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之子李澤楷的創業史

學識都 人氣:1.39W

有着“小超人”美名的香港第二大富商李澤楷是李嘉誠之子,今天人們再談論起大富豪的話題時,其父李嘉誠恐怕已是不能獨享了。

李嘉誠之子李澤楷的創業史

李澤楷真正爲世人廣泛矚目,是從1999年開始。當年5月中旬,李澤楷購入“得信佳”集團,改名盈動上市。當天股票狂升23倍,李澤楷的個人財富也由15億港元升至100億港元以上。之後一路攀升,短短几個月內,盈動的市值暴升至2200多億港元,成爲香港市值第六大的企業,被稱爲香港經濟界的一個奇蹟。

前不久,李澤楷完成了迄今爲止亞洲最大的企業併購案,成功地收購了香港電訊,購併後的公司成爲一家市值超過700億美元的寬帶互聯網集團,市值超過了長和系,成爲僅次於中國電信及匯豐銀行的全港第三大市值公司。

然而,這僅僅是個開始,李澤楷在心中有着更高的追求,創建全球最大的寬帶國際互聯網業務,他要力爭走在科技時代的最前面,勇做時代的弄潮人。

創業追逐科技新潮流

李澤楷畢業於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因此特別關心科技的發展。回到香港後,他本着自己尊崇科技的信念,於1990年創辦了衛星電視,正式踏足科技界。到了1993年,也是本着這個信念,利用出售衛視所得的收益,創立了盈科拓展集團。關於香港經濟今後的發展,他還是本着這樣的信念,提議在香港建立“數碼港”,以使香港面對國際競爭,能夠站在電子時代的潮頭上。

創立衛星電視並將其出售,可以說是李澤楷在創業中做出的第一次非常漂亮的“亮相”,技驚四座。

1991年,香港政府發放衛星電視牌照,李澤楷向父親借了5億港幣,成功投得香港首個衛星電視。1991年5月,衛星電視開播,在兩年的時間裏,就覆蓋了將近5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5300萬家庭用戶,廣告客戶包括萬國寶通、大通、百富勤、國泰航空等著名商業夥伴,李澤楷靠自己的努力建起了一個衛視王國。

就在衛星電視初具規模,事業蒸蒸日上之際,人稱“小超人”的李澤楷又有超人之舉,將自己全力創建的衛視出售。

1993年5月,在加拿大的一艘遊艇上,李澤楷僅由一位私人顧問陪同,進行了一場出人意外的談判,他將衛視64%的股份售與有意開拓中國市場的傳媒大王、新聞集團主席默多克。這一轉手,李澤楷淨賺4億港元。

靠出售衛視股份獲得的收益,李澤楷做出新的決策,借殼在新加坡上市,創建盈科拓展,一直想走出父親光環的李澤楷,從此開始自立門戶。

畢業於地處美國硅谷的斯坦福大學的李澤楷,對硅谷的發展歷程自然十分熟悉。香港如何應對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挑戰,“硅谷的概念”促使他醞釀出建設“香港硅谷”,即“數碼港”的設想。李澤楷認爲,“數碼港”建成後,香港可望在軟件開發上取得長足的進展,形成今後經濟發展的優勢,用硅谷概念來包裝地產項目,在香港可以說是由李澤楷首次提出。出道以來一直以大手筆見長的小超人李澤楷,創建“數碼港”的創意,可以說是頗具遠見的大家之作。

1998年6月,李澤楷正式向香港政府提出“數碼港”計劃。1999年3月,李澤楷取得“數碼港”項目的發展權,這成了他事業騰飛的起點。

據瞭解,目前已有多家公司簽署租用“數碼港”的意向書,其中包括和盈科互換股份的'美國上市公司CMGI。該公司計劃讓旗下55家國際互聯網公司,向“數碼港”提供設施和技術,盈科還將與CMGI成立一家合營公司,發展亞洲的互聯網市場。

雖然李澤楷現在身置商界,但他還是策略及國際研究中心、世界經濟論壇、國際電信聯盟顧問團、哈佛大學國際發展中心國際顧問委員會的成員。憑藉以上的身份,加上其獨特的背景,李澤楷和科技界精英建立了溝通的渠道。這對他正確判斷經濟發展的趨勢,開拓自己的事業,其益處是不言自明的。

發展探求經營新理念

李澤楷的經營之道,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這樣一條主線:提出網絡概念――推動股價飈升――收購老牌公司――完成虛擬資產實體化。

具體說來,首先是通過提出高科技概念,公司轉型爲高科技公司,股票隨即成爲網絡概念股。在甚囂塵上的“新經濟”鼓吹、支撐下,網絡股價飈升,公司規模膨化,虛擬財富劇增。

相當多的網絡公司至此就止步不前了,這正是它們致命的失誤。李澤楷沒有到此止步,他繼續利用盈動的虛擬資產和財富效應,對具有實質資產和贏利能力的老牌公司成功實施了收購,從而完成了虛擬資產實體化最爲關鍵的一步。

李澤楷在得到“數碼港”的資訊園區開發權後,採取借殼上市的辦法,創立盈科數碼動力,以及其後收購香港電訊,其中所採取的一系列經營戰略,就是他這一經營新理念的很好體現。

被李澤楷選中用來上演股市神話的道具“得信佳”是一家不甚出名的上市企業。在前聯交所行政總裁袁天凡的協助下,使得被借殼的“得信佳”公司,在消息沒有確定前,股價已由0.04-0.06港元反彈到0.6港元,這個升幅已經相當驚人,但是在正式公佈借殼恢復掛牌的當天,“得信佳”股價15分鐘之內從 0.136港元猛升至3.22港元,升幅達到了驚人的23.6倍,立刻成爲一家市值千億港幣的企業,相當於李嘉誠長江實業市值的三分之二。

本文所表述觀點僅代表作者或發佈者觀點,與北京招聘會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