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人社局五項措施促進農村勞動力創業就業

學識都 人氣:1.08W

許昌人社局五項措施促進農村勞動力創業就業

許昌人社局五項措施促進農村勞動力創業就業

【創業政策】今年以來,市人社局着力打造培訓、服務、維權“三位一體”的勞務輸出工作模式,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今年1月底,全市已輸出轉移農村勞動力8193人。其中,省外2341人,就近就地安置就業5852人。
  送政策,提供有力保障。春節前夕,由市人社局牽頭,我市工商、稅務、發改等26個市直職能部門和各縣(市、區)分別制定了支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的具體措施,對各項工作任務進行細化,分解到8個縣(市、區)及市直各職能部門,量化到月,責任到人,保障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紮實推進。
  送服務,幫助指導就業。全市98個鄉(鎮、辦事處)、2377個行政村(社區)全部建立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務所(站),就地就近爲外出務工人員提供服務,市、縣、鄉三級50個人力資源市場全面開放,積極爲農村勞動力提供全方位、免費、優質的公共就業服務。“雙節”以來,通過市、縣聯動,全市共舉辦農民工專場招聘會30場,提供就業崗位1。5萬個。
  送培訓,提升就業能力。市人社局在全市開展了農村勞動力“百日培訓”行動,建立和完善相應的工作臺賬,確保培訓工作的針對性,積極開展以外出從事簡單體力勞動農村勞動力爲對象的引導性培訓、以打算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爲對象的勞務輸出轉移培訓、以進城務工農村勞動力爲對象的'技能提升培訓、以下崗失業人員爲主要對象的再就業培訓,培訓涉及機械製造、電子電器、家政服務等12大類72個工種,充分滿足各類羣體的培訓要求。
  送崗位,打造品牌體系。市人社局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跨地區流動有序化工程”,先後在京、津、滬、深地區建立了68家勞務輸出基地,爲農民工外出提供可靠就業渠道;着力培育新的就業增長點,積極開發就業崗位,全市特色產業及相關產業吸納人員達到35萬人;強化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政策措施,制定了創業就業工商零收費制度、創業就業試營業制度、創業就業首辦負責服務制度、放寬創業就業出資限額等12項優惠政策。
  執法服務,構築維權體系。市人社局積極建立健全預防和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了勞動保障監察案件舉報受理機制,凡農民工舉報投訴的勞動保障違法案件,實行首問負責制和限時辦結制。對使用農民工較多的建築、餐飲、製造、採礦等行業,實行重點監控和定期聯繫制度,加強對企業用工的指導,不斷提高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該局還在全市全面推行企業勞動保障誠信體系建設,對惡意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用人單位實行一票否決,評定爲勞動信用等級不合格單位,真正爲外出務工人員撐起了維權“保護傘”。
歡迎您對本站【創業政策】頻道的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