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恐懼心理的成因分析及調節策略

學識都 人氣:1.43W

恐懼心理在兒童中是常見的,一般情況下,恐懼情緒是短暫的、不過分的。而有些兒童會出現持續的、嚴重的恐懼反應,表現爲適應行爲異常和焦慮、緊張,這種狀況不利於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因此,本文在解析恐懼心理本質的基礎上,分析兒童恐懼心理的成因,進而提出有效的調節策略。

兒童恐懼心理的成因分析及調節策略

一、恐懼心理的本質

恐懼是人類的基本情緒之一。存在主義先驅克爾凱郭爾認爲:“恐懼是人的本質特徵。”在生理學中,恐懼被定義爲:個體知覺環境中出現了威脅或引起恐懼回憶的線索而產生的防禦性反應。臨牀上把恐懼看作恐怖症,認爲它是一種與刺激或情景有關,並與實際威脅比例失調的消極情緒。發展心理學認爲,恐懼是對可知覺威脅或真正威脅的正常反應,是發展的必要組成部分。蘇聯彼得羅夫斯基和雅羅舍夫斯基主編的《心理學辭典》中指出:恐懼是在個體的生物生存或社會生活受到威脅的情境中產生的情緒,這種情緒是以實際的或想象的危險的源泉爲目標的。

綜上所述,恐懼心理的本質有以下三點:

首先,恐懼是人的基本原始情緒,是人面對危險情境時的一種本能的情緒反應;

其次,它是個體感受到自身有被損害或剝奪的可能性而又無能爲力的結果;

再次,這種可能性包括現實的和預想的危險。

二、恐懼心理的表現形式

在日常生活中,恐懼心理廣泛存在,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

以主體來分,有個體恐懼心理和羣體恐懼心理,如個別兒童怕兔子,而絕大多數兒童怕黑;

從引起恐懼的事件來劃分,最常見的有動物恐懼、社交恐懼、自身損傷恐懼、對自然事物和現象的恐懼,其中社交恐懼如兒童怕見陌生者,現象恐懼如兒童怕影子等;

以恐懼症狀的程度來劃分,有懷疑、擔心、害怕、恐懼、恐怖等不同階段和程度的心理狀態。

三、兒童恐懼心理原因分析

兒童恐懼心理的表現多種多樣,其成因也比較複雜,歸結起來有以下幾種:

第一,對恐懼刺激或事件缺乏正確的認知。兒童的恐懼心理大部分是由於對引起恐懼的事物或現象沒有一個全面而正確的認識而產生的。例如,許多兒童都堅信妖魔鬼怪是存在的,而且有魔法,力大無窮,無所不能。再比如,母親送孩子到幼兒園後準備離開,孩子以爲母親要遺棄自己而大哭不止。

第二,恐懼刺激的.泛化。即由於害怕一種刺激物,進而發展成懼怕與之相似或相關聯的其他刺激物。這些刺激物的核心特徵相同或刺激物之間有某種意義上的聯繫,因而只要看到其中的一個相關刺激物,就會立刻聯想到核心刺激物,導致恐懼情緒的產生。例如,一個3歲的小男孩因爲害怕兔子,發展成怕羽毛、棉花、羊毛,最後只要是任何毛茸茸的東西都會令他懼怕。

第三,對新刺激不良適應。當陌生人出現,或進入新的環境,又或熟悉的情境發生意料不到的變化時,兒童之前掌握的應對方法不再奏效,而新的應對方式還未習得,恐懼感就隨之而來。例如,轉入新的幼兒園或學校,課上老師突然提問、媽媽病倒了等事件發生時,兒童不知如何應對而心生恐懼。

第四,通過模仿而習得。一般而言,處於兒童期的孩子都有較強的模仿能力,通過模仿,兒童可以獲得良好的習慣、高尚的思想品質,同時也會習得不良的情緒,比如恐懼。孩子本身並不怕狗,但母親每次看到狗都會失態驚叫,久而久之,孩子也習得了對狗的恐懼。

四、兒童恐懼心理的調節策略 一般說來,個體通常所懼怕的最終並未對自身造成影響或傷害,而恐懼心理本身卻限制了個體的動機行爲,阻礙個體的成長與進步。因此,調節恐懼心理、降低恐懼對兒童身心的消極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在理解了恐懼心理本質的基礎上,結合對兒童恐懼心理的原因分析,提出以下幾點調節策略:

第一,重建科學的認知。兒童因對事物缺乏正確認識而產生恐懼時,大人應該給出合情合理的解釋,才能克服他們的恐懼心理。例如,6歲的女兒特別害怕蜜蜂蜇,看到蜜蜂就驚叫。於是,父親就對她講了蜜蜂如何辛勞採集花粉,以及蜜蜂的勞動對美麗的花朵和豐碩的果實是何等重要,你不去招惹蜜蜂,它們也不會蜇你。而對怕鬼怪的孩子,就要告訴鬼怪是不存在的,用不着怕。對害怕雷電轟鳴的孩子,就給他講述這種自然現象的發生過程,用知識消除恐懼。

第二,系統脫敏法。當兒童懼怕無須恐懼的事物時,成人可以誘導他逐步接近所怕事物,分步驟、分階段消除對特定對象的恐懼。心理學家瓊斯曾用系統脫敏法治療過一個怕兔子的小孩:每當小孩吃飯時,關着小白兔的籠子就被帶進房間裏來,最初放到離飯桌最遠的地方,以後一天天靠近桌子,最後可以把小白兔放出來在屋內跑。到治療結束時,小孩一點也不怕兔子了。

第三,培養孩子適應變化的能力。首先,父母應該告訴孩子,面對新情境時不光是小孩,大人也會因爲陌生而擔憂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其次,父母可以教會孩子學習一些具體的生活技能來處理新問題。比如:到了新幼兒園或學校要學習主動結識新朋友、同學,與他人搞好關係,媽媽病了要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等。再次,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自尊心與自信心,不怕困難和挑戰,相信自己只要運用智慧,就有辦法對付身邊的事情。

第四,樹立良好的榜樣示範。父母和老師是兒童主要的模仿對象,其言行舉止會給兒童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父母和老師要以身作則,用實際言行告訴孩子什麼應該怕,什麼不應該怕。不要用恐嚇的話語刺激孩子,如用鬼神、毒蛇、老虎來嚇孩子。此外,要加強對孩子行爲習慣的指導,以堅毅勇敢的行爲影響孩子,培養孩子勇於探索的精神,從而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