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識都>旅遊>導遊詞>

蚌埠旅遊景點導遊詞

學識都 人氣:2.96W

導遊詞是導遊向遊客介紹景點的說詞,一篇好的導遊詞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下面是小編爲您帶來的是蚌埠旅遊景點導遊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蚌埠旅遊景點導遊詞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到美麗的珠城——蚌埠。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我的家鄉——蚌埠。

俗話說“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蚌埠正是這樣一個坐落在中國南北分界線、淮河中游、安徽北部的城市。蚌埠市是安徽省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城市,皖北中心城市、交通門戶、淮畔明珠。氣候宜人,景色秀麗,是一個宜居宜遊宜業的山水園林城市。

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設市,直屬安徽省,爲安徽省第一個設市的城市。現轄懷遠、五河、固鎮三縣和龍子湖、蚌山、禹會、淮上四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經濟開發區兩個功能區。全市總面積爲5952平方公里,總人口368萬,其中,市區建成區面積1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7萬人。

近年來,蚌埠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重振雄風、再創輝煌,重返安徽第一方陣”的奮鬥目標,這是我們蚌埠人民的共同夢想。在市委、市政府的帶領下,全市人民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團結奮鬥、不懈努力,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城市面貌日新月異。2013年,蚌埠市的GDP達到了1007。87億元,財政收入達到182。82億元,城鄉人均收入達到22397元,增量和增速在全省前列。

蚌埠市的市樹?——雪松和中槐,蚌埠市市花——月季花,市歌——《美麗珠城》,蚌埠市城市形象標誌——《蚌埠之珠》,當代蚌埠城市精神主題詞——禹風厚德、孕沙成珠、務實開放、創業爭先。

蚌埠是座美麗的城市。古乃採珠之地,因盛產珍珠而得名,素有“珍珠城”的美譽,所以還有一個別稱“珠城”。

蚌埠兩個字可拆開而解,蚌,即河蚌;埠,碼頭。

說到蚌埠這個城市,我覺得可以用幾個詞來描繪,分別是“文化搖籃”、“帝王故里”、“歌舞之鄉”、“火車拉來的城市”。

一、“文化搖籃”是指蚌埠城市雖然年輕,但是歷史卻很悠久。

“巍巍塗山興華夏,滔滔淮水母親河”,淮河流域與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同爲中華文明的發源地。

7300年前的文明曙光。1985年蚌埠北郊吳郢鄉雙墩古遺址發掘出士了大量的陶器、石器、蚌器和骨器等,陶器上刻畫符號近600多種,刻畫圖像線條流暢、造型生動,紋面陶塑人頭像爲國內罕見。經鑑定該處爲7300年前新石器早中期文化遺址。中國科技大學古文字研究所所長王昌燧在《光明日報》上撰文說,雙墩遺址出土的刻畫符號可能是我國文字的最早起源。在過去的多年裏,學術界大多認爲,淮河流域在中國古代文明發展過程中,起着溝通黃河、長江流域兩大文明中心的橋樑作用。淮河上游的史前文化遺存只被認爲是黃河文化影響的結果,而淮河下游的文化依存更多被證明爲長江文化的磁力吸附,從而使淮河文化喪失了自我存在和命名的機會。中華文明史被簡單地描述爲黃河文化和長江文化組成的文明史,淮河流域的史前文化的獨立價值和地位被這種既定的文化定論遮蔽了,再加上史載淮河流域自古不斷的戰亂和洪災,淮河流域在朝代的歷史更替中始終處於歷史的沉寂和無名狀態,“黃淮”、“江淮”的名稱也表明了淮河、淮域的較低地位。然而近年來對先秦典籍和以雙墩文化爲代表的淮河流域多處的.典型的考古發現均揭示並證實了淮河流域存在着獨立發展的史前文化體系,且水平較高並極富個性,爲進一步研究中國古代文明起源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歷史學家一般認爲,處於淮河中游的這一新石器文化與中原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之間的關係是獨立發生、平行發展、逐步融合的,同爲中華文明的發源地。

安徽境內明清文化看徽州,漢以前文化看蚌埠之說。

夏文化的誕生地:“夏之興也以塗山”(《史記》),明確指出了塗山是我國第一個朝代夏文化的誕生地。《左傳》說:“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從塗山裏走出“繁華的夏后氏部落與夏朝”即“華夏”,漸漸擴散到全國各地,“華夏”二字便成了代表整個國家的名稱,華夏族也就成了我國各民族的總稱。所以應當說蚌埠這塊土地是中華古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二、帝王故里是指在蚌埠這塊熱土上,曾經走出過三位歷史上有名的帝王。

