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藥物分析教學改革與實踐教育論文

學識都 人氣:1.49W

【摘要】 藥物分析是藥學專業的一門專業課,但是學習過程中常會出現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授課效果不好等情況。分析了目前藥物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實踐,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簡述藥物分析教學改革與實踐教育論文

【關鍵詞】 藥物分析; 教學; 改革

藥物分析是研究藥品及其製劑的組成、理化性質、真僞鑑別、純度檢查及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測定等內容的一門學科,主要任務是運用物理、化學、物理化學或生物化學的方法和技術研究化學結構已經明確的合成藥物或天然藥物及其製劑的質量控制方法,也研究中藥製劑和生化藥物及其製劑有代表性的質量控制方法[1]。藥物分析是我國藥學專業規定設置的一門主要專業課程,是整個藥學科學領域重要組成部分,所面對的是藥品研究、生產、供應和臨牀使用全過程的質量監控。要求從業者不僅具有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等基礎知識,還要有藥物化學、藥劑學等專業知識,所以對學生的培養過程就必須適應學科發展的要求,採取合理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專業素質的全面發展。我們在藥物分析的教學工作中結合學科的教學現狀對課程進行了改革和探索,內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提高學生對學科的興趣

提高教學效果就必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在專業課的學習中找到樂趣,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現實的情況不容樂觀。大多數的學生在填報志願時有一定的盲目性,對藥學專業瞭解甚少,更談不上對藥物分析知識的瞭解,因此學習興趣的培養要從大一新生入手。我們在新生入學後,相繼組織學生進行入學教育,結合藥物分析的研究領域進行專業掃盲。再結合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製藥業面臨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明確藥品標準的國際化要求我國現行的國家藥品標準要不斷提高,要不斷研究與國際標準的差別,結合國情適當地提高藥品控制標準。這些工作都要求學生必須具有紮實的理論知識和強烈的責任感,產生迫切的學習意願。

2 推進教學改革

2.1理論課內容的改革

藥物分析課程主要以專題和藥物大類劃分,分別講述藥典、一般雜質鑑別等和各類藥物的鑑別、檢查和含量測定方法等。這一種劃分方法對學生系統掌握相關知識比較有利,突出了某一方法在不同藥物的'質量控制中的應用特點,以利於學生通過藥物分析,掌握給出質量控制方法的一些普通規律性。同時也十分注重各類藥物分析的應用示例和藥物在原料藥分析、製劑分析及體內藥物分析中所用方法的系列性[2]。但是必須看到目前藥物分析特別是對於藥物的體內分析逐漸向儀器化、痕量化發展的趨勢,需要學生掌握藥物分析領域出現的新技術、新理論和新方法。我們在開設藥物分析課程的前提下,有目的地開設了生物藥物分析、體內藥物分析、現代藥物色譜分析等相關的選修課,使學生的視野逐漸開闊。另外也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的館藏書籍和網絡資料,給學生指出學科發展的前沿,讓他們主動去學習,然後寫出讀書筆記。這樣不僅豐富了理論知識,也掌握了學科的發展動向,有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2.2 實驗課內容的改革

藥物分析作爲一門實驗性學科,實驗課教學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過實驗課教學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掌握的牢固程度,也增加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感性認識。目前我校藥物分析的實驗課學時佔總學時學時40%以上,在時間上基本保證了學習的效果。課程內容的設置包括藥物的一般鑑別方法、一般雜質檢查方法和和不同的含量測定方法等訓練內容,雖然保證了對學生基本功的訓練,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理論知識,但是缺乏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藥品檢驗工作實際的結合顯得不太緊密。針對這一情況,我們首先廣泛查閱相關資料,跟蹤國內外藥學專業藥物分析實驗教學的最新動態,結合專業評估和我院現有的實驗教學和學生自身素質條件,按照藥物分析實驗課時安排,組織任課老師重新編寫一套實驗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藥物分析學實驗教材一部,使授課做到有的放矢。同時我們引入了藥典的全分析實驗內容,在學生專業課學習的同時密切結合了實踐工作的方法。比如對於硝西泮原料藥的質量分析內容有熔點測定、藥物鑑別、有關物質的TLC檢查、乾燥失重和熾灼殘渣測定、非水溶液滴定等內容。又選擇硝酸異山梨酯片作爲製劑分析的代表藥物,分析項目包括藥物的鑑別、含量均勻度、溶出度、含量測定等。這樣做更接近於藥品的質量控制實踐,改變了單一指標的檢查,不但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充分認識了原料藥和製劑檢測的全過程,更能在增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鍛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有助於學生畢業後更快地進入角色。對實驗報告的書寫改變傳統模式,建立由實驗預習報告、實驗原始記錄和藥品檢驗報告三部分內容組成學生實驗報告的新模式,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理念、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和高尚負責的職業道德觀念,爲以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增強學生就業的競爭力。

