評價中不忘賞識每一個“主體”

多元化評價要始終把學生放在“人”的位置上,放在“主體”的位置上,尊重學生的個性,充分發揮學生自我評價和爲他人評價的主體作用。我們知道人的深層需要都有渴望別人賞識的願望,因此,評價應以激勵爲主,應注意情感效應。例如,當學生的想法是有道理的,但表述得不夠清楚,教師可以說“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老師已明白了你的意思,如果說得更明確些,那麼大家就都能明白你的意思了,試試看。”如果學生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也應用委婉的口氣說:“看得出,你正在積極思考,但這種結論是錯誤的,沒關係,再想想。”如果有的學生的想法出乎老師的預料,但很有道理,教師可以欣喜地說:“好!有創新,老師也從你的想法中長了見識。”當然激勵的語言要注意恰到好處。千萬不要言過其實,給人帶來虛假的感覺,同時也要注意避免單調枯燥,總是把一些套語進行機械重複,如“你真棒!”“好的!”“很好!” 課堂教學中,師生間只有相互交流、彼此溝通,才能達到最佳教學效果,而課堂上的提問、回答、評價,則是相互交流的最好時機。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評價應是多樣化的,具有針對性和鼓勵性。

可見教學中,教師不但要給學生以鼓勵爲主的評價,要表達出對學生的充分信任,而且還要創造條件,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因此,教師對學生有獨特見解和有一定科學依據的回答,甚至有的學生對老師或教材有不同的看法,要敢於放下架子,尊重學生的見解,給予高度的讚賞,使學生在教師的讚賞性評價中獲得自信,感受自我價值的存在。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學生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有被讚美、被鼓勵的需求。作爲教師與家長在評價過程中,我們強調“多在學生的位置上想一想”的想法,“寬容學生的失誤,鼓勵學生的成功”,能多元化、多角度地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樹立對學習、生活的自信。

4、評價不忘家校的溝通

在教學中通過問卷調查、家長進課堂、主題家長會等活動的開展,讓家長更瞭解自己的孩子,讓孩子更愛自己的父母,讓老師更能夠公正客觀的評價學生的表現。

家長對學生,對學校以及對整個教育都會經常做出自己的價值判斷,並直接對子女做出經常性的評價。讓家長記錄孩子回家化學學習的情況,做到化學教學向家庭與課外的延伸,架起了家長和老師的橋樑,讓彼此都瞭解到孩子另一面的學習表現,能讓我們及時地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幫助和鼓勵。我們將家長評價可在“個體自評”的基礎上穿插於“小組互評”和“教師導評”的過程中,或在之後進行。家長在評價之後,可以寫簡要的評語,也可以寫意見或建議。“家長評價”主要側重於評價學生在家庭的表現,讓學生學習化學的責任感增強了,體驗到點滴的成功感,而且還逐步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能力。

5、學生對學生的評價

⑴激發學生參與學習評價的興趣

在實驗的初始階段,我們儘量採用實物演示、動畫演示、課堂遊戲等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以這些直觀形象的手段,創設情境,激發起學生評價的興趣,調動起他們參與評價的積極性。在學生初步嘗試評價的時候,要求教師多采用激勵性語言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對發言流利、聲音響亮的同學給予表揚,由此建立起他們評價的信心。在學生基本掌握了評價的方法後,我們多采用小組競賽、對組合作、大組交流等多種活動形式擴大學生主動學習的空間,釋放學生的精神活力,激活他們的思維,使他們在輕鬆愉悅的學習交往中主動發言,積極交流。

⑵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

要讓學生參與評價,教師就必須發揮“引導”的作用,幫助學生掌握評價的方向,點撥他們評價的方法和要領,我們主要採取三方面做法教會學生評價的方法:

①建立評價的常規

評價,對於學生來說是一件全新的事物,建立一套完整的課堂評價常規有利於幫助學生順利掌握參與評價的步驟。課堂評價常規包括“聽”、“想”、“評”、“聽”。“聽”是指聽清楚對方的發言,這是做好評價的前提。“想”是根據別人發言內容進行思考,組織好評價的語言。“評”也就是以一定的評價標準進行評價。最後的“聽”是虛心地傾聽別人的反饋意見。課堂上建立了評價常規,學生評價的內容就更具體充實,更具有針對性。

②掌握評價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評價有着多種多樣的形式,如果從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上劃分,有自我評價、同桌評價、小組評價、對組評價、全班評價、師生評價等六種評價形式。如果從課堂教學的方法上劃分,評價又可以分爲以下的七項:多項評價,即讓學生圍繞問題,從不同角度採取不同的方法解決。比較評價,即當問題的答案出現兩種不同意見時,讓學生進行比較。補充評價,即在聽取別人的發言後,在贊同的同時,補充自己的意見。建議性評價,即對解決某些問題提供參考意見,或針對不足提出解決方法。爭議性評價,即對問題的答案提出異議,據理力爭。讚賞性評價,即贊同別人的意見,並說明自己贊同的理由。創造性評價,即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6、評價中做到因人而異

任何一個學生因爲先天因素或後天因素的制約,其身體發育或個性發展都有差異。因此,在教學評價中,教師應從實際出發,區別對待。做到因人而異,教師應根據情況做出期待式的評價。對學生在課堂上製作的作品進行及時合理的評價,對那些製作有困難的同學,進行及時的指導,並做出相應的縱向評價。

六、課題研究的結果

1、評價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從學生方面分析。新的評價方案的實施不僅讓學生成爲了評價的主人,同時也真實地記錄了學生學習化學全過程的表現和成果,學生得到更多的是表揚和鞭策。學生可以大膽地發表見解,創新精神得到了較好的培養,個性得到了張揚,自主、合作和課外探究能力得到較快的發展。由於創設了富有生機和活力的課堂教學氣氛,學生興趣盎然、熱情參與、較好地解決了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問題。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轉變,由原來被動的接受轉變爲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體現在學生開始能主動地收集、處理和發佈信息資料,懂得自己做知識歸納小結,自己給自己評價,能主動參與合作和交流,也敢於上臺表演和展示自我。

2、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1)提升了教師的教育理念。

自我批評的創新人格,而且使教師懂得了應當以全體學生爲主體,從學科學習入手,通過主課堂主渠道的教育教學、科技創新活動,使學生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各方面素養得到全面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得到科學訓練。有教師總結說“生命在評價活動中豐富,課堂在評價活動中生動,學生在評價活動中發展,教師在評價活動中成長,課程在評價活動中迴歸。”

(2)強化了教師的專業發展意識。

教師是具有專業知識、能力、訓練、組織、倫理、自主、服務、成長的專業專業人員。教師是持續發展的主體——生理已成熟、但心智上仍有無限的發展空間,教育的發展與創新都必須與教師的成長與發展並進。教師既是學習者和研究者——教師專業發展是一種“自我引導”的結果。教師始終是一個持續的學習者。教師有能力對自己的教育行爲加以思考、研究、改進。由教師來研究改進自己專業的實際問題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自我培訓方式。

七、研究體會與思考

1、觀念需要更新。在教師中或多或少還存在着陳舊的評價和考試觀念,以及對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進程的疑慮。

2、方法需要掌握。教師對新的評價體系還了解不深,在評價操作上還沒有充分體現課程改革的新要求。

3、影響需要擴大。家長、社會對課程改革、新課程評價標準、內容、方法,知之甚少,理解力缺乏,因此需要我們多加宣傳、擴大影響,取得家長、社會對課改的理解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