夏朝是中華民族第一個王朝,它的締造者禹和啓皆出自以塗山爲中心的蚌埠地區。蚌埠是我國中華民族原始社會最後一個首領大禹的第二故鄉,是他結婚、生子、會諸侯的地方,蚌埠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帝王啓的家鄉和誕生地。

蚌埠是漢高祖劉邦決戰項羽成就帝業的歷史重地。今固鎮縣壕城境內的垓下遺址史稱霸王城,是楚漢垓下決戰時的古戰場。《後漢書?李賢注》:“垓下,高祖破項羽也。”經此一戰,項羽烏江自刎,劉邦徹底戰勝項羽,隨後即建立了偉大的漢朝。

蚌埠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龍興之地。蚌埠在1947年前歸鳳陽縣管轄。鳳陽是明開國皇帝朱元璋出生生長,出家,投軍的地方。

三、“歌舞之鄉”是指漢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之一花鼓燈藝術在這裏代代傳承。

蚌埠花鼓燈源遠流長,是淮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以粗獷、歡快、恢諧、優美的舞蹈語彙被周恩來總理譽爲“東方芭蕾”。曾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幕前的展演,展示了無窮的文化魅力。作爲漢民族原生態歌舞,花鼓燈已經被列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花鼓燈已成爲蚌埠市文化旅遊品牌。花鼓燈第一村——禹會區馮嘴子村,是淮河古老文明的生態旅遊文化村。現有燈場、博物園等多項旅遊設施,遊客不但可以觀摩精彩的花鼓燈藝術,還可與演員一道共同起舞,盡享歡快之悅。中國非物質文化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爲:花鼓燈歌舞藝術是淮河中游地區人民的傑出創造,它是漢族民間歌舞的典型代表;是世界上最豐富、系統、完整的民族民間舞蹈。

四、“火車拉來的城市”是指1912年蚌埠鐵路大橋建成,津浦鐵路全線通車,蚌埠火車站加入津浦鐵路正式運營。從此,古渡漁村的蚌埠,在淮河流域的豫東、皖北、蘇北、魯南等一帶,成爲水運和現代鐵路相連的交通樞紐,安徽向京津和寧滬開放的門戶。蚌埠作爲近代因修建鐵路而產生的商埠從此興起。所以說,蚌埠是火車拉來的城市。

伴隨着新中國60多年的光輝歷程,蚌埠在商貿重鎮的基礎上,建成爲新興的工業城市,安徽省的老工業基地。歷經改革開放30多年的風雨洗禮,勤勞勇敢務實的蚌埠人民又創造出無愧於先輩的輝煌業績。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蚌埠,早已從沿淮的“蚌埠街”,發展爲跨越淮河兩岸的現代化大城市。它現在已經成爲華東地區的交通樞紐,皖北地區的商貿中心,京滬鐵路上一等客站,千里淮河第一大港。

蚌埠,依山傍水,自然風光優美。歷史文化名山——荊塗二山,隔河相望。天下第七泉——白乳泉,泉水純涼甘洌。龍子湖、四方湖、天井湖、沱湖、天河,風光倚麗,神奇秀美。大鞏山森林景色宜人,鳥語花香。三汊河溼地,曲徑通幽,野趣盎然。香雪度假村,環境幽雅,花果飄香。現在正在興建的大明文化產業園、中華古民居也即將開門迎接八方客。初步形成了“歷史名山、兵家要地、帝王之鄉、山水城市”的格局。

蚌埠土特名優產品獨具特色,懷遠石榴、固鎮花生、五河螃蟹遠近聞名,蚌埠皖酒享譽全國,淡水珍珠、古玩玉器更是蜚聲海內外。

在這裏,南方人說它是北方,北方人說它是南方。南米北面,南蠻北侉,南茶北酒,南甜北鹹,都自然的融合爲一體了。如果您能領悟其中的真趣,那可是勝過山海萬里遊呢。這是一個生長傳說和神話的地方;一個用淮河之水書寫文明的地方;一個豪放與婉約可以相融的地方;一個造就定國安邦人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