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應該知道的現代法則

學識都 人氣:2.6W

現代管理對企業管理者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管理者不僅僅要懂得行使權力,更要懂得調動下屬的能動性,現代管理學越來越強調管理者與團隊的整體性,想要提升自己的管理水準,管理者們不妨來學習一下下面的這些管理法則。

管理者應該知道的現代法則

一、“海豚”法則

科學家對海豚的評價是富於智慧、和藹可親,是天生優秀的激勵者、卓越的社交者與溝通者,這正是企業新管理模式中最需要的品質。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應運用“海豚”法則,堅定信念,追求公平。管理者要胸懷寬廣,樂於接受批評;要強調團隊精神,並給予下屬更多的權力與責任。

二、“魚缸”法則

魚缸是玻璃做的,透明度很高,不論從哪個角度觀察,裏面的情況都一清二礎。“魚缸”法則運用到管理中,就是要求管理者必須增加各項工作的透明度,力求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只要各項工作有了透明度,管理者的行爲就會置於全體下屬的監督之下,就會有效地防止領導者濫用權力,從而強化管理者的自我約束機制。

三、“刺蝟”法則

兩隻睏倦的刺蝟,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因爲各自的身上都長着刺,於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於是再湊到一起。幾經折騰,兩隻刺蝟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而又不至於被扎。“刺蝟”法則就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管理者要搞好工作,應該與下屬保持親密關係,這樣就可以獲得下屬的尊重;同時,又要與下屬保持適當的心理距離,避免在工作中喪失原則。

四、“木桶”法則

“木桶”法則認爲:一隻由許多塊木板箍成的沿口不齊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取決於木桶上那塊最長的木板,而取決於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要想使木桶多盛水——提高木桶的整體效應,不應去增加最長的那塊木板的高度,而應下功夫補齊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木桶”法則告訴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要下功夫狠抓單位的薄弱環節;否則,單位的整體工作就會受到影響。人們常說“取長補短”,即取長的目的是爲了補短,只取長而不補短,就很難提高工作的整體效應。

五、“抽屜”法則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它也叫“職務分析”。當今一些發達國家的企業對此非常重視,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職位分類制度。“抽屜”法則是一種通俗形象的管理術語,它形容在每個管理人員辦公桌的抽屜裏,都有一個明確的職務工作規則。在管理工作中,既不能有職無權,也不能有責無權,更不能有權無責,而必須職、責、權、利相互結合。

六、“鮎魚”法則

挪威一家遠洋捕撈公司爲了保持沙丁魚在運輸途中的鮮活,在每一個水槽裏放入數條鮎魚。原本懶洋洋的沙丁魚立即迅速地遊動起來,避免被鮎魚擄掠。這樣,整個魚槽被搞“活”了,沙丁魚到港後仍然十分鮮活。“鮎魚”法則的啓示是:在組織體制中應當引入競爭機制,變壓力爲動力,使之永遠充滿活力。

七、“熱爐”法則

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規章制度,單位中的任何人觸犯了都要受到懲罰。“熱爐”法則形象地闡述了懲處原則:(1)熱爐火紅,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爐子是熱的,是會灼傷人的——警告性原則。管理者要經常對下屬進行規章制度教育,以警告或勸誡其不要觸犯規章制度,否則會受到懲處。(2)每當你碰到熱爐,肯定會被灼傷——嚴肅性原則。也就是說只要觸犯單位的規章制度,就一定會受到懲處,說到就一定要做到。(3)當你碰到熱爐時,立即就被灼傷——即時性原則。懲處必須在錯誤行爲發生後立即進行,決不拖泥帶水,決不能有時間差。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及時改正錯誤行爲的目的。(4)不管誰碰到熱爐,都會被灼傷——公平性原則。在規章制度面前,必須做到人人平等。

八、“馬蠅”法則

再懶惰的馬只要身上有馬蠅叮咬,它也會精神抖擻,飛快奔跑。也就是說,要想讓馬跑得快,必須給它足夠的'刺激。實踐證明,適時恰當的激勵好似一臺永動機。管理者要善於運用自己的智慧,把那些很難管理而又十分關鍵的人團結在一起,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從而爲組織創造出更高的績效。

九、“和攏”法則

“和攏”是希臘語“整體”和“個體合成”的詞,表示管理必須強調個人和整體的配合,創造整體和個體的高度和諧性。其具體特點是:(1)自我組織性。管理者放手讓下屬做決策,自己管理自己。(2)相輔相成。每個人的生活經歷、學識水平各不相同,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和做法。管理者的職責之一,就是要促使不同的看法、做法相互補充交流。(3)個體分散與整體協調性。在一個組織中,小組、個人都是整體中的個體。個體都有分散性、獨創性,應當通過協調構建整體的形象。(4)韻律性。管理者應促使整個組織與個人之間達成一種融洽和諧、充滿活力的氣氛,充分激發人們的內趨力和自豪感。

十、“南風”法則

“南風”法則也稱爲“溫暖”法則,源於法國作家拉封丹的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打賭,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先來一個冷風凜冽、寒冷刺骨,結果行人反而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感覺溫暖如春,始而解開鈕釦,繼而脫掉大衣。於是,南風獲得了勝利。這則寓言形象地說明了一個道理:溫暖勝於嚴寒。管理者運用“南風”法則,就是要尊重和關心下屬,少點官僚氣,多點人情味。這樣一來,下屬就能真正感覺到管理者給予的溫暖,就能去掉思想包袱,充分發揮工作的積極性。

符合現代要求的管理者早已經不是高高在上的老闆,他們是練成了將管理手段行使於無形中的普通人,讓下屬感覺不到管理,但是卻有效的受到約束,這也是智慧的管理者才能具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