2.3 增加對國外藥典的學習和使用

當前隨着國際間交流的增加,藥物的檢測領域也經常會涉及到對外交流和國際往來等,所以藥物分析工作者必須熟悉國外藥典的內容和檢查方法。但目前大部分院校對這一方面都沒有做出具體的要求,需要學生在以後的工作中慢慢摸索。我們引入該項內容作爲選修課。首先選擇合適內容,讓外語水平比較高和有興趣的學生先熟悉國外藥典,瞭解大致的檢查項目和方法,再和國內的藥典相比對,從中選取適當的藥物進行全分析,考察方法間的差異等。通過一系列的培訓,不僅可以鍛鍊學生的閱讀習慣,更重要的是熟悉了國外藥典的內容和要求,縮短了實際工作後適應的時間。

3 改進教學方法

學校教學是學生接受新知識的重要環節,也是工作能力培養的必備步驟。原來的課堂教學主要以老師講授爲主,也就是所謂的“填鴨式”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法學生普遍反應枯燥、呆板,甚至有的學生在課堂上睡覺。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採用了“案例式”、“討論式”等多種靈活多樣的授課模式。例如“亮菌甲素”事件發生後,組織學生討論事件發生的背景、可能的原因以及不同部門特別是質量控制部門的從業者所應承擔的責任等,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明白自己肩負的使命。另外隨着學校教學條件的改善,充分開展多媒體教學,用聲音、動畫、圖片等增加授課的直觀性和生動性,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歡快的學習氣氛中完成學習任務,並增強了對所學知識掌握的牢固程度,也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3,4]。在此基礎上也適當的增加了學生自主授課機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挖掘學習的潛力。首先由老師選定一些內容作爲學生課下的自學部分,選擇範圍可以在課本中選取,也可以從一些相關的學術刊物上篩選。然後分發給學生,讓他們自學。學習結束後,讓學生把內容轉化成多媒體課件,再在課堂上講解。這樣一來,使學生有自主學習和授課的機會,增強了學習的目的性和主動性,在一定程度上使那些“上課睡覺、下課不學習”的學生擯棄懶惰心理,同時也增強了學生閱讀專業文獻的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完善考覈方法

藥物分析的考覈分爲理論課部分和實驗部分。理論課部分有主觀性試題和客觀性試題兩大內容,客觀性試題佔卷面總成績的60%,主要考察學生對基本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實驗課主要由平時的實驗課成績和操作考試成績組成,平時成績由教師根據其實驗設計、實驗技能、實驗結果、實驗報告、分析討論、實驗課出勤率等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分,成績一般佔期末總評成績的15%。我們對實驗課還安排單獨考試,主要考察學生的基本操作情況。作者認爲以上幾個方面還不足以考察學生的真正水平。比如有的學生上課時不認真,靠考試之前突擊一下,就有可能會得到一個比較好的理論課成績。實驗課上不認真操作,實驗報告依靠抄襲,也有可能得到較高的分數。所以有必要再增加考覈的手段和內容。如老師給學生指定一些專業雜誌,其中包括中文和外文雜誌,讓學生閱讀後寫出文章綜述,再根據所寫的文章劃定分數,把這部分成績作爲最終該門課程考覈成績的一部分,相當於強化了主觀性考試的內容,增大了考試的難度,使那些有僥倖心理的同學打消念頭,做到把功夫下到平時,提高掌握知識的能力和水平。

5 創新良好的學習氣氛

專業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不能夠一蹴而就,需要一代代從業者堅持不懈的努力奮鬥,所以有必要創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形成在心理上重視、在實踐中不斷強化的良好習慣。作爲藥學工作者,要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認識到自己的勞動是推進祖國醫藥事業發展的一份力量,要有甘當"鋪路石"的精神投入到這項偉大的工程中去,爲行業的發展和國家的強大貢獻力量。

總之,藥物分析的教學改革之路需要大家開拓視野,結合時代步伐調整授課方法和內容,使人材的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的需要和自身能力發展的要求,這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從業者要有充分的準備投入到改革實踐之中。

【參考文獻】

1 劉文英,主編. 藥物分析.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

2 劉文英.藥物分析課程教學改革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索.藥學教育,2005,21 (1):39~41.

3 姚彤煒, 餘露山, 蔣惠娣.自主性實驗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綜合能力.醫學教育探索,2007,6(10):892~894.

4 樑香.藥學專業中開展綜合性實驗的探討.現代醫藥衛生,2008,24(1):153~154.