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正確的觀念落實成正確的教育

學識都 人氣:9.16K

正確的教育是由正確的觀念轉變而來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將正確的觀念落實成正確的教育呢?

如何將正確的觀念落實成正確的教育

一個很普通的週六,我在外面因爲有點事兒給耽誤了,匆匆趕回家送兒子去上羽毛球課。2點鐘的課,從家出發已經是2:10,兒子一臉的不高興,嘴裏一直唸叨不想去了。我只是淡淡的迴應,“不想去?不可以不去喲!”溫柔而堅定。兒子黑着臉跟着我上了車。一路上,他開始找各種不去的理由,我知道兒子是一個時間觀念很強的人,我很想說其實偶爾遲到一下也沒關係的,可又怕破壞了孩子已經建立的規則感,我開始運用心理學中的理論,接納他的情緒,“哦,我理解你爲什麼不想去......”隨後也就是簡單附和,我明白,這會兒說什麼道理都沒用,他不願意的情緒就擺在那裏。換做過去的'我,一定會給他說一大通的道理,教訓他,逼他接受我的觀點,用媽媽的權威去強迫他做他不想做的。

送到地方已經2:30,整整遲到了半個小時,結果他躺在後排座位不起來了,大聲告訴我,我不想去。我沒多說什麼,只告訴他,你先下去,坐在旁邊看也可以。他看到我的堅定,耍賴也不管用,很不情願的拿着拍子下了車。我目送他走進了羽毛球館,就離開了。想着這事兒就完美解決了,我纔不相信教練會一直讓他坐在旁邊看呢。

半個小時後,我接到了兒子的電話,他說“媽媽,我現在準備回家。”我當時就想發火,但在電話裏只是淡淡的說“你這樣做不合適吧?”“沒有什麼不合適,不想去就不去了唄。”我還想試圖給他講道理,把他留下,結果他說,“我已經在公交車站了,我自己帶了公交卡,你不用來接我了。”那一刻,我聽出孩子居然有點小喜悅,原來這小傢伙早就算計好了,趁我走了,就準備開溜。換做以前的我,早就在電話中大喊大叫了,可此時此刻,我居然沒有一絲憤怒,嘴角居然還揚起了笑意。我覺察到我的情緒,爲什麼會這樣,兒子明明做錯了,沒有按照我要求的去做,我爲什麼反而還感受到一絲溫暖?

首先,我感受到了兒子對我的信任。

他完全可以不打這個電話告訴我,只是需要在上課結束後,自己回到家,而我卻根本無從知道發生了什麼。我對他的接納包容,使我們之間建立了信任感,他知道這樣做,我不會對他做出懲罰,或者我知道後的後果不足以對他造成傷害。從他略帶詭異、尷尬的笑聲中,我知道他非常清楚這樣做是不對的。其次,我把他自作主張的行爲當做他自我成長、渴望獨立的表現。他願意承擔自己所做出決定的後果,這正是一股積極的力量。我慶幸他做出這樣的決定時會告訴我,因爲,我的接納與包容,不會讓他有要逃離的感覺,這恰恰是那些離家出走孩子家庭所欠缺的。

這件事到此,我覺得還需要做點什麼,不能就讓他輕描淡寫的就過去了。規則不是一兩天建立起來的,但一次事件可能就破壞了規則,重新建立規則將會更加困難。我挑選了一個彼此都愉快的時段,再次拋出了這個問題,“我還是認爲,你這次逃課不太合適。”我說。兒子回答:“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這樣真的可以嗎?就是權力再大的人,能力再強的人,也做不到爲所欲爲。”兒子陷入了沉思。“你的能力越強,你可以選擇的機會越大,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機會就越多......”我想兒子是聽進去了,他也許會爲了自己未來更多的選擇權而在現在更加努力了。

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有許多的教育理念,而且絕大多數都是正確的,但爲什麼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就是做不到呢?因爲,我們很難做到知行合一。知道道理是一碼事,落實卻又是另一回事兒。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呢?

第一,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每當我們被孩子激怒而情緒失控時,我們往往做出錯誤的舉動,既傷害孩子,又傷害了自己。自己發一通脾氣,問題還是沒有解決,親子關係卻破壞了。當你的情緒快要失控時,你要有所覺察,按下暫停鍵,讓自己安靜的呆一會,什麼也別做,穩定自己的情緒後,再嘗試去解決問題。

第二,真心接納孩子的情緒。把孩子當作一個成長中的人來尊重,允許他有情緒,引導他用正確的方式宣泄情緒。只有在情緒情感的交流基礎之上,父母才能與孩子建立有效的溝通。溝通中的情緒體驗會記憶在我們的身體裏,讓我們闡述的道理印象更加深刻。

第三,具備一雙欣賞的眼睛,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即使他在犯錯中,我們也可以嘗試去找找他的亮點,這更加難能可貴。你自己是美好的,你就會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你看世界就是美好的,欣賞孩子也是自然流淌出來的情緒,無需創造。

第四,淡定從容,家長有宏觀的格局,就不會在孩子犯錯時侷限在那一個錯誤裏,他具備跳出來看問題的能力,瞭解這是孩子發展中、成長中的問題,走走彎路、碰碰壁、多點挫折,這些都是財富,而不是成長中的障礙。

只要做好家長自己,就能用行爲去影響孩子,你自己做不到的,永遠不要強求孩子做到;你能做到的,也要遵循孩子的客觀發展規律去正確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TAGS:落實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