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學習心理調查報告

學識都 人氣:1.1W

爲了瞭解當代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以便對其研究探索出相應的有效對策,我做了當代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調查,發現當代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與時代相對應的時代特徵。其具體表現如下:

中學生學習心理調查報告

一、當代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78%的中學生認爲讀高中的目的是爲了考大學,20%的中學生認爲讀高中的目的是爲了提高自身素質,而有2%的中學生還不知道。 這說明當代中學生絕大部分具有較爲明確的教育價值觀。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顯示:83%的中學生都能夠做到積極主動學習,獨立完成老師所佈置的作業。14%的中學生其學習主動性有待提高,而且經常不能夠獨立完成老師所佈置的作業,經常東抄西抄,雖然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但自控能力有待加強,時刻需要有老師的監督。3%的中學生自始至終都沒有自己的學習目標,整天無所事事,從來沒有獨立完成過老師佈置的任務。13%的中學生認爲學習是一種樂趣,而87%的中學生則認爲學習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這與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尤其是家庭壓力和社會影響是分不開的。據統計,84%的中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11%的中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5%的中學生不想學習。這與他們來自壓力的“讀高中考上大學”意識濃烈是相一致的。在調查中還發現,91%的中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不想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 這與我國現實社會中一些現象的影響是分不開的,也是一個在我國教育界長期以來一直爭論的話題,值得我們大家深思。

3、學習需求

當前,由於我國實行的是高考一定製,中學生要想上大學幾乎都必須經過高考這一獨木橋,故而學習成績對於當代中學生可以說是命根子,只有學習成績好纔有可能上得了大學。調查結果顯示,95%的中學生認爲目前自己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儘快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同時,調查結果還顯示,82%的中學生認爲自己目前最需要解決的是:如何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端正學習態度。這說明,中學生在追求自己學習目標的道路上,其所面臨的壓力是巨大的,而且他們又不知如何去處理好這一問題,很難把學習壓力化爲學習動力,總處是於矛盾迷茫之中。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絕大部分當代中學生都知道自己的學習目的。其中,78%的中學生明確學習是爲了上大學,20%的中學生認爲學習是爲了提高自身素質,而有2%的中學生還不知道自己學習爲了什麼。

二、當代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1、教育價值觀具有多元性、務實性、功利性的趨勢

大部分當代中學生早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就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從而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中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學習成績優秀的中學生自然而然要追求更高等的教育;家庭經濟好且學習成績一般的中學生也致力於追求更高等的教育;家庭經濟很好且學習成績很差或家庭經濟很困難但學習成績很優秀的中學生也紛紛想方設法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務實性和功利性是當代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當代中學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

2、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趨勢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中學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高職或藝術類院校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研究結果表明,98%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發現,當代中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當代中學生學習目的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無論在哪個領域、哪個行業其就業競爭力是非常激烈的,普遍認爲未來的生活將是異常的艱難。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羣體具有這個想法是不夠客觀的。而當代中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則主要表現爲: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78%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三、對調查結果的分析

(一)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1、家庭、社會對中學生學習需要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中學生學習需要是起對一定社會生活環境要求的反映。家庭和社會作爲中學生的重要生活環境,對中學生學習需要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家庭的要求、態度和志向影響中學生的學習需要。有的家庭相信在這個世界上只要“過得去”就可以;有的家庭急功近利,更多的考慮什麼專業掙錢多、好找工作就 讓子女學什麼專業,而不考慮他們對這些專業是否有興趣,是否適合子女學習等,這些因素都對中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其次,社會風氣和思想意識形態也影響中學生的學習需要。如目前隨着經濟體制轉軌,高等教育改革不斷深化,實行繳費上學,大中專畢業生不再包分配。

2、學習興趣低下

(1)外因:①學校教育方法欠當,如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枯燥,各科作業量過大等;升學壓力過大;師生關係緊張②家庭因素:由於家長期望值過高而導致嚴格要求;家庭人際關係冷漠;沉溺於優裕的物質享受;沾染上家長的不良習氣,如賭博。

(2)內因:價值取向逆轉,學習目的模糊,對學習文化課的錯誤認識,學習成績不佳,情緒不穩定,意志薄弱等。

(二)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對策

(1)學習目的性的教育。首先應從中學生實際出發,採取生動而適合中學生心理髮展特點的形式,幫助中學生正確認識學習的社會意義。如適時介紹一些古今中外傑出人物勤奮學習、努力成材的故事,使他們認識到學習知識的目的和重要性,從而樹立遠大志向,並腳踏實地地學好各門功課。(2)及時反饋與適當評價。讓學習及時瞭解自己的學習結果,可以激發其進一步學習的動機。因爲知道學習結果後,既能看到自己的進步,提高學習熱情,增加努力程度;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激起上進心,克服缺點,改正錯誤。

(3)科學使用獎賞與懲罰。獎賞具有促進活動的力量,是一種外在的激勵因素,如分數、等級、獎金、獎品。獎賞是一種手段,若用之過多,則可能失去效力,甚至發生弊端。獎賞的目的是爲了調動學習的學習積極性,而不應使中學生變成物質或金錢的奴隸,否則,一旦取消獎賞,中學生將不再努力學習。從心理健康的角度,應注重獎賞而不去注重懲罰,因爲這樣可以減弱失敗給人帶來的恐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